走出書房,外面的雪越下越大。素素披上斗篷,一個人走到後面的梅園,梅花開的還不盛。素素走到梅樹下,周圍除了雪落到樹上、地上些許的簌簌聲,很安靜。冷風吹過,素素的心裡涼涼的,剛纔徐尹的話還在她耳邊響着。
想起去年滿園梅花開的時候,她折了梅,不等通報闖進書房,看到璟然端坐席上,如星一般的眸子牢牢將自己鎖住,那一刻,自己就成了他的囚徒。只是時間到了,待到一夜春雨,萬物復甦之時,再不能賞遍爛漫chun光。畢竟再燦爛的chun光,最終也是要落花成泥,不見本來顏色。
素素手撫過冰冷粗糙的梅樹,擡起頭,雪一片片的落在臉上,倏地便化成淚,滑過臉龐。
也不知過了多久,她聽見身後的腳步聲,斂了臉上的悲色,一回身,正對上蕭璟然如星的眼眸:“要回去了嗎?”素素笑着問。
璟然道:“徐夫子想跟你下盤棋。”素素一笑:“徐夫子是變着法子讓我抄書呢,”徑直向回走。蕭璟然看着素素的背影,剛剛她一個人靜靜的站在梅樹下,消瘦的背影,他好有衝動,走過去,將那個讓他夢縈魂系的人兒攬入懷中。而她腮邊的那滴淚,讓他的心結成冰。
書房裡,璟然坐在一旁看着他們下棋,徐尹捋髯:“素素,你的棋藝沒什麼長進呢!”素素一嘟嘴瞥了一眼璟然:“他擾的我。”徐尹笑:“他坐那兒不言不語的,怎麼就擾了你了?”素素道:“沒說話,見我下的不好,眼睛總瞪我。”璟然臉微紅:“我沒有。”
徐尹哈哈一笑:“王質爛柯,只看就能醉心棋局,已忘春秋。他看他的醉了,你若如王質,任他看去,是你自己心亂了。”璟然臉紅到脖根,素素也給說了個大紅臉。
徐尹捻起一顆棋子:“所謂“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若是知己,自然無需言語,便可道盡衷腸了。”素素眼神一暗:“歲月如盤,光陰如子,子越下越少,年月不也越過越少麼?若自以爲能守住棋子,看的清世事黑白,能握住命運,纔是真的不自量力呢。”璟然心裡一緊。
徐尹看着素素:“主宰命運的不是棋,落子時不只爲步步爲營,是爲了打開心中那片天地。歲月過往,故無法重來,如同落子無悔,但山高水遠,黑白之間,暗藏人生玄機。種種謎題,只有走到最後,方能解開。”素素不答話。
徐尹指着棋盤:“你看,這盤棋終了,人不是還在呢麼!”璟然看着素素,素素低着頭,手裡捻着一粒棋子。
跟徐尹道了別,璟然和素素往山下走,下山的路很滑,倆人都走的小心翼翼,素素一路嘴不停,扯東扯西,蕭璟然也不答話,等回到鎮上時,都已經掌燈了。素素走的累了,頭上冒了虛汗,有點氣喘吁吁。她扶着牆站了一會兒,長出了一口氣。璟然幫她擦擦汗,素素有點虛弱的朝着他笑笑:“謝謝先生!”
璟然拉着素素的手一轉身,把素素背在背上,素素一驚,忙要下來:“不要不要,我自己走”。璟然也不理她,慢慢往前走,素素繼續掙扎着下來,璟然說:“別動,小心摔着!”素素不敢動了,伏在他背上,不說話。周圍白茫茫一片,雪影竟也將前路照的很亮堂。
素素問:“先生,我重嗎?”“很重!”璟然嘴角含着笑。“哦?爲什麼呢?我病了那麼久,竟然沒有瘦?不對,一定是今天穿的有點多!”素素自言自語。“我以前老讓師哥背,他就總說他背了個小豬,還是個嘮裡嘮叨的話嘮豬!”璟然笑出了聲,素素有點不好意思。
“素素…”過了良久,璟然突然說話。
“嗯…”素素伏在他背上,有點含糊不清的答道。
“你…願意…嗎?跟我一直…走下去?”蕭璟然抖着聲音。
“嗯??”素素的聲音迷迷糊糊的,蕭璟然一回頭,素素閉着眼睛,已經在他背上睡着了。他笑着搖了搖頭,步向前走去。素素閉着眼睛,眼淚簌簌的落在蕭璟然的背上。
回到小丘廬,璟然把素素小心的放在牀上,爲她褪了斗篷,脫了鞋,蓋上棉被。他坐在她牀前,握着她的手,看她閉着眼睛睡的香甜:“素素,我…喜歡你,很喜歡很喜歡……”璟然紅着臉低垂眼眸:“真的很喜歡。”他爲她掖好棉被,輕輕關上門,回房了。
素素在黑暗中淚眼婆娑,她心裡道:“先生,對不起,我不知道怎樣回答你…”
翻來覆去,素素睡不着覺,她披上衣服,點了燈,拿出紙筆,寫到:
但曾相見未相識,
相識何如不相知。
相知若得莫相欠,
相欠安能化相思。
本章國學經典
章名:暗香疏影無人處
出處:辛棄疾《和傅巖叟梅花》
章記:錦瑟年華誰與度
出處: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出處: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出處:杜甫《閣夜》
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出處:張炎《八聲甘州》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出處: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
出處:李遠《北夢瑣言》
本章拙作
《菌鮮》
菇菌散寄林碧蔭,玉碗清鮮籠袖抿
《梅花酒》
廬中敢無梅花酒,軟溫紅碳照壁爐
《相思釀》
青石橋邊兒一杯酒
釀的什麼花
河面兒上的鴛鴦呀
齊頭水中劃
繡房裡的姑娘
爲誰心牽掛
院兒裡桃花兒豔
我把它摘下
結三分愁腸
把兩分相思化
埋酒麴一分
還有癡心淚幾把
待到來年春又來
紅豆又一莢
月下心事不用猜
且把桃花酒飲下
春風已把心上人兒帶回家
《相思引》
但曾相見未相識,
相識何如不相知。
相知若得莫相欠,
相欠安能化相思。
謝謝大家的閱讀指教,如有疏漏錯誤,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