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會議——軍制拆分 結束。
戰馬問題有了解決方向,李少仕和軍備後勤司也就沒有了異議。
如此,關於軍隊裝備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而在李少仕和那名官員之後,便彷彿是開了閘的洪水般,陸續便有官員站出來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所能做到的事情。
趙俊一一給予解答,並使各部門間互相解決對方遇到的問題,很快大量的困難便被一一解決。
今天這場會議的兩個主要議題也都有了結果。
在應對韃靼入侵這一方面沒什麼好說的,時刻處於戰備準備,以及隨時掌握韃靼人的動向及時進行應對就行了。
以雲州郡如今的實力,雖然正面不懼,但是卻也無法在對面不犯傻的情況下抓住他們。
所以目前爲止,面對機動能力極強的草原騎兵,雲州郡除非是能夠找到對方的老巢一舉將之殲滅,不然怎麼打都是白費力氣而已。
人家要是打不過了,不想跟你打可,轉身就跑了,你追都追不上。
所以面對韃靼來襲,雲州郡目前確實也只能被動防禦。
而針對護衛軍的擴張和改變是今天引起討論最多的話題。
護衛軍的擴張涉及的問題更多,方方面面,不管是裝備、戰馬、糧草、還是人員方面都是一道道的難題。
雲州郡不比關內大宋。
大宋朝廷雖然缺錢,在可動用銀錢和糧草的數量方面比雲州郡是少了。
但是在人口方面卻有着極大的優勢。
只要滿足了裝備和錢糧這三個問題,不管朝廷怎麼徵兵,都還是有人的。
但云州郡不行,截止到目前爲止,雲州郡除去身毒人約有人口總數在250萬上下,其中二百二十萬宋人人口。
三十萬左右的歸化韃靼人口。
僅這250萬宋人就已經組建除了20萬兵馬,幾近達到十比一的比例。
這還算是一個比較正常的軍民比例。
可若是護衛軍再次招收10萬人參軍,那這個比例將被拉至七比一。
這樣的軍民構成屬實已經很危險了,說是窮兵黷武都不爲過。
可是單從雲州郡目前面臨的局面來看,擴軍又是必須的。
不然僅憑手裡的這些軍隊是無法完全將韃靼擋在郡外的。
所以最終擴軍還是通過了提議,由雲州郡衙門向麾下三郡之地的宋人發佈徵兵告示,召集兵源。
一切以自主爲主,不得有半分爲難。
解決了人口問題就解決了擴軍的執法最大難題,至於其他的像是裝備戰馬什麼的之前也都給出瞭解決方法。
而糧草方面以如今雲州郡的儲備情況也完全不是個問題,就是跟韃靼打上幾年,雲州郡的糧倉也都供應的上。
所以都很好解決。
但是就如今護衛軍的軍制問題卻是將大家都給難住了。
如今雲州郡現行的軍事制度是與大宋相同的指揮使制。
以五人爲一小隊,十人爲一中隊,合五中隊爲一大隊,一個大隊五十人。
然後是兩個大隊爲一都,五都爲一營,一營五百人。
緊接着合五營爲一軍,合十軍爲一廂,一廂人數便是在兩萬五千人左右。
而軍官設置方面,營以下分別是都頭、大隊長、中隊長、小隊長等。
而營及營以上則便設指揮使(營指揮使)、副指揮使、都虞侯(指揮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等官職。
到了軍級就也依然是指揮使(軍指揮使)、副指揮使、都虞侯等。 哪怕到了廂級也是,只不過是廂級的指揮使、副指揮使和都虞候。
這樣的軍制在護衛軍人數還少的時候還好,可以很簡潔明瞭的知道軍中的情況,只略微計算便能知道有多少人等。
但是隨着雲州郡的實力日益龐大,軍隊數量越來越多,甚至都達到了二十萬這個數量,這個原軍制就已經不夠用了。
甚至顯的比較臃腫。
就比如丁鴻光如今,是廂指揮使一職,但他麾下卻統帥着二十萬大軍!
這算是什麼廂指揮使啊,誰家的廂指揮使有那麼多兵的。
不說編制問題,就是調度方面也讓人頭疼不已。
臃腫的體積讓了軍中滋生了各種問題,甚至有的人連自己的主管的軍官是那個都不知道。
所以軍隊改制,勢在必行。
在經過了近一下與的討論後,新的軍隊編制終於出爐。
原本雲州郡只是一個地方勢力,軍官方面到達廂這一級別已經是極限了。
但是雲州郡的實際情況卻讓這並不全是極限。
所以在經過討論後,衆人認爲下級軍制不需要動,只在上級軍制進行增添和對護衛軍進行分軍處理即可。
以一廂兩萬五千人爲一小軍爲例,效仿朝廷以兩廂爲一大軍,也就是五萬人自成一軍。
設一名主將,一名副將,一名執掌軍法的大軍都虞候。
以三將統帥五萬人爲一大軍,賜軍番號。
而以如今雲州郡的情況來說,最少也要分成四個大軍。
而在大軍之上還應當設大都督,副大都督和都督三級組成軍事堂。
其中大都督永久爲雲王殿下獨領。
只在大軍出征的情況下暫且賜予領兵主將掛銜。
大軍班師後即刻卸銜。
而副大都督和都督則就是平日裡主管各大軍的直接軍事主官。
其後不管再多設幾個大軍,皆都歸屬於軍事堂統管。
如此一來,就可以把原本臃腫的護衛軍進行拆分開來。
在確定了軍制後,衆人又討論起了大軍的番號問題,最終在一番討論過後,由趙俊拍板,如今現有大軍從即日起進行拆分。
護衛軍自此分成四軍,分別是雲麾軍、雲耀軍、雲霆軍和雲鑲軍四軍。
其後招收的十萬人則另立兩軍,分別是雲江軍、雲河軍兩軍。
另,將今護衛軍總指揮使丁鴻光晉升爲副大都督職,關寧爲都督職,執行護衛軍重組之事。
務必在九月中旬前將新兵訓練完畢,並將護衛軍重組完畢。
至此,本次會議的兩個主要議題便都得到了解決。
衆人又討論了一番細節方面的問題後,眼見這天色已經不早,趙俊便宣佈了會議結束。
走出會議廳的時候,儲糧司的那名官員卻忽然間在會議廳外求見趙俊。
趙俊想了想便同意了,讓王懷恩將人給帶到了自己的書房。
他心中已經有了猜測對方是因何而來尋找自己。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