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議事院

相比於留在王京處理政務,高義歡其實更加喜歡戰爭。

雖說戰爭很危險,但政務對他來說,實在太過枯燥,不及戰爭那麼刺激,那麼有快感。

讓他每日坐在書桌上,看大半天的奏疏,着實讓他感到難受。

回到王京半個多月,高義歡便有些厭煩了這份工作,有時候他都會懷疑,是不是內閣故意增加奏疏的數目,讓他被政務壓垮,失去耐心,最後放權內閣。

這並不怪高義歡有這種想法,而是他明顯感覺到,需要他處理的奏疏,比以前多了許多。

不過這並不是內閣故意爲之,而是大魏的版圖擴張,要處理的事情自然也會增長。

回到王京一個月後,高義歡便下旨,抽調六科給事中,以及都察院,大理寺,五軍都督府的官員,脫離本部事務,組建議事院,代替司禮監來幫助高義歡處理政務。

議事院的人數暫時不設上線,不過目前大概只招十三人,今後高義歡準備從各行業,各地方也召些人進入。

這些人品級都不高,初步定爲五品,但必須要精通一部事務。這樣他們既不會限制內閣發揮,也不會對政務不瞭解。

在高義歡的構思中,內閣依然行使建議的權利,拿出對各種事務處理的建議和對國事的解決方案,而議事院則代替高義歡行使批紅用印的權利,將他從繁重的事務中解脫出來。

這樣一來,內閣有建議權,採不採納,則在議事院,內閣的權利被牽制,而議事院雖有同意內閣方案的權利,但是卻沒有建議的權利,每個方案都出自內閣,便也不能干涉行政。

不過從以前的教訓來看,議事院更接近高義歡,最後議事院極有可能架空內閣,而一旦建議的權利和同意的權利合爲一體,必然會威脅他,這也並非高義歡所願。

因此他又提出,內閣提出的方案,連續被否三次,內閣可以直接將奏疏交給高義歡,這樣就可以避免議事院矇蔽他,將內閣的奏疏隱瞞下來。

司禮監的強大,在於只要他們願意,大臣的奏章完全到不了皇帝手中,而議事院不是皇帝內臣,機構不設在王宮內,便就不能封閉高義歡瞭解外部的渠道,高義歡同樣防着他們。

在議事院中,秉筆和掌印的權利也將被限制,一般任期三年,內閣送上來的奏疏,議事院衆人表決,贊同和否決後,有秉筆記錄,掌印用印。

這種構想下,議事院的人越多,權利越分散,便能給內閣一個好的施政環境,而國家的治理主要還是看內閣。

明朝的內閣制度,在此時其實已經是相當先進,眼下爭霸爲主,這套制度完全夠用,目前高義歡並不打算做太大的改變,以免朝局動盪。

對於議事院,內閣的態度肯定是比較警惕,像是被帶上一副枷鎖,不過畢竟不是司禮監,所以並未有什麼反對聲音。

當下高義歡便點了劉湘客、鄺鵬升、陳貞慧、冒襄等人,以及兩名五軍都督府的參軍,組成議事院來幫助他行使權力。

有了議事院後,高義歡立刻就輕鬆起來,將政務交給屬下,自己便做起自己感興趣的事起來。

清晨,高義歡穿了一身常服,在家吃了一點早點,便準備前往議事院。

議事院就在內閣的旁邊,都在宮城之外,不過真要比較,議事院距離宮城還是要近一些,因爲宮城有一處偏門,正好就在議事院的對面,而高義歡的寢宮,就在偏門不遠處。

高義歡站在院子中,雙臂張開,趙娟幫他整理衣袍,戴正網巾,“大王,可以了。”

高義歡滿意的雙臂放下,朝侍女拿來的銅鏡看了看,道服網巾,孤王不是一般的風流啊。

銅鏡只能裝下高大王的上半身,不能裝下他風流的全身,這讓他有些不太盡興,覺得有些可惜,不過這也沒辦法,畢竟他也不會造玻璃,否則弄出來,大魏國在貿易上,必然又會多一件拳頭產品。

“那孤就出去了,今晚應該不回來吃飯,你們不用等孤!”高義歡手摸了摸身上,一伸手,侍女便遞給他一柄摺扇,高義歡帥氣的將摺扇打開,在胸前搖晃着,便大步離開了王宮。

高義歡從偏門出了王宮,便來到議事院,裡面官員進進出出,看見他都紛紛行禮。

高義歡快步走過穿堂,來到議事院參議們的辦公之處,十多名正在商議的參議,立刻躬身行禮,“臣等恭迎大王。”

議事院初見,高義歡不可能立刻將政務教給他們,所以近幾日都會過來。

WWW ⊙ttKan ⊙C〇

“今天照例,你們開始吧!”高義歡徑直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後擺了擺手。

陳貞慧等人忙行禮,“臣等遵命!”

當下,十三個參議,站在一條長條桌子的兩邊,一邊七人,一邊六人,每人身前都有幾份內閣送來的奏疏,而兩邊首位,則分別爲秉筆和掌印。

印不在宮外過夜,清早由王宮侍衛,護送印信出宮,黃昏送回宮內,議事院用印時,也有侍衛持刀而立。

這時,冒襄拿起一份奏疏,展開道:“四川總督樑以樟揍報,孫可望減少對我大魏的銅錠供應,四川布政使司在川南發現一處銅礦,請奏藩府,調派工匠,撥銀元十萬用於開採。”讀到這裡,冒襄頓了頓,給衆人消化信息的時間,待片刻過後,繼續讀道:“內閣批示,先派大匠探查礦脈,確認是否有開採價值,再調派工匠,撥給銀錢。”

冒襄讀完,便將奏疏傳給右邊首位的秉筆劉湘客,同樣等了一段時間,劉湘客纔開口道:“諸位同僚,表決吧!”

兩邊十三名參議,同時將手舉起,劉湘客看了看,點頭道:“此議通過!”

語畢,他提筆在奏疏上,畫勾,表示同意內閣的決議,然後遞給對面的掌印陳貞慧,他蓋印後,奏疏便可發回內閣,然後按着內閣的意思執行。

議事院沒有資格同意地方的奏疏,他們只能對內閣給出的建議進行表決,而現在議事院初設,他們自然還不太敢否決內閣大佬們的意見。

“禮部上奏,南京冊封詔書以到。內閣批示,不用聲張。”

高義歡回來就已經稱了魏王,而現在高義歡確實沒必要聲張朱慈烺封他魏王,必須逐步淡化魏國是明朝藩屬的事實。內閣這個批示,議事院中九人贊成,三人否決,而高義歡對此則沒有意見,內閣幾位閣臣政治水平還是不錯的。

接下來一連幾道奏疏,都沒有異議的通過,這時又一人拿起奏疏讀道,“禮部侍郎丁啓光上奏,大魏使節出使瓦剌,警告瓦剌不得窺視河套,瓦剌懼我國威,大軍主力以退過陰山,不過仍有一支近萬人的瓦剌部落,停留陰山之南。內閣批示,瓦剌退軍,大魏目的以達,萬餘人的部落,戰兵不過三千餘人,不足爲懼,時下大魏當養精蓄銳,恢復民力,無需理會!”

議事院再次表決,依然通過,這時劉湘客正要提筆,高義歡忽然一擡手,“此疏暫時壓下,稍後送入宮中。”

內閣的建議權,議事堂同意的權利,都是高義歡給的,他是兼具兩種權力的人,所以他對內閣的處理不滿時,可以否了讓內閣從新提議,也可以乾脆自己提出建議,然後自己同意。

這一點,也就是明朝內閣,不是真正內閣的關鍵,不過高義歡暫時並不打算做什麼改變。

高義歡出聲,讓議事堂內的十三名參議都緊張起來,不禁額頭冒汗,顯然他們剛纔的決議,並不否和魏王的心意。

高義歡看他們都愣着,不禁笑道:“你們繼續啊!不要有壓力!”

衆人聞語才反應過來,有些慌亂的繼續讀道:“戶部侍郎高義成上奏,去歲大戰,大魏錢莊超發銀票五百萬元,銀票貶值兩成,戶部奏請證金銀號三年內,分批迴購三百萬元銀票,穩定銀票價值~~~~~~”

~~~~~~~

有了議事院,高義歡確實輕鬆了許多,還未到中午,他便從議事院出來。

這時他未回宮,而是來到了位於王京西南角落裡的安平坊。

王京的西南角,自然不是什麼好地方,地皮都賣不出價來,不過住在這裡的人卻比較有來頭,吳三桂、姜襄、巴布等人,都住在安平坊內。

王京中各坊,有坊牆和坊門,夜裡宵禁後,便不能出坊,不過在坊內活動卻不受限制。

高義歡進入平安坊後,便直接前往歸義候的府邸,一般而言,高義歡要見人,招來即可,不過高大王卻決定,去看看歸義侯巴布的現狀。

高義歡來到侯府,門人嚇得屁股尿流的去稟報,然後高義歡便看見院子裡巴布與幾人跪着相迎,“臣等恭迎大王。”

高義歡眉頭一挑,後退半步,驚訝道:“哦,吳卿、姜卿也在。”

(感謝虛僞的月神的500,平凡人的超凡夢的500打賞,大家的支持,求訂閱,推薦,訂閱。)

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227章強攻城池下第609章打個野戰怎麼那麼難第119章出盡風頭的高二哥第310章鐵騎撞陣第227章強攻城池下第620章豫南決戰(八)第713章活捉多鐸第917章援軍趕來第26章半渡而擊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30章呦,還沒死了第1021章紅毛夷毀約第623章決戰豫南(十一)第613章豫南決戰(一)第289章大順朝的危局第975章孫可望的抉擇上第18章有些才幹第637章土寇猖獗第781章三件事第114章招降人才第1027章兵臨韶關第473章還是高大帥好啊第971章泰山封禪第761章長公主第754章你到底什麼身份第336章多鐸你個傻子第255章招攬人才第1033章開戰第915章迎頭痛擊第660章孫可望的盤算第159章回河南第327章糧庫被點了第933章攻取徐州第372章好事、壞事第605章敗入洛陽第922章提醒劉黑子第972章造船工坊第70章水灌開封下第70章水灌開封下第915章迎頭痛擊第907章攻取洛陽下第950章飛報洛陽第1000章江面激戰第486章錢謙益的算盤第296章捲土重來第163章韃子急追第540章高兄弟來救我了第222章劉大帥喊人了第617章豫南決戰(五)第487章何騰蛟兩頭不是人第879章天山會盟中第489章求錘得錘第924章滅清計劃第199章對戰李定國第866章三面張網第1041章嶺南局勢第687章突襲河套第172章回師汝寧第216章先賣給你,再後搶來第1027章兵臨韶關第199章對戰李定國第1065章突破口第24章滾滾南下第95章決戰中州十一第83章陳蔡會兵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434章多鐸又震驚了第711章馬軍對衝第425章火銃對射第1075章南漢山城第434章多鐸又震驚了第80章趁勢西擴第1000章江面激戰第30章呦,還沒死了第199章對戰李定國第770章河東開局第992章穿插突進第944章觀察敵陣第553章太需要勝利了第389章野戰銅炮第647章科舉結束第205章一道難題第757章氣死代善第173章待機出征第610章滿清使者第952章兵臨黃河第920章向南挺進第432章鼎定勝局第611章談判泄露第884章兩條情報第158章死得有價值第252章法統之爭第930章徐州易幟第1078章假世孫第441章東林聯左鎮第467章朕覺得小高不錯第224章炮擊壽州第588章準備決戰第431章貝子跑吧
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227章強攻城池下第609章打個野戰怎麼那麼難第119章出盡風頭的高二哥第310章鐵騎撞陣第227章強攻城池下第620章豫南決戰(八)第713章活捉多鐸第917章援軍趕來第26章半渡而擊第201章是高某害了王將軍第30章呦,還沒死了第1021章紅毛夷毀約第623章決戰豫南(十一)第613章豫南決戰(一)第289章大順朝的危局第975章孫可望的抉擇上第18章有些才幹第637章土寇猖獗第781章三件事第114章招降人才第1027章兵臨韶關第473章還是高大帥好啊第971章泰山封禪第761章長公主第754章你到底什麼身份第336章多鐸你個傻子第255章招攬人才第1033章開戰第915章迎頭痛擊第660章孫可望的盤算第159章回河南第327章糧庫被點了第933章攻取徐州第372章好事、壞事第605章敗入洛陽第922章提醒劉黑子第972章造船工坊第70章水灌開封下第70章水灌開封下第915章迎頭痛擊第907章攻取洛陽下第950章飛報洛陽第1000章江面激戰第486章錢謙益的算盤第296章捲土重來第163章韃子急追第540章高兄弟來救我了第222章劉大帥喊人了第617章豫南決戰(五)第487章何騰蛟兩頭不是人第879章天山會盟中第489章求錘得錘第924章滅清計劃第199章對戰李定國第866章三面張網第1041章嶺南局勢第687章突襲河套第172章回師汝寧第216章先賣給你,再後搶來第1027章兵臨韶關第199章對戰李定國第1065章突破口第24章滾滾南下第95章決戰中州十一第83章陳蔡會兵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434章多鐸又震驚了第711章馬軍對衝第425章火銃對射第1075章南漢山城第434章多鐸又震驚了第80章趁勢西擴第1000章江面激戰第30章呦,還沒死了第199章對戰李定國第770章河東開局第992章穿插突進第944章觀察敵陣第553章太需要勝利了第389章野戰銅炮第647章科舉結束第205章一道難題第757章氣死代善第173章待機出征第610章滿清使者第952章兵臨黃河第920章向南挺進第432章鼎定勝局第611章談判泄露第884章兩條情報第158章死得有價值第252章法統之爭第930章徐州易幟第1078章假世孫第441章東林聯左鎮第467章朕覺得小高不錯第224章炮擊壽州第588章準備決戰第431章貝子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