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朗與衆位兄弟敘完舊,徐朗一行人便與王方告別,回到了董府,董靈兒在軍營也是折騰了一天,不時的打着哈欠,徐朗笑道:“如何?累了吧,早些回去休息。”董靈兒由於實在太困,也沒有多說,道了個晚安,便走向了自己的臥房。
在送着董靈兒回房之後,徐朗將衆人安置在自己的寢室。在出得董靈兒的院落向左走兩個庭院就是了,徐朗打開了房門,點上了燈,昏暗的小屋充滿了光明。
劉元看着屋子裡錯落有致,一屁股坐在了一進門的太師椅上,道:“徐朗,你這個條件實在是不錯嗎。”想想也是,投身軍戎的人,能住在營帳都是好事,天天風吹日曬,哪裡又有這等待遇?
徐朗讓李飛衆人坐下,笑着說道:“好了,從今以後,大家全都有這樣的待遇了。”李飛笑了笑,有大半年沒有看見徐朗,想着剛剛見着徐朗時的一臉落魄,再看看現在的成就,處事大方得體,李飛不由會心一笑。
李飛道:“少傑,現在你已是都尉,和王將軍一樣,可以有自己的部曲了,現在你有何打算?”
聽到李飛的詢問,徐朗這些日子一直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想着開始我還不答應,但是想想爲何不答應呢?徐朗也是知道,現在雖然風平浪靜,但是,真是的諸侯爭霸的年代就要來了,培養一股自己的勢力怎麼說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若是自己的部曲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在這個亂世,必然是筆可貴的財富。
想到此,徐朗笑着說道:“自然建立我們自己的部曲,你們可都是有大才大志的人,日後我徐朗就靠各位兄弟的了。”三人聽到徐朗如此說來,皆是應道:“一切願聽徐將軍安排!”
徐朗道:“建設部曲的事就全然交給你們了,孫陽,你處事全面,心思細密,統籌這段就由你負責,包括徵兵這一塊,但是,一定要記得,不要強迫,一定要自願入伍的。”孫陽沉穩的一點頭,“是。”
徐朗又看向劉元,道:“劉元,你武藝不錯,雖然看着不講道理,但是心地善良,新兵的訓練就由你來統一安排。”劉元聽後大喜,這正是自己最願意幹的活啊。當下便道:“好咧,得令。”
徐朗又看着李飛道:“隊長,我來到這裡,多虧了你的照顧。在征討黃巾你又救了我一命。少傑在此感激。”李飛慌忙擺手,道:“只是投緣而已,再說兄弟情分,這麼說就見外了。”
徐朗哈哈大笑:“好,兄弟情分!今天起,我們就是兄弟!李飛,你經驗老道,我的部曲就交給你了,你擁有實際的掌控權!我們一定要兄弟同心,在這個亂世頑強的活出個樣來!”
“是!”衆人皆是大聲的應道。燭光搖曳,但是這幾個人的心卻緊緊地栓在了一起,燃起了熊熊火焰。
此時的西涼,在董卓的治理之下,已是威耀華夏,董卓的西涼雄獅已是大漢最頭疼的一個問題。終於,病重的靈帝也深深的感到董卓的威脅,下令擢升董卓爲少府,進京覆命。
董卓在涼州接到天子的消息後,送走了天使(就是那個傳令的太監),哈哈大笑,對衆人道:“朝廷封我爲少府,讓我即刻上任,大家怎麼看?”
衆人皆是沉默。
徐朗不知少府什麼職位,道:“主公,這個少府是個什麼職位?”此時的徐朗已經完全被認爲是董卓的心腹,李儒道:“這是個文臣的官,很大的官,可是九卿之一。是管理帝師財政的重要官職。但是沒有兵權。”
聽到此,徐朗終於明白了怎麼回事,自然是董卓在西涼的聲勢太大,朝廷想辦法收回董卓的兵權,但是,你就是給了個這麼好的職位,現在的董卓還看在眼裡麼?
作爲西涼刺史、河東太守的董卓當然不會放在眼裡,因爲我董卓是要當皇帝的!削我的兵權,這不是要我的命嗎?
徐朗也知道,從現在起,屬於董卓的時代就要來了,心下也不由一緊,再不下手除了董卓,會不會越來越棘手?
董卓對李儒說道:“文優,這個事你怎麼看?”李儒作爲董卓的爪牙,自然董卓的心裡摸的一清二楚,道:“這是朝廷看主公在西涼勢力太大,故意削主公的兵權而已,若是如此進了洛陽,只怕不會活着回來。”
董卓又道:“但是朝廷有詔,如何不去?”李儒一笑:“此事易耳,我等在西涼邊陲,主公只要推說身體不適,拖上一拖,傳聞皇上身體已是到了緊要關頭,到時皇上只要一去——在怎麼做還不是我們說的算?”說完,李儒已是雙眼炯炯有神地望向董卓。董卓又怎麼能不知李儒的意思,哈哈大笑:“好,就依文優之言!”
就是如此,董卓稱兵,拒不進京。朝廷兩次召喚,董卓皆是不應,只道身體不堪勞頓,若是緩好,必然面聖。終於,董卓的目的達到了。
漢靈帝駕崩了!
漢少帝劉辯繼位。由於劉辯年幼,整個朝堂由大將軍何進主持。但是,權宦的問題仍然沒有解除,張讓等人仍是權勢沖天,何進欲除之,卻總被太后何後訓斥。何進也是一時無法。
話說這日議政堂上,何進在那獨自愁眉不展,司隸校尉袁紹看到,道:“將軍何事煩愁?”何進嘆了口氣,道:“宦官當政,卻是除之不去,怎能不愁?”
袁紹聽後道:“此事容易,何不召集四方英雄之士,進京誅殺官宦之黨?”
何進聽後大喜,道:“本初之計大妙!就依本初之言。”
話未說完,主薄陳琳諫道:“將軍,此事不可。俗語云‘障目而補雀,乃是自欺’微物尚且如此,而況於國家大事乎?現將軍龍驤虎步,掌天下軍要,去除權宦,實乃易耳,只要迅速,必然成事。若招外鎮大臣,來到京城,若有不臣之心,反生亂矣。”
何進聽後,眉頭一皺,道:“真乃懦夫之見。”便仍要一意孤行。
這時又有一人諫道,何進一見此人身長七尺,細眼長髯,面色黝黑,乃是典軍校尉曹操,只見曹操道:“陳琳之言甚是。幾個閹黨,一牢獄之官也可將其除之,何況於將軍?若是招天下之人進京,若心有異,只怕更是不妙。”
何進聽後大怒,道:“難道你有異心不成!”
曹操看着何進大怒,不由搖了搖頭,道:“罷了罷了。”當下告辭而出。
何進見衆人再無異議,終於下檄於各處,進京誅殺亂黨。
話說董卓此時已是屯兵河東,靈帝死後,朝廷混亂不堪,心中早已是蠢蠢欲動,如今受到檄文,忙招衆人前來議事。
董卓看着衆將皆在下首,道:“今日大將軍來檄,道我等前去誅殺患黨,現我擁有二十萬雄獅,我等不可坐視不管,必然要替朝廷分憂!”
底下的衆人誰不知董卓的心意?都是狼子野心之輩,道:“進軍中原!進軍中原!”董卓看着衆人的反應大喜,道:“好,即可刻出兵!”
這時,李儒向前諫道:“主公,不必着急,今雖奉詔,中間多有闇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董卓聽後,使勁的拍了下自己的腦瓜子,哈哈大笑道:“文優之言甚妙!”
便寫表雲:
竊聞天下所以亂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之故。臣聞揚湯止沸,不如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毒。臣敢鳴鐘鼓入洛陽,請除讓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話說何進見表大喜,給朝廷大臣觀看,侍御史鄭泰諫道:“董卓乃是虎狼之輩,若是招入進京,必然有野心之舉。”
何進只是不聽,盧植也諫道:“植與董卓素有來往,深知董卓乃是面善心狠之輩,若是一入朝廷,必生禍患,不若不讓進京,以免生亂。”
何進道:“吾意已定,汝等無需多言。”盧植,鄭泰見狀,知再諫無用,便棄官而去,朝堂之上去者大半,何進仍不以爲意。
話說何進派天使接董卓於澠池,董卓也是乖巧,於澠池按兵不動,並不再進兵。以待時機。此時董卓已是留大女婿牛輔守住陝西,自己帶着精銳二十萬大軍駐守澠池,實在也是氣勢逼人。
董卓駐紮澠池,浩浩蕩蕩,聲勢逼人。
徐朗雖然對進軍中原毫無興趣,只是想尋得機會報仇,但是對董卓在澠池駐紮仍然不解,如今的狼子野心誰人不知?做這個牌坊作甚?便向董卓問道:“主公,如今爲何不趁勢進入主皇宮?除殺奸宦?時機不是剛好麼?”
董卓聽到徐朗的問語,哈哈大笑,但是仍不言語,一臉的得意。李儒也在一旁微笑,不發一言。徐朗看着兩人皆不說話,也不敢再問,只能把話語吞下肚子。
董卓看着徐朗焦急的樣子,哈哈大笑,用手用力的拍了一下徐朗的肩膀,道:“少傑,你還有進步的餘地啊,文優,你就把我的意思說與少傑聽聽。”
李儒受命,昂然向前一步,說出一番話來,只叫徐朗目瞪口呆,話說李儒說出什麼話來?下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