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毒殺少帝

bookmark

話說少帝、何太后、唐妃被董卓下令囚禁於永安宮。時值入秋,天氣漸漸轉冷,但是三人被困於永安宮之內,不能添加衣服,也無人送衣,只能互相依偎取暖。

加上三人打入冷宮,侍從送飯菜也都是寒涼無比,別說溫飽,只是勉強填上肚子。

三人想起之前的富裕生活,再看看現在的如此慘狀,均是不由落淚。

這一日,少帝於敗落的院中稍坐,秋風一起,散落無數樹葉,少帝看着庭院的落葉,更是不由得傷感。正巧,兩隻飛雀飛入樹梢之上嬉戲,嘰嘰喳喳,好不熱鬧,少帝不由一時看的出神,片刻時分,又是觸及心事,想起自己來,兩行熱淚竟滾滾而下。

少帝不由起身,觸景生情,張口吟詩而道:

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

少帝此詩實是疏泄心中抑鬱之情,但是,少帝卻不知的是,自己的隨口一詩,將自己推向了萬劫不復的境地。原來少帝在吟詩之時。正巧送飯的侍從爲曾離去,遠遠的聽到少帝的吟詩,侍從用心一聽,嘴角一笑,因爲他知道,自己的升官發財的時機到了,便用心記下詩句。

果不其然,這個侍從出得了永安宮,便來到了相國府,徑直找到了董卓,發現李儒也在身旁,便向董卓敘說少帝吟詩之事。董卓聽完侍從的敘說,不動聲色,賞了侍從五十兩白銀,便讓其退下。

接着董卓對李儒說道:“文優,現如今雖然吾等已立新帝,但是少帝仍在永安宮,倘若時間一久,會否有變?”

李儒沉思片刻,道:“少帝此詩,詩句之中無不透漏着對主公的怨氣,以文優的意思,還是早些下手爲妙,若是坐視不管,只怕會養虎爲患。”李儒此意與董卓之想法完全一樣,董卓道:“既然如此,你不若叫上少傑,早早完結此事。以免夜長夢多。”

董卓的話說完,見到李儒絲毫不動,沒有走的意思,面色凝重,似乎在沉思着什麼,便道:“文優,還在思考何事?”

這時,李儒終於下定決心道:“主公,我有一句話不知該講不該講。”

董卓聽後,便道:“文優,你我不是外人,不必吞吞吐吐。有話但說無妨。”

李儒聽到董卓的話,終於下定決心道:“主公,你覺得少傑和在我們進洛陽之前難道是一樣的麼?”

董卓聽後,望向李儒,道:“文優何意?”

李儒道:“進入洛陽之後,我總認爲少傑與之前似乎有了改變,對我們的事似乎都不是很緊心的感覺。”

董卓想了一下,似乎也確實如此,但是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便道:“依我看,少傑應該是對我們的做法很多不是理解吧。歸根一句話,少傑之心不夠狠,可能又沒有料到我們會有廢帝之舉,然後心裡便會產生落差之感吧。”

李儒道:“或許正是如此吧,但是,倘若真是如此,便是與我們不是一條真心,那便與徐榮無疑,可用卻是不能重用。”董卓聽後點了點頭,道:“此次毒殺少帝,務必帶上少傑,看看他到底是何心態。”

李儒當下應諾。在李儒心中,自己的岳父身邊,必須都是全心全意的可靠之人方可。少傑啊少傑,你可千萬不要讓我失望。

接着李儒領着二十甲兵找到了徐朗,徐朗見李儒領了二十甲兵來,見到一個甲兵手中尚有酒杯酒壺,另一甲兵拿着三丈白綾,一頭霧水,便道:“文優兄,這是何解?”

李儒一笑,道:“少傑,你我進宮一趟有些事要辦。”

徐朗聽後,看着甲兵手中之物,搜尋着對三國曆史的記憶,心中忽然明朗,心中打了一個冷顫,李儒這是要弒帝!

徐朗知道歷史車輪滾滾前行,自己斷然改變不了,但是,讓我徐朗弒帝,我又怎麼能做得來,在戰場上的廝殺,那是雙方交陣,死傷那是難免,但是,若是讓我去殺赤手空拳的人,我怎麼做的到?

但是,徐朗知道,自己斷然不可拒絕,思來想去,毫無辦法,只能硬着頭皮與李儒一起向皇宮走去。

一路之上,徐朗心事重重,眉頭緊鎖,難道就沒有辦法解救少帝?

想到這,徐朗自己搖了搖頭,董魔王的意思,誰又可以忤逆呢?除非自己想要先去閻王爺那裡報道。李儒這時回過頭來,看着徐朗一臉的思索之狀,便道:“少傑,再想何事?‘

徐朗強顏歡笑,怕李儒看出破綻,道:“沒有,或許,昨夜沒有休息好。“

李儒嘴角一揚,微微一笑,也沒有回話。

終於,徐朗和李儒兩人連同二十甲兵來到了永安宮。

來到了宮中,李儒發現少帝與唐妃太后正在樓上。李儒一笑,率着衆人來到了樓上。

少帝見李儒衆人來到,甲兵個個皆是鋼刀在手,看的三人不由顫顫發抖,這時李儒道:“弘農王,寒意漸起,丞相賜酒禦寒,望請笑納。”說完,便用酒壺向酒杯之中倒入一杯美酒。

李儒此時突然想到了什麼,示意徐朗端起酒杯,給弘農王上酒,但是徐朗心中實在過去這道坎,心中也是明朗自己如果真的將毒酒灌入弘農王口中,自己必然會獲得董卓的全然信任,但是,我徐朗,就是做不到!接着向李儒便搖了搖頭。

李儒心中真心希望徐朗可以端起這杯酒,證明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但是徐朗的動作,讓李儒真心嘆了口氣。少傑啊,少傑,讓我說什麼好!李儒眼神之中竟有了一點點落寞。

李儒端酒至弘農王面前,道:“丞相賜酒,弘農王,請吧。”

弘農王雖然年少,但是不傻,只是推卻不飲。

何太后見狀,說道:“不如將軍先喝爲敬。”李儒聽後,氣不打一處來,你認爲你自己還是太后麼!你認爲你今日還能存活麼?竟如此無理說話。

當下大怒,笑道:“不喝也罷!”接着抽出一把短刀,扔到了三人面前,又將三丈白綾拿捏在手,道:“若是不飲,便領取二物吧。”李儒言語冰冷,有如一把尖刀插入三人胸膛。

這時,唐妃哭泣向前,跪着抱住李儒的大腿,道:“將軍,又讓奴家喝了這酒,就勞請將軍饒了弘農王和太后的性命吧。”李儒厭煩,一腳踢開唐妃,毫不憐香惜玉,大聲呵斥:“你是何人,也配替弘農王與太后性命!”

接着怒目瞪向弘農王與太后,道:“飲還是不飲!”

此時,何太后大罵何進,罵何進無謀,引豺狼董卓進京,方有今日之禍,又將董卓好一個大罵。

弘農王聽後,默默無語,知道今日之劫斷是躲不過去,留下平生最後的一次淚水,高聲唱道:

天地易兮日月翻,棄萬乘兮退守藩。爲臣逼兮命不久,大勢去兮空淚潸!

唐妃聽後,也是梨花帶雨,小聲跟唱:

皇天將崩兮后土頹,身爲帝姬兮命不隨。生死異路兮從此畢,奈何煢速兮心中悲!

兩人唱完,抱頭痛哭。情景甚悲,好不淒涼。

徐朗見之,雙眼亦是不由泛紅,淚珠隱隱在眼中打轉。然而,一切,卻都是不可改變了。

李儒顯然沒有那麼好的耐性,終於準備自己動手,回頭示意二十甲兵,紛紛抓住三人,竟硬生生的將毒酒灌入三人的口中!

終於,弘農王三人在掙扎了一番之後,便均是命喪黃泉,香消玉損。

可憐少帝,僅僅做了數月的皇帝,便一命嗚呼,成了董卓權利的犧牲品。

次日在朝,便是相報,弘農王衆人不堪良心譴責,便飲了毒酒,皆是死亡。衆人皆是震驚。少數人知是董卓所爲,但是均是敢怒而不敢言。

自此大朝,更是董卓一人天下,總領天下朝政。

李儒回去將弒帝之事徐朗表現講與董卓,董卓聽後,閉眼不語,然而心中已是有了計較,知道徐朗雖然仍是跟着自己,但是心中對自己廢帝殺帝之事心存不滿,便也漸漸有意無意疏遠徐朗,一點一點的重用起了呂布。

相比呂布,直性子,更易操控。由此漸漸獲得董卓喜愛。

話說一日,李儒向董卓諫道:“主公,如今貴爲相國,但是國中無威望之臣,卻也是不美。若有威望之臣,主公只需垂拱而治,不是更好?”

董卓聽後道:“文優之言甚妙,但何人可應此職?”李儒道:“棄官而去的海內名士——蔡邕,蔡伯喈可以。”董卓聽後,亦是深聞蔡邕大名,便遣人去請。

但是幾次蔡邕皆是告病婉言拒絕。董卓大怒,道:“這個老匹夫竟然如此給臉不要臉,給我來人綁來,若是在不應,殺光全家!”

李儒急忙制止,道:“萬萬不可,若是如此,天下則誰人還信服丞相?”

董卓嘆道:“這也不行,那也不可,那道該是如何?”

李儒這時說出一番話來,又是引出一段故事,話說李儒說出何話,請看下章分解。

第359章 拜見關羽第68章 獻帝之心第113章 未央宮之戰第35章 中計第24章 即將啓程第224章 破城(2)第14章 長安之戰(1)第29章 傾國傾城第348章 藍武之敗第7章 背信棄義胡赤兒第273章 下手第20章 五萬大軍第355章 部署第110章 黃琬說董卓第17章 長安之戰(4)第75章 心靈的依偎第357章 徐朗設計第24章 即將啓程第59章 嗜血惡鬼——華雄第176章 以防後患第5章 黑暗來臨第354章 煩心第359章 拜見關羽第21章 解勸第306章 慘戰(2)第63章 謀取楊奉(1)第20章 五萬大軍第8章 議事第39章 智見蔡伯喈第196章 鏖戰下邳(16)第195章 鏖戰下邳(15)第36章 背中流矢第158章 趙雲心思第54章 賈詡獻計第52章 兄弟之心第174章 利益爲先第52章 兄弟之心第263章 劉表昇天(3)第23章 劉備到訪第53章 徐朗閱兵第212章 田豐出獄第266章 兄弟義氣第13章 大漢出征第49章 見而若不見第221章 取昌盧第294章 出兵第68章 進入淮安第238章 勸降(3)第27章 皇宮劇變第39章 智見蔡伯喈第100章 進?還是退?第59章 你是何人?第61章 真真假假是人心第94章 佳宵時刻第347章 死戰第182章 起兵第7章 營帳裡的故事第50章 營救第168章 啓程第28章 突圍第104章 來到合肥第138章 掛念第57章 鎮守汜水關第209章 春色第294章 出兵第181章 商議第51章 生死棋第241章 火燒牧野城第96章 相逢第109章 動手第36章 背中流矢第107章 大戰前的平靜第239章 曹操出兵第19章 貂蟬的心思第92章 心懷鬼胎第18章 長安之戰(5)第46章 泄密第18章 馬超大興兵第149章 分析時局第26章 錯信第28章 胭脂風波第103章 小試身手第68章 窮寇莫追第276章 進入鄴城第191章 鏖戰下邳(9)第144章 曹操的心思第114章 各自算盤第193章 鏖戰下邳(11)第306章 慘戰(2)第14章 舊時往事第22章 貪功冒進第323章 臥龍出山第38章 毒殺少帝第15章 英雄柔情第114章 各自算盤第44章 對戰第28章 胭脂風波第217章 真真假假第269章 小試牛刀第62章 進軍虎牢關
第359章 拜見關羽第68章 獻帝之心第113章 未央宮之戰第35章 中計第24章 即將啓程第224章 破城(2)第14章 長安之戰(1)第29章 傾國傾城第348章 藍武之敗第7章 背信棄義胡赤兒第273章 下手第20章 五萬大軍第355章 部署第110章 黃琬說董卓第17章 長安之戰(4)第75章 心靈的依偎第357章 徐朗設計第24章 即將啓程第59章 嗜血惡鬼——華雄第176章 以防後患第5章 黑暗來臨第354章 煩心第359章 拜見關羽第21章 解勸第306章 慘戰(2)第63章 謀取楊奉(1)第20章 五萬大軍第8章 議事第39章 智見蔡伯喈第196章 鏖戰下邳(16)第195章 鏖戰下邳(15)第36章 背中流矢第158章 趙雲心思第54章 賈詡獻計第52章 兄弟之心第174章 利益爲先第52章 兄弟之心第263章 劉表昇天(3)第23章 劉備到訪第53章 徐朗閱兵第212章 田豐出獄第266章 兄弟義氣第13章 大漢出征第49章 見而若不見第221章 取昌盧第294章 出兵第68章 進入淮安第238章 勸降(3)第27章 皇宮劇變第39章 智見蔡伯喈第100章 進?還是退?第59章 你是何人?第61章 真真假假是人心第94章 佳宵時刻第347章 死戰第182章 起兵第7章 營帳裡的故事第50章 營救第168章 啓程第28章 突圍第104章 來到合肥第138章 掛念第57章 鎮守汜水關第209章 春色第294章 出兵第181章 商議第51章 生死棋第241章 火燒牧野城第96章 相逢第109章 動手第36章 背中流矢第107章 大戰前的平靜第239章 曹操出兵第19章 貂蟬的心思第92章 心懷鬼胎第18章 長安之戰(5)第46章 泄密第18章 馬超大興兵第149章 分析時局第26章 錯信第28章 胭脂風波第103章 小試身手第68章 窮寇莫追第276章 進入鄴城第191章 鏖戰下邳(9)第144章 曹操的心思第114章 各自算盤第193章 鏖戰下邳(11)第306章 慘戰(2)第14章 舊時往事第22章 貪功冒進第323章 臥龍出山第38章 毒殺少帝第15章 英雄柔情第114章 各自算盤第44章 對戰第28章 胭脂風波第217章 真真假假第269章 小試牛刀第62章 進軍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