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袁紹升帳,十七路諸侯分長幼爵位而坐。袁紹坐在上首,看着各路諸侯,心中的優越感油然而生,心中也是想到:“只要擊敗了董卓,天下便由我袁本初來掌舵!”心中更是不由飄飄然了起來。
袁紹壓抑住心中的興奮,道:“承蒙諸位英雄不棄,推本初登上盟主之位,但是既爲盟主,便是軍要紀律,諸位皆要遵守,我袁本初定然賞罰有明,無論是誰,做到有功必賞,有罪必罰。”衆位諸侯聽後表示全部聽盟主之言,以報漢室。
袁紹心中暗喜,便道:“既然如此,吾弟袁術,總督糧草,供應各路諸侯,公路,切記,不可有缺。此乃軍中第一大事。”
袁術聞言,拱手道:“公路必不辱使命,請盟主放心。”
袁紹見着自己的弟弟精神煥發,很是滿意,不由點了點頭,道:“然而,衆位大人,如今須一人作爲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剩餘諸侯,先且接應。不知誰可先爲先鋒?”
一時帳下無語,其實都是心懷鬼胎,誰也不願意做這第一炮,都在想着保護自己的實力,坐享其成。袁紹也是心懷鬼胎,又何不知衆人心思?想到此處,袁紹的眉頭緊蹙,總不能讓我這個盟主來做這第一炮?
終於,一個聲音響起——“某願往!”
聽到此話,衆人的心裡皆是舒了一口氣。衆人看之,乃是長沙太守烏程侯孫堅。只見孫堅劍眉豹眼,一見便是英雄人物。
袁紹見之大喜,道:“文臺永烈,必可擔當此任。就由文臺先來!”
語音說畢,孫堅便領着自己的部曲,向着汜水關進發。
汜水關的守兵見到敵軍大隊人馬到來,急忙放起狼煙,又差使兵急忙入洛陽稟告。
此時的徐朗正在營帳訓練士兵,徐朗的心中也是知道曹操的十七鎮諸侯應該馬上就要來到。爲了應付即將到來的大戰,自己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因爲自己所訓練的畢竟只是新兵,對戰場的殘酷,還缺少有限的認識。只有訓練有素,纔有可能在戰場上更好的生存。
果不其然,須臾時刻,徐朗便看見一個傳令兵慌忙前來,徑直來到徐朗的面前,在徐朗面前停下,上氣不接下氣喘道:“徐將軍,董相國有令,各個部曲的主要統領全部入董卓之營議事!汜水關接到軍情,請將軍速去!”
徐朗示意,傳令兵便急忙退下,徐朗擡頭望着蔚藍的天空,心中暗暗嘆道:終於,還是來了,徐朗也是知道,真正的亂世,也是拉開了帷幕……
話說徐朗留着劉元看守營帳,自己帶着李飛,孫陽來到了董卓的議事廳,發現整個議事廳已是人滿爲患,除了呂布,李儒,李傕之人,竟然對很多人皆是不識。
董卓一臉的愁容,看着徐朗到來,也不說話,這時作爲董卓的總軍事李儒道:“衆位將軍現在都是齊聚於此,想是大家現今也該知道,曹操發了檄文,召集天下十七路諸侯來到此處冒犯天威。爲首孫堅,爲人勇猛,現已是到了汜水關,現今誰先去迎敵?”
呂布當即拱手道:“諸侯不在守地,來到此處,兵馬十餘萬,實有不軌之心,但是關外諸侯,我呂布視爲草芥。我呂布不才,願領虎狼之師,以按天下之心。安主公之心。”
董卓聽後大喜,微微點頭,那奸詐的三角眼露出了父親般的關愛,心中道:呂布,果然,論衝鋒陷陣,是我西涼第一。董卓剛要出口答應。便聽到一聲驚雷響起:
“殺雞焉用牛刀?溫侯何必親自出馬?在吾眼中,十七路諸侯如同小兒。吾斬衆諸侯首級,如囊中取物耳。”
只見此人聲如轟雷,衆人皆是轉首望去,看是何人。只見此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雙目赤紅,看着便是一臉的邪性,讓人不由微微心中生寒。徐朗心中暗暗吃驚,難道此人便是華雄!?
董卓看到華雄如此英雄,心中大喜,但是仍是不識,便道:“汝是何人?在誰帳下?”
華雄當即對董卓拱手道:“稟主公,吾乃李傕將軍帳下,關西人士,姓華,名雄。”
董卓大喜,道:“果然虎將!加封驍騎校尉,便給你馬步軍共五萬,征討逆賊!”
華雄聞言大喜,道:“謝主公!”董卓另外差李肅,胡軫,趙岑作爲華雄的副手,即刻啓程,趕往汜水關。
華雄登上汜水關,雄心不已,看着孫堅的部曲似乎還在遠處。血紅的眼睛充滿了渴望,似乎一匹餓急了的野狼。華雄在李傕的統領之下,一直被壓制,今日終於獲得一戰成名的機會,來吧!你們就是我華雄升官的鋪路石!
華雄正想着,突然發現有一股部曲從側翼穿來,趕在了孫堅部隊之前,在關下溺戰。華雄雖然看不清楚是誰,但是心花怒放,有人來就好,還愁沒人祭刀,你華爺爺先拿你祭旗!!
卻說來者是誰?原來是濟北相鮑信的弟弟鮑忠,鮑信見着孫堅既出,想着現在汜水關,董卓的主力該是不會來到,不若先搶了這個頭功,便暗暗撥給了弟弟鮑忠3000人馬,抄着小路,在孫堅之前趕到了汜水關。
卻說鮑忠剛剛來到汜水關前,兵馬還沒有列好,只聽一聲炮響,華雄已是揮刀衝出關來,遠處的孫堅聽到炮響,心中一驚,怎麼回事?看着前方人頭攢動,旌旗飛揚,顯然有一支部隊比自己更早到達了汜水關。
孫堅眼神如水,不知前方究竟發生何事,便下令暗兵不動,心中暗道:是誰?
卻說鮑忠連陣型都沒有擺好,便被華雄殺了個措手不及,華雄僅僅領了*,對鮑忠的3000人,卻好像餓狼入了羊羣,將鮑忠之部曲砍殺的一片哀鴻。
華雄眼尖,瞅的鮑忠,驅馬便進,與鮑忠鬥在一起。鮑忠本來就驚魂不定,看着華雄雙眼紅赤,有如地獄惡鬼,心中更是怯了幾分,幾招下來,知道不是華雄對手,便欲轉身逃走,華雄殺的性起,大喝一聲,揮刀向着鮑忠的身上砍去,只見血光一閃,鮑忠的連頭帶肩都生生被華雄一刀削爲兩半。
華雄仰天長嘯!一舒這些年被壓制的鬱悶!!聲嘯尖銳,有如鬼嘯,直入每人的耳中,使人聽之不由聞風喪膽。
鮑忠的部曲看到自己的主帥竟然幾招之內便命喪黃泉,看着華雄更是有如地獄惡鬼,便都是沒命地逃竄。華雄之兵更是趁機砍殺,血光四濺,有如修羅地獄,鮑忠逃走之人,不足十之一二。
這一仗,華雄獲得了乾乾脆脆的勝利。華雄事後將鮑忠之頭讓人呈給了董卓,報入關的第一次大捷。董卓見狀大喜,加封華雄爲都督。
卻說孫堅在後看得華雄大勝,殺的對方丟盔棄甲,有幾個逃兵沒命的逃跑,來到了孫堅之處,被孫堅的士兵拿下。
那幾個士兵明顯似乎被殺傻了,被抓住後,頭如搗蒜,在地上痛哭流涕:“不要殺我啊,我上有老,下有小,請您高擡貴手吧。”
孫堅看着這些逃兵的樣子,不禁眉頭皺在了一起,聲如洪鐘,道:“你擡頭看看我是誰?”
幾個逃兵擡起頭來,看着孫堅,只見其劍眉濃眼,一身銀鎧,身披火紅色披風。騎跨花驄馬,腰中彆着古澱刀。一臉正氣,背後大旗上書大大的一個“孫”字。
那人失聲叫道:“是烏程侯!我們有救了!!”
衆人皆是叩首,道烏程侯救命。孫堅身邊出來一將,腰中彆着一根鐵鞭,道:“你們是誰的部曲,爲何在我們的前面趕到汜水關?”說話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孫堅重要的左右手,黃蓋黃公覆。
逃兵急忙說道:“我們是濟北相鮑信之弟鮑忠的部曲,鮑忠怕你們先奪了頭功,便是抄小路搶在了你們的前頭,不料招此大敗。”
孫堅聽後,問道:“那鮑忠呢?”
逃兵親眼目睹鮑忠被華雄劈爲兩半,又回憶起恐怖一幕,雙眼露出恐懼,顫抖的說道:“那個華雄實在是可怕,鮑忠將軍連肩帶頭,被削做兩半了。”
“什麼?”孫堅眼神一亮,知道鮑忠武藝也是不錯,在中原也是頗有威名,竟然被華雄輕易砍殺,心中不由也是大驚。
黃蓋不由嗤笑一聲,道:“貪功冒進,死了也是活該。”
孫堅讓衆逃兵退下,與自己的部屬說道:“華雄勇猛,絕對不可輕易視之。”
此時一將上前說道:“主公,鮑忠必然輕敵,顧招此敗,加上鮑忠之流怎能與主公相提並論?只要我們做好準備,必可斬華雄首級。”此人手持鐵脊蛇矛,乃是孫堅大將程普。
“德謀之言甚是,斬了華雄,一舉打到洛陽,可不是好!”說話正是大將韓當,擅使一口大刀,深得孫堅信任。孫堅之志,作爲心腹,韓當又怎能不知。
孫堅看着自己的四大將——程普,韓當,黃蓋,祖茂,皆是武功卓著之輩,點了點頭,道:“話雖如此,但是還是小心爲上。一步步實現我們的夢想!”
“聽主公令!”四人皆是大聲應道。
孫堅面色堅毅,看着不遠處的汜水關,只要過了汜水關,洛陽就在眼前!心中不由豪氣萬丈,大聲喝道:“衆將士聽令,進軍汜水關!”
(親愛的讀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