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天下興兵討董卓

bookmark

徐朗此時的心中一陣波瀾,不知自己從後世穿越而來的話對華佗當講不當講。但是想到華佗對文姬的妙手回春,心中感激。

華佗又是穩重之人,自己該是是沒有必要隱瞞的,便道:“先生,其實我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而是來自我來自1800年後中國。簡單的說就是我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

華佗聽後一驚,吃驚的看着徐朗。雙眼充滿了疑惑,這個消息可謂比自己的開膛剖腹更是駭人的多,讓人不可理解。但是想着徐朗對自己的不爲人知的事情完全知曉,似乎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理由。

徐朗看着華佗吃驚的樣子,笑道:“先生不信吧?說實話,我對來到這個時期,也是莫名其妙。”

華佗聽後搖了搖頭,道:“將軍不是說謊之人,只是太讓人難以置信。”

華佗好奇地問道:“後世之人竟然知道我華佗的名字?”

徐朗笑着對着華佗說道:“先生之名,天下非但是知道,而且如雷貫耳。天下皆知。尤其先生的品格醫術,更是爲後代醫師所敬仰。先生的醫術行爲皆是後世的楷模。實乃第一神醫。”

說着話間,徐朗和華佗已是走出洛陽城外,華佗看向徐朗,一聲嘆息道:“第一神醫?“華佗搖了搖頭,“我華佗不求名利,但求世間無疾苦啊!”

徐朗看着華佗眼眶淚水打轉,對華佗的言語甚是感動,道:“先生之願,必可實現。”

華佗輕撫徐朗的肩膀,道:“將軍從後世而來,該是知道歷史進程發展,但是老朽並不想問,只是希望將軍爲天下着想,以自己最大力量維護蒼生。”

徐朗聽後點頭稱是,深爲華佗之心感動,道:“少傑必不辱先生之命。”

華佗見着徐朗眉宇正氣,點頭笑笑,便轉身飄然離去……

徐朗看着華佗瘦弱的背影,雖然僅僅是一位醫師,但是卻是胸懷天下,爲了天下蒼生所想,將自己的一輩子爲了天下蒼生勞累於奔波之中……

且不說洛陽,徐朗救出了曹操,然而曹操開始“報恩”了。

曹操一路奔逃,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陳留。曹操見到生父,便言朝廷之事,現今董卓專政,殘害忠良。想要散盡家中之才,出兵征討。

曹嵩道:“孟德,非是爲父不同意,但是已我們家的財力,只怕散盡了也於事無補。”曹操起身長嘆口氣,道:“難道就讓董卓如此暴戾下去?時間一久,必然亡國啊。”

曹嵩也深知自己的這個兒子不是池林之物,素有爲國爲民的大志,知道給自己的兒子幾萬人的話,必然可以幹出一番事業來。也便思索之法。突然,曹嵩大喜道:

“孟德,我有辦法了,陳留有一孝廉,乃是我們陳留最大的世族,朝廷也要對衛弘好言相待,爲主之人名喚衛弘,此人仗義疏財,平生也有大志,孟德可以一去,若是得到衛弘相助,必然可以成事。”

曹操聽後大喜,問得衛弘住處,也不顧父親,便急忙趕向衛弘之府。

來到了衛府,看到衛府磅礴大氣,房屋竟近千間,方知衛府財力。昔日在洛陽也未見如此富有之者。

曹操經過門人的通報,見到了衛弘,只見衛弘一臉清瘦,有如世外高人一般,曹操的心中本料該是董卓那樣的肥頭大耳之輩,見到心中的敬重不由又重了幾分。

衛弘見到曹操前來,也知曹操之名,加上曹操刺殺董卓之事已是傳到了陳留,處處貼榜抓人,衛弘也是知曉,看着曹操的一臉風塵僕僕,衛弘道:“孟德,好大的膽子,身爲通緝要犯,竟然也敢來我衛府,不是要陷我衛弘於不義麼?”

曹操聽後,慌忙下拜,跪在衛弘面前,衛弘大驚,不料曹操如此,慌忙扶起,道:“孟德,你這是如此?你我同是孝廉,這不是折殺於我嗎?”

曹操淚流滿面,痛苦流涕道:“孟德悔啊,恨自己沒有手刃國賊董卓!”衛弘扶起曹操,讓在了座上,道:“孟德高義,天下皆知,刺董一事,天下更是對明公讚賞不已。但是不知孟德今日來到衛弘之處,所爲何事?”

曹操復又跪在地上,道:“聽聞先生大義,孟德不才,想請先生資助,孟德誓破董賊,爲國分憂!”

衛弘聽後,急忙扶起曹操,道:“孟德之言,弘早有其心,今日見到孟德,便知,國家有望了!弘必盡家財相助孟德!”

曹操在衛弘的相助下,事情一切都變的異常順利,在曹操忠義的感召之下,一時來投奔的士兵不計其數。當地的縣衙竟然也不敢出面抓曹操歸案。曹操見時機成熟,便向各郡處發出檄文,一起征討董卓,已報國家。

曹操的族親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人聽到自家兄弟大舉“忠義”,便都是來投,此四人皆是兵馬嫺熟之輩,曹操大喜,每日訓練士兵,只待各侯響應。

話說渤海太守袁紹接到曹操檄文,只見檄文所言:

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羣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袁紹看後,想起之前與曹操在洛陽與曹操爲官的日子,想着如今的朝廷已是沒落,本不欲搭理,但是想到此次舉事若是成功,說不定可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想到此,袁紹便是點了三萬軍馬,來與曹操匯合。

曹操接着袁紹,大道袁紹忠義,兩軍和在一處,便浩浩蕩蕩殺向洛陽。

各鎮諸侯接到曹操檄文,便都是浩浩蕩蕩向洛陽進軍。

在離着洛陽的關口汜水關之外的三百餘里處,曹操和袁紹接着衆人,曹操見狀大喜,爲何?曹操不料自己的檄文一出,竟然來了十七鎮兵馬,哪十七鎮?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由。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在汜水關之外與曹操相應。

曹操接着衆諸侯,便是屠宰牛羊,慰靠三軍。話說衆位諸侯在商討進軍之策,河內郡太守王匡見着曹操名不經傳,雖然應其檄文而來,但是心中對曹操還是不服,道:“如今我們應大義而來,但是人馬衆多,若是沒有盟主,必然各自爲戰,不能成事。力出盟主,衆人皆聽其號令,以爲約束,再進兵洛陽不遲。”

衆人聽後,都是應允,但是誰做盟主之位?此時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道:“既然是孟德號召我等至此,便是孟德兄爲盟主吧。”陶謙,孔融等人點頭稱是。

這時袁紹眼眉一挑,並不說話,臉色已是不悅,心中暗道:阿瞞何能?可坐盟主?

東郡喬瑁平日與袁紹交好,便道:“袁本初四世三公,此次兵馬衆多,當爲盟主。”袁紹之弟南陽太守袁術,王匡等人便是同意袁紹。

曹操看着袁紹一臉的得色,心中不由暗暗嘆了口氣,若是爲了此事爭執了起來,先折了自己的士氣,便道:“衆公說的是,本初四世三公,文武百官皆是出衆人才,又是漢朝名相之後,必爲盟主。方可服衆。”

袁紹見着曹操如此說來,緊張神色一掃而盡,哈哈笑道:“孟德哪裡的話,還是孟德來做,方可服衆!”

曹操只是推託不受,衆人也是皆勸袁紹,這時,袁紹說道:“既然衆公如此擡愛本初,那本初就不辱使命,必然去除董賊,已報國家!”

次日,袁紹整裝披劍,立於方臺之上,焚香三拜,衆諸侯站在下首,面色悲壯,紹拿表讀曰: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

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

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

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

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袁紹讀的慷慨激昂,衆人聞之皆是下淚,袁紹道:“歃血爲盟!”

衆人皆是應道:“歃血爲盟!”衆諸侯皆是用刀將自己的左手食指劃出血來,滴入碗中,一口飲盡,“如違盟約,人神共棄!”

袁紹很是滿意,下得臺來,便升帳與衆諸侯討論進兵之法。

董卓自來到洛陽的最大危機,就要來了!

第322章 尋訪臥龍第351章 相見第20章 五萬大軍第272章 幽州謠言(2)第100章 進?還是退?第138章 掛念第14章 美陽城的首戰第8章 一笑泯恩仇第348章 藍武之敗第57章 鎮守汜水關第278章 戲我者必還(2)第70章 火燒洛陽第6章 徐朗投兵第113章 拿下九江第65章 作戰淮河第14章 舊時往事第99章 攻取壽春(4)第200章 河北槍王(2)第56章 隔岸觀火第212章 田豐出獄第69章 宴席第50章 曹操獻刀第63章 謀取楊奉(1)第1章 朝堂議事第114章 大戰之前第193章 鏖戰下邳(11)第94章 佳宵時刻第222章 取昌盧(2)第178章 逃回鄴城第8章 張遼的能力第26章 進軍中原第57章 太守府中來相會第44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221章 取昌盧第70章 投懷送抱第196章 鏖戰下邳(16)第221章 張郃出兵第264章 張郃出戰第304章 大舉進攻第222章 取昌盧(2)第6章 徐朗投兵第169章 舌戰第361章 決議第196章 鏖戰下邳(16)第81章 連骨勿之殤第41章 回憶第272章 幽州謠言(2)第102章 酒中談話第139章 恐怖赤練第52章 再戰第66章 關羽之危第243章 危急第242章 真假計第5章 黑暗來臨第11章 兵臨城下第259章 蔡瑁動手第331章 深夜入晉陽第51章 議事第327章 各自心思第262章 劉表昇天(2)第114章 董卓歸天第39章 智見蔡伯喈第31章 蒙面之人第333章 絕望第32章 幻夢?第158章 趙雲心思第111章 李儒之死第121章 鬥技第59章 槍術之戰第40章 蔡文姬第240章 惡戰第192章 鏖戰下邳(10)第70章 火燒洛陽第80章 取糧倉第75章 真真假假第90章 獲勝第346章 意外第49章 見而若不見第77章 不屈的蔡文姬第20章 大戰前的平靜(1)第312章 總攻(6)第166章 鏖戰下邳(12)第4章 飛熊軍到訪第70章 火燒洛陽第20章 五萬大軍第170章 陷局第107章 大戰前的平靜第206章 談判第65章 作戰淮河第207章 真假第230章 死忠第358章 入荊州第326章 相鬥第23章 事有蹊蹺第312章 總攻(6)第348章 藍武之敗第132章 宴席第2章 智勸第51章 伏壽的心思第48章 收服趙雲
第322章 尋訪臥龍第351章 相見第20章 五萬大軍第272章 幽州謠言(2)第100章 進?還是退?第138章 掛念第14章 美陽城的首戰第8章 一笑泯恩仇第348章 藍武之敗第57章 鎮守汜水關第278章 戲我者必還(2)第70章 火燒洛陽第6章 徐朗投兵第113章 拿下九江第65章 作戰淮河第14章 舊時往事第99章 攻取壽春(4)第200章 河北槍王(2)第56章 隔岸觀火第212章 田豐出獄第69章 宴席第50章 曹操獻刀第63章 謀取楊奉(1)第1章 朝堂議事第114章 大戰之前第193章 鏖戰下邳(11)第94章 佳宵時刻第222章 取昌盧(2)第178章 逃回鄴城第8章 張遼的能力第26章 進軍中原第57章 太守府中來相會第44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221章 取昌盧第70章 投懷送抱第196章 鏖戰下邳(16)第221章 張郃出兵第264章 張郃出戰第304章 大舉進攻第222章 取昌盧(2)第6章 徐朗投兵第169章 舌戰第361章 決議第196章 鏖戰下邳(16)第81章 連骨勿之殤第41章 回憶第272章 幽州謠言(2)第102章 酒中談話第139章 恐怖赤練第52章 再戰第66章 關羽之危第243章 危急第242章 真假計第5章 黑暗來臨第11章 兵臨城下第259章 蔡瑁動手第331章 深夜入晉陽第51章 議事第327章 各自心思第262章 劉表昇天(2)第114章 董卓歸天第39章 智見蔡伯喈第31章 蒙面之人第333章 絕望第32章 幻夢?第158章 趙雲心思第111章 李儒之死第121章 鬥技第59章 槍術之戰第40章 蔡文姬第240章 惡戰第192章 鏖戰下邳(10)第70章 火燒洛陽第80章 取糧倉第75章 真真假假第90章 獲勝第346章 意外第49章 見而若不見第77章 不屈的蔡文姬第20章 大戰前的平靜(1)第312章 總攻(6)第166章 鏖戰下邳(12)第4章 飛熊軍到訪第70章 火燒洛陽第20章 五萬大軍第170章 陷局第107章 大戰前的平靜第206章 談判第65章 作戰淮河第207章 真假第230章 死忠第358章 入荊州第326章 相鬥第23章 事有蹊蹺第312章 總攻(6)第348章 藍武之敗第132章 宴席第2章 智勸第51章 伏壽的心思第48章 收服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