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的住宿條件相對是比較優越的,一間四人,袁樑提早一天報的名,還有兩人他還沒有見過,剛進門就被同是來自蘇省的宋迪逮住了。
“你人去哪了,本來還說下午出去聚一聚的,結果一下午都沒見到你人。”
“去見個朋友,耽擱了點時間,兩位怎麼稱呼?”袁樑看向宿舍裡坐着的另外兩人。
“不管怎樣你都是最小的,聽宋迪說宿舍裡有個應屆生我還不相信呢,你到底是怎麼考上來的?”
“高考擴招,學校怎麼也得招幾個應屆生做做樣子吧?”
張青山卻還是一臉不忿,“屁,咱們導演班就兩個應屆生,有一個還是關係戶……”
“老張,說話注意點,這是學校,況且人家就在隔壁呢。”宋迪立馬衝口無顧忌的張青山使了使眼色。
“在隔壁怎麼了,剛剛還不是他在那說他爸是什麼什麼製片主任,不是走關係進來的就見鬼了,小屁孩一個。”
袁樑大致清楚了事情的由來,敢情班裡還有個疑似走關係進來的應屆生,貌似剛剛還來過寢室。
旁邊的徐濤聞言立馬過來打圓場道,“老張,少說兩句,能考進來都不容易,你消停些,等下還要去開班會呢。”
初一接觸,幾個人的性子袁樑就摸了大概。張青山東北人,性子豪爽藏不住事。宋迪戴着一副眼鏡,穩穩的學霸人設,徐濤則比較穩重。
不過但凡能通過藝考考上導演系的人,都不能以片面的印象來看待。這些人,藝考前準備的時間了不少。
“是該注意些了,不過老張這有事說事的性子我喜歡。”
張青山咧嘴笑着,“就衝你這句話,以後在學校遇到啥事張哥幫伱罩着。”
“那可說好了!”
三言兩語打發了張青山心裡的疑惑,袁樑沒在應屆生的問題上多做解釋。
一個應屆生能從編導藝考這座萬人獨木橋上考到北影來,在張青山徐濤眼裡本來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再加上班上似乎多了一個坑爹貨,指不定那些進修的考生怎麼看他呢。
果不其然,導演班的第一堂班會課上,袁樑就察覺了很多類似張青山第一眼看他那種不忿的目光。
而這種異樣的目光,特別是在班會課結束,班導方鋼亮獨自將他叫走之後,變得愈加的強烈。
要知道,方鋼亮也是蘇省人。
方鋼亮,91年畢業於北影錄音系後轉修導演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至今,大名鼎鼎的《李雷和韓梅梅》便是出自這位班導的手中。
不過現在的方鋼亮也就是導演系的一個普通教師。
“方老師,什麼事?”
方鋼亮回頭仔細打量着袁樑,“算起來咱們還是老鄉,班裡很多同學都是大學畢業來進修的,你還習慣吧?”
“還好,不像以前上初中剛住校那會老是想回家。”
方鋼亮意外的點了點頭,“習慣就好,年初藝考時候的內容你還記得吧?”
“記得!”
“院裡的意思是希望你把你三試現場說的那個故事整理出來,當做案例在課上講解一下,你要是記不清楚的話,回頭我把錄音拿給你。”
“是《校園合唱團的秘密》?”
“還記得清楚吧?”
“還有印象,以什麼方式整理,普通劇本還是分鏡?”
“你還會畫分鏡?”方鋼亮有些意外了。
分鏡頭劇本可是屬於大學教學的內容,
沒有體系的教學,分鏡拿出來完全就是亂七八糟。
“我試試吧,整理好之後方老師你再指正一下。”袁樑猶豫着看向方鋼亮,“不過方老師,如果一心整理劇本,恐怕就沒有多少時間來軍訓了,你看我是先寫劇本還是……”
“想什麼呢,劇本的事情先不急,新生都要軍訓,劇本你什麼時候整理好再交給我。”
“那好吧!”袁樑無奈的嘆了口氣,作爲一個文藝的美男子,誰又願意整天在陽光下暴曬呢。
但回過頭來仔細一想,袁樑又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校園合唱團的秘密》作爲奧斯卡最佳短片,其故事背後反饋出來的東西魅力不減,就算自己只在藝考現場描繪出了四個畫面,學校還是慧眼識珠的把這個故事摘了出來。
可爲何自己的藝考分數就那麼點?
袁樑還以爲是三試現場的評分老師少,可如今又讓自己把《校園合唱團的秘密》寫出來,看方鋼亮的態度還挺重視,這就讓袁樑有些難以理解了。
不止三試,還有四試那一篇《箱子》,同樣是《世界奇妙物語》裡的經典短片,《箱子》這個故事在各大點評網站上的評分可不低。
“老宋, 你四試的敘事散文寫作拿了多少分?”回到寢室,袁樑立馬問了一句。
“87,咋了?”宋迪一臉疑惑。
“咱們班有沒有九十多的?”
“想什麼呢,敘事散文寫作九十多分的都在文學系!”張青山湊了上來,“對了,剛剛方老師叫你出去幹嘛?”
“沒啥,他讓我把三試現場命題的故事整理一下拿給他。”
袁樑索性不再糾結,反正都已經是北影的學生了,以後多往老師跟前靠一靠,爭取在學校能自由一些。
翻箱倒櫃拿出畫板,袁樑隨後開始在畫板上寫寫畫畫,同宿舍的幾人見狀,也都紛紛靠了過來。
“你這是畫分鏡?你在現場命題上到底說了啥,院裡要讓你寫出來?”張青山收起了一開始對袁樑的那種不忿心理,一臉好奇。
袁樑一邊畫一邊解釋道,“就是一個合唱團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你們要不要試試?軍訓完方老師就得要,我一個人肯定是畫不完的,要不你們幫幫忙,回頭我請你們吃飯。”
導演系的學生繪畫水平都不差,有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然而三人在聽完這個故事後,都紛紛陷入沉思。
“怪不得你會以一個應屆生的身份考進來,這個合唱團的故事,沒有經歷根本就想不到,剛剛我們還以爲你也是關係戶呢。”
向來穩重的徐濤一臉讚歎的開口,算是變相的承認了袁樑的能力。
一個高中畢業生想一下子走進進修班的圈子,最好的方式還是得憑實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