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

朱慈烺親征的態度非常堅決,根本不聽任何勸告。並不是朱慈烺喜歡去打仗,而是這次大戰太重要了,應龍軍六個軍,以及各地軍馬加在一起,超過四十萬大軍,大明現如今根本沒有任何人適合擔當主帥的重任。

要說大明現如今的各個將領,以秦良玉和黃得功爲最,只不過秦良玉乃一女子之身,又年過七十,加上身負在四川抵禦張獻忠的重擔。而黃得功雖然有些威名,也會帶兵,但謀略萬萬比不上多爾袞,再加上,上一次的九江之敗,威望大損,兩人都擔不了統帥幾十萬大明軍隊抵禦多爾袞清軍的重任。

至於如同崇禎時期一般指派內閣重臣統兵,在朱慈烺眼裡,就是一個笑話,內閣的那幾個重臣全都是文臣,輔助他治理大明還行,但根本不通兵事,把大明現如今所能抽調的全部大軍交到他們任何一人身上都是嫌命長的找死行爲。

所以,不管是親征左良玉還是這次北上抵禦滿清,朱慈烺其實都是不得不以皇帝之尊來擔任主帥。

朱慈烺不敢說自己有多會打仗,也不敢說自己的謀略比多爾袞強,一定能打敗清軍,但他是皇帝,大明的皇帝,至少沒有任何將領敢違抗他的命令,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同時士兵們知道自己的身邊有着皇帝在,士氣也會高漲不少。

會不會打仗沒關係,不需要他這個皇帝臨陣指揮,衝鋒陷陣,謀略不足也沒關係,他可以參考各個將領的謀略。

由於各路大軍早已匯聚到南京城周圍拱衛,糧草,兵器等也早就準備充足了,只要將東西裝好車,大軍便可以很快出徵,朱慈烺親征的時間就定在兩日後。

山東泰安城內,當多爾袞率軍到達濟南城的時候,紀鋒早已接到清軍南下的消息。

“諸位,清軍八十萬大軍南下,聲勢浩大,我等在泰安縣只有六萬人馬在,不宜硬拼,根據皇上的部署,將以泰安爲起點,一路向兗州,濟寧方向逐步抵抗撤退,進最大的可能殺傷清軍的士卒,削弱清軍的實力,最後退往徐州,與到來的朝廷大軍主力一同,依託徐州堅城與清軍決戰!”紀鋒將早已你擬定好的戰略方針部署。

山東一共有十萬大軍存在,不過泰安只是一箇中等縣城,最多能容納六萬大軍,剩下的四萬大軍泰安縣東面幾十裡外的萊蕪縣。

“皇上要與清軍決戰?”山東副總兵呂延壽從紀鋒的話裡面聽出了這則重大的決定。

史可法原本也在泰安的,但他的職位太高,朱慈烺爲了避免他影響紀鋒的決策,將他改任爲了江淮總督,統籌徐州和江淮等地的防禦要務。

“不錯,皇上早有指示,我等的任務便是不斷在路上設伏,拖延清軍南下的進程。”紀鋒點了點頭說道。

紀鋒做爲應龍軍第一軍軍長,朱慈烺的心腹將領之一,曾在朱慈烺的一份手諭當中得到過朱慈烺的暗示。

呂延壽眉頭緊皺,總覺得滿清勢大,朝廷與滿清決戰有些不妥,其實在他心裡,是偏向以防守爲主了,大明有長江天塹在,阻擋清軍在江北不成問題。

呂延壽本想說些什麼,但又想到自己不過是前線將領,皇上又什麼決定根本輪不到他來提意見,而且他也不敢指責皇上,最後只能暗暗一嘆,聽從命令,先一路撤往徐州再說。

大明中興元年五月八日,大清碩英親王阿濟格率領由四萬滿蒙騎兵和六萬漢旗軍組成的十萬先鋒大軍抵達泰安城下,對泰安展開第一輪試探性進攻。

泰安縣位於濟南城濟南城正南方,北臨泰山,是通往兗州濟寧一帶的要道,雖然也可以繞過去,但卻要繞百餘里路,清軍八十萬大軍南下,若是繞道,定然會打擊士氣,多爾袞絕不可能這麼做,攻下泰安縣是必須的。

由於大炮運送速度過慢,只能跟隨大軍主力行進,阿濟格率領的先鋒大軍只攜帶了十架可拆卸的投石車,不過還沒等投石車投上幾次石頭便被泰安城牆上的四門守城大炮轟碎了。

“進攻!”阿濟格憤怒的揮軍攻城,恨不得立刻拿下泰安。

“殺啊----”

這只是一次試探性進攻,進攻的人數只有數千。

“放箭!”紀鋒輕蔑一笑,一揮手。

泰安城內射出無數箭雨,清軍留下了三百餘具屍體後,撤了回去。

“哼!如此多的箭雨,明軍主力竟然沒有撤退,看來是打算據城死守了。”阿濟格冷冷一笑,一次試探性進攻他便能確定,泰安城內的數萬大軍還在。

“紀鋒,待攻下泰安,本王必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阿濟格永遠也忘不了上一次他十萬餘大軍竟然讓紀鋒率領一萬五千人從他大軍的軍營鑿出一條血路殺到泰安城下,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恥辱,讓他成爲全天下的笑柄,紀鋒可以說是踩着他阿濟格的腦袋才成就了今天的威名,就算生吃了紀鋒的肉也不能解他的心頭之恨!

半日後,多爾袞率領七十萬大軍主力到達。

“嘿,清軍人數還真是多啊,一眼都看不到頭!”紀鋒笑着道。

清軍主力達到之後,八十萬人馬,密密麻麻的一片,紀鋒站在七米高的泰安城牆之上都一眼看不到邊際,可想而知清軍的聲勢有多麼浩大,不過這並不能令紀鋒有半點畏懼的意思。

不僅是紀鋒,應龍軍第一軍的所有士兵也都沒有露出任何恐懼,上一次紀鋒帶領他們從清軍十萬大軍的軍營當中殺過,給他們帶來的自信太強了,讓他們以爲清軍不過如此。倒是那些從江淮調來的普通士兵面色蒼白,雙腳打顫,要不是應龍軍將士那自信的神情給了他們些許安慰,這些普通明軍士兵的士氣都要崩潰了。

一騎快馬突然從清軍當中奔出,在離泰安城牆近百米處朝泰安城牆上大喊。

“大清攝政王有令,速速開城投降者加官進爵!否則一旦破城,不留活口!”這是攻心術,若不是泰安有紀鋒和兩萬應龍軍在,還真有人起開城投降的念頭,畢竟在很多大明將官的心裡,滿清始終是比大明更加強勢的,這次八十萬大軍南下,大明最好的結果也是據守長江天塹。

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239章 鏖戰徐州(五)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959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七)第405章 硬氣第140章 最難消受美人情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294章 舉旗造反(二)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二)第458章 泰安兵變(一)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二)第962章 噩夢降臨第62章 亡國之臣第396章 清軍入成都第403章 瘋狂血殺第278章 雷霆開啓第798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三)第101章 劉宗敏的火槍營第1069章 愛琴海海戰三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721章 陳秀秀的恨意第5章 託付天下第701章 蓋特伊維奇的妥協第49章 應龍軍鄒形第439章 北伐臨近第735章 多爾袞的屈辱(一)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848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五)第472章 登陸遼東第833章 碾壓(一)第1041章 重兵雲集第678章 新疆!第667章 哥薩克的悲劇(三)第7章 城外遇險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137章 清軍撤退第597章 圍殲倭寇(二)第304章 戰場逆轉(二)第596章 圍殲倭寇(一)第478章 七戰七敗第851章 相持(一)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291章 聖旨下的巨浪第1026章 大清與大明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182章 決戰開啓第195章 第二次親征開始第50章 視察兵器製造局第60章 山海關大戰第85章 山雨欲來第153章 爭論與妥協(上)第988章 神聖羅馬皇帝的盤算第999章 美洲的平穩發展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568章 鐵嶺衛和咸興府第236章 鏖戰徐州城(二)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751章 浮橋第604章 門戶洞開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78章 東林黨瓦解第567章 大清國再立第553章 改造蒙古(一)第999章 美洲的平穩發展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95章 戰雲密佈(下)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10章 固安之戰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335章 俘虜荷蘭船隊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692章 全線攻入伊斯法罕第1025章 多爾袞的憂慮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1058章 輕易碾壓三第881章 多爾袞的雄心壯志第864章 馬六甲大海戰(二)第157章 ‘洪公子’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338章 妥協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892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603章 進攻安南
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239章 鏖戰徐州(五)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959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七)第405章 硬氣第140章 最難消受美人情第664章 準格爾投降(四)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294章 舉旗造反(二)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二)第458章 泰安兵變(一)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二)第962章 噩夢降臨第62章 亡國之臣第396章 清軍入成都第403章 瘋狂血殺第278章 雷霆開啓第798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三)第101章 劉宗敏的火槍營第1069章 愛琴海海戰三第1008章 日內瓦條約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721章 陳秀秀的恨意第5章 託付天下第701章 蓋特伊維奇的妥協第49章 應龍軍鄒形第439章 北伐臨近第735章 多爾袞的屈辱(一)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848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五)第472章 登陸遼東第833章 碾壓(一)第1041章 重兵雲集第678章 新疆!第667章 哥薩克的悲劇(三)第7章 城外遇險第1001章 人贓並獲第137章 清軍撤退第597章 圍殲倭寇(二)第304章 戰場逆轉(二)第596章 圍殲倭寇(一)第478章 七戰七敗第851章 相持(一)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291章 聖旨下的巨浪第1026章 大清與大明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182章 決戰開啓第195章 第二次親征開始第50章 視察兵器製造局第60章 山海關大戰第85章 山雨欲來第153章 爭論與妥協(上)第988章 神聖羅馬皇帝的盤算第999章 美洲的平穩發展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568章 鐵嶺衛和咸興府第236章 鏖戰徐州城(二)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751章 浮橋第604章 門戶洞開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78章 東林黨瓦解第567章 大清國再立第553章 改造蒙古(一)第999章 美洲的平穩發展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95章 戰雲密佈(下)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10章 固安之戰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335章 俘虜荷蘭船隊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692章 全線攻入伊斯法罕第1025章 多爾袞的憂慮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1058章 輕易碾壓三第881章 多爾袞的雄心壯志第864章 馬六甲大海戰(二)第157章 ‘洪公子’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812章 大海戰陰雲(四)第338章 妥協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892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603章 進攻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