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大清與大明

至於用滿八旗騎兵去和明軍交戰,多爾袞苦笑的搖了搖頭,根本沒有這樣的想法,因爲他痛苦的知道,這只是讓八旗去送死罷了。

這一點,早在西遷之前便證明了。

八旗鐵騎或許在同樣使用冷兵器的情況下所向無敵,但畢竟是血肉之軀,面對先進槍炮組合的明軍,根本打不過,別說明軍了,就算面對同等數量,並且配備了一定大炮的歐洲燧槍隊都可能戰敗。

雖然不想承認,可是八旗騎兵不復崇禎時期在關外時的輝煌,也無法再達到那樣的輝煌,似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不是八旗士兵不夠英勇,而是八旗使用的武器不行了,如果不改革的話,將來八旗面對明軍的進攻,只能是送上去被明軍屠殺。

想要擺脫這樣尷尬的境地,只有學習明軍騎兵,放棄弓箭,轉而將步槍用在騎兵上。

然而,這樣又有另外的問題,大清仿製的步槍,因爲還用着黑火藥,威力不足,有效射程連二百米都不到,騎兵作戰的時候,不比使用弓箭強多少,何況步槍和子彈的昂貴,沒有足夠大的作用,就這樣裝備上去,還不如留給步兵。

多爾袞嘆息,除了八旗騎兵需要改革,還有波斯旗,印度旗,奧斯曼旗等步兵也需要改革。

面對大明這樣強大的敵人,單靠他們滿人自己爲主的軍事力量肯定是不行的,至少數量上就不可能對抗得了明軍,所以多爾袞不得不考慮將一部分波斯旗,印度旗,奧斯曼騎也裝備成火器軍隊。

可惜,這同樣需要擔憂,畏懼於八旗騎兵和步槍隊的強大,大清對疆域內的各族統治極爲穩固,這是因爲各族沒有反抗的實力,可一旦波斯人,奧斯曼人,或者印度人等等,也都裝備上了槍炮,獲得更強大的戰鬥力之後,未必不會重新生出反心。

所以,多爾袞有不得不猶豫究竟要不要這麼做。

大明,南京城。

正如多爾袞所憂慮的那樣,自滿清徹底吞併奧斯曼帝國之後,對於朱慈踉而言,滿清留在中東的作用即將用盡,而大明也是時候該考慮出兵攻滅滿清了。

“皇上,多爾袞果然也在剛剛攻佔的奧斯曼帝國疆域內施行他的剃易服令,殺了一百多萬反抗的奧斯曼人,當真是血流成河啊!”李巖笑着對朱慈踉說道。

“多爾袞不復朕之所望!”朱慈踉也意有所指的笑道。

當初多爾袞舉族西遷,至今已經將近二十七年過去了,大明有無數次機會可以出兵徹底滅掉多爾袞,可是朱慈踉始終忍住了,一直沒有出兵的意思。

中東那片土地,因爲所謂‘真神’的存在,那裡的各族都顯得比較極端。

如果大明就這樣攻佔這片土地的話,大明便需要自己花精力和代價來打擊和處理這些事情,再則還有那裡的人口問題,以前滿清沒有擴張之前,莫臥兒帝國足足有九千萬人口,波斯帝國有一千七百多萬人口,阿拉伯半島,北非,奧斯曼帝國等等,人口總數加在一起足足有將近一億五千萬之多。

實在是太多了。

以大明的實力,一旦進攻這些地方,必定是勢如破竹,迅攻佔,這樣一來,這些人口根本不會損失多少,一旦併入大明,用不了多少年,說不定直接增長到和華夏民族相差無幾的數量,這是朱慈踉絕對無法忍受的。

而要大明攻佔之後,卻下手屠殺那些手無寸鐵的人,太過血腥了,顯得毫無人性可言,大明軍隊士兵的雙手,不是用來沾染那些手無寸鐵的人的鮮血的。

所以說那些事情,朱慈踉不希望大明來做,所以便要多爾袞和滿人來做。

果然,多爾袞帶着滿人重建大清國,並且一路擴張,不斷動戰爭,先是攻滅波斯帝國,滅國的戰亂先不說,其後的假傳真神旨意,施行剃易服令,一下子引了波斯人的劇烈反抗,光是反抗被殺的波斯人就達到近兩百萬的地步。

不僅大量消減了波斯人的人口,還第一次重創了‘神權’,讓王權次在波斯人心裡過了神權!

緊接着數次擄掠莫臥兒帝國,與莫臥兒帝國七年之戰,將莫臥兒帝國滅亡。七年時間,莫臥兒帝國戰死者無數,因爲戰亂,無故被殺和餓死者更多,之後又因爲長期的戰爭浮屍過多,雨季來臨的時候,又爆了瘟疫。

因爲滿人帶來的一番折磨之下,莫臥兒帝國原先九千多萬的人口,竟然硬生生銳減到了只有三千六百多萬的地步。

隨後,與奧斯曼帝國的十年之戰,雙方傾盡國力在敘利亞一帶交戰十年,十年時間,雙方不僅戰死大量的士兵,加上後勤運輸消耗更多的人力等等,雙方國內大量土地荒蕪,糧食減產,許多人被生生餓死,這一場十年之戰,雖然沒有莫臥兒帝國七年之戰消逝的人口多,但雙方加在一起,也至少消逝了三四百萬人口。

最後,攻滅奧斯曼帝國之戰。

滿清自西遷中東以來,幾乎年年征戰,殺得血流成河,給中東各族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

最明顯的莫過於,截至奧斯曼帝國滅亡,滿清境內原屬於各族的地盤,上面的人口直接減少了一半還多,二十幾年時間,因爲多爾袞和滿人的肆虐,中東損失人口達到八千萬之多。

神權被重創的同時,也殺死了無數有反抗之心的各族百姓,大明將來如果統治這些地方的話,必定減少大量有反抗之心的人,加上因爲戰爭各族巨大的人口損失,這便是多爾袞和滿人的‘功績’!

“如今,奧斯曼帝國也已經被多爾袞和滿清滅亡,多爾袞和滿清在中東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小了,大明已經不需要了,或許是時候準備將他們滅掉了!”朱慈踉滿含殺機,終於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二)第974章 多爾袞的秘密武器?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684章 攻佔亞茲德第58章 相聚第350章 南洋霸權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144章 兩軍相遇第933章 決戰巴拿馬(八)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123章 閻應元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931章 決戰巴拿馬(六)第58章 相聚第104章 準備御駕親征第472章 登陸遼東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第414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493章 求和?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351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一)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512章 攻打李家第1007章 進攻巴黎(四)第539章 血腥的震懾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1040章 決心滅清第323章 陳秀秀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65章 謠言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502章 血洗蒙古草原(四)第244章 多爾袞最後的瘋狂(三)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790章 進攻呂宋島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333章 激烈海戰(下)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544章 好消息連連第922章 攻佔墨西哥城(二)第278章 雷霆開啓第595章 追擊倭寇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1042章 戰爭陰雲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318章 播種第846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三)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249章 皇子第479章 孝莊第592章 朝鮮國王投降(一)第667章 哥薩克的悲劇(三)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654章 準格爾軍潰敗第997章 法國人的不甘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300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一)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312章 潞王死第1022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四)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1050章 伊斯法罕之戰(二)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718章 陳秀秀被擄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43章 登基繼位第1052章 決戰巴格達(一)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1047章 鰲拜的挫敗三第891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二)第351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一)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476章 攻佔瀋陽城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48章 新軍訓練科目第454章 親征北伐(二)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750章 勢如破竹第583章 東海艦隊封鎖海峽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1000章 又是綁架?第634章 伊藤畈本的絕望第833章 碾壓(一)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621章 乞降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864章 馬六甲大海戰(二)第954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二)第590章 攻陷漢城
第301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二)第974章 多爾袞的秘密武器?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684章 攻佔亞茲德第58章 相聚第350章 南洋霸權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144章 兩軍相遇第933章 決戰巴拿馬(八)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123章 閻應元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931章 決戰巴拿馬(六)第58章 相聚第104章 準備御駕親征第472章 登陸遼東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526章 恢復北方經濟第414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493章 求和?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351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一)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512章 攻打李家第1007章 進攻巴黎(四)第539章 血腥的震懾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1040章 決心滅清第323章 陳秀秀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65章 謠言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502章 血洗蒙古草原(四)第244章 多爾袞最後的瘋狂(三)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790章 進攻呂宋島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333章 激烈海戰(下)第987章 歐洲留學生到來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544章 好消息連連第922章 攻佔墨西哥城(二)第278章 雷霆開啓第595章 追擊倭寇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1042章 戰爭陰雲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318章 播種第846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三)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249章 皇子第479章 孝莊第592章 朝鮮國王投降(一)第667章 哥薩克的悲劇(三)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654章 準格爾軍潰敗第997章 法國人的不甘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300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一)第705章 道家的轉折第312章 潞王死第1022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四)第800章 進攻澳洲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1050章 伊斯法罕之戰(二)第563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三)第718章 陳秀秀被擄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43章 登基繼位第1052章 決戰巴格達(一)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1047章 鰲拜的挫敗三第891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二)第351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一)第507章 京城南京!第476章 攻佔瀋陽城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48章 新軍訓練科目第454章 親征北伐(二)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750章 勢如破竹第583章 東海艦隊封鎖海峽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1000章 又是綁架?第634章 伊藤畈本的絕望第833章 碾壓(一)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621章 乞降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864章 馬六甲大海戰(二)第954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二)第590章 攻陷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