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京城南京!

朱慈踉的御駕直接踏入北京城的皇宮。

看着依然雄壯,似乎沒有在這幾年的數次易主中有半點損壞,朱慈踉滿意的點了點頭。

滿人還算識趣,離開北京城的時候,只帶走了一些比較值錢的東西,卻並沒有損壞皇宮裡的一草一木。事實上朱慈踉那裡知道,多爾袞不讓滿人離開前損壞這座皇宮,雖然有一些示好的意思在內,但同樣有着以後還要回來的意思在裡面,多爾袞並未真正甘心敗在大明手中。

當然,就算朱慈踉知道多爾袞有那樣的想法也不會在意,大明有他在,國力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還將不斷上升,滿人永遠沒有機會與大明匹敵了,甚至可能都用不了幾年,朱慈踉便會命令大軍跟着滿人的足跡殺入中東也不一定,到時候滿人只有一條路,無條件投降。

走進宮門,前方的白色石板上跪着黑壓壓的一片宮女和太監,人數大約近三千人的樣子,她們大多還穿着滿人宮廷裡的衣服。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一見到朱慈踉到來,這羣宮女和太監便都伏倒在地。

朱慈踉一愣,皺了皺眉,隨即反應過來了,這羣宮女太監都是當年崇禎皇帝時候便一直生活在皇宮的,當年這座大明宮城曾經生活了不下十萬宮女太監,雖然經過崇禎皇帝數次削減,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時候,也還有五萬多。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的時候,不少人趁機跑了,可也有一部分從小生活在皇宮裡,從未接觸過外面,根本不知道怎麼生活,在加上新皇又都是漢人,便留了下來,寄希望於‘新皇’李自成,反正對他們而言,都是伺候,伺候哪個皇帝不是伺候。

除了很小一部分在流寇進入這座皇宮的時候倒黴被殺的,留在李自成時代的皇宮裡伺候李自成的宮女太監還剩下近兩萬人。

而後李自成山海關戰敗,放棄北京城逃跑的時候,北京城落到了滿人手中,這座皇宮便也隨着住進了滿人皇上。

在李自成放棄這座皇宮,滿人即將入城的時候,因爲被李自成折磨怕了,恐懼於滿人,近兩萬宮女太監又跑了一萬多,還剩下四千人。

兜兜轉轉,滿人也走了,曾經的大明皇帝又回來了,如今還能剩下的宮女太監,都是那些真正從小生活在宮裡,對外面一無所知,真正沒有任何去處和出路的太監宮女。

面對這座皇宮真正的主人迴歸,天下真正正統的皇帝,滿人走後又一次被遺棄的宮女太監們選擇了留下來,這一次是近三千人。

朱慈踉嘆息了一聲,當年近五萬宮女太監,也就不到三千人了。

“都起來吧,今後各司其職,不必恐慌!”朱慈踉平靜的道,並不打算多生事端,他最終留下了留下來了這羣宮女太監。

雖然說這可能混雜有一兩個多爾袞故意留下來的釘子,但更多的還是從小生活在這座皇宮,沒有家庭,不知去處的人,都是可憐之人,再說了,將這批人趕走,他同樣還在再招一批進來維持這座皇宮,何必呢。

近三千宮女太監大喜,一聽到當今皇上的話,他們便知道當今皇上不會追究他們先後服侍李自成和滿人兩大賊子的罪責。

“奴婢等謝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近三千宮女太監,一番叩拜山呼後,都退了下去,各司其職。

隨着皇宮女有一些宮女太監走動,這座幾年間數次易主的皇宮才顯得有些生氣。

皇宮的防衛暫時由應龍軍接管,到處都站有如標槍一般挺直的應龍軍士兵。

走進金鑾殿,朱慈踉坐上的正中央那張龍椅。

錢謙益和劉宗周跟隨進來的一幫各軍高層軍長將領跪倒在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叩拜過後,錢謙益首先站了出來。

“老臣錢謙益,恭賀皇上收復北京城,恢復祖宗基業,皇上乃——”

錢謙益還沒有說完便被朱慈踉揮手打斷了。

“行了,後面恭維的話就不要說了,直接說正事,說完朕還要去休息一會,這些天一直在關外征戰也確實有些累了。”朱慈踉淡笑的說道。

實在是恭維的話聽多了,朱慈踉懶得浪費那個時間再聽一遍。

錢謙益老臉發紅,尷尬得不輕,不過到底是六十多歲的人的,又佔着大明首輔的位置,片刻時間便恢復了過來,既然皇上不想聽恭維的話,那便不說了。

“皇上,老臣和劉閣老一同趕往北京城,除了來恭賀皇上外,最主要的是有一事要皇上做主!”錢謙益一臉肅然,說到那個正事,他似乎忘記了剛纔的尷尬。

“什麼事?”朱慈踉其實已經猜到了什麼事情。

“回皇上,那便是是否將京城重新遷回北京城之事!”錢謙益說道:“北京城是大明二百多年故都,從永樂皇帝開始,已居住了大明十四代皇帝,理應遷回!”

聽錢謙益的語氣,毫無疑問,錢謙益是支持將京城重新從南京遷回北京的。

“皇上,老臣認爲,京城還是留在南京爲好,南京城未遭戰火破壞,又是太祖時期的京城,這數年來,已經熟練運作京城的職責,若是再遷回北京城,勞民傷財,老臣不支持!”劉宗周站出來說道。

要說錢謙益是支持將京城遷回北京的,那麼劉宗周便是支持將京城留在南京的。

劉宗周說完之後,和錢謙益一同面對朱慈踉道:“皇上,臣等無法做出最後的決定,請皇上三思裁決!”

內閣六位閣老,一半支持將京城遷回北京,一半支持將京城留在南京,從天津衛大捷開始便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而且他們確實沒有最終決定的權利,所以錢謙益和劉宗周放下內閣的事物前來北京城面見朱慈踉的目的便是此。

朱慈踉皺着眉頭,假裝考慮了一會,隨即做出了決定。

“朕認爲,京城留在南京爲好,正如劉愛卿所言,南京城爲太祖時期的京城,有大明建國之氣在,當年成祖永樂帝之所以遷都北京城,爲的便是就近解決北方蒙古的威脅,正如成祖永樂帝所言,‘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是爲了警示後世帝王不要忘了北方的威脅,如今北方蒙古已經被朕順道給滅了,天子御國門之言已失去效用,理當將京城重新定會太祖時代的南京城!”

朱慈踉一番解說,錢謙益和劉宗周對視了一眼,皆點了點頭。錢謙益都沒話說了,劉宗周更加沒話說,便是贊同了朱慈踉的所言,將京城留在南京。

“皇上聖明!”

隨着朱慈踉的決定,朱慈踉大明京城正式定於南京,自成祖遷都北京城至今二百多年後,南京城重新恢復了大明正統京城的地位——

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834章 碾壓(二)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564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四)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443章 關寧軍之殤(二)第38章 壯士周曹第722章 找出賊人第62章 亡國之臣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945章 鐵甲艦初顯威(二)第898章 中興二十三年(一)第145章 交戰第553章 改造蒙古(一)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55章 李自成討伐吳三桂第735章 極盡羞辱(三)第227章 城外輪戰(四)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350章 南洋霸權第572章 鴨綠江口海戰(二)第878章 鐵甲艦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362章 多爾袞的命令第375章 收復河南全境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483章 最後的決戰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918章 攻佔加拿大第1042章 戰爭陰雲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347章 輕而易舉第878章 鐵甲艦第670章 殲滅沙俄大軍(二)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77章 事後第922章 攻佔墨西哥城(二)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541章 建立律法權威第46章 隱忍(上)第398章 轉攻爲守第96章 統一戰線第479章 孝莊第248章 回京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59章 緊鑼密鼓第146章 交戰(二)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24章 奪取山東兵權第376章 四川局勢第817章 決戰巴拉平原(一)第909章 完全碾壓(二)第511章 密謀起兵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456章 首戰告捷第520章 所謂朝貢第1049章 伊斯法罕之戰(一)第544章 好消息連連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第39章 回到南京第61章 清兵入關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312章 潞王死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741章 剃髮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323章 陳秀秀第976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第769章 圍殲暹羅大軍(二)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196章 形勢!第361章 河南剿匪記第342章 收復臺灣(三)第15章 南下滄州第637章 北海道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872章 悲慘的聯合艦隊第98章 九江攻防(中)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364章 一石三鳥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89章 一石二鳥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672章 全殲沙俄大軍(四)
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四)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834章 碾壓(二)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564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四)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443章 關寧軍之殤(二)第38章 壯士周曹第722章 找出賊人第62章 亡國之臣第1079章 對滿人的安置第945章 鐵甲艦初顯威(二)第898章 中興二十三年(一)第145章 交戰第553章 改造蒙古(一)第451章 北伐前夕(五)第55章 李自成討伐吳三桂第735章 極盡羞辱(三)第227章 城外輪戰(四)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350章 南洋霸權第572章 鴨綠江口海戰(二)第878章 鐵甲艦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362章 多爾袞的命令第375章 收復河南全境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483章 最後的決戰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918章 攻佔加拿大第1042章 戰爭陰雲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347章 輕而易舉第878章 鐵甲艦第670章 殲滅沙俄大軍(二)第208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一)第940章 橫掃南美洲(二)第77章 事後第922章 攻佔墨西哥城(二)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541章 建立律法權威第46章 隱忍(上)第398章 轉攻爲守第96章 統一戰線第479章 孝莊第248章 回京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59章 緊鑼密鼓第146章 交戰(二)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24章 奪取山東兵權第376章 四川局勢第817章 決戰巴拉平原(一)第909章 完全碾壓(二)第511章 密謀起兵第738章 殺戮之夜(一)第456章 首戰告捷第520章 所謂朝貢第1049章 伊斯法罕之戰(一)第544章 好消息連連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第39章 回到南京第61章 清兵入關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312章 潞王死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741章 剃髮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323章 陳秀秀第976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第769章 圍殲暹羅大軍(二)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196章 形勢!第361章 河南剿匪記第342章 收復臺灣(三)第15章 南下滄州第637章 北海道第385章 羅汝才之敗(五)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1056章 輕易碾壓一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872章 悲慘的聯合艦隊第98章 九江攻防(中)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364章 一石三鳥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89章 一石二鳥第190章 退守濟寧城第672章 全殲沙俄大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