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鐵甲艦

西伯利亞凍土,地廣人稀,天氣惡劣,難產糧食。雖然地下有無比豐富的資源礦產,可是理論上來說,依舊並不怎麼適合居住。

不過,大明既然已經將西伯利亞攻佔了下來,就必然不可能放棄,永久統治下去是肯定的。

而統治一片土地,可不僅僅是口頭上的,也不僅僅只是簡單的駐軍,更要有一些百姓作爲基礎統治,以及不斷開發。

中原地區百姓生活安定,能選擇移民的地方也很多,不管是澳大利亞,東南亞,朝鮮,倭省,琉球,甚至蒙古草原,哥薩克草原,這些地方的環境都要比西伯利亞貧瘠的凍土好得多得多。

所以,願意移民西伯利亞的中原百姓極少極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如此,大明想要在西伯利亞有一些百姓基礎,有百姓在不斷開發那片土地,就只能另想他法了。而那三十萬直接造反,或被牽連的印尼原住民百姓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三十萬人口不多,從熱帶移居幾乎無法耕種的凍土,環境天差地別,過程中還得減少不知道多少,或許五十年,一百年後,這三十萬人口都無法演變成五十萬人口,但那也總比沒有的好。

“皇上英明!”李巖沒有異議。

有了三十萬流放人口的加入,加上西伯利亞原住民的招安同化,大明可以初步對西伯利亞進行開發了。

當日,朱慈踉的聖旨下發。

中原百姓都知道西伯利亞的貧瘠和嚴寒,對於朝廷將印尼反賊流放西伯利亞永不得迴歸的懲罰沒有任何異議,更不同情反賊家屬,他們只有兩個字,活該!

而對於朝廷對沒有參與造反的普通印尼百姓加稅一倍,持續五年的事情,他們也沒有任何異議,同樣只有兩個字,活該!

消息傳到印尼羣島。

三百萬印尼原住民立刻鬆了一口氣,雖然朝廷確實做出了對他們的懲罰,但只要不是直接取消他們大明子民的身份,僅僅加稅一倍,爲期五年,他們還是能夠承受了。

大明的稅率本來就很低,就算加稅一倍,也遠遠低於當初荷蘭人奴役他們的稅率。

總好過失去大明子民的身份,他們會失去更多的好。

至於那三十萬反軍士兵極其家屬,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在朝廷的聖旨下達後,他們便被一批又一批的通過連通西伯利亞和新加坡港的南北大鐵路押送至西伯利亞,分批安置!

處理完印尼羣島事宜,大明馬六甲海戰之事才真正算是完結。

大明暫時內外皆定,不僅無敵國威脅,也無戰爭威脅,又開始了一段高速發展的歷程。

其中,首要的便是海軍改革。 ——

大明中興十二年,十二月一日,江南造船廠。

這是大明最大的造船廠,各類工匠工人過萬,承擔了大明過半戰艦的建造工作,至少有兩百艘神威級戰艦在江南造船廠下水,還有成千上萬的漁船,商船,運輸船等等。

朱慈踉的鑾駕來到江南造船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科技院主事宋應星以及一衆江南造船廠的高層前來參拜。

早在蒸汽發動機剛剛造出來沒多久,大明便啓動了鐵甲艦的建造計劃,由科技院和江南造船廠最頂尖的五名工匠聯合設計指導。

宋應星做爲熟悉百門工科的工匠,見識極廣,能力極大,他不僅要參與科技院各個科技創新和研發當中去,他還要參與進造船廠戰艦的設計指導當中去。

“都平身吧!”朱慈踉走下鑾駕。

朱慈踉不僅僅只有自己來了,還帶來了文武百官,要他們共同見證一個奇蹟的時刻。

在宋應星和造船廠廠長的帶領下,朱慈踉和文武百官來到海邊。

入眼的便是船塢裡的一艘巨大鋼鐵戰艦,這便是江南造船廠傾盡了幾年心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設計建造的第一艘鐵甲戰艦,排水量大約在兩千三百噸左右,裝炮十四門,四門一百五十毫米口徑主炮,六門一百二十毫米副炮,四門八十毫米速射炮。

“皇上,鐵甲艦蒸汽螺旋槳動力發動機已經暗裝完畢,隨時可以下水!”江南造船廠廠長對朱慈踉稟報道。

“好!”朱慈踉笑着道:“諸位愛卿都辛苦了,這是大明第一艘鐵甲艦,如果成功,朕必然重重有賞。傳朕旨意,鐵甲艦下水試航。”

大明第一艘鐵甲艦,也是世界第一艘鐵甲艦,這將徹底顛覆傳統的戰艦模式,也同樣將顛覆海戰的模式,將世界海權推向新的高潮。

“謝皇上!”造船廠上下都充滿了激動。

隨着大量造船廠的工匠快速忙碌起來,準備將船塢上的鐵甲艦放入大海中試航。

這一刻,朱慈踉是平靜的。

不過,文武百官心裡卻充滿了忐忑和無法置信,鐵甲艦計劃他們其實早就知道了,也曾提出過反對,但是都被朱慈踉強壓了下去。

在他們的認知裡,鐵怎麼可能漂浮在水面上,特別是這麼龐大一‘塊’鐵。

他們不由得擔憂萬一放下水後,直接沉沒了,建造戰艦花費的大量金錢物資的的損失還是其次的,皇上的臉往哪擱啊,他們文武百官的臉往哪隔啊。

別說文武百官了,就是一直堅定信念朱慈踉的李岩心裡也有些忐忑,畢竟這也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

甚至於,造船廠上下,宋應星等科技院研發人員也同樣忐忑,雖然說在研發和設計的時候,他們曾經用厚度不薄的鐵皮先做出過一艘出來實驗,確實沒有沉下去,震驚得他們上下一個個張大了嘴巴,不可思議,也證明了鐵並非不可以在水中漂浮,可是鐵甲艦太巨大了,足足用了幾千噸的鋼鐵,這麼大一塊鋼鐵,他們也無法預料是否真能夠如那艘實驗小鐵船一般漂浮在水面上。

就在文武百官,造船廠上下無比忐忑緊張的時候,鐵甲艦下水了。

“嘩啦——” ——

第837章 攻佔西伯利亞(一)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641章 中興八年第838章 攻佔西伯利亞(二)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68章 暴風雨前夕(上)第298章 應龍軍出動第337章 鄭家的恐懼(二)第179章 絞殺滿清死士(上)第1032章 與歐洲合縱(二)第629章 倭國之亂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996章 文明論第679章 大清滅波斯之戰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817章 決戰巴拉平原(一)第206章 濟寧城破(四)第704章 羣臣心裡的刺第1022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四)第521章 轉變對待屬國的方式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454章 親征北伐(二)第723章 營救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914章 進攻加拿大第317章 鄭芝龍採購種子回來了第684章 攻佔亞茲德第994章 查扣與驅逐(一)第9章 騙走追兵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408章 慘烈(三)第537章 大明中央銀行(三)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76章 一網打盡第283章 清洗之後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986章 難以爲繼的奧斯曼帝國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1053章 決戰巴格達(二)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35章 戰況第536章 大明中央銀行(二)第694章 波斯帝國滅亡(一)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363章 吳三桂的盤算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1019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一)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931章 決戰巴拿馬(六)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405章 硬氣第373章 李自成敗亡(一)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574章 登陸第17章 虛與委蛇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215章 救援(一)第993章 盜取蒸汽機技術第873章 亡命潰逃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550章 激戰烏蘭察布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53章 督師史可法(上)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241章 多鐸死!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313章 血腥的震懾第330章 炮擊荷蘭人(一)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744章 易服與滔天巨浪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522章 朝鮮世子的憤怒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935章 決戰巴拿馬(十)第618章 登陸九州島第313章 血腥的震懾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397章 誘惑第552章 蒙古各部投降第267章 鄭森和錢初瑤(四)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1005章 進攻巴黎(二)第365章 龍鳳彎之戰(一)第53章 督師史可法(上)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756章 南渡河之戰(四)
第837章 攻佔西伯利亞(一)第174章 全力備戰第641章 中興八年第838章 攻佔西伯利亞(二)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68章 暴風雨前夕(上)第298章 應龍軍出動第337章 鄭家的恐懼(二)第179章 絞殺滿清死士(上)第1032章 與歐洲合縱(二)第629章 倭國之亂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996章 文明論第679章 大清滅波斯之戰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698章 滿八旗的精髓第817章 決戰巴拉平原(一)第206章 濟寧城破(四)第704章 羣臣心裡的刺第1022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四)第521章 轉變對待屬國的方式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454章 親征北伐(二)第723章 營救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914章 進攻加拿大第317章 鄭芝龍採購種子回來了第684章 攻佔亞茲德第994章 查扣與驅逐(一)第9章 騙走追兵第254章 推行革新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408章 慘烈(三)第537章 大明中央銀行(三)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758章 曼德勒之戰第76章 一網打盡第283章 清洗之後第286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三)第986章 難以爲繼的奧斯曼帝國第339章 兩大海軍艦隊建立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1053章 決戰巴格達(二)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35章 戰況第536章 大明中央銀行(二)第694章 波斯帝國滅亡(一)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363章 吳三桂的盤算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1019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一)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931章 決戰巴拿馬(六)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405章 硬氣第373章 李自成敗亡(一)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574章 登陸第17章 虛與委蛇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215章 救援(一)第993章 盜取蒸汽機技術第873章 亡命潰逃第582章 倭寇出兵第550章 激戰烏蘭察布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53章 督師史可法(上)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241章 多鐸死!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313章 血腥的震懾第330章 炮擊荷蘭人(一)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744章 易服與滔天巨浪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522章 朝鮮世子的憤怒第870章 馬六甲大海戰(八)第935章 決戰巴拿馬(十)第618章 登陸九州島第313章 血腥的震懾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397章 誘惑第552章 蒙古各部投降第267章 鄭森和錢初瑤(四)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1005章 進攻巴黎(二)第365章 龍鳳彎之戰(一)第53章 督師史可法(上)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756章 南渡河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