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官司(十三)

補更完成~

楚維琳一心爲常鬱昀考量,常鬱昀心知肚明,亦覺得心中暖洋洋的。

用了晚飯,夫妻兩人便在府衙後院的小花園裡散步消食。

楚維琳低聲與常鬱昀笑語,道:“這幾日,京裡的書信也該到了。我一直盼着呢。”

能叫楚維琳翹首以盼的自然是楚家的家書。

算起來九月時,楚維琬就該臨盆了,已經有一個兒子在膝下,楚維琬自個兒都說過,這胎無論男女,都是衆人盼着的。

等孩子落了地,家裡自會寫信給她。

“總歸就是這些日子了。”常鬱昀見她興致高,兩人又絮絮說了些家裡事體,最後又把話題轉回到了年禮上。

夫妻兩人是頭一回不回京過年,但禮儀規矩上少不得,加之路途遙遠,北方河道冰凍早,若是拖得遲了,只怕這年禮不能在臘月裡抵京了。

楚維琳也琢磨着這些事情,內院裡的事體,常鬱昀都叫她一手拿捏,從不會置喙,也不愛指手畫腳,完全信賴她的決定,因而道:“那我這兩日就備好禮單,到時候你看一眼,若沒有問題,就置辦下去。”

常鬱昀頷首,他曉得楚維琳是個周全的性子,一般都不會出紕漏,他幾乎就是眼一看而已。

年禮不僅僅是送去京城裡的,嶺西的陳家那兒也少不了。

從前在府裡時,陳家那兒的年禮是一併準備了的,不用他們夫妻單獨置辦,但如今來了金州。等於是夫妻兩人獨開了一院,做爲常鬱暖的嫡親兄嫂,自然是不能少的。

第二日上午,楚維琳就和兩位媽媽一道琢磨年禮。

不外乎布料、器皿、土儀,還有好運輸儲存的食物。

金州也沒什麼特產,只有藥材好些,楚維琳不懂岐黃。便請了江謙來給她出主意。

霖哥兒見了江謙就來勁了。抱着舅公的脖子不肯撒手,江謙喜滋滋親了他幾口,這才把注意力挪到了年禮單子上來。

看着那絮絮寫了不少品類的單子。江謙的心一沉,道:“不知不覺,又到了要過年的時候了。你舅母那裡,大概也在備年禮呢。”

從海州來金州數月。江謙怕家裡擔心,捎過家書回去。尤其是見到常鬱昀和楚維琳之後,心中踏實許多,自然會告訴家裡,叫他們也安心。可畢竟已經秋末,想起兩地路程,他嘆了口氣。道:“過幾日,等案子結了。我也要啓程回海州去了,不能讓你舅母帶着孩子單獨在家裡過年。”

楚維琳並不意外,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她這些時日與江謙相處愉快,不由就有些不捨,道:“舅父回海州去了,我們不知道何時還能再見。您是見過霖哥兒了,我肚子裡的這一個……”

見楚維琳垂眸望着隆起的肚子,江謙笑着道:“你這孩子啊。說起來,若不是這回見到了我,你也有好些年沒見過外祖家的人了。乾州雖遠,但也不是遙不可及的,若將來得了機會,帶上兩個小的,去乾州看望你外祖父與外祖母,從前是最疼愛你的母親的,若見了你,必定高興。”

楚維琳聞言,覺得這主意也很好,前世時沒有和外祖家的人親近過,這一世重來,遇見了江謙,才恍然大悟自己還有這麼一羣親人,而他們中有不少人是會真心對待她的,這讓她亦是感激亦是期盼,不由連連點頭。

兩人說起了藥材,江謙懂行,說了幾味藥,道:“這些都是家中常備的,雖然別處也有產出,但比不得金州這兒的好些,你可以採買一些送去京裡。”

楚維琳一一記下,又說起金州的土儀,醃製的豬腿易保存,運去了京城也不會壞,切了燉蛋也好,入湯也好,味道都不錯,從前塗氏送入過京城,老祖宗嘗過之後,還是挺喜歡的。

商量完了年禮,楚維琳見時辰不早了,便開口留江謙一道用飯。

江謙笑着應了。

常鬱昀比平日裡回來的晚了一刻鐘,手中捏着一封信,與江謙行禮之後,遞給了楚維琳:“你昨兒個還說起,今天就到了。”

楚維琳驚喜,接過來一看,是楚倫煜寄來的。

小心翼翼拆開了信封,取出信紙看到那熟悉的字,楚維琳不由勾起了脣角。

目光落在那“維琳吾兒”的開篇上,楚維琳閃過一個念頭,轉頭看向常鬱昀,道:“你回來晚了,是在等這信?”

若是白日裡就收到了,常鬱昀知道楚維琳盼着,早就使人送往內院來了,而此刻由他親手帶回來,只怕是纔剛剛到的吧。

常鬱昀沒有否認,坐下來道:“聽說今日會有一批信箋到達驛館,我就使人留心着,這不,一道就給你拿回來了。”

楚維琳笑意更濃,嘴角高高揚着,心情極好。

江謙在一旁瞧見他們夫妻相處,心中不由更加思念在海州的妻子,愈發堅定了這幾日就啓程的心思。

楚維琳一頁頁翻看,除了父親的叮囑勸導之外,也說了不少事體。

楚維琬九月初時生了一個女兒,對於男女,崇王府裡都是歡喜的,洗三的時候熱熱鬧鬧的,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個將來的小郡主會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尤其是崇王妃歡喜得不行,她自己只生養了一個兒子,府裡沒有姑娘家,如今添了一個孫女兒,可比抱着孫兒都高興。

那股子喜悅之情,透過楚倫煜的筆觸,楚維琳能夠想象得到,曉得她們母女平安,楚維琳懸着的心也落了地。

再往後,又說了楚維璦。

楚維璦已經過了定禮了,男方是何氏孃家嫂嫂的一個侄兒,這兩個表兄妹幼年時也打過照面,只是楚維璦當時性子軟弱。不怎麼起眼,這兩年瞧着楚維璦是越發聰穎可人了,那邊就讓何氏的嫂嫂來探了探口風。

何氏正爲楚維璦的婚事發愁,見對方門當戶對的,那少年人也是模樣清俊,在京中風評不錯,和楚證賦與章老太太商議了之後。便點頭應允了這門親事。

因着楚維璦年紀不算小了。便沒有一拖再拖,很快過了定禮,等着明年春天裡出閣。

自打楚維璦轉了性子之後。楚維琳與她也能說到一塊去了,見她定了大事,便想着挑些添妝的東西隨着年禮一道送到京城裡去,也算是道賀了。

而信中最讓楚維琳驚喜的是楚維琮。

楚維琮在念書一事上不比常鬱昀有天分。但他格外認真好學,楚維琳聽楚證賦說起過。想讓楚維琮多沉澱兩年,再走科舉的路子。

這一回,也是楚證賦提出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男孩兒的見識決不能只在學堂裡,更應該腳踏實地,多開闊眼界。

楚證賦自己除了藉口病重不肯任那糧草押運的官之外。算得上一生官路平順,除去庶子楚倫栩未走仕途。兩個嫡子如今的位置倒也能叫他滿意,而孫子輩裡,楚維琮年紀最長,也最有讀書的模樣,讓楚證賦寄予頗多。

重陽節時,楚證賦和曾經的同僚好友聊起了子孫們的教養問題,一羣老太爺們一致認同要讓孩子們多些眼界,回來後就和楚倫煜商議,等明年開了脣,讓楚維琮與幾個年紀相仿的一道,去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往後科考時,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是言之有物,而非一味地逞嘴上功夫。

楚倫煜擔心楚維琮年紀尚小,有些猶豫,叫楚證賦一語驚醒。

楚證賦說:“十五歲了,哪裡還小,你自個兒十五歲的時候都娶媳婦了!再不出去見見世面,等說了親娶回來了,難道要拋下新婚妻子去四處遊歷嗎?”

別說是十五歲,便是五十五歲了,在父母眼中,也依舊是小孩子。

可楚證賦這麼一說,楚倫煜哪裡還有話說,自然是點頭應下。

楚證賦在江南多年,心底裡也喜歡江南風貌,又有兩個孫女在這兒,便讓楚維琮一定要往紹城與金州一趟。

楚維琳估摸着開春後楚維琮啓程的時間,他們遊學不是趕路,一路走走停停,也要三五個月,差不多是明年入夏時到江南,這麼一算,楚維琳不由期待起來。

把信上的內容告訴了常鬱昀和江謙,楚維琳問道:“父親說,弟弟是和周家的兩兄弟一道遊學,這周家是哪家?”

常鬱昀順着楚維琳的青蔥手指看了一眼信上的名字,思索了一番,道:“可能是從前的舒州知州周淮周大人府中吧。”

舒州不是金州這種小地方,是不輸明州的富饒之地,周淮大人在舒州任職多年,直到去年才告老回到京城。周家不是什麼世家,周淮大人的這個知州已經是幾代之中最最榮耀了的,可週家是沉下心來做學問的人家,風氣好,規矩重,教養出來的子弟人緣也都不錯。

聽常鬱昀如此介紹,楚維琳亦放下心來,轉念一想,若那周家風氣不正,楚證賦又怎麼會讓楚維琮與他家的子弟一道呢。

“明年夏天時啊……”楚維琳笑着道,“恨不能一轉眼就到了。”

見江謙亦笑了,楚維琳思索了一番,道:“舅父,等弟弟到金州之後,若他們還打算往南走,我讓他去海州尋您和舅母。”

江謙連聲說好,這個外甥兒,他也是數年未見,一定比小時候更加出色了吧。

“舅父打算回海州了?”常鬱昀聽出他們話裡的意思,問了一句。

楚維琳頷首答道:“下午時正說起,快過年了,舅父打算回去了。”

常鬱昀眉頭稍稍一皺,話到嘴邊滾了一圈,決定還是先和楚維琳商量好了再說。

楚維琳見他神色微變,不知何意,便問:“可是今日前頭案子不順利?”

“陶家的案子,沒有什麼波折。”常鬱昀示意楚維琳寬心,道,“證據確鑿的,都已經判了,有些這證據缺了些的,就再壓一兩日。今日審了的都還牽扯不了整個陶家,但我尋思着,等烏禮明被抓了,陶家也就該抄沒了。”

江謙一聽這個結果,雖然心中知道會如此,多少也有些唏噓,嘆息道:“原本也就是因爲永記藥行的事兒,到最後卻牽扯上整個陶家,哎……”

楚維琳勸解道:“舅父莫要覺得陶家是受了牽連的,若只是永記的事情,陶家也不會如此下場,實在是他們投錯了靠山,烏禮明要倒,他們自然要被牽連進去。”

“我就是感慨一句,”江謙解釋道,“都說伴君如伴虎,都說朝中站位不易,不想做個小小的商人,一樣會牽扯到站位,尋靠山。”

提起這站位,連常鬱昀都沉默許多。

皇上和太后已經暗示過,讓常家莫要把心思投在柳賢妃的小皇子身上,老祖宗想要讓常家得擁立之功,那麼此刻,他們應該選誰?

尤其是,離前世三皇子篡位還有不到一年的工夫了。

雖然今生有很多事情已經改變,但他們絕對不能因此掉以輕心,若不然,和陶八所爲又有什麼區別?

常鬱昀不由想起了四皇子,那位這幾日就在江南的儒雅皇子,他應該就是太后心中所屬,卻不曉得聖上又是怎麼想的。

這些朝堂上的事情,不是他們此刻在這兒能商議品論出一個結果的,眼看時間不早了,便讓水茯擺了桌。

一道用了飯,江謙回住處去了。

楚維琳去書房裡備了紙墨,給楚倫煜寫了回信,等吹乾了封上火漆,交給常鬱昀。

常鬱昀的目光落在那信封上頭,不禁笑了起來:“你啊,真是心急。”

楚維琳纔不怕他笑話,點頭道:“自然是心急的。喏,你看,年禮的單子我也整好了。”

接過禮單看了一遍,常鬱昀點頭,道:“我覺得很好,就依你的意思。”

夜色漸濃,吹燈落帳,常鬱昀攬着楚維琳說話:“海州那裡,我也是近幾日才聽去海州拿官府案卷的官差說起來的。舅父的醫館在出了那件事情之後,生意大不如前,而今,海州知州的小舅子看中了這醫館的生意,開了新館子,事事與舅父的醫館比,似是還在挖舅父的坐堂大夫。雖然說開鋪面總有競爭比較,可對方就像是盯着舅父一般,我擔心舅父回去海州後,生意不好做。”

楚維琳聞言,眉頭微微一皺,常鬱昀的話說得已經算保守了,若那小舅子不是個善茬,到時候不僅僅是生意不好做,說不定是要吃大虧的。()

第204章 新生(一)第86章 來歷第202章 失蹤(四)第33章 風寒第278章 訊息(一)第337章 賀家(十一)第48章 在意第203章 失蹤(五)第88章 由頭第18章 流玉第180章 真實(四)第207章 新生(四)第147章 出閣(七)第30章 猛藥第173章 轉折(三)番外朱皇后第311章 官司(十五)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363章 求仁(六)第184章 奇哉(三)第207章 新生(四)第252章 性命(七)第308章 官司(十二)第350章 遠客(六)第20章 誦經第28章 借人第209章 暗涌(一)第252章 性命(七)第157章 晦氣(四)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328章 賀家(二)第43章 懷疑第311章 官司(十五)第271章 意外(四)第241章 算計(二)第175章 轉折(五)第103章 雨夜(二)第72章 夜問第239章 驚雷(八)第33章 風寒第360章 求仁(三)第291章 內情(五)第356章 返京(四)第5章 父親第338章 賀家(十二)第124章 姐妹(二)第314章 年關(二)第204章 新生(一)第202章 失蹤(四)第8章 竹苑第265章 牽連(四)第71章 小住第287章 內情(一)第195章 變化(七)第34章 庶子第57章 忍讓第123章 姐妹(一)第69章 謝賞第350章 遠客(六)番外朱皇后第121章 婚期(二)第344章 賀家(十八)第49章 口風第222章 驚變(八)第171章 轉折(一)第230章 迷離(七)第204章 新生(一)第225章 迷離(二)第337章 賀家(十一)第154章 晦氣(一)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10章 淑人第281章 訊息(四)第344章 賀家(十九)第122章 婚期(三)第349章 遠客(五)第224章 迷離(一)第10章 淑人第1章 絹花第65章 比較第54章 上元第298章 官司(二)第294章 禮佛(一)第199章 失蹤(一)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99章 事發(六)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316章 年關(四)第211章 暗涌(三)第329章 賀家(三)第193章 變化(五)第48章 在意第185章 奇哉(四)第84章 紅利第369章 舊都(五)第323章 添喜(三)第324章 添喜(四)第352章 遠客(八)第91章 宣泄第144章 出閣(三)
第204章 新生(一)第86章 來歷第202章 失蹤(四)第33章 風寒第278章 訊息(一)第337章 賀家(十一)第48章 在意第203章 失蹤(五)第88章 由頭第18章 流玉第180章 真實(四)第207章 新生(四)第147章 出閣(七)第30章 猛藥第173章 轉折(三)番外朱皇后第311章 官司(十五)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363章 求仁(六)第184章 奇哉(三)第207章 新生(四)第252章 性命(七)第308章 官司(十二)第350章 遠客(六)第20章 誦經第28章 借人第209章 暗涌(一)第252章 性命(七)第157章 晦氣(四)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328章 賀家(二)第43章 懷疑第311章 官司(十五)第271章 意外(四)第241章 算計(二)第175章 轉折(五)第103章 雨夜(二)第72章 夜問第239章 驚雷(八)第33章 風寒第360章 求仁(三)第291章 內情(五)第356章 返京(四)第5章 父親第338章 賀家(十二)第124章 姐妹(二)第314章 年關(二)第204章 新生(一)第202章 失蹤(四)第8章 竹苑第265章 牽連(四)第71章 小住第287章 內情(一)第195章 變化(七)第34章 庶子第57章 忍讓第123章 姐妹(一)第69章 謝賞第350章 遠客(六)番外朱皇后第121章 婚期(二)第344章 賀家(十八)第49章 口風第222章 驚變(八)第171章 轉折(一)第230章 迷離(七)第204章 新生(一)第225章 迷離(二)第337章 賀家(十一)第154章 晦氣(一)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10章 淑人第281章 訊息(四)第344章 賀家(十九)第122章 婚期(三)第349章 遠客(五)第224章 迷離(一)第10章 淑人第1章 絹花第65章 比較第54章 上元第298章 官司(二)第294章 禮佛(一)第199章 失蹤(一)第341章 賀家(十五)第99章 事發(六)第342章 賀家(十六)第316章 年關(四)第211章 暗涌(三)第329章 賀家(三)第193章 變化(五)第48章 在意第185章 奇哉(四)第84章 紅利第369章 舊都(五)第323章 添喜(三)第324章 添喜(四)第352章 遠客(八)第91章 宣泄第144章 出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