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

孫承宗離開通州五日後,一隊錦衣衛緹騎來到通州。

錦衣衛副千戶見到了留守通州的方大任,便說奉了錦衣衛指揮室駱養性之令,前來通州提取通敵重犯,準備押往京師錦衣衛昭獄受審。

前一段時間被捕的糧店掌櫃、夥計以及城內抓到的一幫後金奸細,都被提出大牢,由錦衣衛押送京城。

掌櫃站在一輛囚車內,對於自己即將被押往京城,這掌櫃非但不害怕,反而心中寬慰:只要能夠到了京城,朝中那些人肯定會想辦法救出自己的,畢竟他們有把柄在我手裡!

錦衣衛押着囚車,沿着河邊大道行走。

就在此時,河邊樹林中突然響起一聲呼哨,十幾名騎士從樹林中衝出。

“結陣!”錦衣衛副千戶急得大喊道。

外圍幾十名頭戴尖頂八瓣鐵盔,身披玄色飛魚服的校尉圍成了一圈,中間是頭戴無翅烏紗帽,身披藍色紅色飛魚服的錦衣衛小旗總旗,兩邊還有頭戴無翅烏紗帽,身披紅色飛魚服的錦衣衛緹騎。

十幾名騎士人還未到,數支羽箭已經射來,五名躲閃不及的錦衣衛中箭,慘叫着倒下。

錦衣衛手中的弩機一陣急射,三名騎士中箭倒下。

幾名錦衣衛百戶和十幾名騎着馬的錦衣衛緹騎立即衝出,拔出繡春刀向衝過來的騎士殺了過去。

騎士見勢不妙,轉身就跑。

錦衣衛立即策馬追趕,跟在後面緊追不捨,轉眼之間便已經追出一里多地了。

倒在地上的一名騎士受傷未死,就在一羣錦衣衛圍上來的時候,那名騎士拔出刀,調轉刀鋒,往自己脖子上抹了下去,一道血箭噴起,噴了離得最近的錦衣衛一身都是血跡。

就在這時候,樹林中突然又衝出一騎,策馬向錦衣衛校尉衝去。

“快!攔住他!”錦衣衛副千戶大喊道。

此時錦衣衛剛剛衝出,想要抓落馬的騎士,一時來不及往囚車那邊回跑。十多名校尉們匆忙之間,紛紛挺起長槍,結成陣型,試圖攔住那名騎兵。誰知道那騎士衝到距離一輛囚車大約五十步遠之處,張弓搭箭,一支羽箭射入一輛囚車內,只聽到一聲慘叫。那名騎士立即調轉馬頭,拔馬離去。

錦衣衛向方纔中箭的那輛囚車圍了上去,發現一支利箭從掌櫃的左邊太陽穴射入,鋒利的箭鏃從右邊太陽穴穿出,滴下的血都是黑色的。

很明顯,那名掌櫃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這一箭射穿了整個頭顱,而且箭頭還是帶有見血封喉的劇毒,就算神仙來也救不了他。

而那些追趕十幾名騎士的錦衣衛也沒能追上對手,那些襲擊者都是一人雙馬,而且騎的都是最優秀的河曲馬,轉眼之間就跑得無影無蹤。

崇禎年間的錦衣衛,已經不像是萬曆、天啓年間的錦衣衛那麼厲害了,校尉和緹騎之中雖然仍有高手,可是計謀和佈局方面已經遠不如以前的錦衣衛,結果中了調虎離山計,導致最重要的證人被人滅了口。

最重要的掌櫃被人一箭射死,剩下的那些後金細作被送去京城,也審問不出什麼重要線索出來,最終崇禎皇帝只能下令,把那些後金細作全部處死。

雖說錦衣衛那邊出了一點小小的瑕疵,但不影響崇禎皇帝的好心情,孫承宗進京獻俘,獻上了真奴俘虜十三人,蒙古韃子俘虜一百零七人,漢人假韃子三百餘人,另帶上斬獲的建奴首級兩千餘級。

“建奴退兵,孫督師斬獲甚豐,好消息啊!好消息啊!”連日來,崇禎皇帝都笑容滿面,心情快美。

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三喜臨門,第一喜是孫承宗不負皇恩,大敗建奴,斬獲甚豐,還令曹文詔突襲了固安,救回被擄百姓衆多;第二喜是大皇子朱慈烺已滿週歲了,崇禎皇帝打算大皇子爲太子;第三喜是周皇后又有了身孕,這次生男生女,崇禎都無所謂了,他還更希望周皇后能給自己生個公主。

京師上下,也連日鞭炮雷響,士紳百姓已經慶祝數日。

百官各具吉服,待到宣捷之後,鴻臚寺官致詞,各官行五拜三叩頭禮,隨後翰林院撰文,太常寺理辦祭品,即遣官薦告郊廟,大行祭告慶禮。

崇禎皇帝端坐在奉天殿外屋檐下的龍椅上,羣臣們立於臺階下的廣場兩邊。

孫承宗趁着崇禎皇帝龍顏大悅,從百官行列中走出,上奏道:“陛下!通州大捷,固安奇襲建奴,兩場大捷,立功最大者爲塞外歸人李老二。此人在微臣麾下三月有餘,足智多謀,又爲大明改造火炮,鑄造新炮!無論是改進的火炮,還是鑄造新炮,皆威力無比!陛下,以微臣之見,當封此人爲參將,跟隨微臣共赴山海關抵禦建奴。”

崇禎皇帝正要點頭同意,誰知道前來此番進京勤王的宣大總督魏雲中卻站了出來:“陛下!不可令此人回關內!此人在塞外多年,心中早已無君無父!而且此人同蒙古韃子交往密切,還曾勾結蒙古韃子在西口外襲擊我漢人商隊,殺害三千漢人!此人罪大惡極,如今只是戴罪立功,萬萬不可使其入關!”

同魏雲中暗中關係密切的兵部右侍郎張宗衡也站了出來:“陛下三思啊,若是給一罪大惡極之人封賞,長此以往,我大明官兵紛紛效仿,勾結蒙韃,劫掠商隊,後患無窮啊!”

工部左侍郎程啓南也站了出來,堅決表示反對讓李老二回明:“陛下,萬萬不可讓此人回明!此人麾下騎兵裝備精良,皆爲濫殺無辜,劫掠無辜百姓所得!如此做法,又與建奴何異?倘若開了先例,我大明官兵紛紛效仿,從此天下生靈塗炭啊!”

其實魏雲中和程啓南,都和晉商關係密切,此二人在天啓年間,曾經被魏忠賢罷免,崇禎皇帝上來之後,又重用了此二人。

而張宗衡暗中也有得到晉商好處,自然也是幫晉商說話。

有三個人帶頭反對,朝臣們議論紛紛,大臣之中,曾經得過晉商好處的官員都紛紛阻止孫承宗讓李老二回明的奏報。

崇禎皇帝原本的好心情頓時大壞,他是接到過孫承宗的秘奏,說晉商通敵,只是苦於沒有證據。於是轉頭問駱養性:“駱愛卿,通州抓獲建奴細作都審過了嗎?”

駱養性連忙站出來,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道:“微臣罪該萬死!錦衣衛押解人犯途中,首犯被人滅口!”

孫承宗也已經知道了首犯被殺一事,他只能心中暗暗感嘆:賢侄,老夫能幫的都幫了,只是那駱養性實在無能,居然能讓人犯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截殺!

於是李老二回明一事,又是不了了之。

——今天加更,晚上23點還有一章

第150章 商隊遇流賊(上)第519章 夜襲嶽託(三)第337章 大清國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594章 闖王受傷第126章 皇太極認慫第367章 雙簧大戲第590章 說客李巖第770章 劉良佐投清第519章 夜襲嶽託(三)第307章 再襲科爾沁部第744章 保釋金第732章 終於安全了第655章 戰左賊(上)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479章 救援高陽(一)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848章 揚州攻防戰第628章 教訓闖賊(上)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387章 孔有德第775章 崇禎遇刺(中)第15章 後金細作第80章 奇襲洪山口第351章 鄭家軍船隊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84章 孫承宗第605章 江南資本主義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182章 破賊戰略計劃第499章 被困賈莊第748章 壞消息接踵而至第491章 孫之獬降清(上)第499章 被困賈莊第603章 東林江南銀號(下)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342章 文工團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565章 賊將軍左良玉(上)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523章 攔截清軍(一)第530章 士紳商人炮灰(上)第435章 盧象升來訪第292章 金軍劫營第591章 碰釘子(上)第922章 殺害忠臣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122章 壕溝陷阱(中)第182章 破賊戰略計劃第38章 激怒敵人第17章 爲何改走西口第891章 東江之戰前夕第409章 嶽託的計劃第1017章 逃離京城第716章 賊軍追兵(下)第382章 烏真超哈兵(一)第177章 三邊總督洪承疇第210章 南方盛世第311章 蒙古人夜間騷擾第223章 鄭家鐵匠鋪第30章 悲慘的民壯第513章 濟南被圍第508章 蒿水橋之戰(六)第485章 救援晉陽(七)第59章 伏擊揚古利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208章 兩淮根據地第48章 逃難災民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530章 士紳商人炮灰(上)第58章 冤家路窄第396章 火燒草原(三)第535章 獻俘儀式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148章 俄木布汗第904章 東江口之戰(上)第650章 前往安慶第827章 收編高傑部第109章 騷擾撤退第3章 火繩線膛槍第300章 會見車臣汗第209章 河蚌養珠第411章 清軍突圍(下)第267章 重炮顯神威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568章 工程兵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583章 洛陽之戰(中)第529章 打士紳燒地契第276章 準包衣推車第201章 大淩河之戰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389章 歸化攻防第596章 開封之戰(中)第213章 陳子龍
第150章 商隊遇流賊(上)第519章 夜襲嶽託(三)第337章 大清國第648章 吳淞江工地第594章 闖王受傷第126章 皇太極認慫第367章 雙簧大戲第590章 說客李巖第770章 劉良佐投清第519章 夜襲嶽託(三)第307章 再襲科爾沁部第744章 保釋金第732章 終於安全了第655章 戰左賊(上)第44章 大安口之戰第479章 救援高陽(一)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848章 揚州攻防戰第628章 教訓闖賊(上)第841章 水騎配合(八)第387章 孔有德第775章 崇禎遇刺(中)第15章 後金細作第80章 奇襲洪山口第351章 鄭家軍船隊第769章 追殺劉良佐第84章 孫承宗第605章 江南資本主義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182章 破賊戰略計劃第499章 被困賈莊第748章 壞消息接踵而至第491章 孫之獬降清(上)第499章 被困賈莊第603章 東林江南銀號(下)第275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385章 烏真超哈兵(四)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342章 文工團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565章 賊將軍左良玉(上)第381章 奉命降請第523章 攔截清軍(一)第530章 士紳商人炮灰(上)第435章 盧象升來訪第292章 金軍劫營第591章 碰釘子(上)第922章 殺害忠臣第353章 清軍入朝第122章 壕溝陷阱(中)第182章 破賊戰略計劃第38章 激怒敵人第17章 爲何改走西口第891章 東江之戰前夕第409章 嶽託的計劃第1017章 逃離京城第716章 賊軍追兵(下)第382章 烏真超哈兵(一)第177章 三邊總督洪承疇第210章 南方盛世第311章 蒙古人夜間騷擾第223章 鄭家鐵匠鋪第30章 悲慘的民壯第513章 濟南被圍第508章 蒿水橋之戰(六)第485章 救援晉陽(七)第59章 伏擊揚古利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208章 兩淮根據地第48章 逃難災民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530章 士紳商人炮灰(上)第58章 冤家路窄第396章 火燒草原(三)第535章 獻俘儀式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148章 俄木布汗第904章 東江口之戰(上)第650章 前往安慶第827章 收編高傑部第109章 騷擾撤退第3章 火繩線膛槍第300章 會見車臣汗第209章 河蚌養珠第411章 清軍突圍(下)第267章 重炮顯神威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568章 工程兵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583章 洛陽之戰(中)第529章 打士紳燒地契第276章 準包衣推車第201章 大淩河之戰第154章 邊軍造反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389章 歸化攻防第596章 開封之戰(中)第213章 陳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