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孫之獬降清(上)

孫之獬匆匆忙忙穿上衣服,帶着家人逃出了府門,準備往山裡跑。誰知蒙古人的速度太快了,孫之獬又捨不得自己的萬貫家私,收拾細軟就耗費了半天時間。結果還沒出府門,就聽說淄川城門被蒙古人堵住了。

“我們城內有多少守軍?能否守住淄川?”孫之獬問縣令。

縣令苦笑道:“我們根本守不住啊!城內只有百餘白役,另有五百民壯,韃子有三千人之衆,如何守城?”

孫之獬突然心生一計:“快,家中男丁全部剃髮,恭迎大清王師!”

縣令大怒道:“吾乃大明朝廷命官,淄川有難,吾當以死殉國!豈可投降建奴?”

管家也苦苦相勸:“老爺,不能投降啊,聽人說如果投降了建奴,我們都會變成韃子的包衣奴才了!聽說建奴比當年的蒙元韃子還兇殘,我們當了包衣奴才,就一輩子擡不起頭了!”

就連孫之獬的兩個兒子孫珀齡和孫琰齡也苦苦相勸,大兒子孫珀齡跪在地上勸道:“父親,我們不能投降,根叔說得沒錯,我們若是投降了建奴,我們就成爲包衣奴才了!而且聽說投降建奴,還要剃髮易服的!若我們留了建奴的辮子,百年以後,我們有何顏面去見祖宗?”

孫琰齡也跪地勸道:“大哥說的沒錯!我們不能投降,寧可殉國,也不能投降建奴!否則我們無顏面對祖宗。”

“不投降我們都要死了!老子留下那麼大的家業,還不是爲了你們兩個逆子!不投降就是掉腦袋!腦袋都快沒了,還管他什麼包衣奴才,剃髮易服的?趕快打開城門,恭迎大清王師!”

縣令聽了孫之獬這一通謬論,勃然大怒:“來人啊!把孫之獬給本官拿下!”

“快保護老爺!”管家雖然苦勸孫之獬不要降清,但他畢竟是孫家的家奴,對孫之獬忠心耿耿,聽說縣令要讓人拿下老爺,急得大喊一聲。

孫家的家丁一擁而上,同衙役捕快們打成一團。一名忠心耿耿的奴僕趁着雙方對打的時候,突然從後面制住了縣令,一柄鋒利的鋼刀架在縣令的脖子上:“當差的都聽好了!趕快放下武器!若是不放下武器,老子就砍了你們縣令!”

衙役捕快們正要放下武器,卻聽到縣令一聲怒吼:“你們不要管本官,快殺了孫之獬!登城抵禦建奴!”

衆差役猶猶豫豫的拿着兵器,對着孫之獬那一幫人,畢竟他們的主官受制,心中有顧忌,結果全部被孫之獬的家丁制服。

孫珀齡和孫琰齡雖然不願意降清,但在那個孝大於天的年代,當兒子的哪裡敢忤逆父親的命令?他們也只好喝令,讓家丁們把縣令和十多名差役全給綁了。

此時城內大部分的差役和民壯都在城頭準備守城,縣令身邊只有十多人,城頭上還不知道城內發生的變故。

“把這狗官的頭髮給剃了!”孫之獬指着縣令喊道。

縣令被人制服,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孫家的家丁摘掉自己的官帽,把自己的頭髮幾乎都給剃光了,只留下後腦勺一小撮頭髮。

“哈哈哈,縣尊老爺,您現在也剃髮了!還不趕快下令打開城門,恭迎王師?”孫之獬笑道。

“孫之獬!老夫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縣令怒吼道。家丁們鬆開了縣令,誰知道縣令竟然一頭撞向柱子!當即腦漿迸裂,氣絕身亡。

“沒想到,這縣尊大人骨頭還挺硬的。”孫之獬無奈的說道。

縣令自盡殉國,城內的守軍本來就少得可憐,孫之獬帶着家丁衝到城門口,駐守城門的一批衙役民壯根本抵擋不住,被孫之獬的家丁制服。

“打開城門,恭迎王師!”孫之獬喊道。

李宏率領三千土默特蒙古騎兵抵達淄川城外,還在考慮如何攻城的時候,卻見城門被人打開了。

“恭迎王師!”爲首一名身上穿着漢服,前面腦門卻颳得發亮的傢伙帶着一羣同樣腦門上光禿禿的傢伙從城門內走出來。

“這就獻城投降了?”李宏愣住了,他軍中的親衛軍特工也都愣住了。沒想到仗都沒打,淄川城居然主動開門投降了。本來李宏還打算大不了折損幾名兄弟,攻城的時候難免也會傷及幾個守軍。那也是無奈之舉,要成大業,總得有人付出犧牲吧?不過既然城內的人開城投降了,這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殺戮,以免誤傷了無辜百姓。

爲首那人走到李宏跟前,跪在地上大喊道:“淄川士紳孫之獬恭迎大清王師!”

聽到孫之獬三個字,李宏心中不悅。

“大膽孫之獬!快叩見我們土默特大汗蘇佈德巴圖魯!”李宏身邊的陶玉石大吼道。

“草民叩見大汗!”孫之獬跪在李宏腳步,連連磕頭道,“草民願意率淄川三萬百姓,歸順大清國。”

“你們縣令呢?”李宏問道。

陶玉石大吼道:“孫之獬!我們大汗問你話!快回答!你們縣令呢?”

孫之獬哭喪着臉道:“回大汗,縣令大人頑冥不化,不肯歸順大清國,盡然撞牆自盡了!”

李宏點了點頭:“忠臣不事二主,縣令真乃忠義之士,我們蒙古人最敬重忠義之士!來人,把淄川縣令厚葬了!”

說完,李宏看着孫之獬:“孫進士,你原本也是大明臣子,爲何不知恩圖報,反而率人投降我們?”

孫之獬回道:“回大汗,草民原本雖是大明臣子,但自從崇禎小兒繼位之後,殘害忠良,魏公公對朝廷忠心耿耿,卻被崇禎小兒給害了!如今東林奸佞橫行,草民無奈,只好辭官回鄉。既然大明昏君繼位,奸臣當道,如此朝廷,不忠也罷!”

李宏冷笑一聲:“爾等不忠不義之人,本汗不砍了你的腦袋,已經是算是很寬容了!你還想在大清這裡混個高官厚祿?來人啊!把這不忠不義之輩押下去!”

“大汗,殺俘不祥。”邊上一名蒙古人勸道。

另外一名土默特蒙古人也勸道:“嶽託王爺已經怪罪大汗您殺衍聖公一事了,此人還是不要殺爲妙。”

“是啊,皇上說,要儘量拉攏漢人,若是漢人已經投降了,再殺之,豈不是逼着漢人對抗我大清了?降者不殺。”

“皇上也有令,殺降將被嚴懲。”

當年皇太極爲了拉攏漢人,對跟隨清軍入寇的蒙古人做了嚴格的規定,若是殺了投降的漢人,輕則削去爵位,重則處斬!這並非是皇太極大發善心,而是他很清楚,要奪取天下,就需要一批漢奸的支持。若是離開了漢奸,就憑滿洲不到三十萬的人口,又如何統治中原?對於投降的漢人,只有違反了軍紀,作戰不力者,才能殺。一般的都是以拉攏爲主。

“本汗只是讓人把他押下去,又沒說要殺他。”李宏道了聲。

其實按照李國棟的計劃,本來就沒有想要現在就殺孫之獬,因爲此人暫時留着還有點用。不過孫之獬可以暫時留着一條命,但是他的家產必須全部沒收了,而且孫之獬還會被李宏拉回去當奴隸,還是最低等的那種奴隸。李宏保證,可以讓他過得生不如死。

第175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657章 戰左賊(下)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907章 奇襲虎門炮臺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437章 黑煤礦黑老闆第423章 大搬家(上)第671章 炮擊城門洞第169章 崇禎四年新年第927章 出使四川(下)第655章 戰左賊(上)第313章 瓜分戰利品第16章 國不是你想報就能報的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169章 崇禎四年新年第283章 後金撤軍第601章 東林江南銀號(上)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90章 通州避難區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714章 賊軍追兵(上)第888章 橫掃潮州府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407章 神兵對天兵(三)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79章 送俘虜給林丹汗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318章 嶽託慘敗第467章 重騎對碰第541章 募捐第257章 銅和炮第551章 高家堰船閘第282章 全殲大金重騎兵第920章 伏擊何騰蛟(中)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223章 鄭家鐵匠鋪第876章 攻龍川第778章 交保釋金可出獄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695章 湖廣爭奪戰(七)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851章 火燒揚州(二)第1017章 逃離京城第451章 成國公和京營第302章 金軍再抵歸化第482章 救援高陽(四)第99章 大敗多爾袞第466章 華容道第13章 前往大安口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550章 追趕施福第22章 夜襲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399章 魚梁道第645章 去江南銀號存錢第144章 調味品生意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811章 湖州豪強第151章 商隊遇流賊(下)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254章 楊嗣昌的親信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688章 左賊搶糧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893章 蛙人營奇襲(下)第714章 賊軍追兵(上)第260章 後金出兵第583章 洛陽之戰(中)第478章 宣大總督陳新甲第159章 探賊窩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622章 戰賊騎(三)第519章 夜襲嶽託(三)第258章 應對後金入寇第766章 資本主義國家第341章 借兵救高麗第379章 塞北戰事再起第535章 獻俘儀式第42章 城頭攻防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284章 宣大總督楊嗣昌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269章 轉攻土城第347章 渡海計劃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898章 惠州鋼鐵集團第67章 入明境第64章 渾水摸魚第213章 陳子龍第94章 曼古歹戰術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659章 湖廣告急第282章 全殲大金重騎兵第372章 山林賊窩第337章 大清國
第175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657章 戰左賊(下)第584章 洛陽之戰(下)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907章 奇襲虎門炮臺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437章 黑煤礦黑老闆第423章 大搬家(上)第671章 炮擊城門洞第169章 崇禎四年新年第927章 出使四川(下)第655章 戰左賊(上)第313章 瓜分戰利品第16章 國不是你想報就能報的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169章 崇禎四年新年第283章 後金撤軍第601章 東林江南銀號(上)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90章 通州避難區第487章 陳新甲大捷第714章 賊軍追兵(上)第888章 橫掃潮州府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407章 神兵對天兵(三)第28章 擊殺範家掌櫃第79章 送俘虜給林丹汗第712章 皇宮失火第318章 嶽託慘敗第467章 重騎對碰第541章 募捐第257章 銅和炮第551章 高家堰船閘第282章 全殲大金重騎兵第920章 伏擊何騰蛟(中)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223章 鄭家鐵匠鋪第876章 攻龍川第778章 交保釋金可出獄第339章 清國發展第695章 湖廣爭奪戰(七)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477章 火燒公府第851章 火燒揚州(二)第1017章 逃離京城第451章 成國公和京營第302章 金軍再抵歸化第482章 救援高陽(四)第99章 大敗多爾袞第466章 華容道第13章 前往大安口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550章 追趕施福第22章 夜襲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399章 魚梁道第645章 去江南銀號存錢第144章 調味品生意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811章 湖州豪強第151章 商隊遇流賊(下)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254章 楊嗣昌的親信第800章 抓住朱由崧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688章 左賊搶糧第561章 大旱災(下)第893章 蛙人營奇襲(下)第714章 賊軍追兵(上)第260章 後金出兵第583章 洛陽之戰(中)第478章 宣大總督陳新甲第159章 探賊窩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622章 戰賊騎(三)第519章 夜襲嶽託(三)第258章 應對後金入寇第766章 資本主義國家第341章 借兵救高麗第379章 塞北戰事再起第535章 獻俘儀式第42章 城頭攻防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284章 宣大總督楊嗣昌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269章 轉攻土城第347章 渡海計劃第837章 水騎配合(四)第898章 惠州鋼鐵集團第67章 入明境第64章 渾水摸魚第213章 陳子龍第94章 曼古歹戰術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659章 湖廣告急第282章 全殲大金重騎兵第372章 山林賊窩第337章 大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