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雅心中納悶,難道因爲自己獲得了33歲的記憶,並從這些記憶中吸收了人生閱歷和經驗,以至於眼神也有了一些變化?
劉芳:“這一條評論在我看來,不褒不貶,但結合另外兩條評論看,就有意思了。”
程雅:“你說。”
劉芳:“另外兩條總結一下,意思相近,結合在一起是,您平時在節目中沒性格、不可愛、不夠搞笑,而且笑得有點冷。”
程雅:“喵喵?有人覺得我冷?”
劉芳:“這條挺逗,我把原話發給你啊。”
劉芳:“建議她要多笑一笑,最好能出聲大笑,上節目微笑的話會讓人覺得皮笑肉不笑的在冷笑~。”
程雅看完很懵。
一直都以爲自己笑得挺甜呢,沒想到有人說自己笑得冷?
由於她是私下和助理說話,便直爽吐槽道:“這位觀衆的要求是不是太多了?難道要每個人都像趙雨淇的性格才行?”
劉芳猶豫了一下回復:“程總,我感覺這位粉絲說得有一定道理,所以我才轉給您看的。”
程雅在心中直凌亂,記得穿越之前,自己還有一個別稱,“甜笑花瓶”。
這穿越到十年後,在所有人都以爲自己是三十多歲的情況下,自己身上的槽點忽然就變了?不被人吐槽甜美花瓶了,反被吐槽爲冷笑御姐了?
甚至連劉芳,都覺得自己笑得是有那麼一點點冷,認爲粉絲的吐槽有道理……
“那我需要笑成什麼樣子,纔能有親和力?”
劉芳:“程總,我的建議是,這兩點您參考一下,要不~,您就在浪姐節目的日常表現中,多搶幾個鏡頭,語言要搞笑,要出語驚人,最好能形成記憶點,然後性格要再突出一點、再可愛一點。”
程雅:“……臣妾做不到啊。”
劉芳:“反正現在我在圍脖上帶着粉絲們玩自黑,大量生產您的表情包呢,要不你就配合一下,再多搞一搞沙雕人設,多貢獻一些表情包,怎麼樣?我覺得挺合適的。”
程雅:“你還玩起自問自答了?全都替我做主了,就別問我意見了嘛。附帶一個斜眼瞪的表情。”
劉芳:“身爲助理,我本來就沒打算徵詢您的想法,因爲術業有專攻,這方面我是專業的。”
劉芳:“剛纔是我說得太委婉了,但委婉不代表着你可以拒絕。”
劉芳:“要不我換個說法。”
劉芳:“程總你聽我的,按我上面說的建議執行吧。”
程雅:“……”
程雅:“發了一個【撓牆】表情。”
程雅:“這不是難爲我嗎,粉絲才說我的眼神中有霸總的高冷氣質,你這就讓我走沙雕人設?會不會太分裂了?”
劉芳:“一點兒也不分裂。”
劉芳:“粉絲的吐槽不就是嫌你太高冷,太悶,不夠沙雕嗎,所以你順着粉絲的建議走,效果不是更好麼?”
程雅沉默了片刻,賭氣回覆:“我很抗拒。”
程雅:“我的目標是想重新拍電影,電影是嚴肅而高雅的藝術,爲什麼必須走沙雕風?!”
劉芳:“沒有流量和熱度,誰會找你拍片?”
程雅心中有些憋火了:“爲什麼不能?”
劉芳:“面對現實啊,您已經隱退十年了,說不好聽的是已經過氣十年了,不是從前說兩句話就能接到戲的年代了!”
程雅忽然有些繃不住,一口氣說:
“劉芳,你的想法,和十年前那些人對我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這麼久了,你依然整天把流量掛在嘴邊,討好粉絲,從來不關心我的演技和我真正的追求!
“十年前,大家對我的定義是花瓶,所有的影視作品和導演都把我當花瓶對待,根本不給我發揮演技、打磨演技的機會,甚至我想多拍幾條都不讓!
“現在,你又建議我走搞笑路線,這種風格和印象一旦在大衆的心中定型,我的戲路還能有多寬?難道還要去拍無腦的沙雕戲?!”
過了十幾秒,劉芳纔回復:“程總,很久沒見您這麼激動暴躁了……”
程雅:“呵呵,是麼?”
劉芳:“您現在說的這幾句話,讓我想起您剛出道不久時的樣子了。”
程雅:“我本來就還是那時候的我,只是你們看不清!”
劉芳卻說:“我所有的建議,包括您能接受的、您不能接受的,全都是爲了您好啊。”
程雅:“你真覺得是爲了我好?”
劉芳:“你儘管鬧小脾氣,我讓步算我輸。”
程雅賭氣道:“哦,若按照你的策劃,我這就成了~,過氣女藝人的蛻變,從當年的流量花瓶到現在的流量諧星?”
劉芳:“程總,你不能看不起諧星,不能看不起喜劇,就拿星爺說,他的高度是無法超越的!”
程雅愣了幾秒,緩緩地回覆:“別拿星爺的電影舉例子,那是攀不過去的高山,我等望塵莫及。”
劉芳:“程總,我的意思是,你不能給自己設限啊。”
劉芳:“程總,你以爲你想成爲怎樣的型,你以爲你想成爲什麼樣的藝人,這沒錯,但人間的現實是,很多事情都並不會如你設想的那樣發展,演藝事業這條路,不是事事如意的啊。”
程雅:“這我知道,但我爲什麼不能有自己的一份堅守?”
劉芳:“您當然可以有自己內心的堅守!但在真正的時機到來之前,請您把這份堅守深埋在心中,等它度過寒冬,等它在溫暖且雨露豐沛的季節生根發芽。”
她開始苦口婆心地勸說,中間夾着雞湯,夾着直白的道理:
“您不能在不合適的季節,把最珍貴的種子暴露在酷寒或者烈陽下。”
“另外,您也該明白,娛樂圈與經營公司有很大不同。”
“藝人身在娛樂圈,紅不紅要看命,是玄學,永遠都不知道某人什麼時候會因爲什麼契機而一炮走紅,對不對?”
“還記得從前有位編劇的話嗎?所謂戲如人生,戲劇的內核是陰差陽錯,人生也如此。”
“這個圈子裡,充滿了事與願違、充滿了天降機遇。”
“而這次您復出,契機已經放在眼前,即便走自黑演技的沙雕路線又能如何?即便繼續走流量又如何?”
“您是想選擇復出未半而中道泯然衆人矣,還是想選擇高調重回巔峰並閃耀於C位?”
“只要最終能通往您的目標,又何必在意這過程是沙雕還是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