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9節 試探

趙縣長,北線方案是縣裡早已經確定下來的方案,前期縣裡邊也對北線方案作了相當充分的考察,縣委縣府也已經通過了這個方案,只是由於原來資金不足而遲遲無法啓動,而中線方案事實上只是停留於圖紙設計上,並沒有真正納入縣裡討論範疇,現在你貿然提出來要推進中線方案,趙縣長,就連北線方案我們都沒有獲得一致支持,更不用說中線方案了。/首/發”

韋飈說話慢條斯理,但是一聽就知道是經過深思熟慮之言,但是趙國棟還是聽出了對方言語背後的未盡之意,問題似乎不在於兩線方案的優劣,而在於似乎是北線方案已經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同,而中線方案似乎有些唐突貿然的意思。

不過這有什麼衝突麼?原來北線方案是考慮到拆遷費用太過昂貴,卻沒有考慮到花林縣城日後的長遠規劃,舊城改造勢在必行,只是時間問題,爲什麼不一舉兩得,卻非要分成兩件事情,而且北線方案明顯有不少弊端,中線方案卻可以把這些弊端完全化解,這些人卻不願意接受呢?

“他們爲什麼不願意支持中線方案?”趙國棟緊追着問道。

“或許他們覺得北線方案更成熟更易行吧。”韋飈言語還是有些言不由衷。

“更成熟更易行?就這個理由?老韋,這個理由根本就不成其爲理由!什麼叫更成熟?就因爲縣裡討論過兩次,就叫更成熟?就因爲城北兩岸都沒有什麼人,沒有拆遷量,這就叫更易行?”趙國棟有些火了,“相較於中線可以給我們縣城帶來的發展,給兩岸民衆居住環境帶來的變化,一點拆遷工作算什麼?難道說就這一點拆遷工作就足以讓我們放棄這些明顯的優勢好處?”

韋飈再度沉默不語。

趙國棟句句話都問及了核心問題,誰都看得出來現在縣城河邊這些貧民窟民衆的熱情和積極性有多高,而正如趙國棟所說,拆遷補償這一部分資金只要運作得好,完全可以通過土地增值來彌補。

韋飈也相信只要耐心細緻的作好工作,這些拆遷不是問題,而從這裡建橋橫越而過,河東正好是一片平原,宜於規劃,可以說正適合全面推開新區的建設,但是似乎所有人都看不到這一點。

“老韋,有什麼難處你說出來,如果我們能夠克服解決,我們就想辦法解決,如果我們真的無法逾越,那也得讓我明白底細不是?”趙國棟也算是掏心窩子說話了。

“趙縣長。通不過地。你也看到了曹淵、苗月華還有汪明熹他們都反對。你就知道難度有多大了。唉。常委會更不可能過得了。就算是羅書記他們也不會同意。”韋飈嘆了一口氣搖搖頭。“你稍微打聽打聽就知道原委了。要改這線。比打通市裡邊立項那可難得多。”

話說到這個份上。趙國棟也基本上能夠猜測得到中間究竟有什麼貓膩了。連羅大海他們都不會同意。這樣一個明顯利大於弊甚至可以說利弊權衡根本沒有可比性地方案調整。居然會得不到同意。出了利益之外。趙國棟想象不出還能有什麼會牽動這樣多人地心。

從國土局調來地資料顯示北線兩岸分別都由幾家建築公司和房地產公司拿下了。而且拿下地時間都是在兩年前。也就是北線方案出爐之前。

雖然當時縣裡還沒有能力拿出這樣大一筆資金來修橋。但是方案也是在縣委常委會和縣府辦公會上正式獲得了通過地。這也就意味着只要沒有大地意外。花林縣城連接桂溪河兩岸地大橋就基本上敲定從城北橫跨而過了。

北線方案兩端地塊都紛紛被人拿下。而且看國土局送來地資料顯示尤以一家叫宏林公司與曼瑞房地產開發公司拿下土地最多。

國土局長向遠山是一個快五十歲地乾瘦男子。總是一副有氣無力地煙癟癟模樣。就像是從來睡覺沒有睡醒地樣子。牙齒稀黃。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都呈現出一種煙燻黃。一看就知道是一個老煙鍋。

合上資料,趙國棟丟給向遠山一支中華,向遠山接過,熟練的點燃,吸了一口,即便是在縣長面前,向遠山也顯得很沉靜,和其他縣局行的一把手們比起來,向遠山要悠然自得許多。

“老向,現在咱們縣裡土地出讓主要採取什麼方式?價格如何?”趙國棟也知道這個傢伙是個老狐狸,雖然是從鄒治長時代爬起來地,但是在羅大海擔任縣委書記之後一樣沒有動他,足以證明這個傢伙的“深厚功力”。

“協議轉讓爲主,價格麼,不好說,情況迥異,各個地塊都不一樣,但總體來說咱

不能和寧陵那邊比,缺乏商業氣息,有沒有像樣的工人口少,所以地價比較低。”向遠山尋摸着這位新縣長突然間要自己把近兩年來的大宗土地出讓情況整理出來究竟是啥意思,不過縣長吩咐,他也只能照辦,何況這也不是啥秘密,也就羅列了一個明細表。

“協議出讓?現在縣裡土地出讓還沒有搞招拍掛麼?”趙國棟隨口問道。

“招拍掛?這倒是有這個說法出來了,但是一來招拍掛只是上邊提倡,但是並沒有正式文件硬性要求,比起招拍掛來協議出讓可供縣裡邊操作地餘地要大得多,比如縣裡要引進一家企業工業用地,如果採取招拍掛方式,可能會被其他單位拿下,但是這些單位拿下可能就不能帶來令人滿意的就業和稅收,而能帶來的就業和稅收的企業又會覺得土地價格過高,所以現在普遍都沒有采取招拍掛的方式。”向遠山皺起眉頭。

“現在河東土地價格在多少一畝?我是指商業和居住用地。”趙國棟也顯得很恬淡。

“唔,兩萬到五萬之間不等,要看地段。”向遠山想了一想,“這是指沒有拆遷的地塊,如果有拆遷,那拆遷費用就得打入地價中。”

“唔,我知道了。”趙國棟點點頭,“老向,咱們縣地價實在太便宜了一些。”

“趙縣長,咱們花林縣城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個鎮甸,你沒有成規模地企業,也不時什麼交通樞紐,也不是地區中心城市,商業不發達,也是一個農村物資集散地,你能指望地價有多高?這麼些年來,除了行政佔地和一些機關修了些家屬樓外,花林縣轉讓土地並不多,尤其是工業用地數量更小,大華公司和三葉公司這兩家企業佔地數量就超過了前幾年工業用地的總合。”向遠山有些感慨,“咱們每年用地指標都從來沒有用夠過,除了去年。”

“那咱們花林縣房地產行業發展怎麼樣?”趙國棟想了一想問道。

“房地產?”向遠山噗哧一聲笑出聲來,“花林縣還有啥房地產行業?嗯,勉強算得上房地產開發公司地也就那麼兩三家吧,都是以建築爲主,兼顧着也修那麼兩棟商品房,看看哪些在外地做生意掙了點錢,或者在外地工作替老家父母進城買套房子住用,咱們花林縣城裡本地人買房的可沒幾個。”

“唔,多少錢一平方?”趙國棟想了一想問道。

“趙縣長,莫不是你也想買套房子?或者是縣府打算修幹部宿舍?”

向遠山一下子來了興趣,眼睛中熱切神色也露了出來,這可是個新鮮消息,花林縣裡幹部們可早就盼望着能修新宿舍了,原來縣裡許多機關地住宿樓破舊狹窄不說,而且分佈零散,數量又少,這幾年新進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更是隻有住機關裡舊房子改造出來地單身宿舍,想要分套舊房都不能,幹部們也是怨氣滿腹。

“老向,我看過我們縣委縣府機關幹部們的住宿條件,很差,而且我也聽得一些年輕幹部們都在抱怨說結婚沒房子,和老人擠在一塊兒,很不方便,工作時間長一點的幹部們家中小孩也大了,家中住房都很小,大多都是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所以我就在琢磨,既然要開發河東新區,那我們爲什麼不把辦公區和家屬樓都考慮過去呢?”趙國棟裝出一副臨時突發奇想的模樣,“這樣也可以帶動河東地區的發展嘛。”

向遠山吞了一口唾沫,眼巴巴的道:“趙縣長,我聽您的意思是咱們縣各大機關都要包攬進來?”

“爲什麼不可以,既然都是財政出錢,那完全可以規劃在一片嘛,這樣也可以集約用地,節約資源嘛。”趙國棟似乎真的來了興致,“老向,你看,如果大橋能夠從這裡橫跨過去,那麼這一片區域就完全可以規劃出來,這樣對於咱們縣裡發展也大有好處啊。”

向遠山臉上閃過一絲不爲人覺察的慌亂,趙國棟指的正是中線方案所指的區域,桂溪河以東那一片相當寬泛的區域。

“趙縣長,不是說要從城北修橋麼?”向遠山只覺得自己口舌發乾,如果這個有些來頭的趙縣長真要固執己見,那可真有些麻煩了。

“誰說的?哪個方案更合適更符合目前的需要,就採用哪個。”趙國棟語氣很堅定,“一切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兄弟們,十二點了,激烈衝榜中,把你們的推薦票每人給幾張吧,讓俺也上上榜,哪怕只停留一天也行啊!

第61節 不負一生弄潮頭第65節 斂情定性第98節 語病第5節 雛形第82節 換位第24節 鑄錯第96節 見微知着第10節 亂雲飛渡第108節 變革(1)第14節 潮起(4)第35節 見縫插針第3節 影響力第22節 燦爛滋潤第47節 節點第95節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34節 蘇曉第22節 年輕化第81節 富貴險中求第113節 尤姐第86節 困獸猶鬥第110節 衝突第32節 香豔電話第78節 意第21節 合縱連橫(2)第41節 無法停步第63節 風骨第46節 排位序列第35節 打造百年老店第5節 執行力決定命運第40節 視察第123章 後記3第62節 暗戰第29節 變數(1)第53節 突發事件第88節 惡浪第15節 局務會第30節 慢性毒藥第93節 外客第49節 欲取先予第87節 較量第10節 省委書記的考慮第33節 衝擊波(3)第46節 橄欖枝第53節 反骨仔第50節 總理第66節 淺草才能沒馬蹄第103節 發展觀和政治心態第87節 數據第47節 面對第28節 決戰央視之巔第25節 抓賭(1)第93節 戰場(1)第79節 交手(2)第58節 弔詭第6節 龍潭虎穴第89節 騷包第81節 利益羣體的逆鱗第60節 滋味和心態第119節 空穴來風第60節 體系與角色(2)第3節 頭一遭第51節 紛亂中前進第35節 契機第112節 揣摩上意第70節 造勢與妥協第117節 孩子第18節 面授機宜第36節 穩紮穩打第7節 一錘子買賣第43節 對事不對人第63節 風骨第12節 班底第64節 是不是同志第12節 即位第51 議題第122節 隱憂第39節 學會適應和忍受第71節 握手第78節 謀官(2)第四十五節第59節 高看第59節 大哥第97節 蓬勃第96節 見微知着第6節 威信第13節 瓶頸第23節 順其自然第85節 終於來了第39節 幕後黑手第107節 着相第59節 推進第30節 勢壓第75節 罌粟花第78節 組合拳之沖天炮第32節 攻關第16節 緊跟第83節 晉位戰第55節 多事之秋第29節 現場直播第34節 優秀
第61節 不負一生弄潮頭第65節 斂情定性第98節 語病第5節 雛形第82節 換位第24節 鑄錯第96節 見微知着第10節 亂雲飛渡第108節 變革(1)第14節 潮起(4)第35節 見縫插針第3節 影響力第22節 燦爛滋潤第47節 節點第95節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34節 蘇曉第22節 年輕化第81節 富貴險中求第113節 尤姐第86節 困獸猶鬥第110節 衝突第32節 香豔電話第78節 意第21節 合縱連橫(2)第41節 無法停步第63節 風骨第46節 排位序列第35節 打造百年老店第5節 執行力決定命運第40節 視察第123章 後記3第62節 暗戰第29節 變數(1)第53節 突發事件第88節 惡浪第15節 局務會第30節 慢性毒藥第93節 外客第49節 欲取先予第87節 較量第10節 省委書記的考慮第33節 衝擊波(3)第46節 橄欖枝第53節 反骨仔第50節 總理第66節 淺草才能沒馬蹄第103節 發展觀和政治心態第87節 數據第47節 面對第28節 決戰央視之巔第25節 抓賭(1)第93節 戰場(1)第79節 交手(2)第58節 弔詭第6節 龍潭虎穴第89節 騷包第81節 利益羣體的逆鱗第60節 滋味和心態第119節 空穴來風第60節 體系與角色(2)第3節 頭一遭第51節 紛亂中前進第35節 契機第112節 揣摩上意第70節 造勢與妥協第117節 孩子第18節 面授機宜第36節 穩紮穩打第7節 一錘子買賣第43節 對事不對人第63節 風骨第12節 班底第64節 是不是同志第12節 即位第51 議題第122節 隱憂第39節 學會適應和忍受第71節 握手第78節 謀官(2)第四十五節第59節 高看第59節 大哥第97節 蓬勃第96節 見微知着第6節 威信第13節 瓶頸第23節 順其自然第85節 終於來了第39節 幕後黑手第107節 着相第59節 推進第30節 勢壓第75節 罌粟花第78節 組合拳之沖天炮第32節 攻關第16節 緊跟第83節 晉位戰第55節 多事之秋第29節 現場直播第34節 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