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4節 大禍臨頭

予鴻和麥家輝二人惡狠狠的目光在自己身後的羅大;身上掠過,但是面對寧法和秦浩然滿臉不善的神色,兩人又只有恢復成一臉苦笑的點點頭,“也好,寧省長和秦省長既然覺得這裡現場辦公比較合適,那就在這兒吧。/首發”

事情走到這個地步,趙國棟反而坦然下來,一邊給陳雷下達命令要求警察立即撤後,繞到前面和後面阻斷交通,阻止其他無關人員進入現場,防止引發更大的混亂,另一方面也給浦渡區工委打電話,要求區工委領導和良山、宕溪兩個鄉的黨委書記和鄉長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

寧法和秦浩然其實並沒有在現場上呆到半個小時,短短十多分鐘時間裡情況也就瞭解得差不多了。

這二三十號人其實也就是七八家人,都是來自於浦渡區那邊良山和溪兩鄉,在麒麟觀—囫圇山開發工程中,這幾家人都被遷出了規劃的旅遊景區,但是拆遷款卻被剋扣了相當大一部分,原因很簡單,因爲這幾家人都在前些年裡歷欠鄉村兩級農業稅和水利費以及鄉村兩級提留款,這一次拆遷款自然就被扣了下來。

其實這種現象並不少見,在麒麟鄉和馬首鎮也遇到了這種現象,但是麒麟和馬首這邊因爲前些年的工作相對來說都做得較爲紮實,涉及拆遷的這些戶裡欠款數量都不多,所以在鄉村兩級扣下歷欠之後雖然也有些情緒,但是經過鄉村兩級幹部地工作,倒也沒有出啥大亂子。

但是浦渡這邊情況稍稍有些不一樣,這涉及拆遷的十來戶人中這七八戶都是歷欠大戶,前前後後多年,幾乎每年都是舊賬未了,新帳又到,這一次落得這樣的機會,鄉村兩級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雖然縣裡邊專門出臺了文件要求落實拆遷戶的拆遷費,不得因爲其他原因而抵扣,但是鄉里都沒有在意,在他們看來這樣一個機會都無法收回歷欠,那這些歷欠基本上就是沒戲了,所以也就扣了下來。

而這自然也激起了這幾家歷欠較多的大戶們的強烈憤慨,尤其是在得知縣裡有明文規定不得以這種方式來抵扣拆遷費用之後,這些人的態度就更加激進了。

既然有人能給他們透露領導來視察線路和時間,還能給他們出主意在哪裡才能最合適的捕捉到領導行蹤,這些人自然也就樂得有這樣一個機會來撞撞運氣。

其間也免不了連帶有一些反映基層政府和組織財務不清、村務不公開、任人唯親、貪污腐化的行爲,說到激憤處,這些個老老少少都是涕泗橫流,磕頭作揖。

看見一干縣市領導都簇擁着寧法和秦浩然二人,傻瓜也知道這兩人肯定是省裡邊下來的大官,反正檢舉揭發也不需要什麼證據,翻着嘴皮說就行了,道聽途說地各種傳言消息自然嘰哩哇啦說了一大堆,其間還有一個經常在縣城裡打工的傢伙,那更是說得繪聲繪色,一口氣反應了十多條,讓寧法的秘書也是記得手發軟。

寧法和秦浩然在瞭解到這些情況之後也是火冒三丈。各級政府尤其是越往高層就是越在意這涉及農民利益問題。農業稅和水利費以及雙提款問題一直是基層政府最爲頭疼地問題。在特別是鄉鎮和村兩級組織經費日益匱乏地情況下。雙提幾乎就是維繫兩級政府運轉地必要經費來源。

在轉移支付和基層經費保障機制尚未健全到位之前。如果說不及時抓住一切機會收取。那每一年鄉鎮和村級組織都不得不面臨十分據甚至只能依靠貸款過日子地困窘局面。

省市兩級雖然也瞭解一些實情。但是在他們看來這些都不是理由。既然縣裡邊下達了不得抵扣地文件。鄉鎮和村一級組織仍然採取這種手段來扣除費用。那就就是政令不通。而市縣兩級政府對此事閉目塞聽。反應遲鈍。而反映出來地這麼多具體問題。市縣兩級政府也是不問不聞。中間會不會有什麼貓膩。會不會有什麼特別地問題。更是讓寧法感到窩心。

祁予鴻和麥家輝二人站在一旁也是如坐鍼氈。就聽得選出來地幾名代表翻着嘴皮子“檢舉揭發”縣裡和鄉里地“惡行”。除了那些道聽途說地問題需要紀檢部門覈實之外。真正落到實處能有確鑿證據地也就是鄉村兩級違反縣裡政策從拆遷款中抵扣了他們地歷欠款項。這也是引發他們攔路上訪地主要原因。

羅大海和趙國

都只有垂頭喪氣洗耳拱聽地份兒。這種時候領導是解釋地。領導需要在民衆面前展示一個親民愛民地形象。一個清正廉明秉公辦事而不是官官相護地形象。那麼你這兩個縣裡地主要領導自然就是罪魁禍首。

想想也是,平時你縣委書記縣長人五人六不可一世,這會兒遇上更大的領導,又遇上些讓領導火冒三丈的破事兒,受些夾磨似乎也就理所當然了。

老百姓終於被勸開了,在寧法明確表示寧陵市和花林縣裡肯定會查清楚和解決好他們所反應的問題之後,再看到背後幾十名虎視眈眈的警察,這些個老百姓自然也知道進退,紛紛感謝不盡的離開了,而一干領導們自然也是再無視察興致,立時調頭返回。

“大夥兒談談意見吧。寧省長在臨離開之前明確告訴我,一個月內他要聽這件事情地彙報,花林縣良山、宕溪兩鄉羣衆所反映的問題是否屬實,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是好事,但是是否存在以犧牲和傷害本地百姓切身利益爲代價?花林縣政府是否存在將國有資產賤賣,中間是否有人從中謀利?當地政府是不是存在不按拆遷政策辦事,剋扣羣衆應得拆遷款項,傷害羣衆利益的行爲?以及反應出來的其他一些問題,我想都必須要徹查到底,無論涉及什麼人,涉及什麼到什麼事情,都必須要弄個水落石出!”

祁予鴻面沉似水,語氣沉重。

“這不是一件單純地農民反映問題事件,說是一件政治事件也不爲過,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今天一天我就已經接到了幾個兄弟市領導打來地電話,說我們寧陵市是再給新上來的寧省長一個下馬威,嘿嘿,這一下子我們寧陵市可是在全省聲名遠揚了。”

祁予鴻越想越氣惱,寧省長和秦省長在西河這邊留下地美好印象徹底被破壞了,臨行前更是對自己聲色俱厲,都說寧省長風格和原來蘇省長風格大一樣,蘇省長輕易不發火,而寧省長在安都卻是一言九鼎,不換思想就換人的風格在安都市也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一上來就被寧陵市來了一個當頭悶棒,這第一印象毀了,日後再要想扳回來簡直就難比登天了。

“祁書記,事情已經出了,省紀委也通知我說寧省長已經通知了省紀委要派出一支調查組來調查花林縣老百姓反映地問題,要求我們市紀委給予積極配合,不知道你有什麼指示?”穆剛見麥家輝不動如山,臉色雖然陰沉,但是確無意發言,而蔣蘊華也是隻顧抽菸,也是一言不發,也只好硬着頭皮詢問。

“這件事情花林縣委縣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事情起因是花林旅遊景區開發,涉及拆遷補償費用問題和資源賤賣問題,省紀委既然派出了調查組,市紀委要積極配合,有什麼問題查處什麼問題,查出問題絕不姑息遷就!”祁予鴻努力讓自己心緒冷靜下來:“花林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要考慮,以便讓紀委更好的開展工作。”

“我同意祁書記的意見,這一次事件對於給我們寧陵市的形象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可以說我們做再多工作也難以彌補,花林縣在這件事情上麻木不仁麻痹大意,導致這種羣衆攔路上訪事件發生,其後果極其嚴重,寧省長剛剛上任,對於我們寧陵情況並不瞭解,但是這件事情足以給他留下一個‘深刻印象’了,甚至還會影響到省裡邊其他領導對我們寧陵市的看法,我覺得市委市政府應該果斷採取有力措施,以壯士斷臂之勇氣,盡最大努力來挽回不良影響,爭取在一個月後寧省長聽取我們寧陵市彙報時能夠交出一副滿意的答卷。”

有力措施,壯士斷臂?!

蔣蘊華琢磨着其中味道,麥家輝這是在風點火!在祁予鴻已經明確表示要對花林縣黨政班子進行調整的意思時,麥家輝這一手無疑就是劃清界線,間接的表明態度了,如果自己再不發話,只怕羅大海和趙國棟就真的只有被宣佈政治死刑了。

“祁書記,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蔣蘊華捧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的道。

“嗯,老蔣,你在分管黨羣幹部,你說說你的意見。”祁予鴻對於蔣蘊華還是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俺啥也不說的默默求票!

第102節 青萍之末的洞察第58節 關鍵是環境氛圍第48節 不速之客第76節 人物第49節 立場第68節 挫第43節 圈裡圈外第87節 屹立第95節 切入第43節 衝突番外1第83節 大坑第28節 線索第84節 找死第51節 不容忽視的外因第40節 皮裡陽秋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第5節 最壞結果第1節 殺機第42節 引子第41節 點醒第89節 複雜化第44節 前程第13節 潮起(3)第56節 改制第36節 高飛第23節 順其自然第106節 南粵之行第60節 一笑釋恩仇第99節 疏導第56節 拼經濟第77節 幫人即幫己第122節 合理第37節 動作第53節 反骨仔第28節 心驚第60節 無毒不丈夫第19節 貿洽會第44節 鋼鐵問題第63節 經濟點評會第131節 暗波第43節 全面出擊第114節 棋局,步步如新第22節 故人第18節 面子給足第3節 亮點第21節 一個字,渣!第65節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95節 經濟十強縣第98節 謀定後動第26節 八卦第89節 軟肋第110節 歐陽錦華第19節 調整4第50節 九品官也不好當第1節 上任第40節 道無界限很厚顏的單章求票一回書友們請進第104節 對決第73節 隱性競爭第91節 喉舌第79節 安原局面第74節 蛛絲第12節 男兒橫行須帶刀第67節 潛在盟友第71節 小酌第75節 探討第65節 誰與爭鋒第122節 糾結第88節 惡浪第90節 把握機會第23節 麻煩大了第6節 掰腕子第23節 年底第82節 高飛第13節 總結番外1第53節 澎湃第90節 說客第66節 影響力第85節 此生無憾第64節 爭執第87節 方法論第37節 下沉第36節 殘情第57節 淬火第46節 黯然第22節 故人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29節 試探第73節 風波驟起(1)第41節 點醒第14節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66節 博弈第28節 手足第3節 利器第94節 緣分第100節 去留第110節 鑫達第94節 煞手
第102節 青萍之末的洞察第58節 關鍵是環境氛圍第48節 不速之客第76節 人物第49節 立場第68節 挫第43節 圈裡圈外第87節 屹立第95節 切入第43節 衝突番外1第83節 大坑第28節 線索第84節 找死第51節 不容忽視的外因第40節 皮裡陽秋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第5節 最壞結果第1節 殺機第42節 引子第41節 點醒第89節 複雜化第44節 前程第13節 潮起(3)第56節 改制第36節 高飛第23節 順其自然第106節 南粵之行第60節 一笑釋恩仇第99節 疏導第56節 拼經濟第77節 幫人即幫己第122節 合理第37節 動作第53節 反骨仔第28節 心驚第60節 無毒不丈夫第19節 貿洽會第44節 鋼鐵問題第63節 經濟點評會第131節 暗波第43節 全面出擊第114節 棋局,步步如新第22節 故人第18節 面子給足第3節 亮點第21節 一個字,渣!第65節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95節 經濟十強縣第98節 謀定後動第26節 八卦第89節 軟肋第110節 歐陽錦華第19節 調整4第50節 九品官也不好當第1節 上任第40節 道無界限很厚顏的單章求票一回書友們請進第104節 對決第73節 隱性競爭第91節 喉舌第79節 安原局面第74節 蛛絲第12節 男兒橫行須帶刀第67節 潛在盟友第71節 小酌第75節 探討第65節 誰與爭鋒第122節 糾結第88節 惡浪第90節 把握機會第23節 麻煩大了第6節 掰腕子第23節 年底第82節 高飛第13節 總結番外1第53節 澎湃第90節 說客第66節 影響力第85節 此生無憾第64節 爭執第87節 方法論第37節 下沉第36節 殘情第57節 淬火第46節 黯然第22節 故人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29節 試探第73節 風波驟起(1)第41節 點醒第14節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66節 博弈第28節 手足第3節 利器第94節 緣分第100節 去留第110節 鑫達第94節 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