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摘紅果,撿撿草菇,楊承歡的日子過得可謂忙碌充實。冰@火!中文..net這天楊承歡趁着家裡其他人都不在把養了兩天的河螺搬到院子裡的水井旁換水。楊承軒蹲在一旁看着問道“姐姐,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吃河螺?河螺真的和你說的那樣那麼好吃嗎?”楊承歡把髒水倒掉注入乾淨的水回答說“明天就可以吃了,我也沒吃過不過老爺爺說很好吃。”楊承歡這話也不算說謊,她穿越到這個身體裡是沒吃過河螺,也就是前世的田螺。說完兩人都沒再說話,楊承歡注満水後把大盆又搬回了屋裡。
楊承歡走出院子,看到不少和她們家一樣住在較北這個山坳裡的小孩子往村子西邊跑去,楊承軒也好奇地趴在籬笆上向外張望,楊承歡出了院門向村子西邊那邊看去,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輛馬車,因爲距離太遠了,即使楊承歡現在1.5的視力也是看不太清楚。
“誒,快去看啊,聽說瘸子家來了一輛馬車。”住在楊家不遠處的李二懶家的兒子李小懶對院子裡的楊承歡和楊承軒喊道,一喊完就一溜煙地跑遠了。楊承歡蹙着眉看着李二懶的兒子李小懶,這李二懶可是村裡出了名的懶漢,娶了媳婦後才勤奮了一點,但也好不到哪去,李二懶娶的媳婦也是個大嘴巴的人整天就喜歡亂說話,不過好在不是很懶要不然李二懶一家人還真得去喝西北風了。楊承軒看着自家姐姐皺着眉,但實在是自己的好奇心太強了,於是他拉了拉楊承歡的衣角說“姐姐,軒軒也想去看馬車。”楊承歡看了一下楊承軒又看了一下天色,還早着就同意了。楊承軒開心地跳了起來,拉着自家姐姐手就往外走。
一路上,楊承歡都是被楊承軒拖着走的,等他們來到村南山腳下曾啓海的家門前,馬車已經被拉到曾啓海家的後院去了。不少已經看到了馬車的人議論紛紛地散開了。楊承軒沒看到馬車露出了一副沮喪的表情,楊承歡安慰道“好了,我們以後再來看馬車好不好?”“嗯”楊承軒不情願地應了一聲,轉身跟着楊承歡往回走。
“誒,軒軒,歡歡,你們怎麼來了?你們也是來看馬車的吧,馬車放在後院呢,曾叔叔帶你們去看。”從屋裡出來的曾啓海喊住了轉身離去的楊承歡姐弟倆。楊承歡停下腳步,看着拉着自己衣袖不放的楊承軒又回到了曾啓海家門前,楊承軒臉上再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然後一蹦一跳地跟着曾啓海去後院看馬車,楊承歡則安安靜靜地走進了曾啓海家。
曾啓海家的前院不大,院子四周用樹枝圍了起來,從院門方向往裡看,右邊靠門的這一排樹枝邊上種了牽牛花,此時開了的牽牛花已經謝了,但是楊承歡還是能夠想像得到牽牛花盛開時的美麗情景,連着牽牛花和屋子一邊的籬笆附近搭了一個雞舍,院子的左邊是廚房,牆角處還放着個爐子,廚房前面的空地上是一口用來煮飯、洗菜等的水井,村裡人的廚房都是和正屋分開的,除了這些就沒有其他的擺設,院子裡也很乾淨。走過院子就是正屋,這屋子還是曾啓海用朝廷給自己的傷兵補貼建的,蓋的都是青瓦房,是村裡少有的幾棟青瓦房之一。這屋子曾啓海本來是爲了娶親才建的,但是定親的姑娘嫌棄他腿瘸退了親,這屋子便成了曾啓海一個人的家了。楊承歡走進堂屋一看,面積挺大的大概有個十平方米左右,堂屋正對着門的地方是首位,放着一張桌子,旁邊各有一張椅子,堂屋的正中央也放着一張方桌和四張長板凳,這桌子一般是用來吃飯的。堂屋兩邊也各放了一張桌子和兩張凳子,往後就是兩個房間,靠前院的兩個房間左右分別是庫房和雜物間,後面的兩個都是臥室。堂屋後面是一個可以看到天空的天井,四周有可以遮雨的迴廊連着屋子兩側的各兩個房間,左邊的迴廊盡頭有一個門是通向後院的。
楊承歡跟着拉着楊承軒的曾啓海通過迴廊去後院,看到一羣衣着華麗的下人正在收拾右邊盡頭的那個房間,看到曾啓海三人,那些僕人只是點頭示意了一下後繼續幹自己的活兒,楊承歡猜測她們都是馬車主人的下人。楊承歡看了一下就收回了視線,前世從電視裡看到大戶人家的主子都是不好伺候的,楊承歡可不希望自己的不注意就得罪了某個大人物。
曾啓海把楊承歡姐弟倆帶到後院後,叮囑了幾句就離開了。楊承軒看到了期盼中的馬車開心地圍着馬車轉,楊承歡則在一旁看着他不讓他靠馬車太近,怕驚了馬傷着他。楊承軒看了好一會兒了還沒過癮,楊承歡看天色不早了說“軒軒,我們該回家了,晚了娘會擔心的”楊承軒一聽沐氏會擔心,即使還沒看過癮也聽話地走回楊承歡身邊說“姐姐,我們明天還來看馬好不好?”楊承歡沒立刻答應,而是說“這要看我們明天能不能摘到很多的紅果了,要是摘的不夠,阿奶是不會讓我們來看馬的”“那我明天一定要摘好多紅果來”楊承軒信誓旦旦地說道。楊承歡摸了摸自家弟弟的頭說“好,姐姐也幫你摘好多紅果來。”說罷拉着楊承軒的手離開後院。在經過天井的迴廊的時候,楊承歡看到對面房門前一個年紀約四五十歲婦人對曾啓海說道“曾公子,你們村可有什麼比較特色的小菜,我們家少爺坐了半個多月的馬車,再加上剛來這裡還有點不習慣,現在實在是沒什麼胃口吃飯,可是小少爺都已經很多餐沒吃了,我真怕他再這樣下去身子骨受不住,哎”在南臨國稱呼成年男子都是叫公子,沒成年的叫少爺,而區分成年與未成年看一下男子的髮鬢便知道,在南臨國只有成年男子纔會用簪子之類的束髮,而少年男子都是用一塊方巾束髮的。視線回到曾啓海家,只見曾啓海對面的婦人的語氣很尊敬,一點也沒有楊承歡在電視裡看到的大戶人家的下人的那副高傲的嘴臉,楊承歡不由地停下了腳步,楊承軒看到自家姐姐看着對面的人不動,很納悶。只見對面的曾啓海回答婦人道“鍋裡燉的豬肉也吃不下去嗎?”婦人搖搖頭,臉上一副心痛的神色。曾啓海一聽連豬肉也吃不下去,也頭疼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聽到這楊承歡總算明白了個大概,坐了半個多月的馬車又是水土不服,自是沒胃口吃飯的,對葷菜更是如此,看來曾啓海和對面的婦人都是不懂任何藥理的,要不然也不會被這小小的水土不服的症狀給難住了。對曾幫了自家幾次忙的曾啓海,楊承歡還是有幾分好感的,於是楊承歡決定幫一下曾啓海,於是對對面的曾啓海說“曾叔叔,治癒水土不服最好的方法是給患者吃本地的豆腐,因爲豆腐是用當地所產的黃豆做的,而黃豆又是適合於當地水土所生的作物,所以食用當地黃豆所制的豆腐,可以調整身體的體質以適應當地的水土,”華衣婦人聽見楊承歡的話詫異對曾啓海問道“曾公子,這小姑娘是···?”曾啓海笑着說“哦,這是楊家二爺老三的兩個孩子,過來看馬的。”華衣婦人點了點頭,和藹地對楊承歡說道“小姑娘,你剛纔說的法子真的有用嗎?”楊承歡對這個沒有架子的婦人又多了幾分好感,笑着點點頭說“有用的,我跟咱們村裡的大夫識了些藥理,夫人要是不相信的話,也是去找大夫來給你們家的小少爺看看的”華衣婦人對眼前這個長得瘦瘦弱弱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很醜的鄉下女孩又多了一份好奇,不知道是何人可以教育出這麼聰明伶俐且舉止大方的女娃,於是感激地對楊承歡說“那就謝謝小姑娘了,家裡的主人都是叫老婦人我華姨,小姑娘也可以這麼叫我。不知道小姑娘叫什麼?”楊承歡很高興自己得到了華姨的認同,也不嬌柔做作地回答道“華姨好,我叫楊承歡,這是我弟弟楊承軒,村裡人都叫我們歡歡和軒軒,華姨也可以這麼叫我們。”楊承軒見自家姐姐提到自己也很自覺地上前行了禮喊了一聲“華姨好”一旁的曾啓海也沒有去打擾幾人的對話,他一直都覺得楊承歡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卻沒想到楊承歡居然一下子就得到了華姨的認同,對這件事曾啓海心裡是高興的。
幾人聊了幾句後就停了話,曾啓海送楊承歡姐弟倆回去順道去村頭賣豆腐的五叔公家裡走去。楊承歡和楊承軒回到家,家裡的其他人還沒回來,楊承歡大搖大擺地回自己屋裡提了一小袋的紅果出來對楊承軒說“走軒軒,我們再去曾叔叔家一趟”楊承軒不解地看着楊承歡手裡的布袋說“姐姐,你拿的是什麼?”楊承歡笑着解釋道“是紅果,我們給曾叔叔送去”“爲什麼給曾叔叔送紅果?”楊承軒納悶了。楊承歡湊到楊承軒耳邊說“我們給曾叔叔紅果,這樣曾叔叔就會讓我們去他家看馬了”楊承軒恍然大悟,催促着楊承歡快走,楊承歡微微一笑,關上院門往曾家走去。
在曾啓海和楊承歡姐弟倆離開曾家的時候,華姨回了自家小少爺的屋裡。此刻正躺在牀上的司徒睿很是苦惱,一邊在爲身處這個小村莊的自己的未來擔憂,一邊在與水土不服帶來的不適作鬥爭。司徒睿以前也去過不少別的地方可從來不會像現在這樣軟趴趴地躺在牀上,這要是讓家裡的那幾個堂兄堂姐們知道了肯定笑話他,司徒睿一想到會被幾個堂哥堂姐們笑話內心便煩躁不安。華姨回屋看到司徒睿苦惱地趴在牀上,以爲司徒睿是在苦惱自己的水土不服便安慰道“小少爺,沒事的這水土不服只要適應了這裡的環境就不會再出現了”司徒睿在牀上利索地翻了一個身,懊惱地說“華姨,我不是因爲這個煩惱,而是···哎算了,我再躺躺吧,華姨你去忙自己的事吧,不用管我”華姨無奈地幫司徒睿蓋好被子,出去做自己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