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陳阿福的話,金燕子唧唧說道,“人家替自己難過,更是替媽咪難過。 ̄︶︺以後臭大寶不再是媽咪的兒子了,媽咪肯定更傷心。”
說完,小綠豆眼裡又涌上了淚水。
哎喲,這孩子真讓陳阿福感動,她的鼻子都有些發酸了。
陳阿福趕緊把小傢伙捧起來親了兩下,說道,“寶寶真是個好孩子,跟媽咪好貼心。不過,媽咪還有你,有嫣兒、羽哥兒、明哥兒、小玉兒,還有貝貝啊。有了你們,媽咪已經非常非常幸福了。大寶雖然明面上不是媽咪的兒子,但媽咪心裡依然把他當兒子……”
剛給小玉兒喂完奶,外院的婆子來報,世子爺已經回府了,他要同幾位長輩商量事情,讓大她先歇息。
夜裡,陳阿福做了一個夢,夢見她才穿越不久,住在響鑼村的舊房子裡。她躺在炕上,把大寶當抱枕一樣抱着。只是,這個抱枕太硌人,讓她很不舒服。她抱着大寶不停地變換着姿勢,使自己能夠更舒服一些。
“阿福,阿福,醒醒,你怎麼了?”
陳阿福正在牀上來回翻,被楚令宣叫醒了。她一下子坐起來,看看楚令宣,再看看牀上的錦被羅帳,屋裡的華麗擺設,青玉燭臺上的大燭,才徹底清醒過來。原來,剛纔是在做夢,自己已經穿越過來將近四年,已經嫁人生子。那個可憐的大寶居然是皇子,已經被接回了皇宮。
她抓住楚令宣的胳膊問道,“令宣,大寶怎麼樣了?都說天家無親情,他沒有受委屈吧?”
楚令宣嘆了口氣坐下,幫她擦了前額上的汗,說道,“小殿下在宮裡很好。這些年,皇上惦記他,賢妃娘娘和九皇子在盼着他。他們疼惜他得緊,怎麼會讓他受委屈!肯定會暫時不適應,慢慢就好了。皇上已經給他賜了名字,叫李澤泰,希望他能安寧泰適,一生順逐。今天晚上,皇宮裡舉辦了宮宴,除了王皇后和八皇子因病沒參加,所有的宮妃,皇子,皇孫,還有公主們都參加了。也給父親、三叔和我賜了坐……”又道,“賢妃娘娘這幾天會忙着跟小殿下相處,可能過幾天才能招見你,但九殿下和賢妃娘娘給你送的謝禮明天會送來府裡。”
“謝我?其實,我病好之前,養育小殿下的是我娘。”陳阿福汗顏地說道。
楚令宣又道,“那些禮物裡,也包括了給岳父岳母的。明天一早我會讓人快馬去定州府告之岳母他們十一殿下的真正身世,再告訴他們對外的說辭。”
陳阿福點頭,又八卦道,“今天的宮宴,馬淑妃和榮昭的表情一定很好看吧?”
楚令宣笑起來,點頭道,“嗯,馬淑妃還好,榮昭就有些與衆不同了。其他人表面上看着都是高興多於驚訝,只有她是驚訝多於高興。”又道,“二皇子的替身在被人滅口前已經被父親派的人抓獲,還有王皇后的弟弟王八爺,在逃跑的時候也被抓獲了。還在密審,沒動王家的其他人。不過,皇上即使不願意承認,也知道二皇子肯定是跑去南中省了……”
而思沅宮裡的寢宮裡,穿着明黃色軟緞褻衣褲的小十一李澤泰正躺在暖閣裡,疲憊之極的他已經睡着了。哪怕他進入了夢中,還是睡得不踏實。夢中他還在響鑼村,睡在那個土炕上,他把孃親抱得緊緊的。哪怕孃親不停地翻動身體,有時候壓得他喘氣都有些困難,他還是捨不得鬆手。嘴裡含混嘀咕着,“孃親,孃親……”
坐在一旁的單賢妃拉着小十一的手垂淚道,“十一,十一,母妃在這裡,孃親在這裡……”
她一直坐到半夜,才被女官勸去牀上歇息。
第二天早晨,小十一睜開眼睛,入眼的是一片明黃色。明黃色的羅帳,明黃色的被褥和枕頭,上面還繡着吉鳥。他嚇得一骨碌坐起來,纔想起自己是皇子,已經進了宮。因爲生母賢妃娘娘捨不得他,留他睡在她的寢宮裡。
這時,羅媽媽和秋月及兩個眼生的宮女走過來,幾人先磕了頭,才起身服侍他。
羅媽媽和秋月已經被楚家除了奴籍,或許她們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爲有品級的女官。她們兩人和那些初進宮的宮女可大不一樣,一進來就是貼身服侍皇子的嬤嬤和大宮女。
小十一穿上明黃色繡祥雲紋四爪蟒的蟒袍,帶上綴有七顆東珠和數顆寶石的紫金冠,去了偏殿。
不止單賢妃和六公主在,連太子都來了。
小十一走過去給單賢妃和太子見了禮,說道,“見過母妃,見過皇兄。”
他剛見過禮,就被單賢妃拉過去摟進懷裡,捧着他的小臉看了又看。憐惜地問了昨天就問了多遍的話,“好孩子,你在鄉間過得好嗎?”
儘管接觸不多,小十一也能看出來這位母親對自己的愛。不過,這位母親看着比姥姥還要老。還有父皇,鬍子都已經灰白了,比楚家太爺爺小不了多少。更令他吃驚的是,他的大姐居然是被鳥鍋蓋拉了糞的那個壞女人。那麼,原來的爺爺就成了現在的姐夫。原來李軒叫自己大哥,可現在卻叫十一叔。還有,他現在有九個哥哥,五個姐妹,侄子侄女若干……
他心裡有諸多不習慣和不可思議,但還是非常乖巧地依在單賢妃的懷裡,說道,“稟母妃,兒子過得很好,我娘……哦,不對,楚少夫人,楚世子,還有鄉下的姥姥、姥爺、舅舅,他們對兒子都非常好。”
昨天來宮裡的路上,楚令宣一再囑咐他,千萬不能再叫自己爹爹,叫陳阿福孃親。他的爹爹是皇上,孃親是賢妃。
所以,小十一稱陳阿福爲楚少夫人,而依然稱王氏等人爲鄉下的姥姥、姥爺、舅舅。因爲,單賢妃的孃家人都沒有人了,那樣的稱呼也沒有冒犯皇上和賢妃。
一旁的太子笑道,“母妃,你看看小十一,長得又高又胖,還眉目疏朗。這說明他不僅過去的日子過得好,還過得開心。至少,比母妃、兒子那十幾年間要好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