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時候?”方子湛目光一亮,立刻問道。
“皇上是想等明年八月,我提了一堆理由,想定在三月初十,在二哥後面一個月不是很好嘛。皇上答應了,讓哥哥找禮部操辦。”
“好,這日子好,這樣安排好。”方子湛笑得很是開心,忽然又道,“季琛來信兒,迎春生了,初八生的,三月三十辦滿日宴,說是沐休熱鬧點兒。”
“那咱們初十成親,還要等兩天進宮了才能回青陽縣,得早早安排纔是,別到時事情亂亂的耽擱了時間。”方小福一邊說着一邊推開仍緊緊抱着自己不放的人。
“嗯,咱們現在就去找大人商議,日子定下來就好辦多了。”方子湛見她這樣不由無奈一笑,於是牽了她的手往前走。
方小福又把進宮做菜給皇上和皇后吃的事兒說了一遍,聽得方子湛總算安心了不少。
他們一路去後面院子,在花園裡散步的人也在等待着方小福回來,看見她終於回來了,紛紛打着招呼圍了過來。
有的好奇詢問着皇宮的模樣,有人關心着皇上待他們家的態度,會不會影響方子湛親事。
方小福知道大家的心情,一一回答着,也不諱言婚期初定的事兒,大家聽了都鬆了一口氣,高興地笑了起來。
於是一同去老方家住的院子,小兄弟們主動去喊二爺家的人過來一起開會,宣佈婚期。方誌義去接方徐氏了還沒回來,也沒等他們。
聽了方小福細說的宮裡情況、皇上和皇后的態度,大人們都有些激動,小七兒這公主是個受寵的,也正因此,她才能自己主張婚事,皇上纔沒有嫌棄他們方家啊。
大家又是感恩又是激動,一陣熱鬧之後才商量起幾件喜事兒,該準備什麼,都要寫下策劃開始操辦起來了。
於是長輩們都有事兒做了,連夜就開始商議起來,根本沒有睡意。
第二天吃了早飯,方誌忠同方志信、方誌誠同方志真就分成兩路去收驗自家的賞賜,兩座田莊。
方誌信則同石勇全、石勇明去收驗公主的賞賜——城外東南別莊。
至於漢王轉讓的那座馬場,到是不急着去收,一個是面子上過不去,一個當然是現在還不需要,等明年春耕時就要派人過去了。
在今天去皇宮的路上,方小福也同哥哥講了這事兒,那片地種葡萄是肯定的,但以前是決定同趙君睿、文浩天合作,但那次卻未能將地買下來。
如今她成了公主,又有了哥哥和太子哥哥,這生意就不好再照原計劃了。
東方宇的意思,自然是他們兄妹合作就可以了,而且以他們的身份,如果還有人敢來使壞,只能說活得不耐煩了。
但參與了其他人的話,關係就會變得複雜了。其實文浩天也是太子系,不管趙家如何,趙君睿肯定也是。
但東方宇的意思,按盛世名園的合作模式,方小福只能拿三成利,可是這塊地是皇上賞賜給她的,這利益根本不好算好麼。
到不如他們兄妹合作,利益也好分配。方小福自是答應,想着如今盛世名園也有好幾家了,都開始賺錢了,也不差這一塊地。
而且以她的情況,恐怕也就兩年的自由活動空間了,兩年後肯定要生孩子、養孩子、教孩子,工作得靠後,生活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去。
因此,她也想通過這塊地教給哥哥做下這個生意項目,以後他自己可以另行增加更多葡萄園和釀酒作坊。
趙家本來就是豪商,這兩年同她合作又賺得鋪天蓋地的,她根本不會糾結他們這邊。文浩天這邊,就是隻開天一書局也夠賺很多了,何況又加入了盛世名園?
福緣食樓雖是方家生意了,但福緣食府名義上仍有一半屬於文浩天。
雖然他只最初出了一萬兩成本,後來提出要退股,方家不缺錢,可以讓方家做成自家生意不是更好嘛。
但是方小福並未同意,兄妹倆重新協商之後,按實際支出成本重劃了股資份額。於是方小福的持股率就提高了,文浩天不再是一半。
之後文浩天將他的持股送給了石家。當初石家二表叔石勇全一家過來幫方家做事,方小福在自己的份額裡劃了兩成給他們。
如今石勇全成了文浩天的岳父,文浩天將手頭的股份贈讓給他也在情理之中。於是如今的福緣食府股份成了三足鼎立,方小福、方誌義、石勇全。
但這也只是內部知情,外面的人還以爲仍是天一先生合夥的呢,這樣也是靠着天一先生的聲望照着生意不是?
因此,方小福除了開作坊、畫畫冊、畫設計圖、寫方子充實小金庫,就是福緣食府、福緣食樓、盛世名園、海產乾貨鋪子的合作生意。
還有同哥哥東方宇的幾個項目合作,有提供策劃、方子而拿兩成紅利的,有自己安排人手做出來交給東方宇賣合作對半分的。
當然也有免費送出的營銷策劃、設計和同樣與衆不同的方子。比如那些珍珠、貝殼、海螺、珊瑚等海產物品做出來的工藝品,製冰和冰箱,還有面包等等。
但僅僅是目前的這些合作生意,就夠方小福每年銀票大把地賺進來了。
三兄弟沒有出去,商議着方子元成親時在府裡擺宴的情況,當然也有新房的裝扮。這裡畢竟不是方山村了,“安然居”面積都有整座老方家大了,張燈結綵也夠忙的了啊。
上午,門上小廝匆匆跑過來稟報,說昨天傍晚來的那個英王府的人剛又來了,來催公主回英王府的,他們已經送了那人一個字,氣得那人現在還在門前罵呢。
因此,他們不知如何應對了,趕緊跑來請示。
“秦婆,一個自稱英王府的奴才在本公主家門口叫罵,你找兩個人揍他一頓,再送去哪個衙門,以辱罵本公主同忠義伯府的罪名問罪。”
方小福聽完門上小廝的形容,笑着看了秦婆一眼,吩咐道。
“老奴領命。”秦婆立刻躬身退下。
很快,英王府派了奴才跑到當年收養了公主的忠義伯府門前叫罵的消息,就一陣風似地颳了出去,當天京城市井就傳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