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農業規劃

這是補昨天的一章,晚上還有兩章。

程德全派人送了一批輾轉求得得鋼鋸等伐木工具過來,倒是解了李安生的燃眉之急。

粗糧細糧都有了儲備的漠河開始大規模的招攬流民,李安生打算部分安頓墾荒,而部分則開始伐木開道,正式的拉開重修墨爾根驛道的序幕。

隨着諸多流民的到來,人手也足夠,對各種傢俱農具以及房屋的需求,使得木材一下子很受歡迎。

黑龍江農業銀行也開始發行修路債券,許多礦丁剛好手頭有寬裕,便認購了一些,帶動了無數債券順利的被認購,劉竣也拉攏到了投資方,爲了讓路儘快開修,不等劉竣他們過來,就先爲這些股東們墊了股本,反正搶了俄匪發了幾筆大財小財,而且剛好能夠藉着伐木的機會,將道路先清理一點是一點。

李安生關於修路的設想很全面,也很切實際,最主要的就是省錢,加上黑龍江地方決意在呼瑪等地開辦金廠,更加使得路修成後,有望在三四年內就收回投資。

一切都按照原先預計的軌道進行着,雖然出了不少的岔子,但總算大家齊心協力,也沒耽擱什麼。

李安生空下來便開始研究這味精的製法,宜早不宜遲,到得過個一兩年,被小鬼子發現了,到時候註冊了專利,哭都哭不出來。

其實這味精我國早就已經出現了,明朝的時候,海邊的百姓就將海腸子用慢火焙乾,磨成面,就是土味精,海帶與海藻都被沿海居民誤打誤撞的弄出過類似味精的東西,這是一種叫做穀氨酸鈉的晶體。

他並不打算學日本人從魚類、豆類、海藻中提取穀氨酸鈉,因爲他穿越時身上所帶的包裡,就有本書上頭記錄着後世吳蘊初製作味精的過程,研製出來只是時間問題,可最關鍵的就是,中國這個時候還沒有能力製造鹽酸(這真是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杯具),而大規模工業製造味精最大的坎就在這裡。

在小麥麩皮(麪筋)中,穀氨酸鈉的含量高的驚人,接近四成,當然也或者是麪粉,李安生打算直接就通過小麥來得到原料,用一定比例的鹽酸(後世歷史是34%的鹽酸)加壓水解麪筋,得到一種黑色的水解物,經過活性炭脫色,真空濃縮,就得到白色結晶的穀氨酸。再把穀氨酸同氫氧化鈉反應,加以濃縮、烘乾,就得到了穀氨酸鈉。

從這裡看,水解法當然沒多大難度,難的就是在鹽酸上要受制於人。

燒鹼倒是有自古就有土法,國內兵工廠都能制燒鹼,不像純鹼全靠外國進口,制鹼技術被外國資本家嚴密封鎖。

也幸好不是純鹼,不然的話,李安生立馬就放棄,這不是坑爹麼,是不是要在味精之前先來個侯氏制鹼法還有合成氨之類,太誇張了。

但是製取鹽酸的話,仍然繞不開制鹼工業,鹽酸在這個時代只不過是制鹼工業發展的副產品而已。

雖說鹽酸已經出現了數百年,但是還沒有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專門方法,仍然從屬於氯鹼工業,而氯鹼工業此時非常的原始,真正開始發展還要感謝第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讓李安生很是頭痛,想到制鹼工業,玻璃、化學工業、洗滌、鍊鋼也同樣需要純鹼,而正是因爲純鹼的這種功能,才使得西方世界封鎖純鹼技術。

中國白白有青海湖等天然鹼資源,而且還是那麼的龐大,卻受制於制鹼法,實在是天大的悲哀。

李安生問過劉竣,才知道此時英法德美等國發起組織索爾維公會,制鹼法設計圖紙只向會員國公開,對外絕對保守秘密。凡有改良或新發現,會員國之間彼此通氣,並相約不申請專利,以防泄露。除了技術之外,營業也有限制,他們採取分區售貨的辦法,例如中國市場由英國卜內門公司獨佔。由於如此嚴密的組織方式,凡是不得索爾維公會特許權者,根本無從問津氨鹼法生產詳情。

中國的鋼鐵產業極大的在高價的酸鹼等化學品以及其他原材料上吃了虧,而日本則憑藉英日同盟獲得了鋼鐵行業的發展。

鹽酸只能依賴向英國進口,這也意味着,大規模生產味精需要大量的鹽酸,加上需要耐酸而必須投資的耐酸陶器工廠,利潤並不會豐厚到哪裡去,只能一開始就打高價牌。

狗日的卜內門,狗日的英國人。

想到味精產生的利潤,要有一部分流入英國佬或是其他外國佬的手中,李安生就感覺到一陣的喪氣。

總算還好,高價的是純鹼,鹽酸要好些,由於這個時代的中國對鹽酸需求不是那麼旺盛,鹽酸的價格還是能接受的。

任重而道遠啊,想到後世許多YY書裡面主角虎軀一震,無數人才來投,無數不要錢免費的酸鹼、硝酸之類滾滾而來,鋼鐵廠兵工廠隨便開開一家又一家,鋼產量那個幾十萬成百萬一噸的逐年遞增,那不是笑死人嗎?

連個氯鹼工業都沒有,硝石基本依賴進口(這個時代硝酸工業製造還只是個嘗試,1908年德國纔開始有年產千噸的硝酸工廠),橡膠啥的都被壟斷,想要強國簡直就是笑話。

連好不容易想出來的味精這個斂財利器都要迫不得已的分利給卜內門,更別提其他。

所以說,整個國家的富強與工業的進步,是建立在工業基礎上的,沒有工業基礎,就是個木桶效應。

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真發明味精製造工藝再說,到時可以儲備一批鹽酸,興辦耐酸陶器廠,哪怕自己不用,耐酸陶器在國際市場還是需求不錯的,實在不行,就找別的路子,後世真正的味精工業實際上是在生物技術發展之後開始的。

雖說微生物發酵製造味精可以說超前了幾十年,但是卻並沒有太多的門檻,只是因爲生物技術沒有被發現認知而已,其實中國人是發酵法的老祖宗,只是生物科學落後,並沒有人知道這是微生物起的作用。

李安生村上就有醬油作坊,知道大概的土醬油製作工藝,醬油生產以大豆爲主要原料,其他有麥麩、小麥、玉米等,將上述原料經粉碎製成固體培養基,在好氧條件下,利用產生蛋白酶的黴菌,如黑麴黴進行發酵。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蛋白酶,將培養基中的蛋白質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然後淋洗、調製成醬油產品。

釀酒也是微生物發酵的一種範疇,醬油更加簡單些,說不得可以從這上頭找到味精微生物發酵法的大門。

各種萃取、蒸餾、濃縮等工藝上的難點都可以從土法上找到解決辦法,而培育發酵法制造味精上頭最重要的短桿菌,胖叮噹是一把好手,說不定還真是個好主意。

這麼一想,李安生倒是舒暢了許多,醬油工廠也可辦得,反正大豆、小麥與麩皮這些原料是不愁的,另外籌備味精發酵法生產的話,澱粉工廠都可以辦起來,玉米、小麥、馬鈴薯、甘薯等都可制澱粉,澱粉不僅用途廣泛,還能用來製造粉絲,李安生從小就喜歡吃甘薯粉絲。

加上大豆三品加工業,甜菜種植普遍之後的製糖業,一個初步的農產品加工工業就有了雛形。

眼下只能小打小鬧,畢竟漠河與東邊的塔河、呼瑪等地新開墾農田五萬餘畝,豐收了也沒多大的量,除了滿足近三萬多人的口糧,還要用來接納流民,剩餘的只能滿足小規模加工生產。

接下來接納的流民要往呼瑪等地安排,呼瑪相比漠河來說,更加適宜耕種,李安生的打算是明年在呼瑪開墾30萬畝耕地,考慮到北邊春旱、霜凍與冬寒等天氣,以及人口稀少的緣故,在人力極限之內開墾土地是明智之舉。

糧食,大量的糧食纔是王道,只有多餘的糧食能夠向南流動,甚至入關出售,才能整體改善黑龍江的經濟狀況,並且多吸引流民前來。

去年黑龍江全省的收入可憐的80多萬兩銀子,坑爹啊,李安生常常不敢相信,怪不得黑龍江地方將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了金廠上頭。

程德全等許多官員都是盡數捐出俸祿,只靠朝廷撥給的養廉銀過活,也是無奈之舉。

這80多萬兩銀子基本都是農業稅與過往商稅,爲了吸引流民加速黑龍江開發,其他苛捐雜稅攤派一律全無,這麼多銀子已經很不容易。

程德全果斷的決定辦金廠,修墨爾根古驛道,正是出於增加收入的考慮,窮瘋了。

可想而知,未來的幾年裡,從漠河到璦琿沿岸的土地,將是黑龍江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地,重修墨爾根古驛道之後,商業也將因這條道路而繁榮起來。

加重商稅是必然的趨勢,墨爾根古驛道設卡收費也是必然的,李安生從一開始就想通了其中的彎彎繞繞。

人多的地方,才能大規模的開墾土地,掌握了人口,就有土地,就有資本。

而吸引人口,唯有糧食。

繼小麥豐收之後,玉米、水稻、大豆等糧食也相繼開始了收獲。

整個漠河到呼瑪都是一片歡天喜地的情景,見識了小麥的輝煌成就,眼前的碩果累累也就不那麼令人吃驚了。

李安生與林虎等人走在平坦的屯墾農地裡,眼前盡是歡聲笑語與喜極而泣。

許多農民久久的跪在了田地裡,心懷虔誠,或是面朝家鄉,或是面朝能讓他們活下來的莊稼,淚水,立刻從渾濁的眼睛裡滾下來,流淌在黑土地上,閉上眼,像是與失去的親人傾訴一般,我們還活着,我們能活下去。

他們面黃肌瘦,在老家飽受天災人禍,飽嘗過飢寒交迫,經歷過生離死別,死亡曾經離他們很遙遠,可是,他們還是克服了千辛萬險,來到了這片土地。

他們與這片土地有緣。

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321章 武昌起義第297章 橡膠股票大崩盤第296章 文萊攻略第172章 反將一軍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238章 對美國人的質問第319章 革命黨在行動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134章 初次交手第四版零三章 勾搭第378章 隴海線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346章 佔據中東鐵路第244章 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70章 結拜兄弟第4章 漢奸劉二癩第227章 舊金山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290章 訂造戰列巡洋艦?第12章 疑雲起第1章 被穿越了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378章 隴海線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408章 搶女人第389章 讓老袁衝鋒在前第95章 跟老毛子搶公園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428章 人事大變動第369章 以打促談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434章 可願做一把刀?第5章 誰是棋子?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402章 妖僧之死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284章 張謇的決定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248章 東北振興銀行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113章 李蓮英的繼子們第330章 最後通牒第330章 最後通牒第56章 就讓你河上無匪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149章 寸步不讓第32章 修路之策第165章 陷害你只要一句話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344章 飛機發威第2章 冰天雪地第104章 梅依雲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20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1)第415章 三都澳第129章 農業恐怖主義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289章 宋教仁第158章 讓民衆自己決定吧第249章 無恥的英國軍艦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2章 冰天雪地第145章 新的征程第351章 錫良的動員第440章 發飆了
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321章 武昌起義第297章 橡膠股票大崩盤第296章 文萊攻略第172章 反將一軍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238章 對美國人的質問第319章 革命黨在行動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192章 這纔是大富豪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89章 趕走了老毛子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134章 初次交手第四版零三章 勾搭第378章 隴海線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346章 佔據中東鐵路第244章 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170章 結拜兄弟第4章 漢奸劉二癩第227章 舊金山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290章 訂造戰列巡洋艦?第12章 疑雲起第1章 被穿越了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378章 隴海線第218章 楊山河的過去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408章 搶女人第389章 讓老袁衝鋒在前第95章 跟老毛子搶公園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428章 人事大變動第369章 以打促談第140章 衝突升級第434章 可願做一把刀?第5章 誰是棋子?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402章 妖僧之死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70章 璦琿除暴(4)第284章 張謇的決定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248章 東北振興銀行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80章 璦琿除暴(14)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113章 李蓮英的繼子們第330章 最後通牒第330章 最後通牒第56章 就讓你河上無匪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149章 寸步不讓第32章 修路之策第165章 陷害你只要一句話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344章 飛機發威第2章 冰天雪地第104章 梅依雲第216章 楊玉容要被搶?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20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1)第415章 三都澳第129章 農業恐怖主義第118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3)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289章 宋教仁第158章 讓民衆自己決定吧第249章 無恥的英國軍艦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2章 冰天雪地第145章 新的征程第351章 錫良的動員第440章 發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