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梅依雲

梅寶聰狠狠的打了個噴嚏,覺得有些奇怪,難道是誰在背後議論他?

“哥哥,這就是墨爾根古城嗎?果然名不虛傳,邊外七鎮之一,來前我看過《盛京通志》,書中稱其‘北負羣山,南臨沃野,江河襟帶,上下要樞’。我真想去看看墨爾根古驛道,這條道路北穿羣山直抵江邊,將大江南岸的國土牢牢的護衛住。那李,李安生修路建商貿市場,還想着借開採銅山來修墨爾根到璦琿的鐵路,如此一來,不僅邊境更加安寧,商貿也更加便利。可想而知,這窮山惡水也總有一天會因多了人氣而山靈水秀。”

梅寶聰騎馬走在一輛馬車旁邊,從馬車中傳來了女子說話的聲音,雖不見人,但這聲音清寒雅淡,令人心頭極爲舒暢,讓人難以想象,這世上竟有如此悅耳聲音,雖然不似銀鈴也不似黃鶯,但那股清新之意卻讓人憑添無限遐想。

“還山靈水秀呢,妹妹以爲這是江南?你總忘不了江南。這黑龍江常年大雪紛飛冰凍萬里,也只有這幾個月是最爲舒適的。在此生息,大不易啊。你以爲那些移民來此的百姓,他們都心甘情願來此?沒了地沒了活路啊,也只有黑龍江去年的豐收,給了他們希望,能夠在這窮山惡水生存下去。不說百姓的自強不息,我等也要爲此添磚加瓦。李安生的種種舉措果然是良政,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啊。”

“你說要看看墨爾根古驛道,過幾日便去,咱們家在那道路公司也是有股份的,也真難爲安生兄弟的腦子,竟想出如此妙策。這路哪個不想修?可千難萬難,還是在他手中修成了。”

那輛馬車中的女子許是梅寶聰的妹妹,聽了這話頭,也起了聊興,在馬車中說道:“在齊齊哈爾拜訪程伯父時,他也提過這條驛道,黑龍江將軍、墨爾根副都統每次上任必須進行巡邊,他也經歷過。墨爾根往者需渡諾尼江,西北過興安嶺,逢山則伐樹開路,渡河則折木爲筏,馬憑水以過。至界碑舉行祭告山川儀式後,分別取去年留存標記,並新記巡視之事。各書銜名日月於木牌,以備後來考驗,此爲定例。他說在黑龍江爲官這麼多年,唯一最爲難忘的便是這艱苦萬分的巡邊。”

梅寶聰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巡邊的確艱難,山路瀰漫無跡,野狼穿行,需擇大樹去皮爲記以知歸路。夏天的時候蚊蟲跟龍捲風一樣,不颳風或雨後更加遮天蔽日,人站那不動便是一陣黑雲壓上身來。去年修路時我可是親身經歷,馬牛身上都被叮咬出的血染紅,而人則稍微好些。還是李安生髮明瞭薰煙,頗爲有效,今年也正在準備招股,辦一家薰香廠,專門用於夏天防範蚊蟲。這條路修成也是大功德,修路之時沒有任何人來掣肘,也實在是能看到修路的好處。只是如今卻有了些異樣聲音,也只怪這條路以及與路相關的屯墾、商貿太過招人眼紅。安生兄弟想法是好的,只是急切了些,想要儘快籌集資本來投資各項工廠,擋了許多人的財路。”

兄妹兩人一面交談一面往城裡走,到得落腳處,梅寶聰便親自搬了小杌子來讓妹子下馬車。

只見先下車的丫鬟挑起了馬車簾子,扶了位年輕女子下車,正是梅寶聰的妹子——梅家大小姐梅依雲。

只見梅依雲蓮步輕移,緩緩的下了馬車,纔將頭擡了起來,堆雲秀髻之下,一張傾國傾城的絕世面容。

眼眸如冬夜之星炯炯生光,又有一層雲霞深蘊其中,仿若秋波明媚,讓人不敢正視生怕褻瀆,卻又見之忘俗,鵝蛋臉極爲勻稱,猶如滿月清朗,線條極爲柔和。秀眉輕彎,勾勒出一絲如雪精神,額頭清明,與眼眉極爲融洽。面頰飽滿多一分便嫌豐少一分便嫌瘦,粉腮略施脂粉,一抹暈紅如雲蒸霞蔚,嬌羞不可方物。瓊鼻筆直高挺,朱脣殷紅似血,抿緊時清麗逼人,彎出柔和線條時又讓人心生親近,竟像是畫中走出來的女子,果然應了她的姓,如一支雪中寒梅一般,玉質冰清。

更妙的是,一雙腳乃是自然足,因梅依雲母親是江南大戶人家出身,自小在纏足上也沒有多少壓迫,自然不肯爲難寶貝女兒。

南方纏足風氣要略遜北方,纏足風氣較盛的有山西、臺灣、河南、甘肅、河北等地,而江南因天氣溼熱乾冷纏足不易,反倒是纏足這種惡俗較少的地區。

(本人的奶奶便是三寸金蓮,據說清末江南的民間普遍纏足,但不至於像北方那麼恐怖,而且是平民百姓要爭先纏足來顯示與社會的合拍,大戶人家反而要開明些,並沒有太過殘忍。)

她人長的高挑,這腳也天生不大,倒並沒有給她造成多少困擾,要不是這雙天足,只怕登門來求親的人更加多。

梅寶聰所共一母同胞的一兄一妹,兄長梅寶成在江南做官,就近照看父母的墳塋。

他們的母親是江蘇常州府江陰縣人,當年梅父在江南做官時成的親,後來梅父積勞成疾,死於任上,便葬在了梅母家鄉。因夫妻感情甚篤,梅母思念過度,兩年前也因病去世,長兄梅寶成便自請調去常州府做官,直至今日。

要不是梅家的叔叔伯伯都想着要爭搶他們的家產,只怕他們也會在江南陪伴兄長。

梅寶聰帶着妹妹北上京城,也是爲了親自料理家中產業,憑藉舊日梅家的影響,與在南邊做官的兄長遙相呼應,讓那些個白眼狼們心存忌憚。

梅家內有白眼狼,外有隆昌長等對手,實在是內憂外患,也幸虧柳暗花明又一村,遇上了李安生這福將。

梅寶聰對李安生評價很高,也有着聯姻的心思,梅依雲冰雪聰明,自然能夠猜到兄長的意思,對這傳說中的李二愣多了幾分好奇之心。

當初梅寶聰孤注一擲,將產業轉移部分到黑龍江來,尋求程德全的庇護,倒是一招妙棋,又有李安生妙筆生花,爲梅寶聰勾勒出了一張發展藍圖出來,讓他下定決心,賣出了近半家產,換取資金來投入到銅業公司,並且準備積極入股墨爾根到璦琿的鐵路修建。

只要能夠按部就班,那麼梅家的產業必然能夠扶搖直上,脫胎換骨。

李安生給出的建議是,先不忙分家,分家也是便宜那些齊心的叔叔伯伯,將家產轉移到黑龍江來,只要產業賺錢紅利足夠,總能夠分化那些叔伯,然後用交替控股的方式,隱藏資產,將一些邊角料分給那些不一條心的叔伯。

只要能夠將梅家的產業全部轉入黑龍江,到那時怎麼分家怎麼分紅,還不是梅寶聰說了算,誰能奈何他?

要見到他了嗎?那個人稱農把式李二愣的男子?

現在京城又在流傳李二愣的名字,在農把式李二愣前頭加了五個字,專業養豬倌。

說是這李二愣在黑龍江養豬養上了癮,還上疏要推廣全國,甚至辦養殖場,專業養豬。

專業養豬,倒是個稀奇事情,還辦養殖場呢。

這豬肉自古以來就是賤肉,到了清末依然如此,吃羊肉的多吃豬肉的少,民間倒是願意吃豬肉,可人都養不活還怎麼養豬。

在這個時代牛馬能運輸能耕田,雞是生蛋出來,羊則是主要的產肉動物,還能出皮毛等物,只有豬這種動物,除了能吃能睡,似乎沒什麼優點。

可梅依雲聽梅寶聰詳細說過此事,李安生推廣的養豬方法,所費並不多,相比羊而言豬畢竟產肉多,還有豬下水可食用,豬油也功效頗多,豬皮同樣可以製革,豬鬃也能出口國外,而豬糞便則能養魚,還能肥田。

她失去父母護佑,也明白人世間的艱辛不易,自然成熟許多,心裡也明白李安生的那一套包括養豬在內的《家禽家畜養殖技術》,不亞於治書立言的大賢。

至於比那些只會空談誤國的清流所立的書呆子空文,更是有益無數倍。

可笑那些搖頭晃腦的書呆子們在那裡譏笑謾罵,將李安生貶得一無是處,卻不知這本書在黑龍江活人無數,讓百姓能看到生活的希望。

人有時候想法很簡單,就圖個安穩,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解決溫飽的同時,還能夠有肉吃,那是多麼大的幸福。

可想而知,李安生在黑龍江的威望,是怎麼來的。

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道學先生們倒是忘了李安生的好處,天冷時家中燒一隻小煤爐能省多少銀子,這還是李安生髮明的,叫做蜂窩媒爐,還免費提供製作蜂窩煤的簡易機器技術。

光是這一項,一年到頭就能給國家省上多少銀子,給老百姓帶來多少溫暖。

北方老百姓冬天能燒上煤的很少很少,可李安生這個發明,卻能夠讓那個他們也能在最冷的時候“奢侈”個幾回。

或許有些大罵李安生搬弄奇(和諧萬歲)淫技巧的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也會有一個地方,保留了對李安生的公正評價吧?

梅依雲在梅寶聰的引領下,住進了在墨爾根的店鋪之中。

等略爲休息兩日,梅寶聰便會帶着妹妹到墨爾根北面的集貿市場那邊居住,他在那邊修了處獨門獨院的小宅子,跟李安生的黑龍江陸軍講武堂離開不遠,很是安全。

現在墨爾根城中的有頭有臉之人都競相在那邊買地修宅院,便是因爲那邊已經成爲了墨爾根的商貿中心。

梅依雲聽她兄長訴說了種種黑龍江的新變革,卻沒有在墨爾根古城看到,心裡也有幾分期待,期待着能到北邊去看看。

甚至是漠河與璦琿,這季節不冷,也沒有到夏季,沒有鋪天蓋地的蚊蟲叮咬,倒是能趁着這個機會走一遭,看一看,這邊陲的異樣風情。

才安頓下來,梅寶聰的隨從中人從外頭進來,當笑話般的說了件街上發生的好笑事情。

一羣紈絝子弟想要當街調戲一位小女子,剛開始小女子還躲躲藏藏的,可最後可能是不耐煩那些無賴變本加厲動手動腳,三下五除二就把那羣無賴給打倒在地,竟是個武功了不得的女俠。

梅寶聰莞爾一笑,這黑龍江發生的稀奇事多着呢,往後只怕更加多,也沒太在意。

梅依雲倒是起了興致,手撐在腮邊,美目流盼,星輝點點,想着那位女俠是個什麼模樣,什麼樣的風采,一時神往無比。

第306章 東北整軍備武大略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181章 胖爺居然是騙子?第454章 大清洗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194章 天降奇冤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298章 文萊要成爲自治領第83章 璦琿除暴(17)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90章 嫩江銅礦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19章 韋宅釋疑(2)第104章 梅依雲第388章 艱難的抉擇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188章 喊救命都沒用,嫁不嫁?第34章 農業之辯第289章 宋教仁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66章 銀行之妙用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227章 舊金山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283章 錢莊三人組被抓了第40章 初試牛刀(1)第162章 能源猜想第347章 華俄道勝銀行第431章 教會學校第171章 聯姻?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60章 豐收了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238章 對美國人的質問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225章 錫良召見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286章 新軍第十一鎮第409章 訓斥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13章 追查第282章 英國鬼子來了第288章 我有一個願望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11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6)第360章 爲四萬萬人爭國格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401章 陰謀敗露第188章 喊救命都沒用,嫁不嫁?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340章 陸軍大整編第369章 以打促談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236章 他是什麼來頭?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330章 最後通牒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9章 陷害第197章 太后,不可以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284章 張謇的決定第327章 爲了大日本帝國,請多吃點豬腰子第5章 誰是棋子?第376章 庫張鐵路處理辦法第4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82章 英國鬼子來了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378章 隴海線第428章 人事大變動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301章 伯利恆合同?第379章 海參崴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196章 王恩喜的逆襲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160章 新的遠東政策第434章 可願做一把刀?
第306章 東北整軍備武大略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181章 胖爺居然是騙子?第454章 大清洗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194章 天降奇冤第275章 這也太激進了第298章 文萊要成爲自治領第83章 璦琿除暴(17)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90章 嫩江銅礦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159章 我們是大清的俄羅斯族人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19章 韋宅釋疑(2)第104章 梅依雲第388章 艱難的抉擇第294章 狡猾的英國佬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418章 新的道路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188章 喊救命都沒用,嫁不嫁?第34章 農業之辯第289章 宋教仁第139章 這是在屠殺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66章 銀行之妙用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227章 舊金山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221章 綠林盟主陸永國第283章 錢莊三人組被抓了第40章 初試牛刀(1)第162章 能源猜想第347章 華俄道勝銀行第431章 教會學校第171章 聯姻?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87章 擦屁股的袁世凱第60章 豐收了第308章 別急,咱有王牌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238章 對美國人的質問第57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178章 奇怪的胖叮噹第225章 錫良召見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286章 新軍第十一鎮第409章 訓斥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13章 追查第282章 英國鬼子來了第288章 我有一個願望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11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6)第360章 爲四萬萬人爭國格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401章 陰謀敗露第188章 喊救命都沒用,嫁不嫁?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340章 陸軍大整編第369章 以打促談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236章 他是什麼來頭?第375章 草原盛會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330章 最後通牒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9章 陷害第197章 太后,不可以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284章 張謇的決定第327章 爲了大日本帝國,請多吃點豬腰子第5章 誰是棋子?第376章 庫張鐵路處理辦法第4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82章 英國鬼子來了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378章 隴海線第428章 人事大變動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301章 伯利恆合同?第379章 海參崴第338章 馬克沁發威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196章 王恩喜的逆襲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160章 新的遠東政策第434章 可願做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