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佔據中東鐵路

俞德明自從娶了個俄國老婆之後,便開始做起了糧食貿易,將糧食運到俄國去出售,這幾年下來,倒是有了些身家。

可是,最近形勢卻大大的不妙了起來。

俄國缺糧不假,但是糧食貿易卻並不好做,俄軍對這些中國商人的態度越來越惡劣起來。

江東六十四屯經過幾年的發展,逐漸的成爲了糧食基地,這讓近在咫尺的俄國人眼紅不已。

雖然海蘭泡的糧食種植比俄國其他地方要好些,但仍然比不上江東六十四屯。

俞德明一直在擔心,貪得無厭的俄國人會再次侵佔江東六十四屯,那樣的話,家園將被再次踐踏,好不容易擁有的美好前途,將會再次的破滅。

好在東北軍一個團的兵力進駐江東六十四屯,讓俞德明等人有了些底氣。

不過,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這天,海蘭泡的俄國民政官召集了俞德明等中國商人,宣佈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由於戰爭壓力使得糧食價格不斷上漲,中國的糧食如果漲價,那麼將會被收取追加賦稅。

糧食現在很緊俏,尤其是俄國大量缺糧之後,其實俄方應該鼓勵中國糧食大量進入海蘭泡纔是,爲何會出這個昏招?

正當他們不知所措的時候,幾天之後,俄方正式宣佈,由於中國商人投機倒把,刻意提高糧食價格,所有中國商人這些天在海蘭泡等地囤積的糧食全部被沒收。

這下子就暴露出了俄軍的真實意圖,他們這是要主動進攻了。

沒收中國商人囤積的糧食,將會使得一段時間之內海蘭泡等地的俄軍不會有缺糧之虞,而緊接着,俄軍必定會大肆進攻,東北到處都不缺糧食。

俄國也意識到東北軍的根基在黑龍江很深厚,而如果能夠將主戰場放在黑龍江,將黑龍江打殘,通過以戰養戰,戰事將會輕鬆許多。

俄方強行的沒收了他們的糧食,他們的財產,並且將他們驅逐出境。

這個時候,除了他們這些商人,海蘭泡少有中國人,中國人都忙着春播呢。

俄方居然以他們犯了間諜罪的名義驅逐,並且強行毆打虐待,差點就用刺刀往黑龍江裡頭捅。

要不是顧忌東北軍就在江東六十四屯駐紮,只怕又是一場海蘭泡慘案。

俄軍還沒有做好全盤的軍事部署,相關的作戰計劃還沒有制定出來,只能暫時隱忍。

同樣的現象發生在海參崴、伯力等城市,中國商人憑着這些年的努力,從中俄貿易上發了不少財,讓俄國人不爽的是,中國人賺了他們的錢,全部投入到了中國,並沒有使得俄國城市有多少的繁榮,反而因爲中國商人引發的虛假繁榮,讓俄國人的口袋癟了不少。

俄國人驚呼,他們的錢都給中國人賺去了,這也是俄國方面態度惡劣的原因之一。

戰爭本來就是掠奪,不靠掠奪,光是軍費就難以承受。

李安生得知了這一消息之後,立即譴責了俄方的行徑。

同時,李安生也宣佈,由於大量的俄國人都犯有間諜罪,沒收這些俄國人的財產,並且驅逐出境。

這些俄國商人包括了大量的木材公司、煤鐵礦開採公司、航運公司以及銀行,李安生毫不客氣,既然老毛子恬不知恥,幹得出這種齷齪事,那麼他不介意十倍奉還。

什麼是強盜思維?什麼是強盜行徑?李安生就是,絲毫不來跟你老毛子扯皮,多費口舌,直接徵用沒收,直接驅逐。

俄國只是得到了價值不過數百萬元的糧食,而這次李安生橫蠻了一回,俄國人卻損失了數千萬甚至上億的財產。

要是能夠將鐵路附屬地城市,甚至是哈爾濱的俄國人資產全部沒收,那樣的話,只怕光是這些所得就能夠支持這次東北軍的過半軍費。

這些俄國人犯了間諜罪,這個罪名的處理方式,是按照俄國方面來的,你怎麼幹,我就怎麼幹,乾的要比你出色。

中國人沒有多少資產可以給俄國沒收,但是老毛子在中東鐵路附屬地經營多年,積蓄雄厚,真真是一塊肥肉。

俄國的如意算盤算是打錯了,他們還是錯誤的估計了李安生的蠻橫,比他們想象的要蠻橫十倍。

這個動作一出來,頓時便是驚濤駭浪,這簡直就是在直接宣戰,逼迫俄國必須要採取全面戰爭的方式來制止東北這種野蠻不合規矩的行爲。

俄國隨即宣佈,繼續進行動員,徵召六十萬人入伍,這些新兵大部分將會從西伯利亞等地徵召,俄國已經不再關心有多少糧食產出,反正可以從中國搶掠。

英法出於種種考慮,強力的壓制沙俄對中國宣戰,俄法協約與英俄協約雖然都是針對德國的同盟的,但是他們仍然有義務在俄國對中國宣戰後提供一切的便利,甚至是援助。

這種無法保持中立的立場與態度,將會導致中國採取損害英法兩國利益的舉動。

德國想必很樂意看到協約國的力量在東方被大量的消耗,也樂意見到英法的在華利益被打擊,德國甚至只需要付出點低息借款或是一些軍事援助,就能夠達到利益最大化,讓中國成爲它打擊協約國的工具。

想到中國整編的七十多萬陸軍以及數百萬的後備役,英法就很是頭痛。

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雖然看起來有些虛弱,要是讓德國利用起來,很是危險。

英法的勢力範圍不在東北,放任俄國擴大戰爭,即便攻佔東北,破滅李安生“專制”政權,便宜的也還是日俄兩國。

俄國教訓一下東北可以,但是千萬不要因此而損耗大量的元氣,也不要將中國這個難以一下子滅亡的國家徹底的推向同盟國。

其實現在整個世界都明白,中俄已經避免不了大打出手,俄國爲了保住中東鐵路,也必須要絕地反擊。

5月13日,俄軍越過同江河口,大舉入侵同江等地,妄圖直接侵入松花江兩岸的工業重地。

俄軍一進入同江就與東北軍守軍激戰,小股部隊則到處燒殺搶掠,製造慘案。

中俄戰爭有全面爆發的趨勢,俄軍對松花江流域的全面攻擊,也直接觸及了東北軍的底線。

尤其是沙俄仍然不知悔改,屠殺平民,燒殺搶掠,這種行爲讓李安生拍案而起,難以接受。

兩天後,東北宣佈驅逐所有的的俄國外交人員,並且將部分犯下間諜罪的俄國外交人員與俄商進行公審,一律槍斃。

只允許你老毛子殺我們中國人,就不許我們殺你們俄國人?

哪裡有這樣的道理,李安生就是不信邪。

東北軍也開始了向中東鐵路沿線的俄軍發起了全線進攻,李安生從來就不是個按照牌理出牌的人。

在西方世界看起來,是膽大妄爲,狂妄到了極點,但是,不如此,如何能震懾列強。

不過,更加震撼的是,東北軍只動用了黑龍江與吉林三個師的兵力,在兩天的時間裡,就基本攻佔了所有中東鐵路沿線的據點,只剩下哈爾濱的俄軍還在苟延殘喘,倒不是東北軍拿不下,而是不想讓戰火將哈爾濱毀掉,破壞容易,重建卻要費功夫。

白毛將軍霍爾瓦特拒絕了投降的要求,讓李安生感到很遺憾。

他再次的親臨前線,準備見證東北軍徹底收復哈爾濱的那一刻。

東北軍連續的三次勸降都給白毛將軍給拒絕,李安生考慮再三,還是咬牙決定強攻,炮火絲毫不吝惜炮彈的猛烈轟擊,教堂、將軍府等標誌建築成爲了飛艇重點照顧的地方。

現在飛艇投彈已經稍微有了些準頭,上帝沒有保佑俄國人,連教堂都給飛艇投下的炸彈給炸成廢墟。

只用了兩個小時,俄軍就全線投降,絲毫沒有戰鬥下去的勇氣。

李安生等待這一天已經許久,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秘密調動軍隊,就是爲了迅速的拿下哈爾濱。

霍爾瓦特似乎沒有勇氣與將軍府共存亡,選擇了投降,垂頭喪氣的失神站立,彷彿無助的俄國農民一般,哪裡還有半點的意氣風發。

李安生可沒有興趣跟霍爾瓦特這種人半點廢話,直接讓人將所有俄國人全部關押起來,等候處理。

中東鐵路全線打通,李安生開始迅速清理俄國的資產,傾訴俄國的殘餘。

東北軍佔據了中東鐵路之後,局勢就變得很樂觀。

整個東北因此而全盤走活,只要據守滿洲里與綏芬河兩個站點,據守江東六十四屯與璦琿,據守黑龍江與松花江河口,俄軍就無法侵入東北腹地。

將來的戰場將幾乎集中於這幾個地方,綏芬河的東北軍防備海參崴與雙城子的俄軍,黑龍江與松花江河口防備伯力等地的俄軍,而璦琿沿江重鎮,則吸引海蘭泡等阿穆爾俄軍,至於滿洲里前線,則能夠直接威脅赤塔,將俄軍的兵力拆分,無法集中力量在某個戰場進行決戰,各個擊破。

反觀東北軍,因爲中東鐵路而使得能夠隨時握緊拳頭,狠揍任意方向的俄軍。

在這個關鍵時刻,水陸並行,成爲了現實。

將來攻下海參崴,甚至廟街,則能夠徹底的實現水陸並行,陸海聯運,使得東北能夠真正的成爲王霸之地,自成體系。

接收哈爾濱並沒有讓李安生有多少的興奮,他真正在意的,是如何處置中東鐵路。

這條鐵路價值一兩億銀子,可不是鬧着玩的,戰爭期間固然無法出售鐵路,但並不代表沒有辦法,從鐵路上暫時套一筆資金出來。

他可沒有傻到以爲立即成立新鐵路公司就能將中東鐵路整體打包或是發行債券,畢竟戰爭還沒有結束,東北軍勝負如何,結局如何還未可知。

萬一民間資本家們購買了鐵路股份,結果給俄國奪了回去,那不是血本無歸?俄國人還必定會反攻倒算。

中東鐵路掌握在東北軍手中,將會使得東北軍後勤補給的壓力大大的鬆了上一口氣,但是這還不夠。

李安生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發行一種新式債券,這種債券的利息以這段時間之內中東鐵路公司的運營利潤爲抵押,作爲支付手段。

在戰爭期間,中東鐵路必定是個賺錢的搖錢樹,這種債券等於是將錢借給政府,而政府則將中東鐵路的利潤拿出來分紅。

等到戰爭結束,這些債券將會自動轉爲中東鐵路公司債券,要是東北軍戰敗的話,東北信譽還在,也不怕本金給吞了。

當然東北政權不復存在的話,自然這些本金很有可能打了水漂。

可耐不住這投資收益極爲可觀啊,短短的時間就能有高回報,這點風險還是值得冒的,更何況,只要東北軍打贏這場戰爭,他們就又能發上一筆,短期債券直接轉爲鐵路公司債券。

即便有點冒險,也無法阻擋這種債券的誘惑,於是,短期內居然出現了一波購買短期債券的高潮。

大概是很少有人能夠拒絕這樣的誘惑的,直接能分享中東鐵路的利潤,又能夠隨時將債券變現。

如此一來,只怕整個東北的資本家以及民衆,都要期盼着東北能夠獲得這次戰爭的勝利,從而進一步獲得利益。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國已經無法迴避,只能硬着頭皮進行國戰,不徹底的征服北滿,就很難奪回中東鐵路,奪回在北滿的勢力範圍。

多年心血化爲烏有,付諸東流,誰能接受這個慘淡的結局?

5月21日,沙俄正式向中國宣戰。

第二天,北京政府在李安生的強烈敦促下,向沙俄宣戰,並且開始了大規模的動員。

中俄之間戰事的升級,使得列強各國坐立不安,開始了各自的表演。

尤其是英法,紛紛調派在中國的軍隊,集結待命,以此來向北京政府施壓,甚至調動了軍艦,發出戰爭威脅。

袁世凱或許有些忌憚,但是李安生隨之通電全國,堅稱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只要中國萬衆一心,不惜亡國滅種,也要打出一片新天地來。

英國很害怕龐大的中國市場就此向他們關閉,自然是軟硬兼施,希望北京政府能夠從實際出發,儘快逼迫東北反動政權下臺。

他們的棉布棉紗在中國的份額,讓他們根本就不敢大意,要是袁世凱也來上那麼一出,置之死地而後生,沒收英法在華財產,那麼事情就更加的糟糕。

當年慈禧並不是沒有做過類似的瘋狂事情,向八國宣戰,這回東北爲何就不能更加的瘋狂呢?

第112章 馬賊也來送財(1)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191章 這是個大陰謀第12章 疑雲起第409章 訓斥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15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2)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383章 長興島軍備基地第131章 殺人盈野第96章 步步緊逼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283章 錢莊三人組被抓了第191章 這是個大陰謀第392章 沙俄的陷阱第60章 豐收了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247章 重建南洋水師?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413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34章 農業之辯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318章 公然挑戰第304章 關於造艦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254章 安琪來了第48章 被誣告了第318章 公然挑戰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9章 陷害第250章 求新機器廠第324章 混亂的局勢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345章 軍心可用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319章 革命黨在行動第255章 這就是美國小妞第440章 發飆了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96章 步步緊逼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195章 革命先驅胖叮噹第172章 鐵良召見第314章 首輪談判就不爽第378章 隴海線第74章 璦琿除暴(8)第31章 神秘手錶第344章 飛機發威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439章 攻擊第224章 關二爺是朝鮮人?第94章 三把火燒誰?第21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2)第319章 江南造船廠的新歷史第235章 你死定了第395章 段祺瑞組閣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415章 三都澳第135章 激烈衝突第122章 載洵那個小兔崽子第45章 初試牛刀(6)第323章 兩江獨立第172章 反將一軍第440章 發飆了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82章 璦琿除暴(16)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323章 兩江獨立第310章 文萊大屠殺第452章 沙皇遺孤第293章 大豆小麥換戰艦第405章 進駐四川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145章 新的征程第337章 大刀隊第271章 我們應該爲他們做點什麼第420章 留下來吧第180章 官不大,你一輩子都趕不上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141章 鐵道游擊隊第240章 中醫進入美國軍隊?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43章 初試牛刀(4)第439章 攻擊
第112章 馬賊也來送財(1)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191章 這是個大陰謀第12章 疑雲起第409章 訓斥第14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1)第15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2)第102章 傻子弟弟第144章 抗俄英雄第383章 長興島軍備基地第131章 殺人盈野第96章 步步緊逼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283章 錢莊三人組被抓了第191章 這是個大陰謀第392章 沙俄的陷阱第60章 豐收了第242章 來人,給我買下這裡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247章 重建南洋水師?第268章 捏住錢莊的喉嚨第406章 日置益爲日本妓女請命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413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34章 農業之辯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318章 公然挑戰第304章 關於造艦第214章 脣槍舌劍第254章 安琪來了第48章 被誣告了第318章 公然挑戰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9章 陷害第250章 求新機器廠第324章 混亂的局勢第396章 李安生訪俄第345章 軍心可用第106章 陰謀的味道第319章 革命黨在行動第255章 這就是美國小妞第440章 發飆了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96章 步步緊逼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195章 革命先驅胖叮噹第172章 鐵良召見第314章 首輪談判就不爽第378章 隴海線第74章 璦琿除暴(8)第31章 神秘手錶第344章 飛機發威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65章 高附加值農業第439章 攻擊第224章 關二爺是朝鮮人?第94章 三把火燒誰?第21章 胭脂溝發展大計(2)第319章 江南造船廠的新歷史第235章 你死定了第395章 段祺瑞組閣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415章 三都澳第135章 激烈衝突第122章 載洵那個小兔崽子第45章 初試牛刀(6)第323章 兩江獨立第172章 反將一軍第440章 發飆了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82章 璦琿除暴(16)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323章 兩江獨立第310章 文萊大屠殺第452章 沙皇遺孤第293章 大豆小麥換戰艦第405章 進駐四川第230章 摩根的態度第426章 頭腦要新第145章 新的征程第337章 大刀隊第271章 我們應該爲他們做點什麼第420章 留下來吧第180章 官不大,你一輩子都趕不上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354章 這就是援軍?第141章 鐵道游擊隊第240章 中醫進入美國軍隊?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43章 初試牛刀(4)第439章 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