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官縣,三合村。
三合村雖名三合,實爲三河,因此村位於三河匯聚之地,因以爲名。
不過在六十來年前,天下大旱,引得王朝傾塌、兵亂四起,甚至有災疫橫行,這三河村外的三條河溪也枯了兩條,只剩下平日裡最爲寬廣的一條梧溪並未乾涸,勉強維持住了一村人生機。
後來人心思定,有明主蕩平宇內,建立新朝,這天下也就恢復了安寧。
不過就算如此,三河村外乾涸的兩條溪流也沒能恢復舊觀,只剩下了一條縮減了不少的梧溪和稀稀拉拉的一村老少。
概因侯官縣所在的閩州是當年災情最重的幾個州郡之一的緣故,全州各地十戶九空,男丁十不存一。於是朝廷決定,編戶齊民,重新檢定人口,另遷其餘州郡人丁以充閩州。
而三河村因爲有來自其他地方的人口混編其中,這沒了兩條河的三河村也就變成了三合村,以羣民會聚之意爲名。
……
夕陽斜墜,薄暮冥冥。
謝端走在村外的田埂上,牽着老牛向家中行去,頗有些迫不及待的樣子,心中已然開始期待起今夜的夢遇。
謝端少孤,祖輩沒於兵災之中,父母也因病而亡,只留他一人被鄉里鄉親拉扯着長大。
雖然童年悽慘,但謝端心志甚堅,甫一有自立能力時,便從寄居的鄰舍屋中搬出,自己起了一間茅屋陋居,安身其中。
身爲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典型,按理說謝端只要勤于田作,漁採治生,一年到頭來總能混個肚圓,長此下來攢些財資,娶妻生子也不是什麼問題。
不過他胸懷大志,有意仕途,是以常在村中私塾旁聽,因此耽誤了自家田地中的活計,故而直到數年前也還是一貧如洗,且其人志向不改,並無愧意。
當然,在三年前,因爲一次偶然的遭遇,謝端的生活發生了變化,終於開始了好轉。
回到屋中,謝端不出意料地看見了桌子上熱氣騰騰的飯食,雖然不算奢侈,但素粥野菜,兼有幾條小魚,倒也滋味鮮美,足以慰藉一天的疲憊。
謝端恭謹地對一旁案几上供着的一枚巨螺行了一禮,於心中默謝,而後方纔拿起碗筷,如風捲殘雲般的將桌上飯食一掃而空,而後收拾完畢,又閉目誦讀一會今日旁聽而來的經書,方纔翻身上了牀榻歇息,沉沉睡去。
半夢半醒間,謝端看見一尊神人出現在自己夢中,周圍雲漢昭回,三光宣精,如法陰陽,似蘊五行,令人一瞧便知是仙神入世,特來點化凡人。
謝端並不驚訝,而是躬身一禮,誠心誠意道:“弟子拜見先生。”
神人微微笑道:“謝端,今日且不學經典,吾另有要事相告。”
謝端微微一愣,沒成想這位天神竟然有別的事情要告訴自己,於是垂手肅立道:“還請先生賜教。”
神人點點頭,周身遮蔽面容的輝光消退,露出一張少女的精緻面龐,聲音也變得悅耳動聽:“汝可知吾之來歷?”
謝端搖頭道:“弟子不知。”
神女笑道:“吾在汝家已有三年矣,汝如何不知?吾知汝心中已有猜測,且儘管說來。”
清脆的聲音入耳,謝端沉默片刻,方纔鼓起勇氣道:“既然先生不覺冒犯,還請弟子試言之。”
“善。”
“弟子三年前嘗於閩江觀濤,無意中得一大螺,大如一石米斛。弟子以爲其中必有異寶,於是歸家藏之,貯於甕中。自得此螺後,弟子每日回家,都見戶中有飯飲湯火,如同家中另有一人主持家務,弟子以爲神,遂供之。
“將那大螺供上後,弟子方能在夢中見到先生,並從先生處學到陰陽經世之略,陰符用兵之機,並以詩書禮樂諸般經典。是以弟子覺得,先生來歷,恐與那大螺有關。”
雖然神人顯露本來面容,卻是一位神女降世顯化,但謝端依然恭敬以對,執弟子之禮,並無其他念頭生出。
神女輕輕點頭,滿意道:“汝所思無錯,那異螺確實爲吾寄居之物。”
看着面前年紀輕輕輕、意氣風發的英俊書生,神女眼神悠然,想起了一甲子前的舊事。
“吾且告汝,吾乃天漢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吾權相爲汝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汝居富得婦,自當還去。”
謝端一愣,疑問道:“弟子不過一尋常凡人,不知有何因緣,能使名聲上達天界,入於天帝之耳?”
雖然俗世中神鬼之事只爲傳聞,但謝端既然有夢遇神人的奇遇,平日裡便對類似事件多上了幾分心,三年來有意無意間倒也有了一番瞭解,知道天帝身爲羣仙之首,統御衆神,監察三界,定命衆生,不可能平白無故地對自己一個凡人加以青眼,是以其中定有因緣。
白水素女笑吟吟地看着謝端,話語中多了一抹讚許之意:“不錯,果然機敏。既然你能想到這一節,我再告訴你其他一些事也不算逾矩。這也是爲了讓你心中警醒,不致再入歧途。”
再入歧途......謝端心中一動,有所猜測,於是俯身一拜,道:“請先生賜下。”
神女言語間對謝端多了幾分親近之意,聞言便道:“我且問你,你可知一甲子前閩州大旱之事?”
謝端道:“蒙先生三年來教導不輟之故,弟子自然對其有所瞭解,六十餘年前,天下大旱,而閩州尤爲嚴重,僅以侯官縣一地爲例,全縣一十九條河流,除閩江之外,剩下十八條幹涸了泰半,只有荊溪、梧溪、七瀨溪、穆源溪以及大目溪五條倖免於難。”
神女笑道:“你可知此事背後根源?”
謝端答道:“弟子不知。”
於是神女娓娓道來,爲其詳敘諸事。
原來,六十年前天下大旱,正是前朝末帝失諸刑德,因而天人感應之下上天降災,垂現異跡,警醒當時帝王。
“古人云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此之謂也。”神女緩緩道。
帝王淫佚,國家衰微,不能統理羣生,以致諸侯背畔,殘賊良民以爭壤土,廢亂德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於下,怨惡畜於上。上下不和,則陰陽繆盭而妖孽生矣。此災異所緣而起也。
前朝末時,因着帝王無道,羣生哀怨,天地間陰陽之氣駁亂,彌塞乾坤,因而上天有感、天帝下命,令衆神將天地間鬱結的災異惡氣點化爲旱魃,使其誘發旱災,以消卻王朝天命,好再起新朝,另立乾坤。
“當時旱魃行旱,又有瘟鬼布疫,因而人間變作了這副境地。”
謝端雖然長於新朝,但也從鄉老先人那裡聽聞過當年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悽慘模樣,聞言心中疑惑,不由爭辯道:“前朝末帝無道,可世間百姓何辜?以致令羣生受禍?”
白水素女聞言略有沉默,頓了頓後方道:
“當年因着一些事情,衆神之間發生了矛盾,很是出了些差錯。最終羣神定論,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讓災禍連綿,殃人無算,不如令災劫一朝而止,速速宣泄後立刻退去。不過即便如此,也有部分仙神不滿,最終對於天帝之命陽奉陰違,比如你,便是其中之一。”
“我?”謝端驚訝出聲,縱然他心中已有猜測,但也沒受住神女驟然挑明真相之下帶來的衝擊。
“不錯,正是你。”神女重複道,“你之前世,便是閩江水神,閩人所謂水部尚書、鎮海王陳元龍是也!”
“啊?!”謝端大吃一驚,鎮海王的廟宇,就連他也是去拜祭過的,因爲大旱之時閩江未枯,活民無數,是以近年來此神廟宇在閩州地界內名聲不小,香火鼎盛。但謝端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便是鎮海王轉世!
他連忙向神女道:“還請先生爲我開悟,指點迷津!”
神女嘆了口氣:“你前世便爲我座下弟子,當年你被天帝貶斥、打入輪迴時我沒能護住你,如今怎能再視之不見?”
於是緩緩道來當年因果,爲謝端敘說背後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