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
王者之師自大同向東南方紫荊關行進。
……
【如果按照原路撤退,基本是萬無一失。】
【然而王振非要回老家蔚州耍威風。】
【這一下大軍又要繞道,改成從紫荊關回京。】
【此時,幾十萬士氣低落、疲於逃命的軍隊,直接暴露在瓦剌軍眼皮底下。】
【這樣做的嚴重後果,大臣們不是不知道。】
【但王振的背後是皇帝,皇帝又十分信任王振,大臣們也無能爲力。】
【最後就連精通軍務的英國公張輔也乾脆一言不發。】
【而經過多日觀察後,久經沙場的也先摸清了這支明軍的底,開始嘗試尾隨追擊。】
……
大漢·武帝時期
“朕看明白了。”
劉徹舔了舔嘴脣。
“什麼王振不王振的。”
“全是幌子。”
霍去病看不得這麼蠢的操作,隨即皺眉看向皇帝。
“陛下的意思是,這都是朱祁鎮自己的決定?”
劉徹一甩袍袖,一抹譏笑自嘴角涌起。
“算一算,這朱祁鎮此時已經二十二歲了。”
“在位也十四年了,就算他生於深宮長於婦手,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真的能聽之任之?”
霍去病眼眸一沉暗自思索,衛子夫也同樣陷入沉思。
劉徹看着天幕,眼中精光閃過。
“即便那王振說動了明英宗親征。”
“但在前線幾番折騰,他真能被王振徹底矇蔽從而對前線情形一無所知,聽之任之嗎?”
……
【事實上從大同到紫荊關的這一路原本應該十分安全。】
【早在洪武年間起,這條線上就有明朝的大批衛所。】
【然而時過境遷,各處衛所不是淪陷就是裁撤。】
【這一條線路,早就變成蒙古騎兵的自由通道。】
【於是數萬瓦剌大軍尾隨追擊,很快逼近了明軍。】
【然而弔詭的事情發生了。】
【據史書載,王振在確定了從紫荊關回京後,又生怕大軍踩壞了老家的莊稼。】
【眼看就要到蔚州,立刻又下令全軍向東而折!】
【改從居庸關入京!】
.тTkan .¢ Ο ……
{我特麼怎麼想怎麼覺得這理由扯淡,扯他孃的螺旋昇天大臭蛋!}
{你一太監能牛逼到讓大軍隨你旨意而動?!你特麼以爲你是晚唐宦官啊!}
{王振找朱祁鎮說唄。}
{就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王振給朱祁鎮背鍋呢?}
{感覺朱祁鎮出征的想法是:也先不敢主動碰明朝大軍,他帶着大軍去耀武揚威一番後也先主動撤退。}
{後面明軍也是後勤爆炸導致崩潰的,瓦剌軍並沒有一開始就敢和大批明軍正面作戰。}
{但明朝對也先的實力肯定是有所認識的,在之前的四月份就已經搞綏靖政策了。}
{明史對於這次行軍的過程描述的極其荒誕,讓人感覺制定計劃的人甚至連當代初中生都不如。}
{但你知道它瞎寫,並不代表就能“反推”出真實的場景。}
……
大明。
“這還重要嗎!”
朱元璋不知摔碎幾枚茶盞了!
“兩日急徵大軍出征是不是事實!”
“沒有廟算直接出兵是不是事實!”
“朝令夕改又是不是事實!”
“你們憑什麼看不起草原部落?”
“就因爲北伐北征?”
“那你們想沒想過爲什麼要頻繁北伐北征!”
朱元璋叉着腰,唾沫橫飛的謾罵着。
征戰沙場多年他從沒怕過。
但現在他怕了。
一羣勳貴被一個沒卵子的貨牽着鼻子跑。
他們怕的是那太監?
不,他們怕的是皇帝!
一個四六不懂的皇帝!
一個大權在握任性妄爲的皇帝!
而這種人會給大明帶來什麼?
胡亥、宋徽宗。
這倆名字不停的在他腦子裡來回播放。
此時就連隋煬帝都不配進這個名單!
最後,胡亥兩字漸漸隱去。
只留宋徽宗三個字在老朱腦子不停跳躍着。
老朱被這想法嚇一個踉蹌。
“不……”
馬皇后上前攙扶着他,他的手一直顫抖不停。
此時,他連騙都很難騙自己了。
明軍這麼一鬧,就等於走了個折返跑!
撤軍的最佳時機早就沒了!
盛頭時期的草原騎兵有多快、多猛,他難道不知?
除非拋棄輜重連夜不停的急行軍,不然……
這些已經銳氣盡失的大軍,就是草原騎兵嘴裡的肉!
……
【八月十一日,皇帝車駕次宣府東南,行五十六裡。】
【八月十二日,車駕次雷家站,行二十里。】
【八月十三日,車駕仍在雷家站。】
【是日,“車駕將發,宣府諜報虜衆襲我軍後,遂駐蹕,遣恭順侯吳克忠爲後拒”】
【也先的主力部隊追上了負責斷後的明軍。】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下意識的算了一下。
兩眼不由驚愕圓睜!
“他還在宣府住了一天?!”
……
大唐·玄宗時期
“從宣府東南到達雷家站,竟然只走了二十里就停留了下來?”
李隆基覺得在見過徽欽高三帝后,不會再有讓他驚訝下限的皇帝了。
但現在他發現,他錯了。
短短一段路走了兩天也就罷了。
得到“虜衆襲我軍後”的情報後,不僅未下令加速行軍。
而是在派出斷後部隊的同時,竟然停留下來!
這人有病啊?
該跑的時候你不跑?
這時候這麼硬氣的嗎?
這時候你該學宋太宗漂移就學啊!
……
【恭順侯吳克忠受命先率一萬五千人拒敵,結果被全殲。】
【隨後,成國公朱勇又率三萬人(一說四萬五千人)拒敵,結果在鷂兒嶺被瓦剌騎兵從兩翼伏擊夾攻,全軍覆沒。】
【大明親征軍戰力最強的精銳部隊,就此全軍覆沒。】
【八月十三日,得知軍隊覆沒的消息後,朱祁鎮和王振才領着這支敗象已露的軍隊開始撤離。】
【八月十四日,大軍到達土木堡。】
……
天幕上。
漫天的黃沙飛舞。
ωwш ●ttka n ●c o
荒涼的古道上擠滿疲憊不堪仍在行進的兵卒。
一些騎馬的傳令兵從他們身邊策馬而過,蕩起的沙塵久久不散。
不時看見道邊蹲着一小撮兵卒。
一個個灰頭土臉眯着眼睛彷徨四顧。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坐在石墩上一動不動。
看到這一幕後。
他頓時如同身入冰窖。
整個心都涼了。
若是軍心旺盛,也不是不能打。
但此時……
你看看這四周的亂象……
這看上去哪裡像大明軍隊!
簡直就是一羣烏合之衆!
要知道,他們的對手是草原上的瓦剌人!
那些人剽悍勇猛,又善騎射,充滿血腥!
再看看這些如同無頭蒼蠅般亂哄哄的兵卒……
“完了……”
……
天幕上的畫面順着軍隊向後推進。
土坡上一片空地,被密密麻麻的大帳佔滿。
中間的位置的營帳是這裡最大的一個營帳。
四周遍插旗幟,一羣太監宮女端着就寢時的各式用具,螞蟻搬家般跑來跑去。
此時,中間的大帳前佇立了一羣人。
在一位大臣的帶領下,衆朝臣緊跟在後默默站立着。
……
【土木堡距離懷來只有二十五里。】
【衆官主張先擁朱祁鎮撤入懷來,但王振因爲自家輜重千餘輛未至而要求留在此地等待。】
【禮部尚書鄺埜力諫,結果被王振呵斥,被左右拖出。】
【於是,明軍大軍駐紮土木堡,既無水源,又處在道路要衝。】
……
天幕上。
王振站在大帳前看着被拉走的大臣,冷笑着。
突然,前方猛然出現騷動!
一匹快馬自前方飛馳而來!
馬上探馬一路大喊:
“報——瓦剌自正前方攻來!”
“唰”的一下,王振臉色變得蒼白!
他大驚失色的鑽進營帳。
營帳前的衆大臣紛紛亂了陣腳,四周一片大亂。
帳篷裡的人往外跑,外面的人往裡面跑。
兵找不到將,將四處跑着找不到傳令的人。
四處都是跑動的兵卒。
而此時,
前面漸漸騰起塵煙。
鋪天蓋地而來!
……
【八月十四日,也先率瓦剌軍將明軍圍困於土木堡。】
【是夜,瓦剌兵連夜猛攻土木堡北面三十里的麻峪口。】
【明軍在此時竟然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結成軍陣數次打退瓦剌的進攻。】
【八月十五日,也先佯裝議和,王振一見對方兵退,急令移營。】
【行軍不到三四里,瓦剌兵再次合圍,又以鐵騎蹂陣而入。】
【明軍陣腳大亂自相踐踏,“傷亡居半,死者三分之一”】
【釀造這一慘禍的王振,也一併慘死於軍中。】
【而翻開陣亡名單,更令人痛心疾首:】
【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
【學士曹鼐、張益等數六十六位的仁宣兩朝文武大臣被殺。】
【只有大理寺右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文選郎中李賢等數人僥倖逃出。】
【騾馬二十餘萬匹,以及海量衣甲器械輜重,都被瓦剌繳獲。】
……
天幕上。
在那屍橫遍野的戰場上。
隱然飄揚着一面大明的龍旗。
身穿戰甲的朱祁鎮,在數名護衛的簇擁下。
淡然的下馬放劍。
……
【而也先的弟弟賽刊王在經過明朝俘虜的辨認後,也確認了一個驚天的事實。】
【大明皇帝朱祁鎮,被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