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烏穆之戰(六)

坦部麾下的騎兵齊聲喝“殺”,他們依借坡地的坡度坡度讓騎兵座下的戰馬更容易完成加速,他們幾乎是一下坡地就達到衝鋒速度的要求。

按照騎軍衝鋒陣勢,燎這一屯和許多同樣是持騎槍的袍澤被按照在衝鋒陣型的最前面,他們在衝鋒的過程中沒有端平騎槍,而是把騎槍夾在右臂適當地往下斜。

牢牢跟在槍騎兵後面的是弓騎兵,他們此時已經將騎弩或者角弓握在手裡,一般在射完兩輪到三輪的箭矢後他們會換上漢部騎兵每個人都會裝備的戰刀,準備近身廝殺,不過這些弓騎兵的主要任務不是用戰刀近身殺敵,他們需要儘可能的保護自己不在衝陣的過程中掉隊或是被敵人殺死。

數量頗多的刀騎兵,他們每個人都是持着一柄加長刀柄的斬馬刀,那種斬馬刀大約五尺六寸,加長了的刀柄能讓他們在馳騁中輕鬆利用戰馬奔馳的速度殺敵,前衝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只要把斬馬刀橫出去基本不用刻意去揮動就能殺人。而他們將會跟在弓騎兵的梯隊後面進行衝陣,在交錯馳騁的過程中用斬馬刀儘量收割生命。

轟鳴的馬蹄聲是目前草原上唯一的聲音,兩支不同陣營的騎軍卻選擇不退縮,他們可以稱得上兇悍,選擇直直向對方發動衝鋒。

兩支由騎兵組成的箭頭越離越近,匈奴軍隊這方几乎沒有陣勢可言,而事實上匈奴騎兵在作戰時缺少新意。他們依靠的是自身地蠻勇和對騎術的熟悉,其實就是依靠身爲草原民族的本錢在作戰,這有一部份是因爲缺少文化,另一部份則是處於草原民族天生對騎戰所擁有的自信。

漢部的騎兵同樣有着匈奴騎兵所擁有的本錢,誰都不會忘記漢部的人口結構是經過調整纔有如今的均勻,在還沒有調整前漢部的草原人口數量曾經一度佔到了七成。

漢部地軍隊兵源其實也沒有因爲人口結構均勻而改變多少,漢部騎軍目前的士兵仍然是以以前的草原人爲主,只不過那些草原人都不承認以前的民族,某些人就根本沒自己地民族甚至姓氏。所以他們選擇遺忘並堅信現在的自己是一名漢人沒什麼出奇的地方。而農耕民族一般很難被選上成爲一名騎兵,原因自然是不必再多談了,需要正視的是漢部騎兵地馬術不會比匈奴人差多少。

匈奴人一直以來都存在一個誤區,他們無比肯定林斌來自漢國。想當然耳就會往“漢部肯定也是漢國人居多”的方向想。別奢望在這個探查敵國情報觀念如此微薄的年代,各國政權會去考究某個民族某支軍隊是什麼人口構造,他們在乎的太過片面,無非就是那個敵國有多少軍隊。被派來多少軍隊作戰罷了,至於後勤、國力、後續兵力等等,那是現代纔出現地觀念,在目前爲止都尚算模糊。

無可否認。漢國真的很富裕!漢國從來都不缺少金屬也不缺乏先進的技術,但是受於國策地關係,執行地還是黃老無爲之術。基本上不提倡動甲兵。在沒有動亂地時候總是例行的製造一些器械存放。數量不是很大,一旦到了有戰亂地時候纔會得到命令大量趕製。

國家的軍事力量必然與之國策相掛鉤。在‘修生養息;於民不爭’的國策下,漢國是富裕了,但較之開國時期相比,軍事實力也因爲這一政策而不斷被消減軍費,除了邊塞一直在大量補充戍卒之外,內地也就是在幾個重要的關隘布有重兵,大量的青壯一般都是在當地當‘正卒’,也就是在本地服役,到了一定的時間後又會轉爲‘更卒’,也就是需要進行徭役的預備役軍人,需要爲本郡縣服一個月的勞役。

勞役的項目包括修治道路和橋樑、挖河浚渠修築城牆,轉漕運輸,因爲國家向來對這些基建不予撥款,只能由地方長官無償役使當地更卒完成,基本上這些人都是不需要兵器的軍人,各郡縣也就可以按照國家的政策多囤積金屬以備不時之用。

漢初以來,承擔宮廷護衛的南軍士卒,按照徵兵制的軌道,每年從郡國徵調‘正卒’充任。每一個在服役年齡段的男子,都有可能被徵調到京師充當護衛皇宮的軍士,爲期一年。因而那些守衛皇宮的衛士們,都是操着各地口音的異鄉人。

至於北軍,也就是職業的軍人,他們都是長安以及三輔人,長年在繁華之地成長,所受的教

其它外地郡縣優秀、生活也富裕,這也就解釋爲什麼股子傲氣。每一個朝代的京城人士都視非京城人爲土包子,這種優越感很難講清楚。

南軍與北軍取自不同的兵源,是有其深意的。外郡的農家子弟到京城護衛皇宮,由於來自遠方,與京師本地的民情無法融合;南軍內部來自各地的兵卒之間,語言和生活習慣也不同,加之服役期只有一年,也難以達成密切的溝通,故而不易發生集體作亂之事。而三輔子弟們的家族、親朋、祖墳都在這塊土地上,動一發而牽全身。有了這種牽掛,駐守京師的三輔子弟們不會輕易冒險犯難,辱及親族。

說明了什麼?說明漢部與漢國絕對是不同的兩種軍隊制度,漢國沒有的漢部有,當然,漢國有的漢部也絕大多數沒有,而這個年代是生存競爭的年代,軍事力量纔是關鍵,軍事實力的差距還在被繼續拉大會造成什麼結構?看現在漢國被軍事威脅壓迫,漢部短短兩年內就成爲軍事強國就能說明一些東西。沒錯!就是國策的區別,而這一點恰恰是匈奴人不理解也從來都沒有想過的!

有時候一點點錯誤的理解就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一旦錯誤理解了一些什麼東西必然會影響到下面的部屬,從而形成骨牌效應,一排崩塌了就會繼續崩塌下去,直至國家崩潰。

匈奴的崩潰就將從烏穆草原這個戰場開始……

留在後方並站在巢車上的觀察兵看到即將對陣的兩軍相距只餘兩裡的時候抓起腰間的號角吹了起來,衝鋒中的豹軍陣中號手聽到了,他在馳騁中也抓起號角吹響起了兩長一短的號聲。

燎很鎮定,他眼睛死死盯住前方的匈奴騎兵,他已經可以清晰地看見對方的臉孔,他看到了一個左臉頰有刀疤的匈奴騎兵,那個匈奴騎兵的裝扮與其他人不同,看上去顏色相對華麗許多,而在草原民族裡顏色複雜正是身爲高貴的人的意思。他在心裡默唸:“這個是我的!”

一陣尖銳的聲響在剎那時竟然壓下了騎軍衝鋒的馬蹄聲,霍時天空好像一暗,燎害怕騎兜掉了沒敢擡頭,他儘量將眼睛往上瞧,看見的是一片由箭矢編制而成的黑幕,那塊黑幕在飛,飛向正對面的敵軍,註定引爆無數血花,濺起漂亮的血色花朵。

三長兩短的號角聲又被吹響了,燎顧不得分神,他用力咆哮:“槍騎兵端槍——持平!”,而各屯的屯長也在這麼喊,立時奔馳在衝鋒陣列前方的豹軍槍騎兵拉開了彼此的間距,他們要收割生命了!

馬坦沒有隨着麾下騎兵一起衝鋒,一名校尉以上的將領他的職責早已經不是上陣殺敵而是需要在後方控制戰局,這一點只在漢部被強硬規定。

同樣立在巢車之上的偵察兵激動說:“接觸了!”

馬坦有眼睛,他能自己看,他看到的是己方弓騎兵射出一輪箭後匈奴騎兵進行反擊,雙方陣列中不斷有騎兵中箭落馬,差不多是三個呼吸的時間兩軍的前鋒就互相發生碰撞,己方的槍騎兵果然利用騎槍長度的優勢將殺傷距離太近的匈奴騎兵串成肉串。

燎拋開了過重的騎槍,他一斜身抽出戰刀,而在這抽刀期間付出的是被匈奴騎兵的刀鋒傷到左臂,依稀腦海中還出現刀鋒與甲片的‘嘶啦’摩擦聲響。

槍騎兵衝陣的威力不用懷疑,事實上冷兵器時代騎戰前期殺傷力最大的就是槍騎兵這個消耗性兵種,利用得最完善的不是在古中國戰場,而是西方的羅馬戰場,羅馬的僱傭兵出產地的馬格內西亞帕加馬(Pergamum)騎兵!

馬坦遙望過去,他看到匈奴軍隊在被槍騎兵分割的後選擇龜縮性移動皺了皺眉,細聲道:“可惜……要是兵力再多一些就好了。”

匈奴人的騎術太好了,他們也習慣了死亡,根本就無視數量極大的同伴倒在互相沖陣的道路上,沒死的騎兵沒有出現混亂,他們在蒼涼的號角聲中想退出交戰場地到旁邊整軍再戰。

“校尉大人,要通知李校尉出動嗎?”

“不!”

馬坦眼睛死死地盯交戰軍隊後面在不斷遊馳的匈奴騎兵,他十分明白戰爭纔剛剛開始!

第154章 鬭(上)第289章 烏穆之戰(三)第234章 他是李廣第84章 痛徹心扉第149章 看似死局第93章 瞬息萬變第223章 一場博弈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198章 箭陣之勢第77章 弄女剁男第4章 遍地黃沙第104章 必有所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42章 瘦弱的肩第25章 死戰報國第240章 即將降臨第94章 情勢急轉第200章 他……他孃的!第88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85章 禍端突起第92章 騎戰陷陣第280章 顧慮重重第296章 非不願爲;實不可爲第264章 擇時而待第50章 烽煙過後第248章 小人物的猜想第229章 永無止盡的……苦笑!第130章 與子同仇(中)第152章 滔天怒火第85章 禍端突起第289章 烏穆之戰(一)第91章 大漢公主第67章 對責答問第48章 溪水之邊第16章 遠親近鄰第252章 落後要捱打第151章 高姿態第242章 殺猴儆雞第299章 細小的火花第106章 是福是禍?第85章 禍端突起第263章 文武相輔第31章 令人心寒第206章 讓他逃第13章 驚人噩耗第198章 箭陣之勢第76章 無語問天第127章 強盜來襲第57章 直來直往第145章 先秦?第91章 大漢公主第75章 棄軍之卒第148章 詭異的情勢第140章 爭相握刀第61章 栽樹生果第228章 老實人耍陰的……更毒!第278章 勢必人強第298章 又一個狠角色!第3章 燥熱的夜第90章 古之名將!第243章 擴張慾望第287章 呼喚戰爭第18章 漢軍戰鼓第31章 令人心寒第120章 兵鋒戰策第154章 鬭(上)第262章 一子定棋第272章 千古一帝(中)第154章 一聲嘆息第93章 瞬息萬變第115章 長安來人第89章 漢軍?漢軍!第65章 無窮壓力第106章 是福是禍?第124章 ‘蝗蟲’過境第34章 崑崙神啊第299章 細小的火花第257章 過剛易折第109章 深不可測第188章 第一步第203章 鄂沙之戰(下)第206章 讓他逃第22章 下位者卑第169章 一騎當千(下)第257章 過剛易折第92章 千騎突擊第287章 呼喚戰爭第245章 那隻黑手(上)第259章 草原上那朵花第262章 一子定棋第113章 冬至大節(上)第4章 遍地黃沙第205章 匈奴人的恥辱日第113章 冬至大節(上)第180章 排兵佈陣第214章 野心昭然第81章 似是非虛第260章 烽火第133章 雁門關前
第154章 鬭(上)第289章 烏穆之戰(三)第234章 他是李廣第84章 痛徹心扉第149章 看似死局第93章 瞬息萬變第223章 一場博弈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198章 箭陣之勢第77章 弄女剁男第4章 遍地黃沙第104章 必有所第187章 窮追不捨第42章 瘦弱的肩第25章 死戰報國第240章 即將降臨第94章 情勢急轉第200章 他……他孃的!第88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85章 禍端突起第92章 騎戰陷陣第280章 顧慮重重第296章 非不願爲;實不可爲第264章 擇時而待第50章 烽煙過後第248章 小人物的猜想第229章 永無止盡的……苦笑!第130章 與子同仇(中)第152章 滔天怒火第85章 禍端突起第289章 烏穆之戰(一)第91章 大漢公主第67章 對責答問第48章 溪水之邊第16章 遠親近鄰第252章 落後要捱打第151章 高姿態第242章 殺猴儆雞第299章 細小的火花第106章 是福是禍?第85章 禍端突起第263章 文武相輔第31章 令人心寒第206章 讓他逃第13章 驚人噩耗第198章 箭陣之勢第76章 無語問天第127章 強盜來襲第57章 直來直往第145章 先秦?第91章 大漢公主第75章 棄軍之卒第148章 詭異的情勢第140章 爭相握刀第61章 栽樹生果第228章 老實人耍陰的……更毒!第278章 勢必人強第298章 又一個狠角色!第3章 燥熱的夜第90章 古之名將!第243章 擴張慾望第287章 呼喚戰爭第18章 漢軍戰鼓第31章 令人心寒第120章 兵鋒戰策第154章 鬭(上)第262章 一子定棋第272章 千古一帝(中)第154章 一聲嘆息第93章 瞬息萬變第115章 長安來人第89章 漢軍?漢軍!第65章 無窮壓力第106章 是福是禍?第124章 ‘蝗蟲’過境第34章 崑崙神啊第299章 細小的火花第257章 過剛易折第109章 深不可測第188章 第一步第203章 鄂沙之戰(下)第206章 讓他逃第22章 下位者卑第169章 一騎當千(下)第257章 過剛易折第92章 千騎突擊第287章 呼喚戰爭第245章 那隻黑手(上)第259章 草原上那朵花第262章 一子定棋第113章 冬至大節(上)第4章 遍地黃沙第205章 匈奴人的恥辱日第113章 冬至大節(上)第180章 排兵佈陣第214章 野心昭然第81章 似是非虛第260章 烽火第133章 雁門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