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

閩王府的喜訊是大郎二郎三郎幾個回去報的,這三個郎今年滿十六歲,宮裡的書可以暫不必去讀了,暫時在朝站班,具體差使尚無。現下跟着叔伯們實習打雜階段,大郎在禮部,二郎去了內務司,三郎在兵部,平日裡煩得大皇子要命,偏生大皇子要個面兒,還不好表現出來。三人剛剛當差,每天早朝也是很積極的,都是一大早的跟了父親去早朝,早朝後各去衙門幹活。今日早朝聽到皇祖父要立祖母爲皇后的消息,三人哪裡還急着去衙門,一道騎馬回家報喜。

謝莫如也沒料到穆元帝般俐落,她以爲穆元帝還要再斟酌幾天呢。聽聞此等喜事,謝莫如也不禁喜笑顏開,道,“果然大喜事。”

侍女們都在紫藤的帶領下上前給主子們賀喜,謝莫如笑,“府中既有喜事,每人多發倆月月錢。對內對外,當更加謹言慎行,莫露驕衿之態,不然,我再不能容的。”

諸人先謝過賞,再垂手齊聲應是。

謝莫如又叮囑了大郎幾個一番,“你們現下當差,咱家有了喜事,少不得有恭賀之人。以前什麼樣,現下還什麼樣,莫因你們祖母被立後位便趾高氣昂、耀武揚威起來,反叫人笑話。”

謝莫如向來要求孩子們喜怒皆作平常心,哪怕三人的確因此喜動顏色,到底不是那等沒分寸的孩子,均正色應了。三郎笑道,“我乍聽到皇祖父說要立祖母,都以爲聽差了呢。母親不曉得,朝上的大臣們都是一幅目瞪口呆的樣子。就是兒子,先時也以爲是要立趙娘娘呢。”

大郎二郎沒說話,聽三郎這話也紛紛點頭,確是如此呢。皇祖父突然立了祖母,的確叫人驚訝。謝莫如笑,“陛下先前又未說要立趙娘娘,陛下只是說要議立後位,並未指定就是誰了。便是修鳳儀宮,也是爲立後做準備的。立誰做皇后,陛下心下有數,趙娘娘也是伴駕多年,德行皆備,不過,在陛下心中,你們祖母更爲合適呢。”

大郎道,“兒子也覺着祖母更好。”

三郎吐槽,“大哥,你要覺着別個娘娘比祖母好才奇怪哩。”

謝莫如笑聽孩子們說着話,道,“大郎去同長史們把這事說一聲,也叫他們一道樂一樂。”

大郎便去了。

一時,四個側妃也聞信過來給謝莫如道喜,這種上下同喜的事,自然是大家都歡喜的。側妃們也不例外啊,想一想吧,倘五皇子是藩王,日後王爵只能傳與一人,至於傳給哪個兒子,估計她們也說不上話,全得看五皇子與謝莫如的意思。可如果五皇子能更進一步,得登大寶,以後帝位當然也只傳一人,可餘下的兒子都是藩王,女兒便是公主。不爲自己,就是爲兒子們考慮,側妃們也齊心的很,除了凌霄這沒孃家的,蘇側妃這孃家衰敗的,於李二人皆心裡打定主意,一定要把孃家管好,能不能幫上殿下的忙兩家,切不能給扯了後腿去。

大家一時說笑,待大郎回來,謝莫如便命三個兒子回衙門當差去了,三郎還問,“母親,咱們府裡要不要擺兩席樂一樂。”

謝莫如道,“擺酒也就咱們府裡擺酒,待你們有空吧,倒不必大操大辦。”

大郎幾個便去衙門當差了。

待大郎幾個走後,謝莫如也換了大衣裳,重梳了髮髻,裝飾的華麗一新後,去宮裡給婆婆賀喜。正在淑仁宮遇上五皇子,蘇皇后極是歡喜。

謝莫如笑,“大郎幾個回去同我說了,給母后道喜了。”說着輕施一禮。

蘇皇后笑着讓謝莫如坐她身畔,道,“咱們娘們兒,不必如此。”

謝莫如道,“說來也該給陛下道一聲喜的,只是我做兒媳的不好去,殿下可別忘了賀陛下一回。”

五皇子道,“父皇有什麼好賀的?”

“看這話說的,虧得殿下平日裡事事想着陛下,可怎麼只在小事上孝順,大事就忘了。陛下鰥居多年,如今有龍鳳之喜,豈不該賀一賀。”意思就是,老光棍娶媳婦,當然要賀了。

五皇子:……他媳婦這玩笑開的……

謝莫如也不理五皇子,轉而同蘇皇后道,“後位空懸,事事不便。像先前咱們女人家籌些銀子施粥舍米的做善事,後宮沒有皇后,太后娘娘又年老,可跟誰商量去呢?只得勞煩長公主罷了。今後有了母后,這些事,也有個可商量的人了。”

五皇子忙道,“母后身子不好,後宮之事還是要勞趙娘娘和謝娘娘操心呢。”

“那是後宮的事,我說的可不是後宮事。”謝莫如道,“母后只管安享尊榮,既趙娘娘謝娘娘得力,委任她們也無妨的。只是,到底是有了母后,這後宮,纔算有了主人。”管不管事的,皇后這個身份本身就代表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母子媳三人正在說話,不斷的有後宮妃嬪過來相賀,蘇皇后交待大宮人道,“與諸位妹妹說,陛下並未下旨,且我身子不大好,不便待客,奉過茶後,就請她們回去安歇。”

妃嬪可以不見,太子妃是不能不見的,五皇子做小叔子的,自當迴避,起身道,“父皇交待我去欽天監擇吉日,我這就去吧,中午再過來,陪母后用膳。”又同妻子說一聲,“王妃多陪陪母后。”

謝莫如送他出去,正迎了太子妃進來,太子妃見謝莫如都到了,心知自己是來得晚了,主要是乍聽此事頗覺驚心動魄,太子回東宮後又臉色不好,太子妃恢復心情後安排了一番又換衣裳過來便耽擱了時辰。不過,她到底是個玲瓏人物,笑道,“我聞了信兒,頓時喜的了不得,連忙換了大衣裳去皇祖母那裡先報了喜,又過來母后這裡,還討了個好差使,將皇祖母給母后的賞賜一併帶了來,不想就晚了五弟妹一步。”

謝莫如笑笑,“我並未去慈恩宮,自然較太子妃快些的。”

蘇皇后起身接了胡太后的賞賜,同太子妃道,“我這裡一向清靜,還是趙貴妃謝貴妃過來,我方知曉此事。只是,到底陛下未陛聖旨,不敢輕狂,且臥病在身,不敢去慈恩宮,倘過了病氣,就是我的不孝了。如今太后娘娘記掛着我,賞下這許多東西,我心下感激不盡。”與謝莫如道,“一會兒你替我去慈恩宮謝恩吧。”

謝莫如應了,外頭自有宮人招待慈恩宮過來賞東西的內侍宮人。

太子妃笑道,“母后這事,是父皇親口在朝上說的,太子一回宮就叫我着緊的過來給母后賀喜呢,再錯不了的。想來,聖旨一會兒就到了。”

蘇皇后依舊道,“一日不見聖諭,一日不敢以皇后自居。”

蘇皇后雖無甚帝寵,在後宮亦沒什麼權勢,但這謹慎小心的本事,也沒誰了。太子妃心下歎服,很是親熱的陪着蘇妃說了一番話,接着來宮裡請安的長公主、公主們便過來了。蘇妃於後宮一向低調,同公主們交情不深,不過,現下公主們也都要客客氣氣的稱一聲“母后”了,文康長公主見蘇皇后面色依舊蒼白,坐了一刻便道,“皇后好生靜養,待你大安了,我們再過來說話。”

文康長公主親自過來,如今人家要走,蘇皇后欲起身相送,文康長公主攔了她道,“你莫出來吹風,叫莫如送我們便是。”

謝莫如便一併去慈恩宮替蘇皇后謝了太后賞賜,胡太后擺擺手,“哀家也沒料到是她,還以爲是趙貴妃呢,早備好的東西了。”

趙貴妃超強的心理素質在此刻表現的淋漓盡致,趙貴妃面色不變,言笑晏晏,“娘娘說笑了,自先皇后過身,後宮中這些姐妹,要說誰配做皇后,也就是皇后娘娘了。臣妾德行,哪及皇后娘娘十之一二。”

謝貴妃也說了一通蘇皇后的好處,胡太后有些沒精神,甭管兒子封誰,反正不是胡家人。哎。胡太后頗覺可惜。

蘇皇后的立後聖旨在中午便頒賜了下來,蘇皇后接了聖旨,便正式有了皇后的名分,此方穿戴了,過去慈恩宮拜見胡太后。胡太后溫言說了幾句中聽的話,“你這身子骨兒,好生將養呢,還有立後大典呢,那可得熱鬧一整天。”

蘇皇后柔聲應了,坐下首陪胡太后說了幾句話,便告辭回了淑仁宮。

胡太后私下同閨女道,“看蘇氏這身子骨兒,總是這麼一陣風就能吹倒的樣兒,委實叫人不放心。”

文康長公主笑,“皇后一向柔弱,小時候也是這般,每冬都要病一病的,那會兒母后就說她身子骨兒不好,一晃這些年,她也是要做曾祖母的人了。”

“哎,這也是。”胡太后頜首,“破藥罐子熬千年,你別說,越是這樣的,越是命長。”

文康長公主哭笑不得,“母后就不會把話往好裡說。要我說,皇后還真是個有後福的。”

“那是,沒後福能做得了皇后麼?”胡太后不自覺的將嘴一撇,“你說,憑聖寵,她年輕時就不如趙貴妃和謝貴妃,老了更不必說。憑功績,沒管過後宮一日。結果,這皇后怎麼就輪得到她了呢。”

文康長公主道,“五皇子於江南有大功,母以子貴。倒是母后,日後對皇后還需溫和客氣些。”

“哀家還不夠溫和客氣?”

胡太后對於蘇皇后登頂後位雖小有不爽,但皇帝兒子旨意已下,此事便已板上釘釘,再更改不得。她在後宮一輩子,雖看蘇皇后不大順眼,有閨女勸着,倒也曉得待皇后不能如妃嬪一般,儘管不情願,也點頭應了。

好在蘇皇后做妃子時深居簡出,做了皇后亦是如此,她身子不好,將妃嬪的每日請安也改爲了初一、十五,便是宮務,依舊令趙謝二人同掌,就是待受寵的新人,也極是和氣,時常賞賜些珠寶衣料。大家都覺着,有了皇后,大家日子反是更好過了嘛。

晚間,五皇子與妻子道,“我讓欽天監算了,下月十六便是遷居的吉日。父皇也同意了,就四月十六搬入鳳儀宮。冊立大典的吉日還要晚些,最近的也要到五月了。五月初一就是好日子。”

謝莫如道,“卻也不算晚,立後大典要準備的東西多,且鳳印是早就有的,但金冊得現造。還有皇后有大禮服,一應用具,皆要新做,便是定在五月初一,內務司也要趕一趕了。”

五皇子還有一事要與妻子說,只是事關自家,有些不好意思,道,“母后既爲後宮之主,咱們便是嫡出了,你知道嫡皇子的待遇也有所不同呢。”

謝莫如笑,“這事兒說來話長,當初咱們剛剛大婚,那時是殿下領着禮部的差使,若沒記錯,還是殿下上書陛下明嫡庶之別的。”

“是啊,那還是你給我提的醒。”五皇子悄與妻子道,“禮部秦尚書說明兒就上書,要給咱家爭取嫡皇子待遇。”

謝莫如一幅理所當然的神色,“這本就是應該的。倘禮部不能上書,便是禮部失職。殿下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非但你我,便是側室與孩子們,每月也要多些俸米的。”當年謝莫如就看不慣皇室那一窩瘋的亂哪,當時正是五皇子掌禮部,謝莫如便攛掇着五皇子上書,明嫡庶,正規矩。自此,嫡皇子待遇便有別於庶皇子,此中,非但是嫡皇子一人的供俸與庶皇子不同,這裡面還包括嫡皇子妃,嫡皇子府中子女的一應供俸。皇室規矩向來繁瑣,就拿先時說,大郎幾人都是親王府庶子,他們一應供俸,便比不得別家親王府的嫡子。今五皇子升了嫡皇子,雖親王爵不便,但嫡出親王的待遇與庶出親王的待遇亦有所不同,像大郎幾人的待遇,今沾親爹的光,便可與其他府中嫡子比肩了。

五皇子見妻子一幅天經地義的口氣,心下也便安然了幾分。這乍升了嫡皇子,五皇子頗有幾分不適應。

嫡皇子的待遇,自有禮部去說,穆元帝剛封了皇后,自然不會在這些小事上薄待了五兒子。何況五兒子這正風風火火的給刑部收拾爛攤子呢,五皇子先帶着林凡將軍與鍾大人找了處五進大宅,地段兒不錯,宅子保護的也不錯。林凡與五皇子打交道的時候不多,他是降將,五皇子是鋒頭更盛的皇子親王,兩者一爲雲一爲泥,今五皇子相邀,林凡自然不能不去。待到了這宅子,五皇子帶着他們一進一進的瞧了,問他們,“二位覺着如何?”

林凡道,“挺好的宅院。”

鍾大人自也說好。

五皇子道,“這是父皇吩咐我找給安郡王住的,安郡王年少,你們二位與安郡王的祖上有交情,若覺着還好,我就讓工部出人修繕出郡王規制,好讓安郡王入住。”

二人一聽不由既驚且喜,鍾大人尤其感激,起身一揖到底,“有勞殿下記掛着他們,只要能平安過活,就是大恩,再不敢肖想郡王之位。”

五皇子雙手扶起鍾大人,嘆道,“先前刑部的事,我實在插不進手去,哎。今事既已過去,我也不說別個話了。爵位自然是有的,姜安本就是世子嫡脈,當年世子來帝都,我與他頗是談得來。說來,靖江王也是聽信寵妾小人挑撥,方走了歪道,連累於子孫。今父皇既將安置他們的事交到我手裡,你們二人怕是沒與我打過交道,以後便知道了。戰事既已結束,先時的恩怨便都罷了,你們只管在朝中安心當差,安郡王日後如何,由你們看着,再無人慢怠了他去的。”

二人連忙又謝了五皇子一遭。

此二人也皆是人老成精,焉能看不出五皇子這是有意示好,他們在朝廷這些日子,縱只是閒職,也聽到不少消息。五皇子親孃都封皇后了,要說五皇子對東宮沒有想法,那就是笑話了。東宮做了初一,五皇子這是來做十五的。五皇子願意照顧安郡王,二人也鬆了口氣。降臣自是不好當的,若非刑部做得太過,他們也不會出聲。只是,刑部行事毒辣,他們這些降臣難免生出脣亡齒寒之意。五皇子能過來說幾句軟話,他二人見狀,自是樂得攀上五皇子這棵大樹,言語間不由更親近了幾分。

五皇子這裡安排着安郡王的居所,穆元帝也沒在爵位上小氣,便將不滿八歲的姜安立爲了郡王,賜府邸一座,還指派了兩個先生過府教姜安功課。

五皇子還親去瞧了一回姜安,吩咐其母好生照看。

五皇子回家後有些不好受,同妻子道,“幸而當初咱們勝了,不然,若爲降俘,若看着子孫過這樣的日子,真是不若當初便殉了城呢。”

謝莫如道,“殿下素來心軟,殿下想一想,自來亡國之君,有哪個能有好日子過的。江南之亂,死於戰亂的軍民有數十萬之衆,這些人,一樣的親眷,有朋友,有父母有妻兒。今日靖江後裔看着慘,也是往日的因果。刑部之事,不過是李相坐蠟,可這裡頭,怕是推動的人多了去,那些被靖江幾近滅族的江南豪族,但有一□□氣還能在朝說上話的,難免沒在裡頭插上一手。”

五皇子感慨,“所以說,越處高位,行事越發要慎重,不然,將來報應到了,真真是兒孫遭秧啊。”

五皇子發了一回感嘆,決定要在兒子教育上加把勁兒。還有一事要與妻子商議,道,“大郎幾個也到了年歲,靖江王還有幾個適齡的重孫女,我跟父皇說,不若聯姻,我親提的這事兒,你看……”這事兒是五皇子提的,可叫他兒子娶,他還有幾分不樂意。

謝莫如思量一二,道,“只要不是正妻,側室倒也未爲不可。只是,也別都往咱們府上送,別個皇子府上也不是沒有適齡皇孫。”

“我曉得。”五皇子道,“你只管放心。”

謝莫如道,“大郎他們成親的院子我都準備出來了,我想着,陛下怕也要給他們指婚了,先打掃出來,看哪裡要修繕整理的,提前收拾好,該糊的糊的,該裱的裱了,傢俱不用咱們費心,自有兒媳婦陪嫁。”

五皇子聽得直樂,“這個先不急,就是今年指婚,成親也得明年去了,我不預他們太早大婚。待大婚的日子定了,提前半年收拾總來得急。”

謝莫如也應了。

五皇子做事向來有條不紊,既把安郡王等靖江後裔安排好了,也就把與靖江聯姻的事同他皇爹說了,“大郎幾個也到了成親的年紀,側室是無妨的。”

穆元帝道,“此事朕自有分寸。”靖江王孫女重孫女的不少,他老人家接嫡庶給兒孫們分了分,庶出的做侍妾,嫡出的做側室,自己挑了個不錯的往後宮一塞,封了個嬪位。再有,就是江南有功的將領們,說是聯姻,更似賞賜。屈不屈辱,既要活命,也顧不得這許多了。

五皇子得的是大頭,他爹偏心於大郎幾個,沒給侍妾,給的都是側室……關鍵是,這正室還沒影兒呢,側室先進門。五皇子很得了謝莫如一番抱怨,“你這叫辦的什麼事兒,我是說待大郎幾個大婚後,再叫她們進門兒。”

五皇子道,“父皇這一併賞的,能如何?莫叫圓房就是,大郎幾個剛剛十六,還有些個小。”

謝莫如嗔丈夫一眼,道,“你與大郎二郎三郎講一講這裡頭的原由,幾位姜姑娘入府,我先命人收拾院子住着就是。必得正妻進門,側室方可圓房。”

五皇子都應了。

穆元帝果然也惦記着大郎幾個的親事,他老人家都想好了,根本沒叫五皇子謝莫如操半點兒心,他便把人選給定了。大郎定的是永福公主家的長女,二郎定的是趙國公家的重孫女,三郎定的是褚國公家的姑娘,就是給昕姐兒做伴讀的那位。你說這婚指的喲,三郎的親事,謝莫如便不說什麼了。但大郎二郎的親事,直叫謝莫如堵心堵的食慾大減。這可真是親祖父給指的親呢!

謝莫如還真不是挑門第,趙家雖是大皇子的母族,只要姑娘好,謝莫如也認了的。可就永福公主那脾氣,謝莫如真擔心她閨女的教養。

謝莫如私下與五皇子道,“褚國公府有姑娘我是常見的,時常伴着昕姐兒讀書,在咱們府上亦是常來常往,挺機伶的丫頭,同三郎也相配。趙國公府的小姐見的少些,倘能有趙貴妃的性子,也是二郎的福氣。我就是擔心永福公主的女兒,別個不說,性子千萬別像了公主,不然,以後大郎的日子可怎麼過?”

事已至此,五皇子只得勸媳婦,“將來兒媳婦進門,還不是你說了算。她縱哪裡不合適,人只管教導就是。再說,永福皇姐這些年,性子也好了許多。吳家的閨女,你跟阿芝媳婦不是處的不錯麼。”

謝莫如道,“就看大郎妻運如何了。”

五皇子又安慰了妻子一回,“我給你出個招,你同阿芝媳婦打聽一二,再叫吳國公夫人過來說說話,也便知道了。”

總之,謝莫如是不大喜歡這樁親事。

其實不喜歡的不只謝莫如,永福公主當天接到賜婚,擔心的三天三宿沒闔眼,直與駙馬道,“也不曉得咱們大姐兒怎生這般命苦。那姓謝的,我自小就知道她,世間再沒有這般潑婦。修來這樣的婆婆,又不能分府單過,以後咱大姐兒可要如何過日子喲。”

吳駙馬寬慰妻子,道,“大姐兒又不是沒有父母,再說,我瞧五殿下也還和氣,不是那等刻薄人。”

“五弟自是個端厚的,可哪個做兒媳不是在婆婆手邊兒過日子,與公公是不相干的。”永福公主頗是後悔,“早知今日,當年我就不與姓謝的拌嘴了。讓她一二又何妨,只當是爲了咱們大姐兒罷了。”說着心疼的眼圈兒都紅了,彷彿已可預見自家閨女日後的苦瓜日子。

倆親家母都不甚歡喜,倒是五皇子與吳駙馬多了一二親近,五皇子還與吳駙馬私下說了回吳家爵位的事,五皇子道,“姐夫若是信得過我,趁着咱們兩家的喜事,我同父皇提一提。只是,到底如何,我也不好跟姐夫說大話。”

吳駙馬道,“吳家原是待罪之身,焉敢再想襲爵之事。殿下能幫着問一問,感激不盡。”李尚書刑部審案說是吳國公誤信離間之事,這帽子扣頭上,吳駙馬對爵位早死了心。

五皇子是先把醜話說前頭,見吳駙馬心中有數,五皇子心下一寬,又勸了吳駙馬一回,“姐夫寬心,總要有個說法的。”

五皇子正得聖心的時候,悄與他皇爹提了,道,“江南之事,既然三司有了結論,吳家也不好這樣懸着。不爲別個,單爲永福皇姐想一想,她這幾年,爲此憔悴不少。”

翌日,穆元帝令吳駙馬襲子爵位。

吳駙馬很是謝了親家五皇子一回。

東宮瞧着五皇子府這些來來往往,與李相道,“我們上了老五的當啊!”

作者有話要說:  PS:自從有了防盜章,很能促進石頭提前更新~~~昨晚夢一晚上高考,受此摧殘,今天寫得特順特爽,一不小心碼了7000,贈500字~~~~~~~~話說,大郎的賜婚大家都沒想到吧~~~~~哈哈哈哈~~~~~~

第174章 宴飲第387章第39章 生辰~第58章 提議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74章 迴歸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288章 交鋒之斷魂刀第185章 在朝第204章 出海之一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203章 臣心之四第12章 相像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57章 鸚鵡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26章 遮掩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186章 李宇第344章 東宮之七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124章 年代第214章 打架~第160章 時機第32章 攘外安內第393章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347章 東宮之十第86章 美人如花在眼前第376章 皇后之十八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209章 線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100章 側妃事件第92章第17章 分曉第286章 交鋒之戰事三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50章 及笄禮第329章 奪嫡之三二第205章 段四海第63章 帝心若何第256章 交鋒之十八第40章 李樵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90章 要出手了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66章 朱雁第93章 命運之一第6章 不過小事耳第176章 深謀第237章 同仇敵愾第150章 迴歸~第288章 交鋒之斷魂刀第170章 將行之三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234章 巡南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63章 帝心若何第155章 功夫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318章 奪嫡之二一第64章 柳妃第382章第172章 就藩之一第72章 玄機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219章 積累~第264章 交鋒之帝心~第239章 交鋒之一第271章 交鋒之靖王的決斷第124章 年代第1章 謝莫如第3章 桃之夭夭第188章 鐵御史第173章 就藩之二第333章 奪嫡之三六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137章 閃着了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125章 宮宴第4章 華章 堂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97章 命運之四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276章 交鋒行雲之三
第174章 宴飲第387章第39章 生辰~第58章 提議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74章 迴歸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362章 皇后之五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288章 交鋒之斷魂刀第185章 在朝第204章 出海之一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203章 臣心之四第12章 相像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57章 鸚鵡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26章 遮掩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186章 李宇第344章 東宮之七第298章 奪嫡之一第124章 年代第214章 打架~第160章 時機第32章 攘外安內第393章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347章 東宮之十第86章 美人如花在眼前第376章 皇后之十八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263章 交鋒之爭功第209章 線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75章 交鋒之行雲之二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100章 側妃事件第92章第17章 分曉第286章 交鋒之戰事三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50章 及笄禮第329章 奪嫡之三二第205章 段四海第63章 帝心若何第256章 交鋒之十八第40章 李樵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90章 要出手了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66章 朱雁第93章 命運之一第6章 不過小事耳第176章 深謀第237章 同仇敵愾第150章 迴歸~第288章 交鋒之斷魂刀第170章 將行之三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234章 巡南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63章 帝心若何第155章 功夫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318章 奪嫡之二一第64章 柳妃第382章第172章 就藩之一第72章 玄機第141章 庸人自擾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219章 積累~第264章 交鋒之帝心~第239章 交鋒之一第271章 交鋒之靖王的決斷第124章 年代第1章 謝莫如第3章 桃之夭夭第188章 鐵御史第173章 就藩之二第333章 奪嫡之三六第266章 交鋒之東宮第137章 閃着了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125章 宮宴第4章 華章 堂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97章 命運之四第272章 交鋒之寒噤第276章 交鋒行雲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