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東宮之七

胡太后完全不是以往那種乍乍呼呼的說話抱怨什麼的,她是真的怕了,更與文康長公主道,“早我瞧那丫頭就相貌不善,你看她那雙眼睛長得,與你皇祖母活脫脫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唉,人說風水輪流轉,你皇祖母活着時就心心念念要把皇位給靖江,待輔聖攝政,你皇兄大婚後她還不歸還政務,今又有這麼個丫頭纏上老五,咱們皇家,怎麼就掙不脫這咒術哪。”說着就哭了起來,而後直接病重不起。

胡太后這一病,直接耽擱的就是太子冊立大典啊!

太子冊立大典的吉日就在三月,正不冷不熱的春風拂面的好時節,胡太后這麼一倒下,雖說不會因胡太后之病耽擱大典,可胡太后這麼病着,五皇子也不能不管胡太后死活只管自己去冊封太子吧。哪怕朝臣有這個意思,五皇子也不依的,他向來孝順,必得侍疾,還說,“吉日並非只有三月,待皇祖母好了再行大禮也不遲。”

簡直是把羣臣愁的要命。

更讓五皇子黨憂心的是,胡太后病倒,謝莫如於情於禮都要進宮侍疾,謝莫如不去,招惹物議。於是,謝莫如去了,她這一去,直接要了胡太后半條命。連文康長公主都說,“二郎媳婦聽說身上不大好,一府的事,都得你來照應,你便先回去吧。”

謝莫如只得回府,讓長媳吳珍與三兒媳褚氏在胡太后身邊代她盡孝。

其實,胡太后身邊這些人,縱文康長公主也與謝莫如關係和睦,連一向與她不對付的永福公主也早轉了風向,更不必提長泰公主、三公主、四公主、五公主等人,縱與謝莫如交情深淺不同,但也沒人與謝莫如交惡的。連帶宮裡趙謝二位貴妃,五皇子冊爲東宮,謝貴妃不會希望他人去做太子妃;如趙貴妃,除非頭昏,便是看在二郎媳婦趙氏的面子上,也不會在這時節得罪謝莫如,就是穆元帝最寵愛的趙充儀,也從謝莫如這裡得過好處,趙充儀哪怕是爲了自己兒子,也會站在謝莫如這邊。整個後宮,都不會與謝莫如爲難,可越是如此,此局越是難解。

胡太后不是裝病,是真的病了。

要命的是,謝莫如還不知胡太后的病因,怎麼見她就跟見了鬼似的?好在,這消息並未讓她久等。只是,長泰公主頗覺難以啓齒,謝莫如打發了侍女,長泰公主方附於謝莫如耳際悄悄說了,謝莫如一手輕輕撫過軟榻扶手,似笑非笑道,“我少時隨祖母出門走動,就有人說我生得像外祖母輔聖公主,今太后又說我像曾外祖母。要說這事兒也奇,如殿下這等正根正苗的不像,倒是我這外姓人像,這就是自血統上論,也不大對吧?”

長泰公主嘆道,“皇祖母老邁,人也糊塗膽小,只得請你多擔待了。”

謝莫如不擔待也不行,雖然她願意隨胡太后去死,可人家穆元帝是親兒子,又奉胡太后至孝,自然不能坐視老孃被謝莫如嚇死。好在,穆元帝也沒忘記自己親爹的身份,不知用了什麼法子,總之胡太后也一天天的好起來了,胡太后還頗爲深明大義道,“可不能耽擱小五的冊封大典。”

五皇子的立儲大典如期舉行。

舉朝都鬆了口氣,心說,這老太太總算明白了一回。

立儲大典先期準備足有兩月,但,真正舉行只有一日,其儀式繁瑣複雜自不消說,更有一種別樣的莊重威嚴。五皇子一家提前搬入東宮,穆元帝早擇吉日帶諸臣祭過天地、太廟、社稷以及蘇皇后,然後,在昭德殿舉正式行冊封大禮。冊封正使爲蘇相,副使喚爲柳扶風、南安侯,雖然先時穆元帝有些猶豫柳扶風是不是腿腳有些不便,柳扶風當即表示,自己的腿經夏青城神醫診治後已經大爲好轉,斷不會耽擱正事的,這副使的差使,他身體完全沒問題。正典當日,這正副使三人捧着皇太子的金冊、寶印至東宮,正使授冊,副使授寶,然後太子向代表皇帝的御杖行大禮,謝恩。最後,冊、寶留皇太子這裡,這就是皇太子日後的法定權柄所在。使臣把御杖帶回去覆命。整個冊封大典就完成了。之後穆元帝還得率諸皇子、皇孫、公侯伯爵以及諸大臣,把這事兒跟胡太后說一聲,這其實就是走個過場。胡太后早經過悼太子冊封一事,雖然程序有些忘記,好在事先文康長公主給她講過,雖然冊封五皇子讓胡太后不禁想起悼太子,心下有些酸酸的,到底知道大喜的日子,不能露出哀色。胡太后這裡也沒掉鏈子,表示知道了。然後於昭德殿明發詔諭,冊五皇子爲帝都皇太子,與之一道的還有三十三條皇帝賜予百姓的恩典,如蠲免賦稅,特赦死囚啥的,總之件件都表示了對於帝國冊立繼承人的喜悅,施恩於天下。

冊立大典之後,便是重設詹事府,先時悼太子自盡,詹事府的人倒黴不少,詹事府也給穆元帝解散了。今新立太子,自然要再設詹事府,於朝選用能臣入詹事府輔佐太子。

穆元帝很是個念舊的人,將蘇相給了新太子做太子太傅,李相做了太子少傅,還與兩人道,“好生輔佐太子。”

二人心下頗有些滋味難明,他們都是輔佐過悼太子的,悼太子的結局……嗯,起碼說明,他們輔佐的不大成功。今穆元帝還叫他們輔佐新太子,二人心下千般滋味裡總有一味是感激之情的。二人連忙謝恩,並言說,定會嘔心瀝血,死而後矣的輔佐太子。

其他詹事府的配置,儘管張長史還在蜀中沒回來,詹事府詹事的位子也是留給張長史的,少詹事由薛長史兼了,這兩位大人,才具只是中等,出身也只是尋常,但運道委實沒的說,他們都是跟隨太子多年老人,只要活得夠久,以後委實不怕沒前程。李九江做了左春坊大學士,連小唐都弄了個從六品的司直郎,一下子升了大官,叫小唐怪不習慣的,還着緊的回家跟他爹請教了一回,這司直郎是做什麼用的。

把老唐氣的,氣血一陣翻騰,心道,這種白癡竟能到詹事府做官,莫不是這小子常給神仙祖宗燒香的緣故啊。人哪,當真得看運道的。

老唐也只得在家好生指點了兒子一番,小唐此方恍然大悟,道,“掌彈劾糾舉,聽着倒跟御史差不多。”

“也可以這樣說。”

小唐道,“我官服估計也快發下來了。”他頭一遭做六品大官,心下非常激動。

老唐氣地,“別隻顧着官服,到了詹事府不比在王府的時候,必要好生當差,不要辜負殿下的期望。”

“我曉得。”小唐笑嘻嘻地,“真想不到,殿下竟做了太子。”

“真是傻話。殿下德才兼備,陛下英明,自然立殿下爲儲。”老唐雖然沒撈到正副使的差使,但身爲五皇子黨,哦,現下升格爲太子\黨了,老唐也是很高興的。尤其幾個兒孫還在外地官位上熬資歷,倒是小兒子傻人有傻福一步通天入了詹事府,這個小兒子,叫老唐打小就操心,偏生有運道,非但拜得名師,功名也考出來了,今前程也有了。老唐自己也入了內閣,覺着,這輩子也沒什麼遺憾了。

新太子一立,整個朝廷都是歡欣的,喜悅的。順順當當的立了太子,咱們又有奮鬥目標了,先前與太子關係好的自然高興,想着以後跟着太子殿下,總少不了肉吃。就是與太子關係一般的,也能努力一把,儘量在太子面前刷一刷好感。當然,與太子有嫌隙的,就得想法子如何洗白了。

好在,太子爲人寬厚,在朝中還真沒什麼敵對之人,頂多就是關係一般罷了。

想也知道,倘處處是仇人,人家就是爲了自己,也不能叫你這太子順利冊封啊。而五皇子冊封太子,還是五皇子以往的大對頭大皇子第一個實名舉薦的,如此,五皇子在朝中還能有什麼對頭呢。

但,五皇子很快發現,胡太后簡直是比對頭都難纏千倍。

胡太后對五皇子,不,現在應該稱太子了,她老人家非但對太子好,對太子的兒女都極喜愛,連帶對側妃們也是和顏悅色,就是不能見謝莫如。謝莫如搬入東宮第一天帶着側妃們過去請安,胡太后硬是沒見,別人全見了,就是沒見謝莫如。胡太后說了,“你主持東宮事忙,叫珍姐兒在我這裡服侍則罷,你就先回吧。”

太子得知此事後,先是安慰了妻子,又去找他皇爹溝通,穆元帝沉默半晌道,“你皇祖母將八十的人了,老人家,難免有些孩子脾氣。她年輕時正趕上世祖皇后秉政,你媳婦生得有幾分像世祖皇后,你皇祖母膽子小,暫且不見也罷了。”

太子聽得瞠目結舌,道,“以往媳婦也常進宮請安,皇祖母不好好的麼。”

穆元帝長嘆,“先時你皇祖母便因這個嚇病的,叫朕能怎麼着。老人家這把年歲,你媳婦以往不也不愛去慈恩宮麼。”

“可若不緩解,難道就一直如此?”太子問。

穆元帝道,“朕已令你姑媽緩緩勸解着些,只是你皇祖母上了年紀,得慢慢着來,不能着急。”

太子見父親臉色不大好,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再回去安慰妻子,太子嘆道,“這世間竟有如此荒謬之事。”世祖皇后算起來是胡太后的婆婆,做兒媳的,哪怕就是裝,見着像自己婆婆的人,也得表示歡喜啊,有哪個如胡太后這般嚇去半條命的!

謝莫如不以爲然,“這個緣故啊,我早就知道了,先時太后生病,據說就是給我嚇的。”

太子連忙道,“你怎麼沒跟我說。”

“彼時盼着太后大安都來不及,接着又是太子的冊封禮,咱們要搬入東宮,樁樁件件的事,總要以你的冊封禮爲先。”謝莫如淡淡道。

太子道,“你放心,這事我來想法子,難道就一輩子不相見了。明明以前你進宮也無事。”

謝莫如不好澆丈夫冷水,還是道,“以往我進宮,不過是藩王妃偶爾進宮罷了,太后知道,我早晚要隨你就藩離開帝都的。如今你既爲太子,我必執掌東宮。太后這是擔心以後呢。”

太子都無語了,半晌方道,“皇祖母這想的,也太長遠了。”

謝莫如脣角勾起一個譏諷的弧度,想得遠的,何止是胡太后!

太子已正位東宮,朝廷纔想到一事,趕緊讓六皇孫回來吧,六皇孫還代太子在蜀中就藩呢。既然都冊封太子了,以後江山都是太子的,蜀地自然也在其中,哪裡還用得着六皇孫親自守在蜀中呢。六皇孫還未回帝都,蜀地卻是牽涉出了一件大案子。

說來這事與六郎沒什麼關係,但六郎不能不管,主要是裡頭牽涉了嫡母的親舅舅的女徒弟,按理,徒弟什麼的,也不是什麼要緊人物,可方舅舅十分惱怒,竟請去了薛帝師主持公道。裡頭更牽涉了趙充儀的母家趙地主家,以及蜀中總督李終南等人。因此事不雅,六郎給他爹發的秘折,他爹也是私下與他祖父說的。太子道,“那個方家舅舅的女弟子,就是養綠菊的菊仙姑娘,方舅舅很是看重,哎,方舅舅聽說光棍了這些年,不知他是不是對這菊仙姑娘有意呢。還有就是趙李兩家,都說是要菊仙姑娘進宮,六郎說,經調查後,他們沒少在當地蒐羅民女,可沒聽說父皇再納妃嬪。這外頭人還得以爲是父皇要選妃呢。”

穆元帝臉色極是難看,怒道,“一羣敗類!蠹蟲!”他也就收到過大兒子一次獻美,這些混賬東西哪裡是在給他搜美人,明明就是借他名聲行不法之事,壞他聲譽!

穆元帝活到這把年歲,最在意的也就是名聲臉面了!讓太子退下之後,立刻宣來大兒子一頓喝斥,厲聲喝問大兒子,在蜀中搜羅民女的事,是不是大兒子讓李終南乾的!

大皇子冤死了,大皇子一手指天道,“兒子對天發誓,倘此事是兒子所爲,立叫兒子天打雷霹,不得好死!”大皇子不好說第一回也不是他讓李終南乾的,身爲一個孝子,總不能把親孃供出來,但發此毒誓,穆元帝也信了他,知道這個兒子雖有些魯莽,到底也是有分寸的人,更非漁獵美色尋歡作樂之人。

但,穆元帝仍是申斥了大皇子幾句,讓他以後多跟好人來往。然後,着三司審理李終南冒天子之名強徵民女之案。至於李終南的總督之位,自然也是易了主。

穆元帝氣個半死,他幾乎可以想像方昭雲那雲淡風清的臉上會對着薛帝師說出什麼話,肯定是,“呵,搶人搶到我跟前來了。”

倘要真是個天仙,也值得一搶,就這麼個種菊花的村姑,穆元帝想想就看不上,非但白擔了惡名,還丟人丟到故人面前,簡直不可忍!

此案讓謝莫如知曉,謝莫如只說了一句,“他們倒是好長個手,竟伸到舅舅跟前去。”

“可不是麼,舅舅孤獨這許多年,好容易有個可心的,卻發生這樣的事。你收拾些女眷得用之物,我着去接六郎的人一併帶去,也給菊仙姑娘壓壓驚。”五皇子覺着,得補償一下菊仙姑娘,也是給方舅舅全了臉面。

自從知道方舅舅在蜀中,這幾年倒是沒斷了來往。當然,都是謝莫如這邊送東西,方舅舅也沒什麼表示,稱得上有來無往。謝莫如雖對這位舅舅沒什麼感情,但有人欺到她舅舅頭上,明擺着就是沒將她放在眼裡,還得替方舅舅出頭,如今又得送東西,謝莫如道,“殿下真是大方。”

太子笑道,“這是哪裡的話。”

“從沒見過,說來跟陌生人也差不了多少,我打發人去,他也沒個回信。有了事,他不是着人找六郎和行雲,而是請薛帝師出面……看來他對薛帝師信重猶在我之上……”謝莫如淡淡道,“我也只是看在母親的面子上罷了。”

太子勸她道,“方舅舅在外多年,興許是不想給咱們添麻煩呢。”

謝莫如“哦”了一聲,不欲再多談此事。

倒是杜鵑姑姑在謝莫如面前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樣,倘謝莫如開口相問,怕是杜鵑姑姑會有不少話要說,但謝莫如沒問一字,只是道,“我是我,方家舅舅是方家舅舅,姑姑不要忘記此事。”

杜鵑姑姑臉色微凜,恭敬的應一聲,“是奴婢糊塗了。”

謝莫如擺擺手,讓她退下了。

方舅舅既然都把薛帝師請出來了,官司自不消謝莫如擔心。倒是大皇子,平白受此牽連,頗爲惱怒,還特意召趙國公到府中一問,趙國公不愧是大皇子親外公,幾乎是指天誓地的保證,絕對沒有讓李終南蒐羅民女,大皇子冷聲道,“希望外祖父與我說的都是真的。眼下此事已經御前,他們在外以爲朝廷遴選宮人之名,壞父皇聲譽,眼下三司已趕赴蜀地。”

趙國公面色微變,脫口問道,“焉何至此?”

大皇子心道,還不是那起子不爭氣的把事搞大了,父皇收美女是沒錯,但那些美女也得是心甘情願的,哪裡有這樣明搶的!這話卻是不好說出來的,於是,大皇子冷冷一笑,並不言語。

趙國公雖然在大皇子面前嘴硬,但回家還是好生問詢了兒子一番,趙世子連說自己不與此事相關。趙國公此方放下心來,與兒子道,“原想着趁立太子的喜慶,這就上本讓你襲爵,朝中偏又出了這麼檔子事。哎,再等一等吧。”

趙世子連忙道,“家中還需父親主持大局,兒子還需父親教導,請父親千萬莫再提讓爵之事。”

趙國公擺一擺手,道,“你也是鬍子花白的人了,還說這些虛辭做甚?李終南此事,你該多想想,倘非有人揭露,他身爲一地總督,此事怎會上達天聽。”

能狀告一地總督,且把案件查個差不離的,其人身份肯定不低。一慮至此,趙世子的臉上頓時浮起濃濃的擔憂。趙國公人老了,眼神也不大好,早老花眼多年了,平日裡看個書本字畫都要藉助放大鏡,但兒子臉上的擔憂實在太過明顯,趙國公頓時心生不祥,問,“到底怎麼了?”

趙世子此時不敢再隱瞞,低聲道,“就是同李終南,有些個,嗯,生意往來。”

“什麼生意?”

趙世子道,“也不是什麼大生意,無非是蜀錦的生意罷了,父親也知道,帝都無人撐腰,如蜀錦這樣的生意,縱李終南是蜀地總督也難說保得住。”

趙國公稍稍鬆了口氣,做生意什麼的倒不是大事,這也是權貴門裡的常例了。說做生意是委婉的說法,無非就是許多大商家想在帝都生意場分一杯羹,必得尋一靠山罷了。這樣的事,不要說趙國公府,就是當今謝太子妃,據說也同徽商晉商有些走動。

當然,依謝太子妃的眼界,自是瞧不上這些錦緞生意的。

趙國公放下心來,叮囑長子,“李家的事,離遠些。我看,他家這回可是不好脫身。”

趙世子連忙正色應下。

李終南此事,謝莫如並沒有過分關注,在謝莫如看來,方舅舅直接請去薛帝師,此事便沒什麼可說的了。只是,這也只是謝莫如的看法罷了。

別人可不知道。

起碼,褚家就不曉得,此案竟驚動了薛帝師,亦不知曉李家搶人搶到了方舅舅頭上。

自從一大家子搬進東宮,謝莫如的規矩依如先前在藩王府一般,側妃的家眷初一十五可進宮請安,當然,女眷的誥命起碼五品以上,不然,誥命太低都沒進宮的資格,謝莫如也愛莫能助。另外,大郎二郎三郎已娶親,吳珍的母親是永福公主,永福公主自己出身夠硬,隨時都能進宮,她要非往東宮逛逛,謝莫如也不會阻攔。另外,二郎之妻趙氏三郎之妻褚氏,也可以在初一十五在誥命進宮請安時見一見家人。

此時,褚國公夫人與褚氏之母,褚國公世子夫人就來了,東宮自有大郎等人獨居的院落,見過謝莫如之後,謝莫如只管讓她們祖孫母女的自去說話。

褚氏並不知李終南一案,只是見祖母、母親面上似有愁緒,褚氏還以爲家中有什麼事呢。婆媳倆先是問了褚氏可好,褚氏笑,“挺好的,宮裡規矩比外頭嚴謹些,母親與太后娘娘都極是慈和。”褚氏以前做過昕姐兒伴讀,在宮裡念過書的,對宮裡規矩自然熟悉,謝莫如又是有名的好婆婆,對兒媳不錯,褚氏的日子自然好過。

褚氏此方問祖母與母親,可是有事。

褚國公夫人嘆道,“咱家一切都好,是你姑媽家的事,委實令人煩惱。”

褚氏不禁問,“哪個姑媽?”大家大族的,就這樣不好,親戚族人太多,如褚氏,姑媽連嫡帶庶帶隔房的也有十來個。

“就是隨你姑丈去蜀中的那位姑媽。”

褚氏立刻知道了,這位姑媽並非祖母親生,而是家中一位老姨太太的女兒,當年嫁給一位好李的進士。不過,李家姑丈官做得不小,已官至蜀中總督,故而,姑媽在孃家也頗得臉面。褚氏聽說是這位姑媽,微微有些放心,問,“姑媽家出什麼事了麼?”

褚國公夫人將李家的案子大致與孫女說了,低聲道,“這事告訴你,並不是要你爲你姑媽家說話,只是要你心裡有個數。是不是你姑丈哪裡得罪了六公子?”相對於趙家,褚家顯然查清了一些來龍去脈。在朝中,李終南一案是由巡路御史揭露出來的,可想也知道,一個小小的七品巡路御史,哪裡就能告倒一地總督。褚家細打聽之後方知道,這位郝御史竟是江伯爵的仰慕者,沿此線查下去,褚家才發現,此事牽涉委實不小。

褚氏皺眉,“這不能吧,六叔還小呢。”

“總之你心裡有個數,切不可爲家裡說話,你在宮裡好了,我們在外頭才能放心。”褚家對褚氏自小到大不知傾注多少心血,精心教養自不消說,昕哲郡主身邊伴讀剛有空缺,褚國公夫人親自求到長泰公主面前,方給孫女補了侍讀的缺。後來果真孫女就得了福分,賜婚給三公子,以後起碼是藩王妃。在褚國公夫人心裡,這個嫡出孫女的分量較之庶女重要一千倍。因李終南這位庶女婿行事不妥,竟去得罪六公子,褚國公夫人委實怕連累了孫女,便趁着請安時節進宮同孫女說一聲。

褚氏應了,安慰祖母與母親道,“祖母、母親也只管寬心,李姑丈家的四表哥娶的就是婆婆娘家老姑太太家的女兒,那位餘宜人,我也是見過的。”

褚國公夫人嘆道,“你年輕,不知朝廷官場之事,朝廷上要論起來,哪個大家大族沒些個關係呢。只是,事到臨頭,有時便顧不得了。”如褚國公府,也不願意看着李終南倒臺,到底是封疆大吏,李終南一倒,於褚國公府也是極大損失。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此事既與六公子有關,可誰不知道六公子年少,當初與六公子一併赴蜀的卻是一代狠人江伯爵,這可不是好惹的人哪。這事要說江伯爵不知道,那是絕無可能的。既然江伯爵知道,那麼謝太子妃肯定也是心知肚明的。再深想一步,倘是太子的意思,褚國公府又怎敢去向李家施與援手。

可歸根到底,李家倒竈,褚家心情也不會好是真的。

眼下,褚家能做的就是及時止損,壯士斷腕了。並且,萬不能讓此事連累到孫女褚氏身上。

褚氏聽了母親祖母的雙重叮囑,也明白了其間利害,在婆婆面前自是半字不提的,可是,在丈夫面前不好裝不知道,褚氏說的極是小心懇切,道,“我家在帝都,也不知蜀中到底是怎麼回事。我說這個,並不是要爲姑丈求情,只是祖母母親特意進宮叮囑我一回,叫我即便聽到什麼風聲,也切不可多嘴政事。三爺雖不在刑部,要是在外聽聞此事,叫人公事公辦就是了。李姑丈倘有罪,國法也難寬恕。倘無罪,想來也不會冤枉於他。”

“這事啊。”三郎一拍腦門,道,“唉喲,我都忘了李終南是你姑丈了。”

褚氏嗔丈夫一眼,道,“我孃家親戚多,三爺記不得也是情理之中。”

“不是那麼說,他離得遠,又不常走動,哪裡記得。”雖然李終南是總督,三郎可是正經皇孫,他爹還是皇太子,三郎自不可能將一個不大與他家走動的總督放眼裡,更不覺着李終南倒臺有甚可惜的。他於此事知道的多些,對妻子倒也沒什麼隱瞞,道,“說來也是他不長眼,好不好的動咱家親戚。”

褚氏就有些聽不明白了,三郎悄與她說了方家舅爺的事,低聲道,“你切不可與人說去,母親這幾年時常打發人往方舅爺那裡送東西。母親就這麼一個舅舅,那李終南,着人去搶方舅爺看中的人,你說,他這不是找死麼。聽說方舅爺把薛帝師都請了出來,要別個事,我說句話能成,這事斷不能說的。爲人得有個遠近親疏。”李終南是哪根蔥啊,方家舅爺可是正經親戚。

褚氏聽了直接嚇得半懵,給她八個膽子,她也不敢得罪婆婆啊!

不過,褚氏到底是公府出身,於些許帝都舊事亦偶有耳聞。褚氏疑惑的是,婆婆的母親是魏國夫人,魏國夫人的父親是方駙馬,方駙馬出身是前英國公府。那前英國公府,可是被滅九族的啊,那方家舅爺,算來是婆婆嫡親的舅舅,怎會尚在人世?

而婆婆與方家舅爺的往來,陛下知道麼?

想到這一切的褚氏,頓時心亂如麻,不禁又想到祖母私下問她的事,“太后娘娘依舊不讓太子妃娘娘進慈恩宮麼?”

作者有話要說:  PS:晚上有事,提前替換~~~~~~~~~

第192章 忠心第87章 於氏第15章 教導第293章 交鋒離職之下章第105章 和諧啦第325章 奪嫡之二八第46章 平息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314章 奪嫡之十七第324章 奪嫡之二七第232章 蜀中……第105章 和諧啦第3章 桃之夭夭第186章 李宇第18章 一次性解決第244章 交鋒之六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310章 奪嫡之十三第335章 奪嫡之三八第153章第133章 流言之二第128章 趙霖第192章 忠心第283章 交鋒飛羽你怎麼看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82章 秦先生川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270章 交鋒之戰一第194章 女人與女人第20章 行雲第213章 形勢~~~~~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28章 暴雨第219章 積累~第20章 行雲第63章 帝心若何第204章 出海之一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82章 交鋒之這一年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387章第207章 契成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8章 三老太太第116章 威風八面第247章 交鋒之九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126章 弟弟沒一個好東西第37章 回報第147章 震後第111章 崔氏第73章 春風得意~第93章 命運之一第367章 皇后之十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392章 太皇太后之七第380章 太后之二第52章 志向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128章 趙霖第227章 苦心第58章 提議第278章 交鋒之御膳第198章 建議第236章 轟動~第187章 兵事第123章 議儲位三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273章 爭鋒之輿論第230章 如此~第67章 收了神通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二日第254章 交鋒之十六第47章 她想要的第113章 感觸頗深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312章 奪嫡之十五第392章 太皇太后之七第246章 交鋒之八第229章 副手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77章 南安侯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173章 就藩之二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304章 奪嫡之七第72章 玄機第245章 交鋒之七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134章 點個贊第66章 朱雁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136章 比神仙還自信
第192章 忠心第87章 於氏第15章 教導第293章 交鋒離職之下章第105章 和諧啦第325章 奪嫡之二八第46章 平息第260章 交鋒之末班車~第314章 奪嫡之十七第324章 奪嫡之二七第232章 蜀中……第105章 和諧啦第3章 桃之夭夭第186章 李宇第18章 一次性解決第244章 交鋒之六第196章 了無牽掛第310章 奪嫡之十三第335章 奪嫡之三八第153章第133章 流言之二第128章 趙霖第192章 忠心第283章 交鋒飛羽你怎麼看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82章 秦先生川第132章 流言之一第270章 交鋒之戰一第194章 女人與女人第20章 行雲第213章 形勢~~~~~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28章 暴雨第219章 積累~第20章 行雲第63章 帝心若何第204章 出海之一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82章 交鋒之這一年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387章第207章 契成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8章 三老太太第116章 威風八面第247章 交鋒之九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126章 弟弟沒一個好東西第37章 回報第147章 震後第111章 崔氏第73章 春風得意~第93章 命運之一第367章 皇后之十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392章 太皇太后之七第380章 太后之二第52章 志向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128章 趙霖第227章 苦心第58章 提議第278章 交鋒之御膳第198章 建議第236章 轟動~第187章 兵事第123章 議儲位三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273章 爭鋒之輿論第230章 如此~第67章 收了神通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二日第254章 交鋒之十六第47章 她想要的第113章 感觸頗深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312章 奪嫡之十五第392章 太皇太后之七第246章 交鋒之八第229章 副手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77章 南安侯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173章 就藩之二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304章 奪嫡之七第72章 玄機第245章 交鋒之七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134章 點個贊第66章 朱雁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136章 比神仙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