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後宮軼事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的話,如果朱由校被判給了東李撫養的話,那麼客氏或許因爲與東李相處而不至於變得那麼壞,儘管客氏很具有變壞的素質,但是如果沒有適宜土壤的話,變壞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就是環境的制約。
只可惜歷史不會倒寫,遺憾也好,慶幸也好,都不過是過眼煙雲,留待後人茶餘飯後戲說評判,能夠做一面警醒的鏡子就算不錯了。
這時的客氏無非就是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奶媽而已,爲什麼在16年以後,竟然能夠威震後宮,那排場、那架勢竟比皇后尤甚呢?這麼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是怎麼做到的呢?相信有很多人都有我這樣的想法、疑問和興趣,希望能夠通過探討來找到答案。
我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心理學家,我只不過是想通過分析找到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同時也是爲了寫作的目的,每天的更新使得我不得不細細地描寫,實在是不得已,並不是我存心想浪費讀者的眼球,我的話匣子一旦打開,就收不住了。
在後宮當中存在着一個普遍的真理,母憑子貴,只要小主將來位居顯位,那麼他所親近之人無一不會得到相應的好處,就像前朝一樣,一朝天子一朝臣,後宮是一朝天子一朝妃。
妃子沾光這好理解,人家畢竟是老婆嘛,但客氏並非是妃子呀,她不也就是一位奶媽嗎?朱由校爲何會依戀她到離不開的境地呢?
這要歸功於這位客氏天生是一個兒童心理學家,對待小孩子,她有的是辦法,這種能力不是後天培養來的,是天生就有的,所謂有孩子緣。
如果她所奶的不是朱由校,而是別的孩子的話,她同樣會與這個孩子保持非常好的關係,因爲她天生具有這個能力。
只不過由於她略知預測學,知道自己將來必定會因爲手裡這個小孩子而大富大貴,所以對待朱由校更是呵護有加,照顧周到,極盡討好之能,把個朱由校哄得團團轉,也把個明朝搞得亂哄哄。
從這點上來講,我的父親對明朝的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誰叫他對客氏依戀不捨的呢?如果不是他那麼器重客氏的話,客氏在後宮能有那麼強大的市場嗎?
在太子朱由校也就是我的父親登基前這十六年當中,客氏可謂忍辱負重,臥薪嚐膽,虛心學習,青出於藍,最後一舉成名,成爲後宮當中響噹噹的人物。
爲什麼我又要花好多的筆墨來描寫客氏呢?因爲客氏的存在對我的父皇母后都有着極其深刻的影響,正是因爲她,我的父親才胸無大志,沉溺於遊戲當中,我的母后被迫流產,痛失皇子,爲了粉碎客氏集團的陰謀,力薦朱由校傳位於朱由檢,也就是我的叔叔,父皇的弟弟,使得明朝又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
我母后所採取的這些補救措施,對於明王朝的滅亡來講,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從根本上改變不了明朝滅亡的命運,只不過延緩了一下滅亡的速度而已。
讓我們打開歷史的天窗,重新瞻仰一下歷史的痕跡吧,但願能夠解得開我們心中的謎團。
想當初,這位客氏抱着小小的朱由校移居到西李的住所,剛開始的時候,客氏是極其小心謹慎的,因爲她從宮中的議論當中,已經對西李有了較爲直觀的認識了,西李的蠻橫無理,粗魯鄙俗,在“坐火盆”事件當中已經表現得相當明顯了,西李的狠毒也因爲對待選侍的事情而彰顯無疑。
客氏每每想起來都害怕得牙疼,凌遲處死,太可怕了,身上的肉一片片地割下來,天下居然有如此的刑罰,這件事給客氏的印象極其深,儘管她並沒有現場觀看,但是可以想象出當時的情景來,真正令人毛骨悚然,噩夢不跌。
如果說這種事發生於大臣們之間,倒還離自己比較遠,可這事就發生在自己入宮之前,宮女們對此事記憶猶新,當時的慘狀歷歷在目,講起來會繪聲繪色,真把個客氏嚇得頭髮根都豎起來了。
這起事件的總策劃就是這位遠近聞名的西李,你說客氏能不怕嗎?說不準哪一天自己得罪了西李,步選侍的後塵,也說不定的。
這無異於身邊總放着顆炸彈,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引爆,這種戰戰兢兢的日子,客氏一過就是16年,漫長的16年,客氏學會了阿諛奉承,學會了見風使舵,學會了陰謀詭計,學會了兩面三刀……
在壞人面前,你要比她更壞,你纔有生存的餘地,否則的話,你就會是犧牲品,就像王妃一樣,歷史上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客氏處心積慮地趨吉避凶,到頭來也還是逃不脫悲慘的命運,雖然她沒有被凌遲處死,但是也差不多,是被笞死的,也就是活活被鞭撻致死,也不好受的。
這就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作惡多端的後果。如果客氏知道自己是這麼個結局的話,她還會義無反顧地踏入宮門嗎?她還會處心積慮地爭權奪勢嗎?這一切要來又有什麼用處呢?命都沒有了,還要金銀財寶、榮華富貴幹什麼?
然事後諸葛亮誰都會當,當事者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後悔晚矣。這都是後話。
此時的客氏保命要緊,她很明白自己的現實地位,無非是小皇孫需要她的奶水罷了,說白了,她就是小皇孫的大奶瓶,或者說是糧食倉庫,保養好自己的身體,使得自己奶水豐足,儲存豐盈,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由於朱常洛不招萬曆的待見,連他自己都難保吃得好,只不過吃得飽而已,客氏一個下人,又怎麼能保證得了她的營養攝取呢?
儘管太后囑咐過御廚,多增加點奶媽的用度,以保證奶水的供應,但是到了實際操作中,後廚們的風向標不自覺地都偏向了鄭貴妃和西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太后年事已高,真正把持後宮的是鄭貴妃和西李之流,不靠向她們靠誰去?
客氏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一旦將來得勢,必定來清算這幫御廚。
吃不飽飯,確切地說是吃不好飯,客氏哪裡受過這樣的委屈呢?從小到大,客氏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貝,什麼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無不都唾手可得,哪有短缺的道理,可是現在今非昔比了,客氏居然爲了一日三餐而動腦筋了。
要說忍飢挨餓到還不至於,如果在尋常百姓家,客氏的飲食算是相當好了,每頓都有白花花的大米飯或者大饅頭,還有綠油油的青菜或者大白菜,偶爾還會有豆腐之類的蛋白質,所缺的是葷腥,肉不是每天都能見得到的,或許兩三天,或許三四天,再或許四五天,總之一個星期能夠見到一次葷腥,而這次葷腥的多少那要看廚子當天的心情,心情好多給點,能讓你看得見有肉花在菜裡晃盪,心情不好,就只放點肉湯,把你的饞蟲調出來,又不給你解饞,那才叫難受呢。
客氏一個人要擔負着三張嘴的需求,她就是身體再強壯,也架不住長期食素啊,眼看着奶水漸漸減少,別人不知道,客氏自己心裡最清楚。
現在勉強還夠,兩個小祖宗越長越大,食量也越來越大,一旦自己的奶水供應不上,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自己的兒子被逐出宮,要麼自己帶着兒子被逐出宮,前者自己與的兒子骨肉分離,後者自己與榮華富貴說拜拜,這兩種情況對客氏來說都是致命的一擊。
客氏再惡毒,她也是女人,是女人就會惦記自己的孩子,虎毒不食子,客氏仍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跟着自己長大。
多年以後,這位客氏麾下的犬子與客氏集團狼狽爲奸,壞事做絕,最後落得個砍頭的下場,如此看來還不如當初給逐出宮去呢,至少能夠保住吃飯的傢伙。
至於客氏,在風光了幾年之後,等着她的同樣是一條不歸路,想想這些,當初何苦來呢?
如果她們孃兒倆當初能夠做到知難而退,適可而止的話,那於明朝還真是一大幸事呢,至少可以延長一點壽命,不至於在短短的十幾年當中分崩瓦解,轟然倒塌了。
這位客氏發現宮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太監們因爲淨了身,無法再做回男人,只能在後宮當中老死終生,而宮女呢,一旦進了宮,就要全心全意服侍主子,主子不發話,就算成爲了老姑娘也不能有半句怨言。
這裡的主子指的是皇帝、皇后和太后等人,連妃子都不能夠作數的,如果有哪位妃子想差遣她的侍女出宮回家的話,那是需要打報告,經過上級批准才能夠成行的。
一般來說,妃子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除非特殊情況,誰也不會輕易向皇帝、皇后或者太后申請讓自己的侍女出宮去的,如果不得批准,勢必給自己造成一個不好的印象,自己少了一個侍女不說,還落得個處理不當的口實,這種賠本賺吆喝的生意誰又會去做?
大多被遣返的侍女都是與主人有着深厚感情的,主人顧及其年齡越來越大,到了該談婚論嫁的時候,體恤她,請求皇家同意讓其回家嫁人,這是做主子的一片心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