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返回長安

甲子年三月五日黃巾大起義暴發,皇甫劍一行是三月下旬纔回到了長安城。

皇甫劍元宵節剛過便帶着十八龍騎悄悄地出了長安城,清楚他行蹤的人基少,去的時候行程還是十分順利,但返回途中正遇上了黃巾之亂暴發,又受到了殺手門的幾次阻截,耽擱了一些時間。

皇甫劍在涿郡找到張飛之後,此次出行已算是功德圓滿,心宜的良臣名將也收得差不多了,一個半月的長途跋涉,衆人也是有些疲憊,便在張飛家的小桃園裡休整了幾日。

三月初,皇甫劍一行由涿郡過雁門關,入幷州,他打算由臨晉道直回長安。但一行人剛進入幷州,黃巾起義就暴發了,沿途官道塞滿了逃難的人羣。

此時就是他們的座下戰馬再如何神駿,也快不起來!

一行人走走停停,皇甫劍雖是心急火燎,想早一天趕回長安,但他也不可能殺出一條血路啊!路上難民都是各顧逃生,亂成一團,哪還有誰顧得上他這個鎮西將軍!

就在皇甫劍一行到達幷州治所晉陽時,殺手門滅字堂高手也追到了這裡,對皇甫劍他們展開了猛烈狙殺。但此時皇甫劍身邊有趙雲、典韋、張飛三員當世虎將,有十八龍騎十八位殺手中的殺手,有陰陽門當代傳人貂蟬主僕三人。

有這些高手在身邊,皇甫劍還有什麼可怕的!只要不是面對千軍萬馬,天下大可去得,又怎是殺手門能留得住,就是殺手門滅字堂高手也不行。

陰陽門的消息舉世無雙,江湖上的一點動靜也逃不過他們的眼線,有貂蟬相助,殺手門的行動很快便被皇甫劍知悉。皇甫劍當然是絲毫不懼,他正在爲緩慢的行程感到窩火呢!殺手門這個時候出現,無疑是火上燒油,正好成了他的出氣筒。

一路行程,一路血腥!

皇甫劍一行抓準時機,對殺手門展開了強大逆襲,殺手門又一次損兵折將,傷亡慘重。但他們仗着人多勢衆,依然是窮追不捨,直到皇甫劍一行進入雍涼境內纔不得不黯然退去。

殺手門與皇甫劍間的第二次交鋒又是以損兵折將而告終!

皇甫劍悄悄地離開,也是悄悄地回來,不要說長安城的普通民衆,就是鎮西軍的一些高層官員也不知道皇甫劍的具體動向。

黃巾大起義暴發之後,全國震動,鎮西軍管轄的雍涼地區是全國爲數不多的淨地,只發動了一些規模極小的暴動,也被早有準備的鎮西軍很快平定。

但黃巾起義對鎮西軍轄區還是造成了一定影響。從三月中旬開始,每天從關東各地逃到關中的難民就達到了數十萬之衆,安置這些難民也給鎮西軍帶來了一定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鎮西將軍內部也產生了嚴重分岐,左軍師賈詡、右軍師閻忠、長史張昭等人主張按兵不動,靜等皇甫劍的歸來。

但負責三輔政務的鐘繇、主簿周異、書記陳琳、從事荀攸等從雒陽過來的鎮西軍高層,在聽說東都淪陷、大漢遍地戰火之後,卻恨不能讓鎮西軍立即前去救駕,前去平叛。

他們現在雖然歸屬於鎮西軍,畢竟還是以漢臣自詡,大漢在他們心中還是有着神聖的地位,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變得了的。更何況他們都是從關東各地遷移過來,他們的老家遭受着戰火,他們又怎能安然處之。

鎮西將軍府,賈詡、閻忠、張昭、鍾繇、周異、陳琳、荀攸等鎮西軍高層正聚集在一起,激烈地討論着鎮西軍的應對之策。

這已不知是十幾天來的第幾次議事了,前幾次議事都是以無果而告終。

“左軍師大人,主公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鎮西軍要是再不出兵,大漢就要完啦!”

三輔之地的最高行政長官鍾繇神情嚴肅,情緒激動,幾乎是在用吶喊的方式發泄着自己心中的不滿。

鍾繇,鍾元常是潁川長社人,他的老家正是黃巾軍重點進攻的地方之一。雖然皇甫劍早有先知之明,將他們這批京城過來的大臣連家帶口都搬到了長安,但家鄉情切,家國天下,他又怎能不急。

更何況現如今聖上下落不明,作爲漢家臣子,極講究文人風骨的他也不能不爲聖上謀劃。

“鍾大人稍安勿燥,主公就在近日就會回來。主公早有明示,我們現在最大的任務是維持雍涼之地的穩定,全力安置難民。出兵之事,自有主公定奪。”

賈詡的神情還是一如既往的淡定從容,還帶着一絲不可捉摸的怪異。

賈詡心中卻是冷血地想道,劉姓天下與我等又有何干,主公要的是天下大業。天下不大亂,不亂得一塌糊塗,主公又哪來的機會!

現在亂得還不夠,還遠遠不夠!這個時候鎮西軍又如何會動!

這麼絕佳的良機,如果不善加利用,又豈不是辜負了老天爺的一番心意!

“京城已經淪陷,聖上東去,全國上下一片戰火!此時鎮西軍再不出動,只能是坐等黃巾軍勢大,到時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天下將亡,軍師大人想到這種結果沒有?”這時從事荀攸也急了,忍不開口責問起來。

賈詡永遠一付不痛不癢的樣子,讓他有點受不了。

“從事大人,此言謬亦!鎮西軍就是此時發兵,黃巾軍也已是勢成,非鎮西軍能夠鎮壓得了的。遠的地方不說,近如雒陽就有將近二十萬黃巾軍。雒陽城牆高城固,又有二十大軍鎮守,請問從事大人,僅憑鎮西軍一軍之力又如何能平定天下之亂?”

閻忠好象與賈詡商量好了似的,不等賈詡開口,右軍師閻忠就厲聲反擊起來。

“哪以軍師之見,又該當如何?難道就眼睜睜地看着四百年大漢天下,落入賊人之手不成!”荀攸雖然急盼着鎮西出兵,可閻忠所言卻是句句事實,也容不得他反駁。

“無他,等爾!等戰機!等其內亂!等其勢衰!等其勢弱!”閻忠一連說了幾個等字。

閻忠號稱神算,最強的就是佈局,布天下大局!

“本官根據所得情報分析,黃巾軍雖然是早有預謀,也具有一定的組織架構,但本質上還是一個宗教團體,下面更多是聞風而動的窮苦百姓。當他們的勢力,當他們掌握的地盤,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出現管理上的失控。到那個時候也就是黃巾軍的未日,看起來龐大的黃巾軍將會原形畢露,失去控制,成爲一盤散砂。”

“這個時候官兵也會從開始時的措手不及醒悟過來,對黃巾軍進行反攻,這個時候纔是鎮西軍出動的最佳戰機!”

閻忠一付智珠在握,天下大勢在胸,沉穩自信地侃侃而談。

“啪啪啪……”閻忠話音剛落,從門外傳來了一陣掌聲。

“軍師此論,大妙,正合本將心意!”

“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用兵之道也是一樣,如果現在出兵,軍隊損傷慘重自不必說,還有可能將整個鎮西軍陷進去,更不要說救國救民了!”

隨着掌聲,皇甫劍邁着沉穩的腳步走進了大廳。

“主公!主公回來了!”廳中衆人顧不禮議,全都站了起來,齊聲驚呼。

“本將也是剛剛到達,就聽到了軍師一番高論,受益非淺啊!”皇甫劍一邊示意衆人不必多禮,一邊微笑着說道。

“主公回來,怎麼也不讓臣等前去迎接?”賈詡揖手說道。

“是本將不讓他們通知你們的,不然怎麼能聽到閻軍師的精妙之言啊!”皇甫劍心情甚好,樂呵呵地坐上了主座。

(新的一章送到!拜求推薦、收藏、打賞!)

第363章 請主公承帝位第315章 皇甫劍陣前收太史第384章 逃!第180章 兵貴神速第321章 賑災第55章 打造神兵第408章 一路風雪第282章 殺一儆百第65章 三水縣城第304章 斬劉勳第198章 戰宛城(四)第350章 臨沅城破(一)第252章 絕地反擊第366章 國號“武”第255章 血色狼旗第49章 最年少的太守第288章 鄴城破,董卓逃第358章 兩路援兵第154章 再見貂蟬第293章 散盟第389章 轘轅關第254章 以身爲餌第359章 解徐州第7章 致命邂逅第133章 靈帝震怒第127章 溫侯!武侯!第300章 你們的戰場是大海第285章 悲劇呂布!(二)第192章 長社之戰(三)第408章 一路風雪第1章 九星連珠第314章 兵發江東第286章 悲劇呂布!(三)第68章 靈州失陷第4章 閃電貂第97章 四路人馬第41章 戰神車、萬血旗第192章 長社之戰(三)第54章 法衍、張濟第307章 乘勝出擊第311章 零陵兵敗第225章 抗旨不遵第97章 四路人馬第274章 牧野會盟(二)第293章 散盟第239章 拈閹第108章 決戰前夕第172章 可憐的郭嘉第230章 震懾第147章 寒江釣賊(一)第315章 皇甫劍陣前收太史第399章 馬超上陣第381章 暗中對手第337章 合肥平定第98章 高平城之危第276章 孫堅軍失利第65章 三水縣城第1章 九星連珠第376章 一擊必殺第150章 穎川書院第373章 鬼火令第298章 初戰夏口第361章 兩場夜議第185章 奪五關(四)第136章 廣羅人才第194章 揮兵南向第267章 漢帝崩第92章 夜襲第328章 孤注一擲第272章 羣雄伐董第202章 藏拙示弱第402章 大漢餘孽第29章 一虎二雕第182章 奪五關(一)第6章 解憂公主第393章 功虧一簣第398章 兩軍陣前第72章 血腥十八龍騎第63章 調兵遣將第14章 一個不留第310章 李傕也終於露臉了一回!第235章 羣雄並起第71章 大將鞠義第357章 主攻、佯攻第254章 以身爲餌第374章 以陣禦敵第103章 羌胡滅(三)第190章 長社之戰(一)第192章 長社之戰(三)第9章 八部將第116章 斬波才第255章 血色狼旗第109章 正面對決(一)第5章 皇甫二老第336章 袁術身死第192章 長社之戰(三)第335章 進退維谷第259章 兵出烏孫第324章 統統該死!第236章 新政
第363章 請主公承帝位第315章 皇甫劍陣前收太史第384章 逃!第180章 兵貴神速第321章 賑災第55章 打造神兵第408章 一路風雪第282章 殺一儆百第65章 三水縣城第304章 斬劉勳第198章 戰宛城(四)第350章 臨沅城破(一)第252章 絕地反擊第366章 國號“武”第255章 血色狼旗第49章 最年少的太守第288章 鄴城破,董卓逃第358章 兩路援兵第154章 再見貂蟬第293章 散盟第389章 轘轅關第254章 以身爲餌第359章 解徐州第7章 致命邂逅第133章 靈帝震怒第127章 溫侯!武侯!第300章 你們的戰場是大海第285章 悲劇呂布!(二)第192章 長社之戰(三)第408章 一路風雪第1章 九星連珠第314章 兵發江東第286章 悲劇呂布!(三)第68章 靈州失陷第4章 閃電貂第97章 四路人馬第41章 戰神車、萬血旗第192章 長社之戰(三)第54章 法衍、張濟第307章 乘勝出擊第311章 零陵兵敗第225章 抗旨不遵第97章 四路人馬第274章 牧野會盟(二)第293章 散盟第239章 拈閹第108章 決戰前夕第172章 可憐的郭嘉第230章 震懾第147章 寒江釣賊(一)第315章 皇甫劍陣前收太史第399章 馬超上陣第381章 暗中對手第337章 合肥平定第98章 高平城之危第276章 孫堅軍失利第65章 三水縣城第1章 九星連珠第376章 一擊必殺第150章 穎川書院第373章 鬼火令第298章 初戰夏口第361章 兩場夜議第185章 奪五關(四)第136章 廣羅人才第194章 揮兵南向第267章 漢帝崩第92章 夜襲第328章 孤注一擲第272章 羣雄伐董第202章 藏拙示弱第402章 大漢餘孽第29章 一虎二雕第182章 奪五關(一)第6章 解憂公主第393章 功虧一簣第398章 兩軍陣前第72章 血腥十八龍騎第63章 調兵遣將第14章 一個不留第310章 李傕也終於露臉了一回!第235章 羣雄並起第71章 大將鞠義第357章 主攻、佯攻第254章 以身爲餌第374章 以陣禦敵第103章 羌胡滅(三)第190章 長社之戰(一)第192章 長社之戰(三)第9章 八部將第116章 斬波才第255章 血色狼旗第109章 正面對決(一)第5章 皇甫二老第336章 袁術身死第192章 長社之戰(三)第335章 進退維谷第259章 兵出烏孫第324章 統統該死!第236章 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