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強國之道

“啊!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什麼都說,我什麼都說了!快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啊!”陰暗封閉的房間,那已經看不出人形的人奮力地拍打着門,苦苦地哀求。

“吱”的一聲響,另一扇門被打開了,陽光亦隨着門的打開折射進來,關在屋子裡的人歡喜地全身都在顫抖,“求求你,我什麼都說,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吧!”

“哼,就這樣的心性,竟然也妄想皇上!”那人冷哼一聲,一臉不屑,而陽光射入,亦可看見關在黑屋子裡的人,披頭散髮,衣冠不整,滿臉的驚恐,被人如此嘲諷,心中唯有懊悔,她錯了,她真的錯了,她原以爲自己是主角,可原來她連配角都不算,她不知道自己在這個屋子裡呆了多久,沒有人,沒有光,更沒有任何聲音,她雖活了兩世,卻從來都沒吃過什麼苦,她有過奢想,卻從來沒有想過,因這一份奢想,而置於如此的境地。滿腦子想起了在這個世界,那個懦弱的女人一再地勸告過她,不可貪求,要知足,可她卻看不起她,反而對她沒能幫她達成她的願望而厭惡她。

一滴淚滑落,她後悔,她後悔的。後悔沒有聽她的勸告,後悔那樣不自量力,竟然想要成爲皇帝的寵妃,曾經她有多自信自己如夠如願,現在她就有多清醒的意識到,她能後宮裡蹦噠那麼久,不是她有多好運或是多有手段,只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連看都不願看她一眼。

“走吧,把皇上想的知道的都一五一十地說出來,或許能留你一命。”前來的人說着這樣勸慰的話。卻是連他都不信。

“若是瓜爾佳氏懂事兒了,可能留她一命?”懿貴妃的壽宴過了幾天,豐離突然與康熙提起,康熙擡頭看了豐離,“怎麼?”

輕輕一笑,豐離道:“不過是個被人寵壞的姑娘而已,雖有些上不了檯面的小手段。但從無害人之心。想來被皇上那麼一嚇,她定會長進許久,斷不會再去想那些不切實忌的事兒。”

康熙看了李德全。李德全立刻心領神會地上前,“皇貴妃主子,瓜爾佳氏所言,有些驚世駭俗。”

“怎麼個驚世駭俗法?”豐離並不認爲瓜爾佳氏能扛得住康熙手下人的審訊。所謂的驚世駭俗。亦不過是將她曾經在二十一世紀所知的歷史,未來說出來而已。

其實,這樣所謂的前世今生,就像她,或許亦是輪迴過了一世,只是有所不同的是,她還有着前世的記憶,還會記掛着前世的親人。想要回到那個世界。而瓜爾佳氏,是帶着幻想。想要在這個世界紮根,想要得到那至高無上的位子,以滿足她內心的虛榮。

“她說,她是從三百年後的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的。”康熙回答了豐離的問題,“她說三百年後,沒有大清,而是會有一個男女平等的世界,那個世界的人,沒有三妻四妾,只有一夫一妻,女人可以出仕爲官,能夠光明正大與男人爭權奪利。”

“當年我初入京時,那位下毒置我於死地的佟佳氏,不知與皇上又說了什麼?”豐離想起了許多年前的事兒,好奇地問,康熙沒想到豐離會問起此事,神情有些異狀,“阿離怎麼突然問起此事?”

豐離淺笑道:“不過是說好奇而已。我還記得,那位佟佳小姐被捉後,可是嚷嚷着我會成爲皇上的寵妃,專寵於後宮。而瓜爾佳氏,千方百計投懷送抱,不過亦想成爲皇上的心上人。說來這二人,目的都是相似的。所謂紅顏禍水,爲皇上而癲狂的人,亦不在少數。”

康熙完全是怔住了,“朕,朕……”

這麼被豐離指言“紅顏禍水”,康熙想要反駁,又不知該如何反駁起來。豐離揶揄完了康熙,見好就好,“她們說的話,皇上相信嗎?”

“朕不知道該不該信。”說到正常的問題,康熙恢復了正常。

“皇上其實是相信的。就算不相信,皇上心裡也都想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只是,她們所說的未來的事情,結果就是已定的嗎?”豐離這麼問着康熙,康熙看着豐離,豐離搖了搖頭,“未來的事兒,現在尚未發生,而決定未來的,是當下。”

不得不說,相對豐離的理智清醒,乍聽到瓜爾佳氏說的未來時,康熙是憤怒,亦帶着幾分恐懼的,可是,聽着豐離這樣的話,康熙感覺到躁動的心情在漸漸地平息。“皇上在意瓜爾佳氏說的三百年沒有大清,她可曾說過,爲何會沒有大清的存在?”

提到這裡,康熙有些懊惱,“似她那般沒有半點文識的,又如何會知曉究竟爲何。朕讓人審了她幾次,她也只是語無倫次的說有八國聯軍攻打京城,而後改朝換代,仔細些的,她一句都說不出來。”

豐離笑了笑,“世人千萬,皇上何必要求苛刻。有了這些信息,亦非毫無用處不是。”

說的很對,知曉將來會有他們攻入大清,想着自己原來的禁關之策,再聯想到豐離曾經說過的話,若是大清夠強,自是無人敢欺,若是無能,縱是關了海關,旁人一樣能拿着兵器打上岸來。

深深吸了一口氣,他以爲自己殺了吳三桂,驅逐了沙俄,平安準噶爾部,一生成就當如此了,可原來,他離那有作爲之君,差之甚遠。

“兵馬,兵器,爲安邦立國之根本,皇上心裡有數,更該拿起來。”豐離提醒了康熙,槍桿子裡出軍權,一國之君,自當知其理。百年的八國能打入京城,不正是靠着兵馬,武器嗎?現下的中國可不比任何一國差,若是從此開始。大清開始研製槍支大炮,百年之後,誰要佔誰的國。那可說不定了。

豐離的目光閃閃,只有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了,才所無懼於旁人的強大,保護自己的國民。

“瓜爾佳氏之流,翻不起風浪,相信經過這些天,她應該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皇上就饒她一命吧。”瓜爾佳氏是噁心了些。但罪不至死,可在康熙的眼裡,可沒什麼該死不該死的說,豐離若不出面說情。瓜爾佳氏這輩子都別指望重見天日了。

該狠的時候。豐離從來都夠狠,但她也從不視人命如草芥,若非做下什麼罪大惡極之事,豐離總還是願意放人一馬的。康熙呢,當然不會爲了一個小小的瓜爾佳氏多說什麼,豐離要饒了她,那便饒了吧。他現在最重要的心思在豐離所說的,兵馬。兵器,該如何練兵。練器?

接下來的康熙,開始了八旗的大規模改制,有之前的雷霆手段震懾,這回沒哪個不張眼的敢再攔着。豐離隱晦地提醒,可以選一些人出來,練出一支強悍的兵來,再以這支兵爲榜樣,一步一步地將大清的軍兵強壯起來。康熙原還有些爲難着該如何下手,被豐離如此一提醒,那是茅塞頓開。以訓練一支新軍爲由,康熙下旨選人,胤祥得了豐離的提醒,第一個報名參與。

十四阿哥胤禵立刻隨後,康熙對這麼兩個自小就想當將軍的兒子,當然不會拒絕他們的參與,其後於八旗之中,康熙共選了五百人,人數不多,卻都是八旗中的精兵良將。

而後是練兵,兵該如何練,康熙召了手下的大將將此事從始討論,最後不是何人提起科而沁的強兵甚是強悍,似是當年端獻長公主有特別的練兵之法,但不知皇貴妃可知。

得,康熙想了想,便與豐離提了此事,豐離笑着拿了一本書,這是祖母所留的練兵手扎,皇上且看看。

康熙看完之後,神情十分古怪,實在是書上所寫的許多練兵的法子,都是他聞所未聞的,倒是豐離似是不經意地道:“這些年來,我二哥練兵皆照此法,科而沁的兵,確實相比蒙古其他各部的兵馬要強悍得多,皇上不妨試試,能用則用,總歸嘗試了才能知曉究竟好不好。”

“阿離覺得有用?”康熙蹙着眉問,豐離笑了,“同樣的練兵之法,不同的人,練出來的兵也是不同的,我聽祖母說過一句俗言,兵挫挫一個,將挫挫一窩。”

“話粗理不粗!”康熙還是第一次聽到豐離說這樣帶着兵痞的話,其實豐離從來都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人。握住豐離的手,“這支兵,你幫我練可行?”

豐離一頓,轉頭看了康熙,十分詫異,只以爲自己聽錯。康熙握緊豐離的手,“我說真的,我想讓阿離幫我練好這支兵,我相信阿離一定可以幫我練好這支兵。”

“皇上!”豐離是如何都料所不及康熙說出這樣的話來。

“姑姑寫的練兵手扎,阿離定然已經熟讀已心,豐家的護衛,其實亦是阿離照着這些法子練出來的對嗎?朕亦帶過兵,是不是好兵,朕雖不會練,可還是懂得看的。”康熙與豐離真摯地說,豐離拿不準康熙究竟是在玩笑還是真心。“皇上,後宮不得干政。”

“我想阿離要辦起男裝來,想來沒人能看得出來。”康熙竟是早已想到了法子,豐離此時要是還不明白康熙一早就打了這樣的主意,她就白活了那麼多年了。可是,這樣能幫到康熙,或許可以改變百年後被他國入侵的局面,哪怕康熙爲此會心生更多的忌憚,豐離暗中深吸了一口氣,那又如何呢。

“我答應皇上,只是皇上也答應我一個條件!”豐離鬆口,康熙笑道:“阿離說。”

“只此一次,下不爲例!”哪怕康熙爲了大清,願意接受了她的作爲,但那並不代表了能容忍第二次,第三次,豐離是不願意將自己置於風波尖上的。

“那阿離可要幫着朕練出幾個能像阿離這般練兵的人才是。”康熙直接提了要求。豐離有些想笑,其實這纔是那被稱爲千古一帝的明君,胸襟氣魄,用人唯才,爲了大清,爲了天下的百姓,他能夠包容任何人,任何事兒。

“將來希望皇上不會以此爲罪,將我誅殺才是。”豐離半是玩笑,半是認真是說着。

康熙聽着卻是凝了神情,“不說阿離無心朝事,權利,單以阿離的才能,難道阿離還不相信,朕會因阿離之才,永遠都不可能對阿離下手嗎?”

若是康熙以情表態,豐離或會覺得康熙虛僞,可康熙以她的才能評論,豐離笑了,“古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但就算有那一日,我亦不悔今日答應皇上練兵之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爲國,爲天下盡一份力,雖死猶榮。”

如此之言,出自肺腑,亦讓人聽之肅然起敬,康熙從來都知道豐離的胸懷不比任何男人差,但真正聽到豐離說出這樣的話時,康熙心中生恨,若豐離是男兒,自是一朝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下,定能助他安定天下,興大清之社稷。

不知不覺中,康熙將此言吐露出來,豐離聽着掩口而笑,擡眼望了康熙,千種風情流轉,“皇上當真覺得,我生作男兒更好?”

不,怎麼會生作男兒更好呢。若是男兒,如何能與他心心相印,爲他生兒育女,相伴一生。只豐離一個眼神,康熙立刻就否了先前的懊惱,豐離見着,爽朗地大笑出聲,“皇上,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康熙惱得拉過豐離,俯身咬了豐離脣,“促狹鬼。”

“誰讓皇上如此停貪心。”豐離反駁,推了康熙,目光轉身一旁,啊,空無一人,原來不知何時,李德全已經帶了幾個丫頭退出去啦!康熙顯然也注意到,心下對李德全如此識趣,甚是滿意,滿意啊!

再次將豐離抱在懷裡,輕吻了豐離脣,瞧着那豐離的臉上染上了胭脂,展露了嫵媚了,康熙道:“我甚幸阿離是女子,既能爲我安邦定國,又能與我鴛鴦交頸,行敦倫之禮。”

豐離突然想到後世所說的耽美,斷袖之癖,算了,還是別說着刺激康熙吧。

第17章 引蛇出洞第87章 天降其人第23章 兵起(下)第237章 明槍暗箭(八)第44章 空間的秘密一第179章 出府遊玩(三)番外二鬧劇上第82章 自強而強(上)第212章 壓抑的痛第40章 面冷心熱的阿哥第185章 閒話第276章 廢太子之因第131章 掠奪與殺戮(下)第199章 背叛(三)第255章 避暑山莊第215章 流星雨第177章 出府遊玩第282章 豐恆婚事(四)第269章 落胎第54章 輩份引發的爭執三第49章 南巡二第296章 大局已定(上)第153章 誰算計誰(三)第208章 佈局收網(七)第225章 練兵第255章 避暑山莊第274章 青梅竹馬第231章 明槍暗箭(二)第28章 救命之藥第7章 抱大腿第1章 新生第184章 代價第50章 南巡三第15章 中毒第90章 連環計中計一第110章 真真假假(上)第33章 算計一第277章 歸來第120章 江南事(六)第186章 海上貿易第200章 背叛(四)第267章 選福晉進行時(下)第287章 李衛(下)第162章 順藤摸瓜第88章 活在當下第78章 侍疾(下)第251章 誰是造謠人(中)第209章 佈局收網(八)第150章 一刻不寧第298章 雍親王府(上)第25章 鋒芒畢露第256章 執意第197章 背叛(一)第204章 佈局收網(三)第226章 點醒第240章 大禮第263章 有喜(上)第27章 攤牌第30章 劇變第250章 誰是造謠人(上)第102章 各方出動第25章 鋒芒畢露第118章 江南事(四)第156章 誰算計誰(六)一百零九章 離京第193章 算帳第213章 昔年一諾第181章 真心與名份第186章 海上貿易第124章 舊年秘辛(上)第48章 南巡一第264章 有喜(下)第219章 教子(中)第188章 別有心思第170章 請君入甕(三)第34章 算計二第172章 請君入甕(五)第288章 操辦宴席第72章 攜美勝歸第69章 震懾一第185章 閒話第181章 真心與名份第296章 大局已定(上)第195章 甥舅第95章 選秀一第58章 雙逝三第165章 歸屬第7章 抱大腿第253章 木蘭秋獮第153章 誰算計誰(三)第152章 誰算計誰(二)第135章 天家兄弟(上)第15章 中毒第114章 大理第222章 慈母心第223章 自視甚高第20章 離京祈福第108章 缺陷第116章 江南事(二)
第17章 引蛇出洞第87章 天降其人第23章 兵起(下)第237章 明槍暗箭(八)第44章 空間的秘密一第179章 出府遊玩(三)番外二鬧劇上第82章 自強而強(上)第212章 壓抑的痛第40章 面冷心熱的阿哥第185章 閒話第276章 廢太子之因第131章 掠奪與殺戮(下)第199章 背叛(三)第255章 避暑山莊第215章 流星雨第177章 出府遊玩第282章 豐恆婚事(四)第269章 落胎第54章 輩份引發的爭執三第49章 南巡二第296章 大局已定(上)第153章 誰算計誰(三)第208章 佈局收網(七)第225章 練兵第255章 避暑山莊第274章 青梅竹馬第231章 明槍暗箭(二)第28章 救命之藥第7章 抱大腿第1章 新生第184章 代價第50章 南巡三第15章 中毒第90章 連環計中計一第110章 真真假假(上)第33章 算計一第277章 歸來第120章 江南事(六)第186章 海上貿易第200章 背叛(四)第267章 選福晉進行時(下)第287章 李衛(下)第162章 順藤摸瓜第88章 活在當下第78章 侍疾(下)第251章 誰是造謠人(中)第209章 佈局收網(八)第150章 一刻不寧第298章 雍親王府(上)第25章 鋒芒畢露第256章 執意第197章 背叛(一)第204章 佈局收網(三)第226章 點醒第240章 大禮第263章 有喜(上)第27章 攤牌第30章 劇變第250章 誰是造謠人(上)第102章 各方出動第25章 鋒芒畢露第118章 江南事(四)第156章 誰算計誰(六)一百零九章 離京第193章 算帳第213章 昔年一諾第181章 真心與名份第186章 海上貿易第124章 舊年秘辛(上)第48章 南巡一第264章 有喜(下)第219章 教子(中)第188章 別有心思第170章 請君入甕(三)第34章 算計二第172章 請君入甕(五)第288章 操辦宴席第72章 攜美勝歸第69章 震懾一第185章 閒話第181章 真心與名份第296章 大局已定(上)第195章 甥舅第95章 選秀一第58章 雙逝三第165章 歸屬第7章 抱大腿第253章 木蘭秋獮第153章 誰算計誰(三)第152章 誰算計誰(二)第135章 天家兄弟(上)第15章 中毒第114章 大理第222章 慈母心第223章 自視甚高第20章 離京祈福第108章 缺陷第116章 江南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