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之簡是個武將。
他十三就跟着阿瑪征戰。那時候,吉林還不歸大清呢,成日裡,大戰沒有,小戰不斷。
杜之簡是有戰功的,否則,也不能年紀輕輕的,就成了三品參將。
可是呢,杜之簡也稱不上是戰功赫赫,因爲戰爭太小了,那些瑣碎的功勞,拿來換了官位之後,也就不剩什麼了。
在後來,就沒有戰爭了。
東北歸了大清,再有戰爭,就輪不上杜之簡這個並不算出名的將軍了。
直到後來,杜家出了個太子府的側妃。
情況就又不一樣了。
不過,走出來的,是杜雅軒,他從文。他也確實適合從文。從一介布衣,成了當朝大學士,首輔,太子太傅。收穫了一切文人能有的殊榮。
而杜之簡,當初被太子爺送去了通州,卻也是能施展才華的。
只是,太子在朝中不順,他也只能埋沒在通州。
與倭寇打仗或者是與山匪打仗,那不算什麼。
到底,沒有叫舉國震驚,沒有叫大清記住。
他的成侯爺,成了國公爺,其實,是因爲他是外戚。
做太子側福晉的閨女,有朝一日,成了皇后。按照規矩,他也該是個承恩公。
所以,皇上給的安國公,就是對他的嘉獎了。
本朝的承恩公太多了,就算是隆科多,戰功赫赫,也只是承襲了祖上的承恩公。
可是這安國二字,豈是哪個國公都能有的?這代表,皇上對杜家的不同,對杜之簡的不同。
也將他那些戰功,都歸進了這兩個字。
安國,安邦定國,這是殊榮!
杜之簡年輕的時候,是一員猛將,可是,他並不是能運籌帷幄的大將。
而他,官運也算不得多好。終於,太子登基,他也算是暢通無阻的時候,又遭遇了海難。僥倖不死,可是終究也是不成了。
一聲的報復就此結束了。
回京養傷的這些年,始終沒有全部想起過去的事。
也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人啊,要是身子敗了,那是怎麼也沒法子的。
縱然太醫院竭盡全力,只要是大清有的藥材,都不要命得給杜之簡用上。
可惜,也無法修補他的身子了。
安國公府的花園裡,杜之簡和小兒子壽兒坐着:“阿瑪是不成了,阿瑪也不擔心你,有你大哥大姐,就很放心,何況,你同母的哥哥姐姐也都是最疼愛你的。只是,阿瑪看不見你成婚生子了。”
壽兒今年也十四了,杜之簡一時走了,他守孝三年,也不算耽誤。
“阿瑪怎麼說這話,叫大姐聽着要難過的。 ”壽兒知道,阿瑪是沒多少日子了,可是聽着也難過啊。
“我是她爹,難過也是應該的,沒法子,人老了,總是要走的。你大姐,我倒是不太擔心,總有人照顧護着哄着,只是你祖母……哎,阿瑪這一把年紀了,還叫老太太白髮人送一下,真是不孝啊。”
杜之簡是真的撐不過去了,老太太這幾年,倒是身子好不錯。
“阿瑪……”壽兒不知說什麼,阿瑪要是去了,老太太肯定難過啊。
“得了,扶着阿瑪回去吧。”杜之簡是站着都累了。
回了屋裡,杜之簡就要躺着。
這一趟,再沒起來。
次日,杜之簡還有意識,人是起不來了,撐着身子:“去,叫他們都來。”
因爲昨日,杜之簡還在在府裡走動,所以,誰也不料這麼快,這一下,杜家人幾乎是找急忙慌的趕來。
杜雅軒和閒庭等都急吼吼的從衙門回來了。
弘昭也跟來了。
不多時,就連弘曇弘晰也來了。
也早就有人通知雅璃去了,誰也不敢慢着,這是皇后娘娘的親爹,要是過世了,皇后都不知道,那可是要命的事。
“都來了”臨終了,杜之簡似乎是一下就清醒了。
“阿瑪,您有什麼話,就說吧,妹妹怕是不能回來了。”杜雅軒跪着,往前走了幾步。
“能來,你妹妹快來了,我也沒什麼要說的。 去,請老太太來吧。兒子要走了,老太太怎麼能瞞着?放心,你們祖母堅強着呢。”杜之簡靠着迎枕,還笑道。
杜雅軒點頭,閒庭纔敢去請,之前都瞞着呢。
就怕老太太撐不住。
果然,雅璃來的比老太太快。
是五阿哥送她來的,今兒六阿哥和七阿哥不在,打獵去了,一時回不來,布爾和和豐生額去了江南辦差,也是回不來了。
雅璃先到,雅韻前後腳。
姐妹倆顧不得說話,見禮之後就往裡去了。
就見老太太顫巍巍的叫櫻蘭扶着,往杜之簡的院子進來。
衆人見禮,被雅璃攔住。
她幾步就到了榻前:“阿瑪,女兒來晚了。”
這幾年,杜之簡身體一直不好,雅璃其實已經做好的準備,可是,阿瑪真要走了,她還是心裡痛的厲害。
“都來了,都來了!哈哈哈,阿瑪今兒要走了,都不要哭,人哪有不死的?”杜之簡笑着拍雅璃的手。
雅璃勉強撐起笑意:“女兒就是來送阿瑪的,不捨得阿瑪,可是……阿瑪要走了,女兒不捨得叫阿瑪不見女兒一面。”
是啊,人總是要走的,阿瑪不可能一輩子都不走。
那麼,就叫他走的心無掛礙吧。
“好,你們都來送我,我走的也不難過。我什麼都不必吩咐。你們都是好的,都比你們這不成器的阿瑪做得好。只是,額娘啊,兒子不孝,叫您老了老了,還傷心。”杜之簡拉着雅璃的手,看着的卻是老太太。
“哎,你只管安心的去吧,我老婆子過幾年去找你,到了那邊,咱們再說。”老太太抹淚,卻沒有崩潰。
兒子的身子,前幾年就不成了,熬了這麼些年,也是時候了。
都有心理準備了。
難過是必然的,可是,明知他要走了,還做出那副哭哭啼啼的樣子來,不是叫他走的不安心?
她這個做額孃的,捨不得自己的兒子帶着不安走。
“有你的兒子們孝順,我不難過。你只管安心去。到了那邊,對安氏好,對楊氏也要好。再有幾年,咱們母子就相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