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也許胤俄的失蹤,與大哥並非沒有關係。胤禛在心裡想着,那個石叔叔,也許是十叔叔也不一定。

伊爾根覺羅氏見三個小人小孩晃晃悠悠進了船艙,不禁失笑,一扭頭,見胤禛自己一個人站在一旁不知沉思着什麼,輕笑着道謝:“多虧了有四弟你們,要不然囡囡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到萬歲爺和額娘。”

“大嫂客氣了。”被打斷思緒,胤禛依舊面無表情乾巴巴地說。然後微微頷首,緊跟着也進了船艙,想聽聽小八和胤禟講故事

www ☢Tтká n ☢C O

——至於那些猜測,他並不打算跟胤禩說。

三位阿哥帶着大福晉和皇長孫女進京的消息着實在朝堂上引發了一些動盪。

直郡王遠據臺灣六載未曾回京,如今除王爺本人外,一家人都進了京,這其中是否暗藏了什麼玄機?而默許這個舉動的萬歲爺又是什麼想法?這又與一個多月前離京南下的皇太子有無關係?

於是當滿朝堂陰謀論大肆蔓延的當口,京城外已經有好幾撥人在等着迎接貴人了。

第一撥自然就是康熙派出的人,雖然一個兒媳婦不值得他派人迎接,但好歹這是他的長媳,還帶着他的皇長孫女,兒子還養在他這裡。當然頂頂重要的是,伊爾根覺羅氏也算是個好媳婦,他也覺得這個皇子福晉實在委屈的緊,倘若他不這麼做,難保京裡那些捧高踩低的人不會對長媳不敬,就算一想起大兒子就煩得緊,但長媳的這個體面他還是給的起的。

第二撥自然就是惠妃派出來的,雖然場面等級檔次什麼比不上康熙,畢竟一個后妃拿不出,也不敢拿出多大的勢力,但人家也是有孃家的,納喇氏還是很給力的,更何況,人家是真心疼愛兒媳孫女的——兒子已然是見不到了,自然要心疼媳婦孫女。

第三撥是直郡王留在京城的宅邸派來的,直郡王當初雖然拍拍屁股去了臺灣,但一個郡王,京裡還是必須得留套宅子,留了宅子就要有人守着。一個郡王府,就是主子不在,僅剩下最基本的配備,那規模也還是很壯觀的。

第四撥就是伊爾根覺羅氏的孃家了。前三撥都有皇家支撐着,可這閨女他們也是心疼啊。平常人家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人家那水不管是潑哪兒,一年至少能回門一次,實在不行,山不就我我還不就山啊,偏偏他家這女兒,好端端的皇子福晉,硬被跟着丈夫發配到了那麼遠的地方,好不容易進京了,他們當然要迎自家姑奶奶回孃家。

四撥人在城門口一見,其他三撥立刻給康熙的人讓路。

大福晉帶着女兒跟胤禛兄弟三人告了別後,便上了康熙命人準備的車,直奔紫禁城。

直郡王府的人連忙跟上——說不定晚上還能把福晉接回家呢

胤禩胤禛本想一同回府,不過惠妃派來的人見到胤禩後,立刻上前見禮,然後詢問是否進宮。

考慮到出門也有好幾個月了,胤禩便同胤禛商量了一下,和胤禟一起,緊跟着大福晉也進了宮。

康熙倒是沒見大福晉,畢竟兒媳婦和正當壯年的公公什麼的也要避諱,只教人把大格格抱去乾清宮歡喜歡喜,至於大福晉則是直接去了鍾粹宮見婆婆。

當天晚上,御膳便擺在了鍾粹宮。

飯後,大福晉見到兒子後就沒撒手過,康熙也體諒大媳婦不容易,也沒生氣,就這樣跟大福晉聊起來,大多是瞭解一下胤褆在臺灣的情況,惠妃則是抱着弘陽作陪。

大福晉是個聰明的人,對於胤褆的舉動,她基本都是知道的——除了繞過整個美洲從白令海峽跑去蒙古的事蹟——而胤褆的目的她雖然不知道,但並不妨礙她跟康熙說話時刻意保留三分警覺——這父子倆的關係究竟如何她不瞭解,但把王爺趕去臺灣的確實是眼前的人。

前幾天得知胤礽跑去臺灣見胤褆,康熙自然在乾清宮發了一通火,但如今聽到大媳婦所說的大兒子的表現,便覺得胤褆對太子應該沒有那種想法了,放心了幾分——他一直覺得老大和太子當初攪和在一起只不過是覺得新奇。孩子麼,總有那麼一段狗都嫌的時候。至於愛情,在他心裡,愛情這玩意只會讓人拋棄妻子罔顧天下蒼生,比如他的汗阿瑪和孝獻皇后,所以他對愛情一直深惡痛絕,不想體會,不想接觸,也不想理解。不過就算放心了他也不想讓老大回來,總歸都是太子身上的一個大污點,他瞧見了膈應得慌。

中間大福晉提到大格格的名諱問題。入關後的滿人一般不怎麼正兒八經地給女孩取名字,對於弘陽這個由太子取的名字,康熙無可無不可地應了。

又談了一會兒,康熙便以摺子尚未看完爲由回去了。

康熙一走,惠妃就收起那副心肝肺都疼的表情,抱着弘陽湊到大福晉身旁,“可算走了。好了,咱們繼續——剛說到哪兒了來着?”

對於惠妃人前裝端莊的行爲已經習慣的大福晉還是忍不住笑了,“剛剛說到媳婦處理那個被自個兒男人打的婦人的事……”

大福晉進京的時候就已經是十月底了,等快到冬月了,京裡的衆人對直郡王一脈的關注也漸漸消退下來,大福晉便從宮裡搬回直郡王府

。不過隔三差五地會進宮給皇太后惠妃請安,偶爾在慈寧宮也會遇上太子妃瓜爾佳氏。現在已經大婚的皇子只有兩位,妯娌倆年齡相仿,又沒有什麼利益衝突,雖然瓜爾佳氏比大福晉的地位略高點,但大福晉還是嫂子呢,再加上兩人的丈夫都不在身邊的,各自都是管着一大家子,性情方面就是不同,到底也有幾分相似。更何況,外人不知,她們自己還能不知道皇長子皇太子感情好?再者,太子妃羨慕大福晉在臺灣說說一不二殺伐決斷的氣勢,大福晉欣賞太子妃無人不誇面面俱到的手段,所以一來二去,這兩人倒成了好朋友。兩人熟悉後沒過幾日,便知道太子妃已經有喜了的消息,大福晉身爲長嫂兼好友,義不容辭地住進毓慶宮太子妃的院子裡,方便就近照看。直到胤礽回來過年,大福晉才搬回直郡王府。

而胤禛兄弟幾個回來後,胤禛接下胤礽南下扔下的吏部包袱,繼續重操舊業,胤禩回到清夏大學繼續唸書學習,胤禟的府邸也建好了,不但得以出宮開府,就是清夏大學的筆試也順利通過,很快便進入清夏大學的商學齋就讀——能夠每天和八哥一起上下學真是太讓人開心了,這是九阿哥最初的想法。

只是沒想到,因爲剛入學的事情比較多,他總是比八哥晚下學,而四哥離開吏部的時間更早,再加上慎郡王府離清夏大學更遠,於是最後胤禟還是經常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上下學。

時間就在胤禟的抱怨聲裡不急不緩往前滑着,很快便到了十二月份,幾個在外或遊學或辦差的皇子們也都陸陸續續回來了。

大福晉帶着女兒終於有幸過了自己嫁進皇家來的第一個宮廷年——可惜的是孩子他爹不在。

歡歡喜喜地過了年,等出了正月,幾個皇子正想準備準備,繼續自己遊學在外的生活時,康熙突然迅速地頒佈了幾條旨意。

皇三子誠郡王進翰林院,主持編纂《康熙詞典》,並正式下旨大婚,喻禮部儘快確定相關事宜;皇七子七貝勒胤祐領國子監,負責國內教育問題。

胤祉接到旨意很是呆愣了一會兒,沒辦法,被康熙晾得時間長了,他都忘了自己其實還可以在汗阿瑪這裡領差事的,還有成親這個問題,不說側福晉,侍妾府裡都有一堆了,他交際少,需要嫡福晉出現的場面也不多,說實在的,簡直都習慣。

不過難得汗阿瑪想起他的,趕緊叩頭謝恩:“兒臣謝皇父恩旨

。”

胤祐也跟着謝恩。

對於胤祐來說,本來重生一回,腿腳又沒有毛病,至於母家身份不是特別顯赫——最後登位的老四母家還是包衣呢,所以他也不是沒想過靠着重生的金手指鬥一番。可是結果才發現,他所身處的這個康熙朝與他記憶中的康熙朝有不少不一樣的細節,所以金手指什麼的他也不敢過分依賴,再考慮到幾個兄弟的手段,就算是重生一世,多了幾十年的記憶,他還是沒有把握最後能贏,與其費心費力爭鬥一回,還不如這般養尊處優地逍遙一世——反正他是老七,不管最後上位的是太子還是老四,他非嫡非長的,也不是什麼威脅。當然,打心眼裡,他還是希望二哥登位,一來上一世老四雖然沒對付他,但老四的手段太狠,他活得憋屈啊;二來上一世二哥是比四哥先走的,到時自己一朝皇弟變皇叔,那可就更加自在逍遙了。

他從重生開始一直在尋思自己這一世做點什麼,上一世什麼都沒混出來到底有些遺憾,但同時爲了避開奪嫡,他又不能接觸朝政軍務,曾經想過做生意、著書、種田,不過一直沒定下來——中間看到上一世溫和有禮的五哥滿語不好還順帶給補了補——可直到上了學他也沒定下來,最後通過無逸學堂結識了清夏大學的一些大儒和留學生,看到清夏大學的模式後,他開始想要改變大清的教育,所以國子監對他來說非常適合,這恩是謝得誠心實意。

作者有話要說:聖祖皇七子淳度親王允祐,其初行次爲第十五,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時生,庶妃戴佳氏即成妃出,有殘疾。三十七年三月,封貝勒。四十八年三月,晉淳郡王。六十一年十一月,與受末命。雍正元年四月,晉淳親王。八年庚戌四月初二日辰刻卒,年五十有一,諡度。有詩見《熙朝雅頌集》。子七人女十人。

雍正命人刻碑記功,詔褒其“敬謹小心,安分守己”之秉性。

我覺得老七肯定不是什麼天縱英才般的人物,當然也不笨,雍正的評價雖然不一定可靠但也差不太多,所以我覺得不管是老大太子老四老八重生都不會放棄奪嫡,但老七謹慎,應該還是不會參與的,尤其是在歷史已經不一樣的情況下。而且當初雍正真的做得太過了,改名除籍什麼的,肯定把其他的弟弟都嚇着了,胤祐就是重生,有了一次去抱大腿,從而成爲“怡賢親王”的機會,他也不會去做的。【攤手

27 賑災上28 賑災中第140章 番外二第一百零一章第142章 番外四第一百一十六章17 未來第88章 聯合第139章 番外一55 平亂4 保清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140章 番外二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九十八章46 風波倒v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77章 朝會第70章 見面18 封宮第一百章第87章 葛爾丹47 叛亂倒v6 手足上第84章 狼羣第一百二十五章2 楔子51 被困第一百二十六章16 交代第70章 見面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零三章第91章 親了19 怨懟第92章 言明(一)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55 平亂44 槍船倒v第一百三十七章27 賑災上18 封宮第一百一十章32 純禧倒v34 冬郎倒v25 地動第67章 水炮第一百三十二章46 風波倒v第93章 言明(二)第74章 回京第72章 過渡第九十五章16 交代第71章 交易第70章 見面16 交代第九十八章第75章 第迷茫第一百一十五章46 風波倒v第90章 男風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53 暗潮第76章 6計劃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三章35 叛道倒v第80章 開府57 交易40 萌芽倒v第84章 狼羣11 試探第83章 初次第一百一十四章54 退敵43 宮務倒v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一章40 萌芽倒v第一百二十九章28 賑災中第60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七章54 退敵第91章 親了第一百三十一章第90章 男風第91章 親了第68章 九十52 暴露第一百零八章
27 賑災上28 賑災中第140章 番外二第一百零一章第142章 番外四第一百一十六章17 未來第88章 聯合第139章 番外一55 平亂4 保清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140章 番外二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九十八章46 風波倒v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77章 朝會第70章 見面18 封宮第一百章第87章 葛爾丹47 叛亂倒v6 手足上第84章 狼羣第一百二十五章2 楔子51 被困第一百二十六章16 交代第70章 見面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一百零三章第91章 親了19 怨懟第92章 言明(一)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55 平亂44 槍船倒v第一百三十七章27 賑災上18 封宮第一百一十章32 純禧倒v34 冬郎倒v25 地動第67章 水炮第一百三十二章46 風波倒v第93章 言明(二)第74章 回京第72章 過渡第九十五章16 交代第71章 交易第70章 見面16 交代第九十八章第75章 第迷茫第一百一十五章46 風波倒v第90章 男風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53 暗潮第76章 6計劃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三章35 叛道倒v第80章 開府57 交易40 萌芽倒v第84章 狼羣11 試探第83章 初次第一百一十四章54 退敵43 宮務倒v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一章40 萌芽倒v第一百二十九章28 賑災中第60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七章54 退敵第91章 親了第一百三十一章第90章 男風第91章 親了第68章 九十52 暴露第一百零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