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番外上倒v

41番外上倒V

毓慶宮

如今正是八月十五中元節,團團的月亮明晃晃的照亮了毓慶宮不小的院子。

胤礽穿着皇太子常服站在院子裡,身後站了個小廝打扮的少年。

那小廝正低垂着頭,神色恭敬地說着什麼。

賈應選半躬着身子輕手輕腳進了院子,看到眼前的情景很明智地在尺遠站定,十分規矩地垂手侍立着。

不知胤礽說了什麼,那小廝臉上露出幾分慌張的神色,又連忙掩了,諾諾地低頭應是,再接着便跪安離開了。

當那小廝經過身旁時,賈應選擡眉飛快地掃了一眼,很眼生,應該是沒見過的。

待小廝走了,賈應選才靠近自家主子爺。

胤礽此時正負手而立,擡頭看着天上的圓月不曉得在想些什麼。挺拔的身姿本應是瀟灑霸氣的,不知是不是受月光影響,卻是更顯得冷瑟蕭條。看着自家主子爺的樣子,賈應選莫名有了幾分傷感,不過畢竟伺候了太子爺好幾年,倒沒忘記正事,輕聲開口:“爺,時候差不多了,您該出門了。”

胤礽神色未變,依舊動也不動,直到賈應選快等急了要再次開口時,才甩了甩袖子,進了惇本殿。

太子妃瓜爾佳氏已經帶着人在暖閣候着了,見胤礽進來了先行了禮,然後便領着幾個貼身伺候的宮女開始給胤礽收拾行頭。動作看起來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卻是非常迅速的,沒過兩盞茶便拾掇利索了。

剛收拾好,就聽外面傳來一片請安的聲音:“奴婢見過大阿哥、二阿哥、大格格,請小主子們安。”

緊接着一個小宮女便進來告了一聲大阿哥、二阿哥和大格格來了。

一聽孩子們來了,瓜爾佳氏臉上的笑容愈發歡喜,快走幾步迎到門口,從乳母嬤嬤手裡把小女兒抱過來。

胤礽的大阿哥弘皙今年剛滿七歲,已經是個半大的小子了,二阿哥弘晉也有四歲了,差不多也快到了知事的年齡。兄弟倆都穿着寶藍色的衣裳,進了門,似模似樣地打了千,規規矩矩地給胤礽和瓜爾佳氏行禮:“兒子見過阿瑪額娘,給阿瑪額娘請安”。

大格格是今年五月份剛得的,還不會講話,但是見人就笑,也是討喜的很。

聽着自家兒子軟濡濡帶着奶味的嗓音,胤礽的心情也好了幾分,“今晚要去中秋家宴,又要見到瑪法了,你們害怕麼?”

“弘晉纔不怕瑪法呢!”弘晉比弘皙年齡小,性子也更活潑,聽了胤礽的話一瞪眼,心直口快,“阿瑪和各位叔叔才怕瑪法!瑪法對我和哥哥很好的!”

弘皙只是附和地點了點頭,隨着年齡的增長,他逐漸感覺到自家阿瑪和那些叔叔的不同,也感覺到康熙對他不一般的期望,小小年紀已然有了小大人般的成熟樣子。不過到底是隔代,儘管弘皙掛着隱形皇太孫的招牌,康熙對他還是比對胤礽慈祥了很多,更別提那些皇阿哥了。

對於這兩個孩子,胤礽是很滿意的,弘皙有儲君風範,弘晉愛玩就愛玩點,兩個兒子有一個懂事的就夠了,另一個,他樂意當孩子寵着。

胤礽彎腰彈了彈弘晉的前額,“你就侍寵而嬌吧!”

弘晉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胤礽這才轉過身,從瓜爾佳氏手裡結過大格格,抱着逗了一會兒。

等到賈應選再次來催時,胤礽才把大格格交給乳母嬤嬤,攜了瓜爾佳氏前往御花園。

今日是中秋節,康熙照例在御花園準備了家宴。

此時幾個已經出宮建府的成年阿哥都已經提前到了御花園,正聊天說笑間,忽聽宮人報說“皇太子駕到,太子妃駕到!”,原本忙碌的宮人們立刻跪了一地,緊接着就見身着杏黃衣裳的皇太子攜着太子妃瓜爾佳氏正自瓊苑東門而來。

皇太子如今將近而立的年齡,正是男人一生最光輝燦爛的時期,長身玉立,身材挺拔,面容英俊白皙,眼神深邃沉穩,舉手投足,甚至眼神表情都無不顯示着天潢貴胄的尊貴榮耀和爲君者的睥睨傲慢,明明是養尊處優的精雕細琢模樣,卻偏偏還能給人一種歷盡千帆的沉着穩重,縱然張揚肆意卻是不扎眼不突兀——令人覺得,皇太子,就該是這樣的,除了這個樣子,他們想不到皇太子還能有哪般模樣,優秀完美得宛如最好的模板,令人心悅誠服。

兄弟幾個忙放下剛纔的話頭,恭恭敬敬地給儲君兄長和嫂子見禮。

——過了這麼多年,胤礽的脾氣已是大好,只要對他恭恭敬敬的,他從來不苛待他人。但是倘若有半分不敬,皇太子殿下腰間的赤紅軟鞭可不只是看着好看。

胤礽只淡淡地掃了一眼跪了一地的人,漫不經心地叫了起,而後便往自己的皇太子座位走去,瓜爾佳氏則對弟弟們笑着點點頭,跟胤礽福了一禮,告了退,便到女眷的位置去了。

三福晉董鄂氏和五福晉博爾濟吉特氏此時正坐在女眷席上說着話,遠遠地還坐了幾個嬪,見了太子妃,大家互相見了禮,董鄂氏便拉着瓜爾佳氏坐下說些體己話。其實說來說去也不過就是自己府裡的一些瑣碎事和孩子的教養問題。

說起來,瓜爾佳氏可真算是個最輕鬆的皇子福晉了。世間誰人不知皇太子殿下獨寵太子妃——皇太子大婚至今已逾十載,卻是未曾有過侍妾,整個毓慶宮乾淨得很。再加上毓慶宮的人被胤礽調.教得極爲懂規矩,也沒什麼齷齪事讓她爲難——七年前曾有宮女仗着貌美,趁她懷着弘皙不便行房事時妄想爬上主子爺的牀,被胤礽識破後當着所有宮人的面,狠抽了四五十鞭,差點把人抽成一堆肉末——這事雖然被皇上強硬地壓了下來,但她們也都或多或少有所耳聞,自那以後,毓慶宮再貌美的宮女也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一個個規矩得緊。

董鄂氏也算不錯,雖然三貝勒府裡有幾個女人,但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侍妾,更何況,三貝勒府的長子是她所出,正經的嫡長子,三貝勒性子又溫和,她過得也挺好。

博爾濟吉特氏最年幼,今年才十六歲,四年前嫁入五貝勒府時,府裡的兩個側福晉已經入府有兩年了,加之她只會講蒙語,雖是出身高貴,但在府裡卻基本沒有實權,虧得五貝勒蒙語講得溜,很願意跟她講些話,順便教教她滿語,倒是慢慢培養起了小夫妻感情,隨着她滿語水平不斷提高,在府裡的地位也愈加穩當。

三個女人倒是瞬間熱絡起來,說得挺開心,氣氛融洽。

皇太子這邊的氣氛倒是有些耐人尋味。

因着十年前的事,胤礽對胤祉有一段時間很是不待見,對他各種折騰,所以胤祉面對胤礽時總是有些畏懼懦弱,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的事胤礽也慢慢放下了,加之因爲那事,胤祉本身也受到了牽連,被皇父無視了好幾年,就是指婚都拖了些時間。

不過今天看着胤礽和顏悅色的樣子,胤祉的心終於能放放了,趁機撿着幾件要緊的事跟皇太子商量着。

——胤祉如今跟着容若,因爲十年前的事磨掉了幾分多餘的皇子傲氣,加之在文學方面的才華慢慢嶄露出來,如今在士林學子裡有很好的名望和地位。

而胤礽,雖說明面上這位尊貴的皇太子殿下是個不理事不掌權的,但他偶爾展現的能力卻是不容小瞧的,光那一身威壓,就是沒有實權也能迫得那羣尸位素餐魚肉百姓的昏官們安分下來,老老實實爲民衆辦點實事。加之皇上出巡時通常由皇太子監國,幾個月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也足夠那羣老狐狸看出皇太子的能耐。就是素來跟皇太子一脈不對付的明珠大人都得心服口服地讚一句前無古人完美若瑜。

這也是不少朝廷命官眼裡的皇太子。雖然說自古以來,不是沒有好的皇太子,但很少。即便是有,那也是有一個不甚英明的皇父,而康熙,雖說到現在執政四十年,親政三十多年,可看看天朝如今的面貌,毫無疑問將會成爲一位堪比漢武唐宗的聖明天子。但是聖明的君主通常是容不下優秀的儲君,優秀的儲君怕是也不甘屈居人下——就算那是自己的父親,可是皇太子不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皇帝和太子的感情好——並不是什麼衣不解帶地侍疾,轟轟烈烈的救駕什麼的,只是那種父子間的親厚與信任,那種不聲不響的感情,他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他們有理由相信這是皇太子的功勞,畢竟君王多疑,這與是否英明無關。能得到帝王的信任,僅靠這一點,他們就不得不相信皇太子的能力。

交流了一番士林學子們的動態,胤礽談了談自己的看法,胤祉也說了說自己今後的打算,兩人心照不宣地從對方的話裡獲取着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所以談得還算愉快。

其他的皇子們也是扎堆。老四老八黏糊的厲害,老五老七也有事情商量,老六帶着十三十四玩得開心,老九則指揮着宮人佈置現場,忙裡偷閒地不時湊到老八老四中間貧兩句。

老四老八性子雖是一南一北兩個極端,卻是非常要好。老四性子不太討喜,並不得皇父喜愛,但做事雷厲風行態度強硬的作風卻很得皇上賞識——如今國庫的銀子一大半是他跟在那些個王公大臣屁股後面討回來的;老八生母出身低微,但他本身卻最是個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也不知那心眼是怎麼長的,硬生生能討得身邊所有人的喜愛,左右逢源。

而老五老七這兩個人中間雖然隔着老六,但感情卻是極好的。老七年幼時差點因病廢了一條腿,虧得惠妃警覺,及早發現醫治,這才順利脫險。許是因這九死一生的沉浮,康復後的老七變得沉穩成熟了許多,對兄弟們極其關心。而老五小時候被老祖宗給坑慘了,到六歲還只會蒙語以及少量的滿語和漢語,老七經常在下學後給老五補課,老五本就不笨,慢慢的也不容小覷了。

老六前些年倒是挺張揚的,不過這兩年似乎學乖了,在自己的禮部老老實實地經營那一畝三分地兒,低調規矩得很。不過,由於他的想法性子跟皇上最相似,雖然低調了,但皇寵卻是不減。

十三十四一路吵吵嚷嚷去了軍隊——其實十四如今的年齡是去不了的,無奈十三走了,他一個人在宮裡簡直鬧翻了天,把皇上氣的,一紙詔書給攆去了部隊。別看這兩位平日裡是個小霸王般蠻橫不講理的,在軍隊倒是意外地遵守軍規,雖是從底層做起,但也混得是如魚得水。

老九似乎特別喜歡老八,天天跟霸佔着老八的老四橫眉冷對,這讓宮中上下很是詫異。老九賺錢很有一手,就連皇上都笑說九貝子可是愛新覺羅家的小財神,進了內務府不到兩年,內務府的進賬翻了三番,比如今天這家宴,可都是老九全權負責置辦的。

小十二被蘇麻拉姑養得性子最好,溫順不爭,給兄長們見過禮後就本本分分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順便照顧着剩下的三個小的。這三個裡頭,最大的小十五才九歲,只比胤礽的大阿哥弘皙大兩歲,至於十六十七一個七歲一個五歲,還沒弘皙大,最後的一個小十八更是連月都不足,今天應該不會出席。

待時辰到了後,康熙纔到,身邊是鈕鈷祿貴妃陪駕,四妃綴在後頭,至於那些嬪妾則沒有伴駕的資格。

康熙說了幾句喜慶話後,家宴便開始了。因爲是家宴,氣氛倒是還挺輕鬆,幾位阿哥公主輪流獻上祝詞,而後便三五成堆地聚到了一起說着話。

胤礽自然是責無旁貸地陪着老爹聊天,太子妃則跟五公主烏娜希——年齡大的公主慢慢出嫁,如今後宮的主事正是烏娜希——帶着三福晉五福晉陪着老祖宗並一干妃母。

幾位后妃的相處也愈發得融洽了——畢竟少了宮務方面的爭權奪利,沒了權力的她們能做的也不多,衝突漸少,加之孩子們都大了,陸續出宮建府,一個個又都混得風生水起,而她們又在慢慢老去,那些爭鬥的心思都逐漸淡了。

家宴持續的時間並不長,雖然康熙的身體一直很健康,但畢竟也是近五十歲的人了,漸漸地便有些熬不住,所以很快就散了。

皇子們則是鬧出興致了,家宴都散了還未盡興,最後在胤禩的提議下,他們一致同意去胤禟最近新倒騰的園子裡繼續熱鬧。

兄弟們都走了,胤礽則和瓜爾佳氏一塊兒回毓慶宮。二阿哥和大格格熬不住早睡下了,弘皙倒是一直硬撐着。看着大兒子困極地揉着眼睛,胤礽也放棄了說教的打算,讓他回去休息了。

看着嬤嬤們把弘皙帶去休息了,胤礽纔跟瓜爾佳氏進了毓慶宮。

“孤有事要處理,今晚歇在書房。秀寧你自己收拾好了,早點睡吧。”

“是。”瓜爾佳氏乖順地應下來,“爺您也要注意身體,事情總是做不完的,爺還是要以身體爲重啊!”

“孤曉得。你回吧。”

“是,妾身告退。”

看着瓜爾佳氏帶着宮女們進了屋,命賈應選在書房門前守着,胤礽才轉身推開書房門。

胤礽後腳剛邁進書房,卻見一道黑影驀然向他撲來,速度快得令他來不及反應,剛要後退,身後的門便轟然關閉了。

“太子爺?!”守在門口賈應選被這聲巨響嚇了一跳,匆忙間便要靠過去,這時兩道倩影飄然出現,持劍擋在賈應選身前,“刀劍無眼,還請賈公公小心!”

“……啊,你,你們是——”待藉着微弱的光看清眼前兩人的模樣後,賈應選訝然失聲。

作者有話要說:最後一段……莫名有了武俠的趕腳哎是腫麼回事?這明明是清宮劇啊

話說,我真的只想碼一段三四千字的中秋賀文來着,誰來告訴我腫麼又變得這麼長了?!

話嘮君果然是無處不在的咩?

另,這般劇透真的好麼……

後一段晚上發

33 年關倒v第67章 水炮13 訓斥第79章 弟弟46 風波倒v第一百一十四章第75章 第迷茫第84章 狼羣第一百二十五章第80章 開府第140章 番外二16 交代第69章 造船第一百三十二章第63章 攻臺第79章 弟弟第一百零九章8 產子第一百零一章第68章 九十第一百二十六章17 未來第一百三十七章25 地動54 退敵第80章 開府51 被困58 歧路第一百二十四章第67章 水炮14 君恩第85章 策棱第一百零二章第142章 番外四32 純禧倒v第一百二十二章5 禮物52 暴露第88章 聯合第69章 造船第一百章第74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73章 澳門第七十八章第九十七章第82章 蒙古15 彌補第一百三十八章第75章 第迷茫第一百二十八章第69章 造船第一百一十六章5 禮物2 楔子第一百三十二章15 彌補第九十五章第86章 請旨43 宮務倒v30 暴亂第九十八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五章12 改革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一十九章46 風波倒v第91章 親了第一百零七章第81章 彈劾和選秀18 封宮第七十八章第69章 造船第七十八章第70章 見面第62章 教導25 地動第71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90章 男風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71章 交易2 楔子23 天花24 名劍39 射虎倒v第一百二十九章14 君恩第一百二十章25 地動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零七章
33 年關倒v第67章 水炮13 訓斥第79章 弟弟46 風波倒v第一百一十四章第75章 第迷茫第84章 狼羣第一百二十五章第80章 開府第140章 番外二16 交代第69章 造船第一百三十二章第63章 攻臺第79章 弟弟第一百零九章8 產子第一百零一章第68章 九十第一百二十六章17 未來第一百三十七章25 地動54 退敵第80章 開府51 被困58 歧路第一百二十四章第67章 水炮14 君恩第85章 策棱第一百零二章第142章 番外四32 純禧倒v第一百二十二章5 禮物52 暴露第88章 聯合第69章 造船第一百章第74章 回京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73章 澳門第七十八章第九十七章第82章 蒙古15 彌補第一百三十八章第75章 第迷茫第一百二十八章第69章 造船第一百一十六章5 禮物2 楔子第一百三十二章15 彌補第九十五章第86章 請旨43 宮務倒v30 暴亂第九十八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五章12 改革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一十九章46 風波倒v第91章 親了第一百零七章第81章 彈劾和選秀18 封宮第七十八章第69章 造船第七十八章第70章 見面第62章 教導25 地動第71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90章 男風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71章 交易2 楔子23 天花24 名劍39 射虎倒v第一百二十九章14 君恩第一百二十章25 地動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零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