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見面何三郎
長輩都喜歡被人敬着記着,陳叔也不例外。
這麼懂事的小輩,還來在自己身邊做事,真是緣分!陳叔對這對新來的侄子侄女倍感親切。
這讓楊謝未免有些失落。他跟着這三人當然是有目的的。
他一心巴望着這三人是修煉者。倒也不是他明確抓到了什麼把柄,只要是新來裡下鎮的,都有嫌疑。
誰不想多掙兩塊靈石呢?
賭一賭而已,這三人在一起,只要發現一個有問題,那就是三人都有問題。要是猜中了,可就是明晃晃的六塊靈石!
那可發大了!
其實這三個人看起來沒什麼異常,就和一般的農家兒女一樣,行動言語,亦都不見破綻。
可楊謝不知道爲什麼,看到他們三人在告示下互望的眼神時,他心裡就跳了跳。
他自幼就是個極敏感的人,又有祖傳的木雕手藝,所以能以一手好刀工來寶鶴樓混飯吃。他小小年紀就出了師,雕刻的人像可謂惟妙惟肖,上了色放在路旁,都有人去打招呼。
因爲善雕人像,爲精益求精,他平日尤其留意觀察身邊人,揣摩不已。
他對人的臉部線條與手腿的輪廓動向都瞭然於心,一絲細微肌肉的變化,他往往便能猜出人家的心裡所想與下一步的舉動,十中八九。
他覺得,這三人的言笑沒有異常,可不說話的時候,那種沉思與凝神,透着心底的跌宕與智慧,與普通人的平實淺顯完全不類。
可這三人明明是平庸之極的農家少年。
可是,幾個農家少年之間怎麼會有一種合作已久的“默契”感?就像楊謝和師傅多年相伴,師傅擡個手,給個眼神,他就知道需要什麼該幹什麼。
雖說是可以用這三人自幼在一起長大互相熟悉來解釋,可是,他們沒有農家人常見的懵懂愚鈍,尤其是眼神一瞬間流過的光亮,那種深度與清明,不是平凡人能擁有。
就像用木頭雕人物,上顏料時,點睛的那一筆尤爲重要。是書生、是農夫,又或是神仙王侯,點出來的眼神是不一樣的。
楊謝日日琢磨人眼人臉,觀察之細微,無人能比。
當然,楊謝不能肯定他有沒有看錯,又或是過於敏感?那光亮比火焰熄滅前的亮星子還短暫,也許是日光正好照上了臉的那一塊?
若這三人舉止還有什麼異常,他肯定就能確認了,可惱的是,除了疑似透着智慧的那一眼,三人再無任何問題,怎麼看都是凡而又凡的普通人,實在讓他狐疑不定。
他不能確定,但也不能釋疑,所以就更不能放棄。
所以,他抱着或有或無的心思,跟上了這三人。
只是,一路行來,直至進入這寶鶴樓,一切都銜接得毫無縫隙,連這姐弟二人的身份都直接間接地得到了旁人的印證。
楊謝不甘心,心裡的懷疑雖然被掐滅了大半,可根鬚還在。
那就呆在那個阿海身邊好了,日日夜夜的在一起,他再找不到比這樣好的觀察方法了。
就算真的到最後什麼也發現不了,也能掙錢能吃上飯,反正他也沒任何損失。
阿海如願留下來當燒火工,九兒與陳叔攀上了舊,心放了大半,這纔出了寶鶴樓,上了來時的那架騾車,等候在一旁的戚姓少年一拉繮繩,“吱吱呀呀”聲響裡,一路往大香爐去了。
在大香爐那裡,他們稍一打聽,就找到了茶棚老闆娘口中的“何三郎”,是個白淨面皮的小夥兒,神態卻頗爲老成,一身皁衣,繫着根與豐閶谷衛兵赭衣同色的腰帶。
“我這老嫂子,淨給我找事兒!”
何三郎翻來覆去看着手中打着紅繩結的竹製算籌,滿臉不太情願的樣兒。
九兒與戚大哥規規矩矩站在何三郎下首,訕笑着等消息。
“攤位是還有,都開始兩天了,多少人來問呢,再晚半天我就放出去了。你們帶的啥?給我看看!不是什麼都能在大香爐這裡賣的!”
何三郎吩咐道。
鄉里的土貨就算了,那點微薄利潤還不夠攤位費呢,有好處他也瞧不上。主要是不能將大集的水準給拉下去,得顯出大集的特色來才行,管事說了這擺什麼攤兒也要挑一挑的,不然,這攤位早就被人搶走了。
“哎!”
九兒利落地應了聲,像是根本沒看到何三郎不信任的臉色,麻利地鑽進車篷把包裹拖出來,打開一角。
何三郎在一堆石頭樹根裡翻了翻,有些意外,他回頭看了看那兩人,又再去看包裹,然後掏出塊汗巾子擦了擦手,微微點頭:“也罷了。”
有些東西還是有賣相的,上了年份的整塊茯苓、快成人形的老山參、帶着金屑的石頭、凝成珠子的樹膠,修煉者和富人都喜歡。
不是老山客,挖不到這樣的東西。
難怪託了大嫂來找他。
“一成半?”何三郎壓低了聲音,重複了一遍剛剛九兒二人所說的份額。
“是!回頭還有給大茶棚的心意!您放心!”
“這裡頭,您有瞧着有合適的麼?先幫我們試試貨色?我們心裡也好有個底。”
何三郎便順手取了塊茯苓,沉甸甸的,生出的根鬚若手足環抱,該有上百年呢。他掰下一角,見內裡雪白清香,汁豐肉糯,確是好物。
他滿意點頭。
“您真是好眼光!這茯苓甚是養人!您自用也好,給老人補補也好。”九兒笑得甜甜。
何三郎順手將茯苓塞進自己的褡褳,他瞧着面前這兩個人年紀還沒他大,頗上路子,也老實本分,又是自家人介紹來的,他不過是拿點架子,以示人情不輕出,此時見對方果然乖覺,也就點頭了。
何三郎遞過一枚銅牌,上面刻着“東四”二字,這是交過攤位租金的憑證。
戚大知機,寬寬地付了租賃費用,何三郎掂掂錢袋子,心裡滿意,話語裡也便頗有關照他二人的意思。
“大香爐東邊起第四個位,如今壓着塊大石頭的那裡。有什麼糾紛也來告訴我,別讓人欺負了。”
豐閶谷谷主御下寬柔相濟,該嚴的嚴,該給的柴米費等月錢也給得豐厚,故而一衆手下雖然免不了收些人情好處,給熟人開些方便之門,但並無貪酷壓榨之極惡現象。
收送雙方都懂事,那是再好不過。
“哎!我們這就先去設好攤位。”九兒歡歡喜喜地抱了包裹。
那少年戚大輕輕拉了拉九兒的衣角:
“不如先去把住處找好,有些東西得存放好才行,不能全擺攤子上。”
九兒猶豫了一下,何三郎一見,便順口問道:
“住處還沒找好麼?”
“是啊,剛剛先把我弟送寶鶴樓去了,我一個叔父在那裡當廚師,他去做個小工!家裡說要找個安心的地兒,房錢好說,平安要緊,只怕不好找。”九兒老老實實回答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