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吳健彰進城

吳健彰回到那連椅子、桌子都沒有的蘇鬆太兵備道衙門後,很快就是重新建立清廷對上海的統治,發佈了諸多勸民告示,說賊軍已經被完全殲滅,百姓以後可以安居樂業云云。

其實他這話沒說對,上海的這些小刀會雖然被餘勝軍擊潰了,但是依舊逃走了不少人,根據外頭的消息說是逃出生天的劉麗川已經收攏潰兵兩千餘人,並度過黃浦江朝着奉賢縣、金山縣等地而去。

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在上海一役裡可謂損失慘重,在餘勝軍攻城的前兩個小時裡還好,起先也就就死傷數百人而已,後來餘勝軍炸燬城牆並殺進城內的時候,已經開始崩潰並失去組織的起義軍傷亡急劇增加。

等他們逃出城後,又被錢牛北的騎兵連持續追擊又是死傷不少。

事後統計,餘勝軍在此戰一共擊斃上海小刀會起義軍一千三百餘人,傷者未計,劉麗川后來收攏的潰兵只有兩千餘人,這麼算下來的話就會發現,上海一戰,小刀會起義軍裡死傷的人數遠遠不如潰散不知所蹤的六千多人。

小刀會起義軍人數雖然上萬,但是絕大部分月前都是普通的農民,在城破的那一刻絕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扔下刀槍,脫下了軍服搖身一變就成了老百姓。

這就是餘勝軍無法殺傷更多起義軍的最大原因,不是打不過,而是人家直接跑掉並脫下了軍服扔掉了刀槍,你還真分不出來他們是起義軍還是普通百姓。

當然了,這同樣也是劉麗川無法收攏更多潰兵的原因所在,雖然逃出城的起義軍不少,但是絕大部分都是直接跑回老家當農民去了。

劉麗川收攏的兩千潰兵除了部分小刀會核心老成員外,其他的也都是挾裹而來的逃兵。

擊潰了上萬人,殺傷了一千多敵軍的餘勝軍自身傷亡有多少呢?

三十八人!

其中戰死者十二人,另外有二十六人受傷,其中大部分傷亡大部分都是第一步兵團士兵在剛衝進城的時候,和起義軍進行的的短促肉搏而造成的,剩下少部分則是騎兵連在追擊敵軍的時候受到的傷亡。

再加上在青浦、嘉定等戰役,餘勝軍進軍蘇南以來,目前傷亡人數控制在百人以下,而這個傷亡數字還包括非戰鬥期間因爲各種意外所造成的傷員。

而他們積累擊潰小刀會起義軍總數將近一萬五千人次,並擊斃起義軍超過一千八百人。

這種巨大的傷亡率比差再一次證明了,手持冷兵器的封建軍隊在擁有火炮以及米尼步`槍的近代軍隊面前,只能遭受單方面的屠殺而已。

包括餘勝軍的戰例,兩次鴉`片戰爭以及國外的其他戰例都已經說明,近代軍隊和封建軍隊之間的差距幾乎是全方位的。

吳健彰回到上海縣城辦公後,上海城很快就是恢復了原有的秩序,唯一和以往不同的是,城門以及城內隨處可見的餘勝軍士兵。

心驚膽顫了一個月多才上街的上海縣城百姓們,經常可以看見大隊的身穿怪異軍服的餘勝軍士兵排着整齊的隊列從大街上巡視,偶爾還可以看見騎着戰馬,身穿雙排扣軍服的餘勝軍軍官們招搖而過。

今天的上海和以往的上海都不一樣了!

這個不一樣同樣體現在上海官場上,昔日的吳健彰回到上海,並帶來了部分量的原蘇鬆太道的官員,然而除了這些官員外,這個城市裡還有另外一個人。

他就是林哲。

林哲進城後,他並沒有把縣城裡的縣衙、府衙之類的當成自己的駐地,而是和在湖州駐防的時候一樣,林哲進城後,把軍部選擇安置在靠近北城門的一座院落,而餘勝軍的士兵則是把靠近北城門的一片原來被小刀會起義軍徵用的房屋作爲軍營。

林哲之所以沒有去直接徵用當地的官方衙門作爲駐地,一方面是避免和地方官府的各種扯皮、麻煩。

第二就是他還是習慣把自己的軍部駐地放在軍營內部,不然的話他沒安全感。林哲本質上還是個怕死的人,你讓他離開軍營住進道臺衙門,說實話林哲還真不放心。

而今天,靠近北城門的餘勝軍軍營內的一座普通院落裡,林哲在這個臨時軍部駐地接見了吳健彰以及其他官員。

這些官員大部分和吳健彰一樣,都是在小刀會起義軍攻佔上海縣城後逃到了附近府縣,有些直接逃進了租界,有些更是直接跑到松江,現在餘勝軍奪回了上海後,他們就是連忙跑回來繼續當他們的官。

“吳大人,此番能夠把城內百姓快速安撫下來,還是多靠了你能夠及時回來啊!”林哲面對這些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說着。

吳健彰也是略微看出了林哲語氣中的敷衍和不耐煩,但是他並沒有露出任何的不悅神色。

吳健彰雖然是蘇鬆太兵備道,乃是實打實的朝廷四品官,放在以前的話他百分百瞧不起林哲,就和當初的湖州知府曲勝潮瞧不起林哲一樣。

然而現在,見識了林哲麾下的餘勝軍之後,對林哲的態度幾乎是立馬發生了轉變,他知道能夠這麼快奪回上海,靠的就是林哲的餘勝軍。

再者,這個林哲年紀輕輕就是一支數千大軍的統帥,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支軍隊還連戰連勝,放眼不遠的將來,這個年輕人爬上高位是大有可能的。

面對一個有可能爬上高位的人,吳健彰自然不可能因爲對方的態度有些敷衍就露出不滿之色。

那些因爲心中受了些許委屈就惱羞成怒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更不可能成爲朝廷中高級官員的。

不管什麼年代,也許這些官員們會貪腐,被人指責爲庸碌無爲等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能夠在數億人口的國度裡能夠成爲中高級官員的他們絕對不是什麼無能之輩,相反,他們一個個都是人精。

比如說這吳健彰,此人實際上並不簡單,乃是中國近代少有幾個能夠和洋人打交道的中高級官員之一,朝廷給他的考語是‘通夷之才’。

吳健彰親自負責談判並簽訂了‘上海英法美租借地章程’‘海關征稅規則’,親自促成了上海法租界、美租界的成立,並讓上海租界獲得了行政管理權、徵稅權,讓上海租界正式成爲國中之國,此外還直接促成了中國海關的成立並讓洋人插足中國海關係統。

如此豐功偉績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畢竟要賣國也得有那本事才行,至少網絡上無數美分帶路黨頂多就是嘴上說說而已,要想賣國,他們還沒那本事!

吳健彰無疑是屬於有本事的人,所以他對林哲明顯的敷衍態度沒有表達出任何的不滿,反而是繼續笑眯眯的道:“林大人嚴重了,吳某不過是做了本職工作而已,城內能夠如此快恢復平靜,還是靠了貴軍將士有力的維護了城中秩序啊!”

林哲和這吳健彰又是閒扯了兩句後,吳健彰正色道:“來之前,我已經接到了撫臺大人的行文,說撫臺大人明日即將率軍抵達上海!”

林哲點點頭:“哦,許撫臺來的倒是不慢!”

話說的不錯,許乃釗率領三千清軍從嘉定等地出發,這前後雖然不過幾十公里,但是大軍行軍速度是有限的,就連餘勝軍一天也不過走上二十公里左右,至於許乃釗帶領的那些清軍,這一天能夠走上十五公里都是誇讚他們了。

除非是逃命,不然的話是不用指望這個時代的綠營兵能夠擁有和正常軍隊一樣行軍的速度了。

許乃釗能夠帶着這樣的清軍在短短几天內抵達上海,這已經算很不容易了。

“明日許撫臺抵達上海,到時候的接應工作怕是不少吧,不知道吳大人有沒有要我幫忙的?”林哲如此說着。

他這麼說並不是顧慮吳健彰的想法,而是對許乃釗的重視。

他和許乃釗之前的合作非常不錯,許乃釗許諾的八萬兩銀子以及三百匹戰馬已經全部送達,銀子在抵達松江的時候就已經付清,而戰馬在江蘇這邊接受了一批後,另外一批一百多匹戰馬已經送往湖州,由駐紮在湖州的餘勝軍接受。

此外許乃釗也是嚴令地方官府供應了餘勝軍的一應米糧軍需。

這一切雖然林哲知道許乃釗是爲了他自己的官帽子考慮,而且之前的多場戰事中,許乃釗也都是躲在後面坐看餘勝軍和小刀會起義軍打死打活。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僅僅從合作層面而言,許乃釗是一個相當良好的合作者,許諾的各種承諾都是及時送上,半點都沒有拖延,而且也沒有暗中扣下部分軍資的事發生。

這一點比起當代的其他清廷官員而言已經好太多,要知道,浙江巡撫黃宗漢給林哲餘勝軍提供的軍費裡頭,那可都是被按照陋習剋扣了不少的。

至於躲在後頭不上前這事,一方面林哲根本不想讓他上來礙手礙腳,另外一方面許乃釗那麼多銀子砸下來,你還不許人家在後頭搬上板凳看戲啊!

既然拿了人家那麼多的錢,那麼就得有當打手的覺悟!

之前的合作那麼順利,這就不禁讓林哲生出了其他心思,如果和許乃釗繼續合作下去,說不準自己能夠在蘇南這邊撈到更大的利益。

比如說自己需要的名義!

浙江團練協辦大臣兼任湖州釐捐局督辦這個名頭在江蘇不管用,他需要在江蘇地面上的一個官方名義,一個能夠讓他的餘勝軍紮根蘇南的名義。

對此,林哲對許乃釗的到來還是比較期待的!

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69章 江海關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48章 厘金初顯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289章 慘勝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341章 辦學難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31章 謹慎東進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38章 身陷危機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15章 公然敲詐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57章 一路橫掃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47章 入城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68章 十萬兩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1章 餘姚林家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47章 入城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34章 危機!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52章 上海亂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48章 厘金初顯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20章 傷亡懸殊第560章 阿拉斯加
第26章 退無可退的衝鋒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69章 江海關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320章 編制改革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48章 厘金初顯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289章 慘勝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341章 辦學難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31章 謹慎東進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38章 身陷危機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15章 公然敲詐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57章 一路橫掃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47章 入城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242章 戰略規劃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300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二)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68章 十萬兩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1章 餘姚林家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47章 入城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34章 危機!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359章 兵臨濟南第52章 上海亂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546章 戰後封賞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48章 厘金初顯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113章 決一死戰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20章 傷亡懸殊第560章 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