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清軍南援

七月八號,一片廢墟的揚州城內,施清瑄和沈馳雲等第一軍、第五軍的將領們彙集一堂,身爲江北軍務總司令的施清瑄坐在主位上,朗聲說着下一步的戰略安排:

“爲鞏固蘇北,第五軍須儘快繼續北上攻略蘇北等地,以攻佔清江浦,殲滅僞清李鴻章部爲要,蘇北一地屆時可能會有敵軍增援部隊,到時候沈兄你要謹慎爲上!”

施清瑄繼續道:“而我會率本部第一軍回援皖北,於第二軍一道攻佔皖北駐地,殲滅太平賊軍陳玉成部,以完成統帥部之皖北戰略!”

這說的都是大方向,而且也都是之前出征前聯合參謀部那邊定下來的大戰略,就算是身爲江北軍務總司令的施清瑄也是不能隨意變更的,他能夠做的就是在聯合參謀部的壓力下,給剛攻克揚州的部隊爭取多幾天的就地休整時間,好恢復部隊的士氣,補充戰損的兵力。

揚州一戰中,第一軍和第五軍雖然戰果極大,但是損失也不算小,比如說作爲主攻部隊的皇家陸軍第三步兵師更是前後累積傷亡兵力數百人,當場戰死者三百餘人,而因爲攔擊江淮新軍突圍而遭到重創的第九協防師更是死傷慘重,戰死、失蹤等加起來超過一千人,另外還有不少於一千人受傷而喪失戰鬥力。

所幸後方的軍訓部在揚州戰役剛結束,就是給第一軍、第五軍送來了大約總數一千人的新兵補充,不過這補充新兵都是皇家陸軍的新兵。可沒協防軍的份。

協防軍的兵員損失要想補充,尤其是戰時大規模補充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俘虜補充進去。而這種事也是中華軍幹熟了的,這剛拿下揚州呢,就是採取最爲強硬的手段把所有俘虜的頭髮剃光,然後強制把他們編入協防軍裡頭。

不過爲了讓這些剛俘虜的清軍士兵不至於造成麻煩,軍訓部派來的人也沒有說一股腦全部補充進去,而是和以往一樣,先挑選那些願意主動的加入中華軍。身強體壯的俘虜士兵補充到現有的幾個協防師。

挑選了幾千人分別補充到第九協防師、第二協防師等現有部隊後,其他俘虜則是新編爲兩個協防師。

這兩個新編協防師裡的士兵要麼是老弱,要麼是那些不願意主動投誠的死硬分子。從這些俘虜裡中華軍方面也是發現,相對於太平軍俘虜士兵而言,這些清軍士兵的投誠態度要更強硬一些,但是身體。訓練等各方面素質還要更差一些。

對於這種情況。中華軍方面自然是毫不心軟,甭管你願不願意,總之都得被編入新的第十六協防師、第十七協防師裡頭,後續等待他們的命運就是充當炮灰。

不過爲了避免不要必要的麻煩,軍訓部並沒有把這兩個由投降清軍士兵組成的協防師繼續放在蘇北作戰,而是把他們編入第一軍內,讓他們後續去皖北和太平軍打,免的到時候出現什麼陣前反叛的情況。

而相當的。原本歸屬第一軍的第二協防師則是被調入了第五軍繼續前往蘇北作戰。

七月十號,施清瑄率領本部第一軍離開揚州。開始向西行

施清瑄率領第一軍走了後,沈馳雲也是率領本部第五軍在蘇北一地發起了下一輪的大規模攻勢,第五軍以第五騎兵團爲前鋒偵查力量,以皇家陸軍第五步兵師爲絕對主力,第二協防師、第十協防師、第十二協防師爲輔助力量,朝着蘇北各地發起了頻繁進攻。

七月十一號,第五軍攻克揚州東面的泰州,此後第五軍也是開始分兵,其第十二協防師繼續東進南通等地,到時候海軍方面將會護送駐紮在上海等地的皇家陸軍第七步兵師派遣的一個步兵團發起登陸南通的作戰,而第十二協防師的任務就是爲第七步兵師之第二十步兵團打開一個登陸進軍通道。

至於第五軍主力,則是繼續沿着京杭大運河北上,他們的目標就是淮安城。

淮安城這個依靠漕河發展起來的地方乃是江南地區少數重量級大城,擁有人口數十萬之巨,比遭到過戰爭創傷的南京、蘇州、揚州等名城更多,單純以人口論,現在的淮安城乃是名副其實的江北第一城。

而且淮安城乃是三聯城的格局,也就是說他並不是傳統的那種單一城池,而是新舊三座城池連在一起的城池,三城城牆周長約十七華里,高一丈多到兩丈八尺不等,交錯密集的城牆體系讓淮安城形成了一個複雜並穩固的城防體系。

如今城內不僅僅有李鴻章的江淮新軍近八千人,另外還有蘇北本地綠營、團練等近萬人,又有自從揚州失陷後,清廷緊急從皖北、魯南等地抽調援軍抵達蘇北,目前已經累計抵達綠營等舊軍五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千河南練軍從河南增援而來,和同樣河南過來的五千綠營舊軍駐紮在宿遷一帶,隨時能夠增援淮安。

實際上,清廷抽調的援軍遠遠不止這麼一點,揚州失陷給清廷造成的震動是相當大的,自從消息傳到京師後,清廷就已經是陸續抽調兵力南下,拋開那些綠營、八旗等舊軍不提,值得注意的就是各地練軍以及大批量的馬隊。

馬隊暫且不提,清廷好歹是自詡騎射起家,騎兵一直都是他們的主要戰力,抵擋當初太平軍的北伐,捻軍的肆虐,相當大程度上都是依靠騎兵部隊,目前來說,清廷在直隸,蒙古,東三省等地隨時能抽調超過萬人的騎兵部隊,不過這些騎兵乃是滿清的最後家底,乃是用來拱衛京畿的,除非被人打到京師來,不然的話清廷是不會讓輕易讓這些騎兵部隊出戰的。

如今南下作戰的清廷,尤其是在皖北,河南等地和捻軍,太平軍作戰的清軍主力,實際上是各省練軍。

不得不說,歷史上的清廷能夠搞出洋務運動來不是偶然,,原時空裡他們先後搞出了淮軍,定武軍,新建陸軍,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等軍隊,這個封建王朝也並不是後世人想象的那樣故步自封,對一些新東西他們還是學習的非常快速,只是他們的學習大多是發生在被打之後,每一次戰敗後總會掀起一番改革搞出,然後改革着就把這改革死了。

原時空不提,只說本時空,受到林哲創辦餘勝軍的影響,清廷早早就開始了創辦新軍,一開始是編練八旗新軍、江淮新軍,但是後來發現八旗新軍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所以是草草收尾,轉而把精力放在了裁汰練新上,從而全新組建了‘京畿練軍’。

這支全新組建的京畿練軍據說效果相當不錯,這從清廷開始全國推廣‘練軍’這種新軍就可以看得出來,清廷對練軍還是相當滿意的。

當時恰逢林哲率軍造反,同爲團練,更同爲新軍的江淮新軍立馬就成爲了防備對象,清廷立即就是削減了對江淮新軍的扶持,轉而把扶持轉向到了對‘練軍’上頭。

於是乎京畿練軍,直隸練軍這兩支受清廷中央直接掌控的練軍大規模擴大不說,各省也是大辦練軍,河南、、安徽、湖廣、甚至雲貴等地都是廣辦練軍。

截止到1857年的七月,清廷中央掌控的京畿練軍有一萬八千人,直隸練軍有八千人。另外各省有數量不等的練軍,比如河南有練軍五千人,安徽的皖北地區也有練軍兩千人,山東有練軍千人。

地方練軍中,最多的自然是戰事緊張的湖廣兩省,受到多方面的刺激,湘軍一直在變化之前湘軍中的胡林翼主持,仿效餘勝軍創辦的新軍兩千人戰果良好,後續曾國藩、胡林翼等湘軍的主要將領開始大規模辦新軍,累計到現在已經編練新軍八千人,謂之‘湖廣練軍’,以和以往的舊式湘勇區別。

再加上其他各省的部分練軍,到目前爲止,清廷中央、地方的練軍總數已經超過四萬人。

如果再把江淮新軍殘兵八千人算上,八旗新軍這支徒有其表的一萬兩千人也算上,那麼清廷控制下的各式新軍超過六萬人。

當然了,這六萬人裡頭,除了江淮新軍是清一色的洋槍樣炮外,其他各地練軍的武備上還有着極大的差距,比如直隸練軍,他們用的就是天津機器局自產的槍炮,雖然也說是滑膛洋槍而不是老式的火繩槍,但是性能上距離直接進口的洋槍差距比較大。

至於一些地方練軍,有些更是依舊拿着火繩槍的!

因爲揚州失陷,中華軍大舉進軍蘇北甚至有可能威脅到山東,清廷已經詔令直隸練軍等大軍南下蘇北。

因此對於北上蘇北的中華軍第五軍來說,未來的面臨的挑戰相當大!

不過北方的大量清軍暫時來說還不算是中華軍面臨的主要威脅,如今中華軍的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了皖北地區。

陳玉成在皖北那邊搞出來的聲勢實在太大,採用挾裹流動作戰模式的陳玉成所部已經膨脹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動不動就是號稱幾十萬大軍,儘管裡頭絕大部分都是流民,老弱婦孺,但是皖北和南京嚴格上來說只有一江之隔,隨時都能威脅皖南、蘇南等地。

而之前派往皖北作戰的第二軍受限於兵力不足,只能被動防守,無力出擊。

爲了改變這種情況,施清瑄才率領第一軍西進皖北,以求和第二軍聯合作戰,徹底肅清皖北之威脅,殲滅陳玉成所部。

七月中旬,施清瑄率軍過滁州,然後直撲鳳陽府之合肥!

第647章 皇子所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9章 江海關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43章 慘勝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37章 遭襲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51章 團練大臣第75章 出兵松江第341章 辦學難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48章 對策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27章 刺刀肉搏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654章 火藥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74章 上任設衙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316章 國宴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603章 傾銷地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79章 主政一方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20章 傷亡懸殊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1章 山陰陳家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
第647章 皇子所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9章 江海關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486章 齊琳的目光第361章 談判中的戰爭第43章 慘勝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37章 遭襲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51章 團練大臣第75章 出兵松江第341章 辦學難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48章 對策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27章 刺刀肉搏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429章 緬甸局勢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654章 火藥第526章 登陸進攻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74章 上任設衙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316章 國宴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603章 傾銷地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79章 主政一方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20章 傷亡懸殊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1章 山陰陳家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437章 交通部和鐵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