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白衍,可有其四?

“方法?”

嬴政有些好奇的看向白衍,一時間竟然沒有理解白衍這句話的意思。

畢竟在嬴政眼裡,治理百姓,唯有法治,秦國如此,那些方纔征伐吞併的疆域,更當是如此,唯有依法治理,當地百姓方纔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至此,公平、公正方纔會出現,私鬥纔會被禁止,百姓才能安心耕種……

可眼下。

白衍竟然說,方法不對。

“寡人想知道,武烈君是何意!”

嬴政開口詢問道,手中不再執着於木桌上的竹簡,眼神也不再放在四周的竹簡上,而是直勾勾的看着白衍。

“回王上,白衍才疏學淺,並無獻策,不過白衍以爲,昔日荀子學說,倒是極爲適合治理楚地!”

白衍跪坐在木桌旁,擡手低頭,對着嬴政說道。

“荀子!”

嬴政聽到白衍提及的名字,眉宇間微皺,知道是李斯的恩師,隨即看向白衍:“繼續說下去!”

白衍見狀,點點頭,整理思緒後,便看向嬴政。

“楚人尚武,民風強悍,莫說私鬥,就是殺人,亦是屢見不鮮,楚未曾滅亡時,民間便難有治理,周視其蠻夷,數百年來,楚之風俗,尚遊俠義士,而昔日更有墨家之中,尚武之人前往楚地,成楚墨,臣以爲,若以強法治楚,難有成效,只會愈發激起楚人抵抗之心,法雖利行,卻不利心!”

白衍給嬴政訴說着,見到嬴政皺眉,呢喃着‘法雖利行’,白衍便繼續說下去。

“加之秦楚爲百年宿敵,征戰不止,秦民與楚人,皆視爲仇敵,今秦滅楚,楚人國亡,面對秦律,楚人定是不願遵守。”

白衍這句話絕不是虛言,楚人與秦人之間的仇恨,要遠遠比魏人、齊人更深,無他,從秦惠文王與張儀坑楚,再到秦將白起水淹楚地,楚人死在秦人的劍下,數都數不過來。

如今楚國雖亡,但面對秦國,楚人心中若是沒有牴觸,那怎麼可能!

更何況在眼下楚人心中,可並沒有一統的概念,即便是周朝統治中原之時,楚人也是被視爲蠻夷,並非周王朝的子民。

書房內,在木架旁的蒙毅,聽着白衍的分析,秦國官服下的手,一時間竟然忘記把竹簡放置到木架上,面露思索,分析着白衍的話,逐而忍不住點點頭。

蒙毅知道,白衍說的,並不假。

秦楚之間如今面對的,是根深蒂固的執念,是秦人與楚人眼中的死仇,按照秦律來治理,的確是會激起楚人的反抗。

“那要如何治理楚人?”

嬴政皺眉的目光下,面色之中,有些不解。

“臣以爲,荀子昔日之言,或是秦治理楚地之策……”

白衍看向嬴政,拱手說道:“法束其行,禮治其心!”

燭燈下,白衍清楚看到,隨着自己說出‘禮’這個字的時候,嬴政眉宇間不由得更緊鎖一分,但眼下白衍也顧不得那麼多,如今秦國看似坐擁天下,然而突然迸發出來的危機,內外隱患,已經讓白衍看到秦國覆滅的危機。

有些話再不說,或許連說的機會都沒有。

面對嬴政,這個提拔自己,給與自己莫大信任的君王,這個世間罕有不殺功臣的君王,以及這諾大的秦國,麾下一起出生入死的將士,白衍不願意坐視不理。

成事在天,而謀事,在人!哪怕是聽天命的前一句,也是盡人事!

“何以爲禮?”

嬴政詢問道,面色之上,少了一份期待,多了一分不耐。

或許曾經類似的話,嬴政聽過,而且聽過不止一遍,畢竟提及禮,那麼讓人聯想到的,便是周朝,便是儒家,如今全天下,都在與秦國、與嬴政爲敵的那些人。

就連木架旁的蒙毅,在聽到白衍嘴裡的禮字,也眼神一黯,微微嘆息,擡手把懷中的竹簡拿起來,放到木架上。

“回王上,臣以爲,是教化!”

白衍輕聲說道。

此刻見到嬴政已經拿起木桌上的竹簡,雖是在聽,但舉止透露出來的,明顯已經有些失望,白衍倒是有些尷尬,有時候在嬴政身邊久了,倒是愈發羨慕郭開、後勝那些人奸臣。

畢竟奸臣只需要說一些君王喜歡聽的,後果不需要在意,這樣的臣子,往往最容易得到君王的歡心,反之,則是會容易讓君王不滿。

一次或許不需在意,那兩次、三次之後呢,今日那兩個贏氏的年輕子弟有句話說得沒錯,再明智的君王,也是人,也會有情緒,這纔會被奸臣得逞。

“繼續說下去!”

正當白衍有些手無足措,不知該不該繼續開口說下去的時候,猶豫要不要拿起身旁木箱內的竹簡,嬴政這時候卻開口說道。

望着看竹簡的嬴政,白衍目光一怔,兩息後,點點頭。

“一個尚未被教化過的人,會偷東西,若是用刑罰來讓他害怕,那麼只能讓他擔心被發現,不敢在眼前偷,或者不敢偷這件東西,卻不能阻止他想偷其他東西的心,而若是身邊的人都是行竊之人,那麼刑罰,在這個時候就不適用!”

白衍輕聲解釋道,話音落下,原本看着竹簡的嬴政,神情雖是不變,但明顯微微一頓,看竹簡的目光也停留下來。

“而若是一個受過教化的人,則是不需要刑罰,也不會去偷東西,因爲教化,使得他不恥去偷東西!即便是身邊的人偷東西,他也不會參與,甚至不恥爲伍,久而久之,甚至他還會影響那些偷東西的人,因爲這兩種人在一起,反而會讓其他人害怕他會告發,從而受到刑罰,如此,這兩種人便會分開,而收到教化的人越多,便會讓越多偷東西的人忌憚……”

白衍輕輕訴說着,而原本看着竹簡的嬴政,早已經聽得入神,很快便聯想到,白衍口中偷東西的人,不正是楚地的楚人,而偷東西,便是動亂。

“如此,法不在,而人在,亦能存善,善則民安,民安則無需法令!”

白衍認真的說道。

目光早已不在竹簡上的嬴政,面露思索,放下竹簡後緩緩起身,繞過木桌,在書房內來回踱步。

木桌旁,白衍則安靜的跪坐着,耐心的等待嬴政的詢問,這時候便是要爲嬴政解惑的時候。

“楚存之時,便以禮治,結果如何?”

嬴政一步步來到地圖旁,看着巨大的地圖上,那個大大的秦字,再看看昔日楚國的大片疆域,如今變成陳郡、泗水郡、九江郡……

“回王上,楚爲儒治,自然不可!”

白衍聽到嬴政的回答,輕聲說道。

一番話。

安靜的書房內,別說木架旁的蒙毅神情一震,就連地圖旁的嬴政,也神情一怔,隨即疑惑的轉過頭,看向白衍。

禮與儒、儒與禮,基本不分開,嬴政一直以爲,白衍口中的禮,便是如今的儒,沒想到眼下白衍的回答,似乎卻不是儒家。

“說!”

嬴政這時候終於再次提起濃厚的興趣,既然不是如今的禮,那麼嬴政心中,自然不會那麼牴觸,如此一來,嬴政倒是十分好奇,白衍的禮,又是如何。

“臣以爲,治楚,先治儒!”

白衍起身,在諸多燭燈的照亮下,在嬴政的注視中,擡手對着嬴政說道,低頭後,看向嬴政。

“至周以來,世間儒家,莫以士族爲言爾,是爲士儒,若是後世儒家,皆以君王爲言爾,再代之楚儒,是以教化楚民,又是如何?”

白衍站在木桌旁,看向嬴政說道。

嬴政聽到白衍的話,雙眼一亮,腦海裡不由得浮現一幅場景,整個人都有些失神、眼中忍不住有絲激動,可兩息後,平靜下來,卻是忍不住搖頭。

想法倒是可信,並且有理有據,但實行起來,難如登天,基本不可能做到。

“天下士儒皆在齊楚,寡人數年來,徵賢納士,可天下士人,皆在齊楚而不赴秦,莫說治儒,就是讓天下儒家,爲寡人說上一句話,都汝妄想!”

嬴政看着地圖,指着地圖上齊地的位置,話語中盡是幽怨、憤怒、不甘,最終,盡數化爲難以言喻的無奈,那份心中的不平,或許唯有嬴政一人,方能體會到。

“治儒,從而治楚,談何容易!”

嬴政嘆息一聲,獨自站在地圖旁,看着眼前巨大的地圖,第一次感覺到乏力,明明諸侯皆滅,明明秦字,已經替代昔日所有諸侯,成爲這張地圖疆域上的主人。

“儒士皆以士族爲首,爲士族所攏,而齊楚之地的士族,面對秦國,那些士族不可能會耗費心力,讓儒士幫助秦國,若是那些士族有心,楚地又怎會如此動盪,寡人又怎會爲楚地而愁!”

嬴政轉過頭,看向白衍。

本以爲隨着這番話,這次的討論便到此爲止,畢竟白衍有心,也出謀劃策,是個辦法,但奈何實施起來,基本不可能。

嬴政對治理楚地,短時間內已經不抱有太大希望,只能等到遷徙那些舊族到關中之時,再好好談一談,至於那些大儒名士,嬴政日後去泰山封禪之時,自會召見,彼時想辦法拉攏。

這也是眼下嬴政唯一的機會,也是面對楚地,整個秦國,唯一的辦法。

“臣有一策或能爲王上解憂!”

突然響起的聲音,讓本就已經放棄的嬴政,突然目光一凝,轉頭看向木桌旁那個拱手的少年,眼中盡是疑惑不解。

“白衍,汝有辦法,解士族、儒生之患?”

嬴政開口詢問,語氣中隱約有些不可置信,就連稱呼,也是直言白衍,而非武烈君。

天下士族對儒士的壟斷,這幾乎已經是無解之局,士族圈養儒士,而儒士又能引導天下生民的言論,從而保護士族,縱觀天下,根本沒有任何辦法,能解決這彼此間的關係,縱使嬴政統一天下,麾下秦國軍隊所向披靡,也不敢冒天下大不爲,殺光士族。

士族,並不是指某地的人,也不是某個姓氏,更不是一代人、兩代人,而是一個階層的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存在,莫說天下,秦國亦是如此。

“回王上,此前臣憂儒士焚竹毀籍,故而私下曾收集天下着書學說,暗地裡置辦學府,招陣亡將士之遺孤,請諸地大儒教學,數年而學,莫有所成,皆可南下,破楚地之局!”

白衍對着嬴政稟報道。

“學府!!!”

書房內,嬴政懵了,瞳孔一怔,滿是不可置信的看着那少年,看着年紀輕輕的白衍,不敢相信耳中聽到的話。

白衍數年前,便置辦學府?請名師大儒教學,而其門生,乃是陣亡將士之遺孤!

呼吸間,嬴政有些口乾舌燥,胸腔發熱,恍惚而又震驚的看向白衍。

“白衍,此事速速與寡人細說!”

嬴政看着被自己一手一手提拔起來,並且爲秦國立下赫赫功勞的白衍,第一次感覺到有一絲陌生,第一次有些捉摸不透這個少年。

置辦學府!還是在數年前!

這是嬴政都從來不敢想象的事情,要知道,縱觀天下,不是沒有諸侯國想要效仿齊國,置辦稷下學宮,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無他,這其中耗費的精力,投入的成本,以及得到的回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諾!”

白衍看着嬴政上前繞過木桌,那婉如第一次見到自己,認識自己的眼神,連忙低頭打禮。

“回王上,事情還要從士人焚書說起……”

白衍看着嬴政跪坐在旁邊的木桌後,目光急切,神情卻又十分震驚的模樣,開口把昔日置辦學府的起因、經過,以及昔日的擔憂,最終的目的,全都詳細的說出來。

“白衍,數年前,汝便已經察覺到,士族會通過士人,從而要挾秦國,甚至禍亂諸地?”

嬴政聽到白衍的話,有些哭笑不得的問道,看着白衍,此刻嬴政荒謬的神情之中,目光卻是隱藏不住的震驚。

也就是說,很早很早之前,白衍便已經預料到秦國會面臨的處境,或者說是秦國的隱患。

“是!而臣思量過,昔日諸國效仿稷下學宮,招攬之學士,皆爲士族子弟,紈絝之人,也是如此,最終得不償失,空耗府存、精力,故而白衍用陣亡將士之遺孤,其一,不負將士爲秦戰死沙場,其二,將士皆爲王上效力,將士之遺孤,自然願意爲王上效力,其三將士之遺孤,不如權貴子弟,學府教導,定會苦心鑽研,學有所成!”

白衍看着嬴政,一邊解釋原因,一邊告訴嬴政,不敢把這件事情說出來的擔憂,這件事情若是被士族知道,定會暗地裡使壞,到時候學府被幹擾事小,就怕士族縱使勾結外族,想盡辦法殺人毀地。

“白衍啊白衍!寡人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不曾想,幾年前,汝之舉動,終解寡人之難!”

嬴政一臉感嘆的說道,不管白衍能不能解決楚地的隱患,但眼下,秦國各地缺乏官吏的隱患,倒是終於能讓嬴政鬆口氣。

看着身旁這個年紀輕輕,面色清秀,出身低微的少年,嬴政實在不解,爲何這個少年,總是那麼讓人意外。

“白衍,告訴寡人,可有其四!”

嬴政看向白衍問道。

若是說嬴政早已經在內心之中,無比器重白衍,要栽培白衍成爲日後秦國朝堂的頂樑之臣,那麼眼下,嬴政彷彿看到日後的白衍,要遠比他想象之中,要更爲重要。

而眼下,嬴政最需要確定的,是白衍有沒有私心,儘管嬴政從始至終都相信白衍,但嬴政還是要詢問一句。

“回王上!”

白衍也沒想到,嬴政會突然詢問,見到嬴政直勾勾的眼神,瞬間白衍腦海裡便想了很多,緊張至於,心裡也警告自己,不要瞞着嬴政。

“臣出身寒微,知民間疾苦,臣於臨淄,見有學宮,大伯欺父,衍有不忿,而遭母斥,求伯教字!”

白衍說到這裡,腦海裡浮現在臨淄故鄉,年幼時,大伯欺負爹孃,每當自己憤慨之時,娘卻又擔心大伯不願教導自己識字,從而忍氣吞聲的場景。

思索間,白衍鼻尖泛酸,思念爹孃之餘,看向嬴政,不懼嬴政的目光。

“臣想要天下苦寒子弟識字,想要讓往聖之所學,能入茅屋草棚家!願後世天下人,皆是如此!”

白衍擡起手,對着嬴政打禮,這一次,白衍把頭低得很低,腰也彎下去。

書房內。

這一次看着白衍的舉止,沉默下來的,不僅僅是嬴政,遠處木架旁,身穿秦國官服蒙毅,也愣楞的站在原地,望着嬴政旁那個輯禮匍匐的人影,莫名的察覺到差距,讓他內心之中,本能的自行慚愧的感覺。

這是以往聽到傳來白衍戰功時,從未有過的念頭!以往蒙毅自詡文人,而白衍乃是武將。

眼下,蒙毅卻有些恍惚,看着那人影,卻莫名的生出高山敬仰之感。

………………………………

良造府邸。

田非煙與白君竹在涼亭下乘涼,望着皓月,吃着水果、品着小吃,聊着咸陽城內發生的事情,而後聽着白君竹對嬀涵子很好奇,於是田非煙便大致的解釋一下。

沒多久,隨着宮內來人,沒有等待白衍回來,田非煙卻看到韓謁者一臉急匆匆,神情焦急的模樣。

“良造夫人,這是大良造書信!”

韓謁者連忙把白衍的書信交給田非煙。

在白君竹好奇的目光中,田非煙點點頭,隨後讓韓謁者稍等,轉身便吩咐侍女,去房間角落,把第三個小木箱帶過來。

沒多久,在白君竹與韓謁者的注視下,隨着侍女端來一個小木箱,田非煙打開後,從裡面拿出昔日由雁門送來給白衍的東西,交給韓謁者。

若是田非煙沒有記錯的話,這個東西白衍稱爲書冊!

第508章 魏國丞相,屍埕第442章 匈奴大敗的消息第331章 嬴政出行!姜敬與竺哲的恐懼!第626章 王宮書房內的擔憂,白衍的攻守調令第231章 趙軍撤離,楊彥的再三懇請。第726章 羌瘣之死第22章 圯上老人第4章 死人會爬出來抓小孩的哦!第557章 是真的九州鼎!第328章 與張氏合作,互相利用。第120章 深夜交談第424章 離開前的疑惑,莫非真的是茅焦託辭第176章 震驚的羋啓,白氏的抉擇,司馬興的第82章 他來了第457章 暴氏暴禹第155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730章 除心腹大患,突然出現的新能力第279章 抵達井陘,蒙恬的震驚第466章 暴氏的疑惑,少年何人?第528章 茅焦的到來第84章 心態的改變,結束戰事第468章 噩夢第3章 亡魂恩師第284章 交談,呂奇的到來!第366章 震驚的三人,甘泗的懵圈第169章 峽谷死戰!第584章 給熊奇的‘好事’!第28章 行竊少女第77章 白衍太過善良。第558章 被貽笑大方的話,後面笑不出來的人第208章 回到高奴,柴的天賦,嗯?老者?第354章 殺郭開第621章 交戰前的部署第647章 驚慌過後,齊王建的打算第300章 拜師!第42章 餘老卒的告誡第401章 洛陰之亂(四)第21章 趕不走的老頭。第542章 九鼎離開彭城,田鼎的算計第100章 張氏府邸第525章 要殺人的,是白衍第27章 世人,不及她第689章:鶯氏之死!鶯氏的亡魂!第37章 識破第113章 小舅父離去第728章 這次,是要去屠族!第615章 詢問!殺害恩師殷碑的幕後主使第89章 疑惑第388章 荊軻之死,小舅父的到來第106章 公子成,離開新鄭。第569章 呂公的惋惜第73章 出發,離開陽城第275章 毀滅前兆,渡河!第569章 呂公的惋惜第492章 入楚的目的,嬴政的喜悅。第180章 讓人意外的徐師,徐家?準備(4K,第467章 田鼎的憤怒,新鄭叛亂第425章 老夫當是真老了!第245章 三萬石!吳氏姐弟的吃驚第185章 什麼?找不到人?第396章 事情傳到臨淄,齊王的讚譽!第290章 開始行動!第624章 慌忙逃離的范增第119章 城門開,韓王降!第384章 得知真相,感情真被下藥了!第319章 侍郎大人與呂生的勸誡,遠離白衍(第182章 下血本,贈人!第675章 見兄長第127章 接人第564章 樂極生悲,昏過去的齊王建第425章 老夫當是真老了!第59章 莫非是她?第53章 白氏可是分了家?第207章 餘將軍的離去,白衍的錯愕第425章 老夫當是真老了!第186章 白衍離開,着急的呂奇第272章 趙蔥的憤怒,李牧的抗命第498章 大伯的勸說第117章 得勝!第460章 勸說,留下第147章 意外到來。第39章 夜色下的兩人第428章 終於來了!第379章 呂生的崩潰!第522章 被動的昌平君,獻策:假鼎之說第47章 將領對白裕的崇敬第85章 聽說是吾之叔父!第62章 呂奇第180章 讓人意外的徐師,徐家?準備(4K,第503章 大伯的遭遇第408章 白衍之言。第69章 白裕中毒第354章 殺郭開第203章 羋啓的謀劃,再次佈局。第544章 入曲阜第131章 奇怪的老者,抵達咸陽第409章 三家倒,布詔出。第68章 等我幾日,我去接你第405章 魏國商販,鳩
第508章 魏國丞相,屍埕第442章 匈奴大敗的消息第331章 嬴政出行!姜敬與竺哲的恐懼!第626章 王宮書房內的擔憂,白衍的攻守調令第231章 趙軍撤離,楊彥的再三懇請。第726章 羌瘣之死第22章 圯上老人第4章 死人會爬出來抓小孩的哦!第557章 是真的九州鼎!第328章 與張氏合作,互相利用。第120章 深夜交談第424章 離開前的疑惑,莫非真的是茅焦託辭第176章 震驚的羋啓,白氏的抉擇,司馬興的第82章 他來了第457章 暴氏暴禹第155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730章 除心腹大患,突然出現的新能力第279章 抵達井陘,蒙恬的震驚第466章 暴氏的疑惑,少年何人?第528章 茅焦的到來第84章 心態的改變,結束戰事第468章 噩夢第3章 亡魂恩師第284章 交談,呂奇的到來!第366章 震驚的三人,甘泗的懵圈第169章 峽谷死戰!第584章 給熊奇的‘好事’!第28章 行竊少女第77章 白衍太過善良。第558章 被貽笑大方的話,後面笑不出來的人第208章 回到高奴,柴的天賦,嗯?老者?第354章 殺郭開第621章 交戰前的部署第647章 驚慌過後,齊王建的打算第300章 拜師!第42章 餘老卒的告誡第401章 洛陰之亂(四)第21章 趕不走的老頭。第542章 九鼎離開彭城,田鼎的算計第100章 張氏府邸第525章 要殺人的,是白衍第27章 世人,不及她第689章:鶯氏之死!鶯氏的亡魂!第37章 識破第113章 小舅父離去第728章 這次,是要去屠族!第615章 詢問!殺害恩師殷碑的幕後主使第89章 疑惑第388章 荊軻之死,小舅父的到來第106章 公子成,離開新鄭。第569章 呂公的惋惜第73章 出發,離開陽城第275章 毀滅前兆,渡河!第569章 呂公的惋惜第492章 入楚的目的,嬴政的喜悅。第180章 讓人意外的徐師,徐家?準備(4K,第467章 田鼎的憤怒,新鄭叛亂第425章 老夫當是真老了!第245章 三萬石!吳氏姐弟的吃驚第185章 什麼?找不到人?第396章 事情傳到臨淄,齊王的讚譽!第290章 開始行動!第624章 慌忙逃離的范增第119章 城門開,韓王降!第384章 得知真相,感情真被下藥了!第319章 侍郎大人與呂生的勸誡,遠離白衍(第182章 下血本,贈人!第675章 見兄長第127章 接人第564章 樂極生悲,昏過去的齊王建第425章 老夫當是真老了!第59章 莫非是她?第53章 白氏可是分了家?第207章 餘將軍的離去,白衍的錯愕第425章 老夫當是真老了!第186章 白衍離開,着急的呂奇第272章 趙蔥的憤怒,李牧的抗命第498章 大伯的勸說第117章 得勝!第460章 勸說,留下第147章 意外到來。第39章 夜色下的兩人第428章 終於來了!第379章 呂生的崩潰!第522章 被動的昌平君,獻策:假鼎之說第47章 將領對白裕的崇敬第85章 聽說是吾之叔父!第62章 呂奇第180章 讓人意外的徐師,徐家?準備(4K,第503章 大伯的遭遇第408章 白衍之言。第69章 白裕中毒第354章 殺郭開第203章 羋啓的謀劃,再次佈局。第544章 入曲阜第131章 奇怪的老者,抵達咸陽第409章 三家倒,布詔出。第68章 等我幾日,我去接你第405章 魏國商販,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