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石猴出世衆聖驚

清虛自將孫武三人帶回山門之後,便在王屋山中授徒,不再出山。而而佛門也在繼續着他的擴張,慢慢的南瞻部洲,只剩下王屋山周圍數百萬裡,沒有被佛門佔去,佛門中人也都知道清虛道君道行高深,不好惹,便也不進入王屋山周圍。

而清虛也不去碰觸佛門,兩方便在王屋山下和平共處。

佛門再將南瞻部洲納入勢力範圍之後,便開始向東勝神州進軍,而此時清虛方纔將門中弟子派下山去,開始傳教,儒家弟子本就善於治國之術,再加上有孫武子、鬼谷子相助,王屋山所扶持的漢國,實力越來越強,最終將整個王屋山周圍都納入國土之中。

再將整個王屋山都納入國土中之後,漢國便也不再擴張,而是鼓勵生育,努力提高國家的實力,而清虛也幾乎將所有的儒家弟子都派出山去了。

慢慢的儒家的影響卻是越來越大,周圍國家的君主,見到漢國在儒生的輔助下,國家實力越來越強,便都對儒家產生了興趣,派出本國的幼童,在漢國學習儒家。清虛卻是在無聲之中,便將王屋山一派的影響傳到了其他地方。

如此世間一天天、一年年的過去了,儒家的儒生卻是成爲了,四大部洲所有國家的支柱,而佛門由於道家的抵制,卻是始終未能進入東勝神洲。

卻說時間如白雲蒼狗、白駒過隙,十多億年,近二十億年時間便悄然過去了。這段時間,對於清虛這些從開天前,便存在的大神通者而言,時間並不是很久。

但是對於凡人來說,已然不知道換了幾代人,慢慢的人們忘記了很多事,比如聖人,此時俗世凡人,甚至是修道之人,都已經不知道三清乃是三位聖人。只知道老君爲了方便玉皇大帝管理三界,將自己一氣化三清,所形成的太清道人便是太上老君。

而凡人眼中地太上老君,此時已然不過是,一個專門爲玉皇大帝煉製仙丹的老道人。在凡人以及修道人眼中,這世上法力最爲廣大的,便是西天大雷音寺的釋迦摩尼佛。

而王屋山也已經成爲。世間所有儒生眼中的聖地,因爲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便住在王屋山,而他們卻是不知道這位孔子,不過是宋天奇以門下無數儒士,治國救民所積攢的功德,斬去的善屍而已。

佛門此時的實力已然達到深不可測的境界。有三千佛陀、八百羅漢,至於其他護法、比丘等等更是數之不盡。可是佛門的勢力,依然未能擴張到東勝神洲。

佛門兩位聖人都知道,一盛一衰莫非天定,佛門此時雖然大興,但是下一量劫佛門會不會衰落,衰落地話又會衰落到何種地步?這是誰也不知道的。

而佛門此時所能做的,便是盡力縮小道門的勢力範圍,將道門的實力慢慢的減少,他們一直在等機會。等一個合適的機會。

沒想到這個機會,一等便是十多億年。

在東勝神洲有一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爲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這花果山山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

這塊石頭卻是大有來歷,當年共工與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怒觸不周山,將不周山撞倒,這不周山乃是天柱,共工將之撞倒之後,這天卻是塌了下來。

女媧娘娘憐憫衆生,遂以五色石補天,在煉石補天地時候,有一塊五色石從娘娘袖中掉落,落在這花果山之上,娘娘在補天之時,手中的五色石卻是剛好夠用,便沒有去管那掉落的一顆五色石。

這塊五色石在花果山上,每日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卻是有了靈通之意。石中卻是產生了一個仙胎。這一日五色石迸裂,產出一個石卵,似圓球樣大。見風就長,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衝斗府。

就在那石猴誕生的時候,遠在王屋山靜坐的清虛道君,卻是有了感應,清虛道君睜開雙目,說道:“孫悟空終於出世了,貧道卻是都等了你好久啊,你若再不出世,恐怕貧道都會將你忘記了。既然你出世了,佛門也即將走上頂點,盛極而衰乃是定數,你佛門又怎能逃脫。”

就在清虛準備閉目,繼續打坐的時候,白翎童子來到身邊,說道:“老師,幾位師兄都在外面候見。”

清虛也知道他們是爲何而來,便說道:“讓他們進來吧。”白翎童子便出門,將孔宣、袁洪、宋天奇、孫武以及王詡叫進來。

孔宣五人對清虛施過禮,坐於一旁地蒲團上,便由孔宣問道:“老師,那東勝神洲有一石猴出世,弟子本以爲是一普通妖物,不料其出世之時,卻是天降異像,弟子連番推算,卻是算不出此妖猴的出身來歷、因果報因,又怕其影響到我截教,故前來詢問老師兇吉。”

清虛笑道:“那石猴乃是女媧娘娘煉石補天之時,留下地一顆五色石所化,其與聖人沾上了因果,你自然是算不出來。”

孔宣又問道:“那不知此事對我截教是吉是兇?”

清虛笑言道:“此事與我截教無關,你等可安心修煉。”

孔宣等人聞老師言此事與截教無關,便放下心來,向

首後便出了靜室。

五人走了一段,袁洪最終還是沒有忍住,向袁洪問道:“師兄,那猴子既然與聖人相關。老師又如何算出此中的因果的?難道老師已然證道成聖?”

孔宣說道:“老師應當還未成聖,若是老師證道,成爲聖人,則我王屋山必有異像顯示,這些年來,我王屋山卻是無有一絲變化,老師應當還未成就聖人。”

袁洪又問道:“老師既然還未成聖,那爲何又能推算出聖人因果?”

孔宣聞言一愣說道:“吾也是不知,想來老師神通,自有非常之處。或許與他人不同,能夠推算出聖人之事,就如伏羲聖皇,雖然道行不如聖人,卻也能推算出聖人因果。”說完搖搖頭離去了。

袁洪聞言撓撓頭也離去了。

宋天奇微微一笑,對孫武兩人說道:“二位師弟,我們也該離去了。”

而孫悟空出世的時候。那聲勢卻是驚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派去千里眼、順風耳查看之後,知道是一天生石猴出世,便未曾去管。

可是他卻不知道,這隻猴子卻是會使得他成爲三界笑柄,若是他知道。不知他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

猴子的出世,也驚動了三界的六位聖人。媧皇宮中女媧娘娘正在靜坐,突然心中一動,心中默算一番,微微一笑卻是不再理會。

上清境禹余天碧遊宮中,通天教主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而三十三天外玉清境清微天彌羅宮中,元始天尊正在對一衆門人講道,突然眉頭微微一皺,停了一下,便接着講道不再理會。

太清境大赤天八景宮中。老君輕嘆一聲,便繼續煉丹去了。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與準提正在相對而坐,阿彌陀佛眉頭微微一皺,從定中醒來,看着準提道人。準提道人亦是睜開雙目,看着阿彌陀佛。

只聽阿彌陀佛說道:“師弟,此事你如何看?”

準提說道:“師兄,師弟我適才卻是算出,這猴子與我有師徒之緣。而且我佛門將因他而興盛至極。”

阿彌陀佛說道:“這愚兄也能算出,只是…。”

準提說道:“師兄擔心什麼。吾也知道,通天教主當年碧遊宮中萬仙來朝,最終也是差點落了個滅教地下場,師兄可是擔心我佛門和截教的下場一樣。”

阿彌陀佛說道:“我佛門大興,已然招致三清不滿,若是再興盛,恐怕大禍就在眼前啊。”

準提說道:“師兄截教雖然號稱萬仙來朝,但是截教之仙,大多隻有仙人之名,卻是無有仙人之實,不修道德,故最後落了個滅教地下場。而我佛門卻是普度衆生,勸人向善,有無量功德。天心最是公道不過,有如此功德相護,我佛門又怎會有災劫降下?”

阿彌陀佛說道:“可是我佛門終歸是,沒有鎮壓氣運的頂級先天靈寶,只有這十二品蓮臺,還在封神之戰時,被蚊子吃去三品,更是不全。比不得道門氣運悠長,若是一旦興盛到了頂點,難免盛極而衰。”

準提道人說道:“師兄,我佛門雖然,無有頂級先天靈寶鎮壓氣運,但是功德無量,而且吾適才推算,那猴子與女媧娘娘卻是有些關係,吾收那猴頭爲徒之後,當能與女媧娘娘結個善緣,而道門三清又是不和,到時當能延伸我佛門氣運。”

阿彌陀佛說道:“既然師弟已經有了打算,愚兄卻是不便相阻,師弟欲如何做便去做吧。”說完阿彌陀佛閉上雙目不再言語。

準提見阿彌陀佛已然入定去了,便雙手合十一禮,轉身離開了極樂世界,來到西牛賀洲,將自己的道場搬來,自稱菩提祖師,等着猴王前來。

如此過了十餘年,那猴王始纔來到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爲師,被賜名爲孫悟空。又是十年功夫,孫悟空終是學得一身神通,離了斜月三星洞,回到花果山,繼續做他的猴王。

而後面七大聖結義,孫悟空大鬧地府、龍宮,最終被召上天庭,做了一個小官,可是猴王乃是心高氣傲之人,在得知自己所得官職極小之後,卻是又反下天庭,繼續做他的妖怪去了。

而此時準提卻是來到了大赤天,請見老君。老君在準提來到門口之時,便已然知道準提來了,便讓玄都**師出去將準提接進八景宮來。

準提道人進到八景宮,見老君端坐在蒲團之上,便對老君合十一禮,坐於旁邊的蒲團之上。

兩位聖人坐在蒲團之上卻是都不說話。

良久準提對老君言道:“十多億年不見,老君道行卻是愈加的高深,非是我等所能企及。”

老君睜開雙眼說道:“當年封神之時,我道門與道友佛門結下因果,如進入時也該了了。”

準提說道:“當年封神之時,道友德沃佛門相助,才得以擊敗通天教主,卻是與我佛門結下了因果,貧僧此次前來,便是爲了斷這件因果的。”

老君問道:“不知道友欲如何了結?”

準提說道:“我佛門慈悲爲懷,原傳下經卷,救贖東勝神洲衆生。”

老君又問道:“道友準備傳下多少經卷?”

準提說道:“九爲數之極,我佛門亦不敢將萬事做盡,只傳下九九八十一卷便可。”

老君搖搖頭說道:“多了。”

準提又說道:“道友化胡爲佛,與我佛門結下地因果便如此了了。”

老君沉默片刻,說道:“既如此,貧道也不便相阻,玄都送客。”說完便閉上雙眼,不再說話。

第7章 蜀山滅妖第31章 議事第15章 大劫至三教閉門 三仙島碧霄出山第50章 佛門敗走第22章 東皇殿第16章 混戰第6章 碧遊宮師徒朝聖 祖巫鬥不周山倒第5章 袁洪折節結六怪第7章 蜀山滅妖第16章 袁洪戰隨塵第57章 金靈受傷飛虎敗第52章 申公豹說反黃天化第3章 清君側第10章 敗東海女娃搬救兵第65章 準提到清虛亦至第5章 子羽遭難第33章 萬佛陣準提再敗 禹余天孔宣聞秘辛第28章 八聖簽押封神榜 萬佛陣中第一人第23章 彌勒隕落第21章 原始賜寶衆仙來第63章 梅山兄弟各顯威第52章 北俱蘆洲第12章 姜尚拜師玉虛宮第53章 靈教大敗第10章 后土成聖第25章 七聖三上封神榜 清虛證道準成聖第3章 神農繼位嘗百草第21章 金霞洞妙君拜師第34章 朝歌西歧初交兵第13章 降龍還是道濟?第40章 清虛一上八景宮第14章 千般辛勞皆爲民第21章 羣英薈萃第24章 清虛冰封通天河 道門重奪東方地第29章 文山萬佛陣隕落 八景彌羅雙借寶第18章 廣招賢西岐大治第47章 陸壓到來第31章 大戰伊始第52章 北俱蘆洲第24章 金仙西來袁洪逃第31章 雙聖初交手第30章 破陣(三)第48章 準提再現第50章 殺戮第17章 魔教出世第69章 四聖入陣,鎩羽而歸第25章 千年老狐終進宮第7章 猛將第15章 六大聖對四金剛第8章 七寶琉璃燈第11章 王屋山黃帝求援第16章 帝辛繼位第10章 袁洪大破崇侯虎第52章 爲生存四方籌謀第19章 碧遊宮詳說封神榜第8章 澹臺滅明第27章 四聖入陣第74章 封神完結第28章 聞仲身返朝歌城第62章 西方援兵第67章 雷鋒塔2第20章 心起意妙君出山第5章 佛門劫難第24章 金仙西來袁洪逃第50章 佛門敗走第42章 餘波第53章 金靈聖母出山第30章 東海城下羣仙鬥第58章 西歧城下瘟神來第1章 統合妖族第83章 蜀山崑崙9第26章 封神榜上第一人第13章 清虛顯威第58章 大興城第10章 袁洪大破崇侯虎第2章 封神榜出第25章 千鈞一髮第1章 統合妖族第56章 八九對九轉第27章 姜子牙下山第31章 大戰伊始第19章 得玄功袁洪拜師第12章 姜尚拜師玉虛宮第52章 北俱蘆洲第56章 武威城下儒佛鬥3第18章 十六傳桀失天下第32章 戰!第52章 爲生存四方籌謀第40章 瑤池金母第16章 混戰第1章 清虛被困菩提陣 帝辛題詩瀆聖人第10章 勸說第59章 雲中子印打刑天 丁引出首戰長眉第48章 天數?第61章 姜子牙金臺拜將第39章 四方彙集第98章 星辰精華第48章 瀘水2
第7章 蜀山滅妖第31章 議事第15章 大劫至三教閉門 三仙島碧霄出山第50章 佛門敗走第22章 東皇殿第16章 混戰第6章 碧遊宮師徒朝聖 祖巫鬥不周山倒第5章 袁洪折節結六怪第7章 蜀山滅妖第16章 袁洪戰隨塵第57章 金靈受傷飛虎敗第52章 申公豹說反黃天化第3章 清君側第10章 敗東海女娃搬救兵第65章 準提到清虛亦至第5章 子羽遭難第33章 萬佛陣準提再敗 禹余天孔宣聞秘辛第28章 八聖簽押封神榜 萬佛陣中第一人第23章 彌勒隕落第21章 原始賜寶衆仙來第63章 梅山兄弟各顯威第52章 北俱蘆洲第12章 姜尚拜師玉虛宮第53章 靈教大敗第10章 后土成聖第25章 七聖三上封神榜 清虛證道準成聖第3章 神農繼位嘗百草第21章 金霞洞妙君拜師第34章 朝歌西歧初交兵第13章 降龍還是道濟?第40章 清虛一上八景宮第14章 千般辛勞皆爲民第21章 羣英薈萃第24章 清虛冰封通天河 道門重奪東方地第29章 文山萬佛陣隕落 八景彌羅雙借寶第18章 廣招賢西岐大治第47章 陸壓到來第31章 大戰伊始第52章 北俱蘆洲第24章 金仙西來袁洪逃第31章 雙聖初交手第30章 破陣(三)第48章 準提再現第50章 殺戮第17章 魔教出世第69章 四聖入陣,鎩羽而歸第25章 千年老狐終進宮第7章 猛將第15章 六大聖對四金剛第8章 七寶琉璃燈第11章 王屋山黃帝求援第16章 帝辛繼位第10章 袁洪大破崇侯虎第52章 爲生存四方籌謀第19章 碧遊宮詳說封神榜第8章 澹臺滅明第27章 四聖入陣第74章 封神完結第28章 聞仲身返朝歌城第62章 西方援兵第67章 雷鋒塔2第20章 心起意妙君出山第5章 佛門劫難第24章 金仙西來袁洪逃第50章 佛門敗走第42章 餘波第53章 金靈聖母出山第30章 東海城下羣仙鬥第58章 西歧城下瘟神來第1章 統合妖族第83章 蜀山崑崙9第26章 封神榜上第一人第13章 清虛顯威第58章 大興城第10章 袁洪大破崇侯虎第2章 封神榜出第25章 千鈞一髮第1章 統合妖族第56章 八九對九轉第27章 姜子牙下山第31章 大戰伊始第19章 得玄功袁洪拜師第12章 姜尚拜師玉虛宮第52章 北俱蘆洲第56章 武威城下儒佛鬥3第18章 十六傳桀失天下第32章 戰!第52章 爲生存四方籌謀第40章 瑤池金母第16章 混戰第1章 清虛被困菩提陣 帝辛題詩瀆聖人第10章 勸說第59章 雲中子印打刑天 丁引出首戰長眉第48章 天數?第61章 姜子牙金臺拜將第39章 四方彙集第98章 星辰精華第48章 瀘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