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千般辛勞皆爲民

黃帝將蚩尤斬殺之後便馬放南山,準備休養生息,不料炎帝神農氏之子榆罔趁黃帝打敗蚩尤實力大損之時開始大肆進攻黃帝,意圖將黃帝趕下人皇之位,自己成爲新的人皇,黃帝不能容忍剛剛安定下來的天下再次發生大亂,遂起兵攻打榆罔黃帝用周鳥鶚、鷹顫爲旗幟,以熊黑虎豹爲前驅,與榆岡戰於版泉之野。歷經三戰,打敗了榆岡。黃帝降封炎帝姜榆罔爲諸侯,將他封在洛水盧氏城。姜榆罔不肯受封,率家人遷徙江南,後定居於湖南茶鄉,以醫爲業,救死扶傷,深得當地百姓厚愛。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號令天下,凡是不順從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討伐。前後共經52戰,天下始歸一統。

天下一統之後黃帝劃分州野,制禮興樂,教化百姓。同時還發明各種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發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則做了鞋子。百姓們從此不再穿獸皮樹皮。黃帝還依浮葉飄於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於水上。又根據轉蓬的道理髮明瞭車輔,便利了交通。黃雍父發明了春,黃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飯烹粥。以後又造屋室,築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處。黃帝又與歧伯作內外經,使百姓疾患得以治癒。他還確定了天下萬物的名稱,劃分星度爲28宿。以甲乙十天干紀日,以子醜十二辰來紀月,而六旬爲一甲子。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爲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爲「先蠶」。嫘祖組織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養蠶織絲。但很快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蠶養了很多,繭也產了不少,但抽絲和織帛卻有了困難。就在這時,羣女中有一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面部醜陋的女子發明了纏絲的紡輪和織絲的織機。黃帝得知後,對此項發明大加讚賞,讓她給衆人傳授技藝。後來在嫘祖的撮合下,黃帝娶了這位醜女,作爲次妃,這位次妃被尊稱爲嫫母。這一切改變使得百姓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一天黃帝正在洛水上,與大臣們觀賞風景;忽然見到一隻大鳥銜着卞圖,放到他面前,黃帝連忙拜受下來。再看那鳥,形狀似鶴,雞頭,燕嘴,龜頸,龍形,駢翼,魚尾,五色俱備。圖中之字是慎德,仁義,仁智六個字。黃帝從來不曾見過這鳥,便去問天老。天老告訴他說,這種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鳴叫是歸昌,夜裡鳴叫是保長。鳳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寧。是大祥的徵兆。後來,黃帝又夢見有兩條龍持一幅白圖從黃河中出來,獻給他。黃帝不解,又來詢問天老。天老回答道:“陛下試往河邊視之,天其授帝圖乎?”黃帝便與天老等遊於河洛之間,沉璧於河中,殺三牲齋戒。最初是一連三日大霧。之後,又是七日七夜大雨。然後,一條大魚溯流而上,揹負白圖箱蘭葉龜文,近岸踊躍授帝。帝知祥瑞,拜而授之,其魚翻遊而去。帝又望河拜謝。舒展視之,名曰《圖籙》。命侍臣捧定其箱,排駕回朝。

至次日升殿,羣臣朝畢,黃帝問羣臣道:“昔聞伏羲帝始受《河圖》,得其五要,設靈臺,立五官,以敘五事。今朕得者亦名《河圖》,內與前《河圖》不同,皆日月星辰之象,教朕立星官之書,以傳後世,朕何敢不從耶!”即命羲和佔日月之出沒,常儀佔月之盈虛,車區佔風之定息。命容成作蓋天渾天儀,以像用天上形。

黃帝問鬼臾蓲道:“上下週紀,其可數乎?”鬼臾蓲答道:“天以六節,地以六制。周天氣者,六期爲備;終地紀者,五歲爲周。五**者,歲三千七百二十氣爲一紀,六十歲一千四百四十氣爲一週,太過不及期可見矣。乃因五量治五氣之消息,察法以作朝歷,歲紀甲寅,日紀甲子,而時節定。是歲己酉,朔旦日南至而獲神數,日月朔望而可推也。”黃帝聞奏大悅。又問道:“卿言此是得天之紀終而復始矣?”鬼臾蓲道:“然。”又奏曰:“天之紀雖終而復始,更要造十六神推餘分置閏月,以定四時。”黃帝曰:“何以爲閏?”蓲曰:“察天時三歲一閏,多一月三十日也。五歲再閏,共多六十日。十有九年七閏,造歷皆起甲子,於是時順而辰從之。”帝曰:“善。”命隸首定數,以率其羨,要其會。而律度量衡,命伶倫自大夏之西、阮隃之陰,取竹於嶰溪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間,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爲黃鐘之宮。制十二筒以聽鳳凰之鳴,而別十二律——雄鳴爲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生六律、六呂,候氣之應,以立宮、商、角、徵、羽五音之聲,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變,推律歷之數,起消息,正餘閏也。又命勞緩鑄黃鐘太簇十二鍾,以爲十二律。每月氣至,則葭管飛灰古人燒蘆管成灰,置於十二律管內,放密室中,以佔氣候。某一節候至,某律管中的葭灰即飛出,表示該節氣已到應之,以和五音,立天時,正人位焉。又命大容、容成、車區,占星象。各領旨而行。

黃帝又劃野分疆,以八家爲一井,三井爲一鄰,三鄰爲一朋,三朋爲一里,五里爲一邑,十邑爲都,十都爲一師,十師爲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義,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在使用人才上,訪賢、選賢、任能,因才使用。實行以法治國,設“禮文法度”、“治法而不變”,命力墨擔任法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

黃帝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其中主要有實行田畝制。黃帝之前,田無邊際,耕作無數,黃帝以步丈畝,以防爭端,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爲“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爲“私田”,由八家合種,收穫繳政府,還穿土鑿井。對農田實行耕作制,及時播種百穀,發明杵臼,開闢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種桑養蠶,飼養獸禽,進行放牧等。縫織方面,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製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盤、盂、竈等。冶煉方面,鍊銅,製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鍾、銃。建築方面,建造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交通方面,製造舟楫、車、指南車、記裡鼓車。兵械方面,製造刀、槍、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炮、劍、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飯、酒、肉、稱尺、鬥、規矩、墨硯、几案、氈、旃、印、珠、燈、牀、席、蹴踘等。此時天皇伏羲所創造的書契已經不能很好的記錄世間所發生的事情,黃帝便命倉頡造出了更實用的文字。

做完這一切黃帝開始巡遊天下,封禪泰山。黃帝往東到過東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過空桐,登上了雞頭山。往南到過長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驅逐了葷粥(xūnyù,)部族,來到釜山與諸侯合驗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腳下建起了都邑。黃帝四處遷徙,沒有固定的住處,帶兵走到哪裡,就在哪裡設置軍營以自衛。黃帝所封官職都用雲來命名,軍隊號稱雲師。

第26章 封神榜上第一人第1章 隱患第25章 交鋒(四)第1章 遷都第40章 威名永存第40章 威名永存第14章 明日交戰!第5章 帝失德蘇護反商第15章 六大聖對四金剛第83章 蜀山崑崙9第11章 全忠冀州城拜師第27章 結盟?第71章 破陣?第34章 四方雲動第42章 戰2第30章 偷襲第49章 四聖戰第63章 爲弟子黎山老母戰佛陀第13章 降龍還是道濟?第18章 兄妹四人戰蒼甲 清虛道君終現身第1章 爲封神弟子下山第2章 爲修心分道揚鑣第20章 八仙下界第42章 原始下凡破陣第23章 妖皇派兵青華山 祖巫匯聚巫神殿第51章 黃氏一門皆豪傑第27章 姜子牙下山第17章 二霄雙鬥蒼甲龜 清虛有感出王屋第25章 餘波第34章 四方雲動第61章 姜子牙金臺拜將第29章 大戰之前第52章 爲生存四方籌謀第66章 雷鋒塔第54章 西歧城下天化認父第17章 大禹治水成人皇第14章 宋天奇上山第22章 交鋒(一)第49章 四聖戰第12章 武成王兵伐冀州城第32章 破陣(五)第91章 清虛硬闖大赤天2第29章 釋迦隕落第16章 六聖戰混沌2第22章 燃燈到來第7章 宋家莊欲尋子牙第19章 燃燈隕落大日逃第85章 降魔童子第45章 妖師魔祖2第24章 各方謀劃第18章 十六傳桀失天下第32章 阿唎耶多羅菩提大陣第26章 證道成聖天下驚 衆仙齊聚王屋山第40章 羅漢陣第2章 亂起第20章 心起意妙君出山第88章 昭惠靈顯王第38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16章 孔宣下山第17章 破營第6章 王屋山軒轅下山第39章 四方彙集第26章 清理門戶第51章 佛門退出第22章 衆仙齊心困清虛第29章 釋迦隕落第97章 拜會第13章 虛開殺戒第19章 欲滅口蒼甲暗偷襲見金剪清虛知天機第18章 廣招賢西岐大治第53章 靈教大敗第7章 蜀山滅妖第65章 文殊菩薩2第40章 清虛一上八景宮第43章 五方佛至 虛無入陣第2章 三方結盟第20章 八仙下界第11章 計議第52章 爲生存四方籌謀第10章 袁洪大破崇侯虎第4章 大戰來臨第47章 拼命第5章 神農得傳煉丹術第12章 癡呆?瘋癲?第24章 封神將起第62章 兄弟齊聚第89章 大赤天中玄都遇敵第40章 威名永存第6章 王屋山軒轅下山第7章 蜀山滅妖第3章 第一目標第51章 祖巫殿內論時勢第15章 清虛傳道第17章 雲中子到來1第74章 封神完結第76章 蜀山崑崙2第30章 破陣(三)第30章 東海城下羣仙鬥第15章 大劫至三教閉門 三仙島碧霄出山第14章 千般辛勞皆爲民
第26章 封神榜上第一人第1章 隱患第25章 交鋒(四)第1章 遷都第40章 威名永存第40章 威名永存第14章 明日交戰!第5章 帝失德蘇護反商第15章 六大聖對四金剛第83章 蜀山崑崙9第11章 全忠冀州城拜師第27章 結盟?第71章 破陣?第34章 四方雲動第42章 戰2第30章 偷襲第49章 四聖戰第63章 爲弟子黎山老母戰佛陀第13章 降龍還是道濟?第18章 兄妹四人戰蒼甲 清虛道君終現身第1章 爲封神弟子下山第2章 爲修心分道揚鑣第20章 八仙下界第42章 原始下凡破陣第23章 妖皇派兵青華山 祖巫匯聚巫神殿第51章 黃氏一門皆豪傑第27章 姜子牙下山第17章 二霄雙鬥蒼甲龜 清虛有感出王屋第25章 餘波第34章 四方雲動第61章 姜子牙金臺拜將第29章 大戰之前第52章 爲生存四方籌謀第66章 雷鋒塔第54章 西歧城下天化認父第17章 大禹治水成人皇第14章 宋天奇上山第22章 交鋒(一)第49章 四聖戰第12章 武成王兵伐冀州城第32章 破陣(五)第91章 清虛硬闖大赤天2第29章 釋迦隕落第16章 六聖戰混沌2第22章 燃燈到來第7章 宋家莊欲尋子牙第19章 燃燈隕落大日逃第85章 降魔童子第45章 妖師魔祖2第24章 各方謀劃第18章 十六傳桀失天下第32章 阿唎耶多羅菩提大陣第26章 證道成聖天下驚 衆仙齊聚王屋山第40章 羅漢陣第2章 亂起第20章 心起意妙君出山第88章 昭惠靈顯王第38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16章 孔宣下山第17章 破營第6章 王屋山軒轅下山第39章 四方彙集第26章 清理門戶第51章 佛門退出第22章 衆仙齊心困清虛第29章 釋迦隕落第97章 拜會第13章 虛開殺戒第19章 欲滅口蒼甲暗偷襲見金剪清虛知天機第18章 廣招賢西岐大治第53章 靈教大敗第7章 蜀山滅妖第65章 文殊菩薩2第40章 清虛一上八景宮第43章 五方佛至 虛無入陣第2章 三方結盟第20章 八仙下界第11章 計議第52章 爲生存四方籌謀第10章 袁洪大破崇侯虎第4章 大戰來臨第47章 拼命第5章 神農得傳煉丹術第12章 癡呆?瘋癲?第24章 封神將起第62章 兄弟齊聚第89章 大赤天中玄都遇敵第40章 威名永存第6章 王屋山軒轅下山第7章 蜀山滅妖第3章 第一目標第51章 祖巫殿內論時勢第15章 清虛傳道第17章 雲中子到來1第74章 封神完結第76章 蜀山崑崙2第30章 破陣(三)第30章 東海城下羣仙鬥第15章 大劫至三教閉門 三仙島碧霄出山第14章 千般辛勞皆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