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變法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詔,承宗廟以嗣位。元年與黔首更始,盡爲解除故罪。吏、黔首其具行事,毋以徭賦擾黔首,毋以細物苛劾縣吏……”

秦二世皇帝元年十月,隨着一道與民更始的詔書傳遍天下,萬民歡呼雀躍,天下黔首皆呼“皇帝聖明”。

在這道詔書中,二世皇帝扶蘇正式繼承君位,並大赦天下,黔首非謀逆、殺人者皆可以得到赦免,同時還減免了各地的徭役和賦稅。

這種種舉措,命中了天下黔首一直承受的沉重負擔。

秦法太過嚴苛,動輒犯罪入刑。

徭役和賦稅太過沉重,黔首家中沒有餘糧,男子爲了服役四處奔走,無喘息之機。

雖然天下庶民在這重壓下還能活下去,但對朝廷是很難生出好感的。

現在二世皇帝一道詔令下來,他們終於獲得了喘氣的機會。

天下萬事萬物,怕的就是“對比”二字。

始皇帝統治時期,秦軍對外節節勝利,開疆拓土無以計數,秦威震於四海之間,但黔首百姓卻活得很是艱難困苦。

щщщ¸ ⓣⓣⓚⓐⓝ¸ C○

畢竟大秦的軍事勝利都是用錢和人命堆出來的,這些資源則是由黔首庶民提供。

二世皇帝一掌權就罷西征,止徙民,如今正式更始,還大赦天下,減免賦稅徭役。

兩相比較,在始皇帝統治下活的喘不過氣的黔首誰不撫掌稱讚?

“今上還是長公子時,吾等就聽聞其頗有賢名,如今登位果真體恤吾等小民生計,真是聖王也!”

“然也,吾等的日子,終於有盼頭了!”

無數人交口稱讚,甚至還有人在暗中編排道:“烈日已落,暖陽初升。吾等小民,幸甚至哉。”

數百年的天下亂戰,對黔首小民來說,他們所求的不過是一茅舍、一餐食,以及安定的生活。

誰能提供,誰就是聖王。

二世皇帝憑藉種種愛民恤民的手段,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就在民間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黔首擁戴,庶民歸心。

他的帝位穩如泰山。

同時隨着赦令的下達,各地盜賊減少,社會趨於安定。

沒有了戰爭和繁複的徭役,原本枯竭的帝國財政逐漸恢復。

“始皇帝已經將所有大事都爲陛下做完,大秦疆土遼闊,四方蠻夷臣服,吾等如今所要做的便是守住這片始皇帝打下的疆域,讓九州天下徹底凝結爲一,當重在守成,而非開拓。不做,遠勝於做。”

趙佗與二世皇帝談論日後的秦國發展方向,指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人口!

這是一個國家發展所需要的最重要資源。

現在的秦國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打下來的土地太多,而人口並不足。

別說是剛剛征服的百越了,就連前幾年打下的河西、張掖、海東、日照也都處於地廣人稀的狀態。

這時候如果還要再繼續開拓土地,就完全是在用自己不足的資源去爭奪用不上的東西了,故而當務之急乃是與民休息,同時大力鼓勵生育。

人口越多,則每年收上來的賦稅也就會越多,兵員才能更充足,不管是移民四方,還是繼續往外開拓,這都是基礎。

人口不足,國家怎麼發展?

阻礙秦國人口增長的一個原因,便是那嚴苛的法律。

“昔日商君變法,以求強國,使得秦人奮勇作戰,如同虎狼。然則秦法太過嚴苛,黔首動輒違法,貶斥爲刑徒、隸臣,此舉極大的限制了人口增長,吾認爲商君之法在大秦統一天下後,已經失去了它原本的效用,同時反而桎梏了秦國的發展,還請陛下更法,以利大秦天下!”

趙佗這一次將目標對準了他早就想改革的秦法,並以發展人口爲契機,對其進行撼動。

商君之法,是秦國強盛的基礎。

哪怕商鞅被秦王裂殺,但人死而法存,秦國代代行之,終至於今日大秦鯨吞四海。

商鞅制定的秦法,作爲國策在秦國運轉了一百多年,如今趙佗竟然想要更法?

扶蘇眉頭緊皺。

他其實對於秦法也多有不滿,但這畢竟是秦國的根基,不敢輕易動之。

特別是如今朝中的左丞相,他的岳丈李斯,那可是妥妥的法家門徒。

“此事關係重大,當與左丞相及百官議之。”

扶蘇學着始皇帝的模樣,並未馬上贊同,也未反對,而是將這個議題扔到朝堂上,命百官公卿各抒己見,他這個皇帝到時候再進行觀察,最終分析利弊後做出決定。

不出所料,當趙佗在朝堂上拋出這個問題後,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左丞相李斯臉色青黑一片。

一些公卿和秦將也都臉色驟變。

人都是傾向於守舊的,特別是在秦法和軍功爵體制下獲得大量利益的階層。

他們現在是秦法的受益者,一旦更法,是否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呢?

其中廷尉甘虔站了出來,對着趙佗怒目而視。

他是甘氏子弟,與昔日那位天才甘羅乃是同族,以律法進入秦國仕途,在廷尉府任職多年,李斯升任左丞相後就是由甘虔接任廷尉一職。

可以說,秦法就是他這位廷尉的權力基石,一旦變法,廷尉府這個全國的最高司法審判機構受到的衝擊將是最大,甘虔自然不願意。

甘虔當場質問道:“鎮國侯此言差矣,我秦國因商君立法而強,若無秦法,則無今日之大秦。經過百年運轉,秦法已徹底融入我秦國的骨血中,天下官吏皆學秦法,皆以法治國,此乃秦之根基,何能輕易更之?”

趙佗微微一笑。

今日可能出現的論戰,他早有準備,不過對方只是區區一個廷尉,左丞相李斯不出手,趙佗自然不會親自下場。

隨着甘虔話音落下,衆臣中便有一人站了出來。

“廷尉所言甚是有理,只是今日之場面,不由讓吾想起百年前,孝公與商君欲在秦國變法,甘龍、杜摯等守舊之臣,亦是如此說的吧?”

酈食其笑眯眯的開口。

通過軍隊輪換,他已經在數月前從百越歸來,正好作爲趙佗的脣舌,與守舊之臣在這朝堂上來一場辯戰。

甘虔臉色微變。

他是甘茂、甘羅這一族的人,祖上是楚國下蔡人,和孝公時的那個老甘龍可不是一家。

不過同爲甘氏,陡然聽到對方提到這個名字,甘虔心頭還是有些不舒服,特別是對方言語中將自己暗貶爲甘龍一般的守舊之臣。

他立刻回道:“酈左更所言謬矣,此一時彼一時,今日情況豈能和昔日相比?商君之法在秦已行百年,使得國家強盛,證明了它的用處,既然有用,又豈能輕易更改。”

酈食其抓住對方邏輯漏洞,大笑道:“廷尉說得好啊,此一時彼一時,昔日秦法之所以能讓秦國強盛,乃是因爲我大秦彼時正身處諸侯環伺之中,故需要此法強國,以實現與諸侯爭霸的目標,但如今呢?”

“六國已滅,四夷皆平。當今形勢與昔日商君變法時所處的環境大不相同。我大秦如今需要的不是強軍征戰,而是保境安民,使天下黔首康定,萬民和樂。所以在這個時候舊的秦法已經不太符合當前的情況,需要變更!”

甘虔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但酈食其這位舌戰高手可不給他機會,立刻氣勢洶洶,發動了兇猛的連環攻勢。

酈食其朗聲道:“昔日商君言常人安於故習,學者溺於所聞。此兩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智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賢者更禮,而不肖者拘焉。”

“商君又言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酈食其口中唾沫噴吐,對着甘虔以及朝中諸臣道:“諸位對於此商君之言,可有感觸乎?”

“鎮國侯今日欲要更法,正是遵循昔日商君所言,禮、法以時而定,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符合國勢的律法。法者,應與時俱進,這纔是真正的法之精神。君等抱殘守缺,言不可更法之事,所行豈不和昔日阻礙變法之甘、杜之徒等同乎!”

“商君言便國不必法古,如今爾等正是在法古啊!”

酈食其有趙佗爲他撐腰,火力全開,言辭激烈,直接將所有想要阻礙變法的人全部劃到了甘龍、杜摯之列。

只有他和趙佗這種欲要變法的人,纔是真正的商君繼承者。

甘虔及諸法家門徒頓時漲的臉色通紅,怎麼轉眼之間,他們就被打成了守舊之徒,這頂大帽子他們真是戴不起啊。

酈食其乃是靠着一條長舌,說降齊王舉國投降的舌辯高手,如今以言辭壓制對方後,又當衆大談秦國舊法對於天下統一後造成的桎梏和不利,暢言變法的好處。

他對此早有準備,說話引經據典,鞭辟入裡,聽的人連連點頭。

而今日遭受突然襲擊的法家門徒則沒有提前準備,被打的措手不及,在言論交鋒上完全不是對手。

整個朝堂,基本就成了酈食其一個人的舞臺。

“專業的事情,果然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

趙佗眼中笑意更甚,論口才,這天下恐怕沒幾個人是酈食其的對手。

就連二世皇帝都聽得連連點頭。

許多公卿也被說動,認識到了舊法的弊端,以及變法的好處。

待到最後,二世皇帝目光轉向左丞相李斯,詢問道:“左丞相,對於鎮國侯和酈左更提議變法之事可有建言?”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李斯。

他是秦國左丞相,法家的掌門人。

李斯的態度很重要。

甘虔等人求救似的看向左丞相,希望他能力挽狂瀾,維護秦法。

李斯眼中滿是無奈。

他年輕時入荀子門下,曾去過齊國的稷下學宮,見過諸子門徒辯論,甚至還參與其中,對此多有經驗。

這個酈食其聲音中氣十足,說話時噴吐的唾沫數量極多,善於抓人邏輯漏洞,給人扣帽子的功夫也是極高,再加上他引經據典的功夫,絕對是一個辯論強敵。

如果他李斯年輕時或許還能與之一戰。

但現在,他已經老了。

七十多歲的李斯,精力已是大不如前,以前一頓能吃大碗的麪條,現在是小碗還吃不完,哪來的這種當朝辯論的精力。

而且他堂堂左丞相,難道真要下場和對方一個趙佗的手下辯論嗎?

他是長者前輩,贏了有失身份,輸了更是名聲盡折,沒有任何好處。

且通過聆聽,李斯也不得不承認,趙佗和酈食其所言的昔日秦法不再適合統一後的秦國,是有一定道理的。

“法家,本就是爲君王所服務。”

“君王之言,便是法。”

李斯心頭暗歎一聲,相比甘虔等人,他對於法的本質看的更透徹。

皇帝喜歡,那就是法。

李斯擡頭,看向帝榻上的二世皇帝,拱手道:“臣一切皆聽陛下吩咐,陛下欲要變法,那就變法。”

這話一出,朝中許多希望維護舊法的公卿和將領,皆目露驚色。

怎麼左丞相直接投降了?

面對鎮國侯欲要變法的攻勢,你李斯堂堂法家掌門人,就不反抗一下嗎?

趙佗眉頭微挑,有些驚訝。

但很快就反應過來。

李斯好像就是這樣的人。

“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

這就是李斯當年對自己說的話。

他昔日是楚國小吏,爲了追逐名利而毅然辭職,拜荀子爲師,後來掃視天下諸國,選擇了最有前景的秦國入仕。

李斯先給呂不韋做門客,又在呂不韋倒臺前,跳到始皇帝手下,包括在歷史上他與趙高合謀篡改始皇帝遺詔,甚至後來明知秦二世倒行逆施,也要昧着心拍馬屁。

李斯這一生所作所爲都是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不是真的堅守什麼法律原則。

法,亦不過是李斯追求富貴的一個工具。

如今趙佗位居李斯之上,朝中勢力甚大,又有皇帝支持,李斯一眼看穿此中道理,知道硬拼不是出路,故而只言聽皇帝的吩咐。

打不過,那就加入。

這纔是聰明人的做法。

這一來,不僅免了衝突,反而還能得到二世皇帝的青睞,覺得自己這岳丈貼心。

果然,見到李斯這般態度,二世皇帝十分高興。

下令由兩位丞相開始主持修改秦法律令之事。

或許是心中對自己這位岳丈有所感激,也或許是想對李斯進行一下補償。

半月之後,二世皇帝下了一道新的詔令。

以左丞相李斯建言獻策,助始皇帝吞併六國,及爲大秦鞠躬盡瘁等功勳,特賜爵爲倫侯,以示獎賞。

李斯的爵位。

文通侯。

今晚無了哦,剛理了下後續劇情,大概還有兩天,不出意外星期一結局。

然後還有兩個沒確定好的想法,大家可以參與下討論。

1.趙佗的壽命多長呢?

A.100歲

B.110歲

C.120歲

2.歷史改變,後續番外肯定不用公曆紀年了,那用什麼曆法好呢?

A.軒轅歷,從黃帝時期開始推算。

B.秦歷,以始皇帝13歲繼位那年開始算。

C.秦歷,以始皇帝統一天下那年開始算。

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833章 事死第240章 淮陽反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104章 昌文君第727章 建議第718章 三十年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703章 懷孕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125章 劍履上殿第791章 反釣第239章 公子啓第784章 南越王第706章 兵力第753章 反目第742章 從軍第164章 秦寇第381章 楚亡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128章 蒙毅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147章 亡命第836章 革弊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19章 公主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759章 梅氏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791章 反釣第796章 志向第737章 辦法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44章 金鼓第556章 影響世界第568章 蘇迦莎第48章 奪長城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46章 北上第64章 宋意第23章 圖窮匕見第103章 封賞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740章 後手第195章 歸詔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121章 李由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91章 父子第75章 攻薊第184章 商亳第252章 符離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817章 刺佗(下)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812章 義士第31章 少女第702章 秦數第220章 新思路第778章 蛙部第99章 忠信之士第395章 獻面於王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731章 將歿第702章 秦數第95章 趙高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641章 刺客歸來第806章 刺樊第145章 戰城南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209章 蒙武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500章 少府趙佗第718章 三十年第4章 荊軻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774章 喜信第132章 伐魏第7章 秦軍大營第828章 帝迎
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833章 事死第240章 淮陽反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104章 昌文君第727章 建議第718章 三十年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703章 懷孕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125章 劍履上殿第791章 反釣第239章 公子啓第784章 南越王第706章 兵力第753章 反目第742章 從軍第164章 秦寇第381章 楚亡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128章 蒙毅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147章 亡命第836章 革弊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19章 公主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759章 梅氏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791章 反釣第796章 志向第737章 辦法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44章 金鼓第556章 影響世界第568章 蘇迦莎第48章 奪長城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46章 北上第64章 宋意第23章 圖窮匕見第103章 封賞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740章 後手第195章 歸詔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121章 李由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91章 父子第75章 攻薊第184章 商亳第252章 符離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817章 刺佗(下)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812章 義士第31章 少女第702章 秦數第220章 新思路第778章 蛙部第99章 忠信之士第395章 獻面於王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731章 將歿第702章 秦數第95章 趙高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641章 刺客歸來第806章 刺樊第145章 戰城南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209章 蒙武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500章 少府趙佗第718章 三十年第4章 荊軻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774章 喜信第132章 伐魏第7章 秦軍大營第828章 帝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