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流光(十一)

沈玉的家境並不像普通家庭,幼時父母離異,一直靠着父親這邊生活。沈父的職業是廚師,性情火爆,要是廚房裡幫手出了亂子,那他免不了先給他一頓臭罵,但實在手頭的事太多了,只能邊炒邊罵,幫手雖然很懼怕,但他更怕沈父的唾沫星子濺進菜裡,於是趕忙用行動封住他的嘴。

沈父廚藝依然火爆,極其擅長炒川湘菜,沈玉第一次去老爸的餐館,品嚐了一道口水雞,讓本以爲能吃辣的沈玉甘拜下風,咀嚼一口彷彿火從口出,辣到昇天。

在家裡,沈父的餘威尚存,就像老師在班裡痛斥早戀之風后,突然要以正常的語調講課,總會勒不住氣。所以沈玉在家不僅要當兒子,還要當“房小二”,提心吊膽地接受沈父的指令。

沈父每天常常早出晚歸,在上學期間,父子倆的交集只有晚上,那時沈父會臥牀看會電視,沈玉偶爾也坐下看看以緩解壓力。

由於自身家庭結構的特殊,沈玉在向他人分享家事時,故意把父母統稱爲家人,而不是單獨的媽媽或爸爸。最讓沈玉頭疼不過的,就是小學初中要求作文裡描寫母愛的光輝,沈玉哪能有深刻的體驗?也只是通過電視、文學作品、同學的分享中瞭解母親的溫存,也只有瞭解了。

沈玉早早就知道父母離異的原因,他是聽到鄰居的閒談才清楚的。

“唉唉,我聽說小玉那小孩的爹媽離婚啦!這事是真的假的啊?”

“前幾天剛籤離婚協議書,沒的假的!”

“孩子他爹對她不是挺好的嘛,本身是廚師,全家吃飯都香,大夥也都吃過他做的菜。平日也幫着處理家務,不是挺好一男人嗎。”

“害,女的嫌他沒用,只會做飯,在外面自己也沒臉。”

“這女的咋這麼眼高手低,自己一個月賺多少啊?還嫌這嫌那的,這女的離了好!”

“哎我就納悶了,既然嫌棄,那當初是怎麼在一起的?還把小孩生出來,這不又害了下一代嗎!真是!”

“唉唉,好像是小玉回來了。”

有錢人出生走浪漫主義路線,沒錢人出生走現實主義路線。

這件事父子倆都心照不宣,當成一個不願開口的秘密。

沈父平日不停教育兒子要大膽,要敢於衝到人前,要去結交朋友,去培養興趣……他要努力讓沈玉擺脫沒有母親的事實,轉而更發奮圖強,做個頂天立地的人。他也帶過沈玉到店裡幫忙,負責收銀,試着跟顧客交流,鍛鍊他的口才。

可沈玉不敢,不想成爲傳統定義下男性陽剛的性格,這種內向的天然物伴隨他的出生就已刻入他的骨髓之中。

沈父也帶過沈玉出去見見親戚,參加些飯局鍛鍊處事能力。有的親戚故意讓上初中的沈玉請下一頓飯,沈玉支支吾吾的表達拒絕之意,而後沈父笑着解釋這個可笑的玩笑,其目的無疑是想讓沈玉能爽快答應,熱情地招待他人,而沈玉想到的只是家裡的存款經不起折騰,想到父親的日夜辛苦,這樣的家庭讓沈玉接不了一眼就是笑話的玩笑,當他看到大人們都在爲自己的“愚笨”而發笑,自己也鬆了口氣。

“看透紅塵的小子逗你們這些老子一笑也未爲不可!”

但那段時光卻讓深陷高中的沈玉在閒暇時偶爾想念。深巷裡,在一個小平房外,三個家庭在橘黃的燈光下吃飯,所有的菜酒都是自給自足的。沈玉小學時寫半個小時作業後就可以來着吃飯,聽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們去聊聊天,他們說的很多話沈玉都聽不懂,這讓沈玉很惱火,恨不得自己快點長大,知道更多的事,做更多的事,也會像大人們一樣有着複雜的經歷,吹噓自己看過多少風景。

在漫長的學生生涯裡,一身書香氣的沈玉對大人們常常表現出的人情世故嗤之以鼻,以爲對待他人只要禮貌相待即可,喜愛或厭惡要以自我爲中心,以及對成人表現出對利益追求的現象更是不忍直視。兒童在大方面上無法和成人抗衡,只能順從,但他們的心從來不願將自己擺在很低的位置,相反偶爾也想和成人過過招,最明顯的莫過於學校裡抄抄作業、作作弊、談個戀愛等等,老師沒發現,學生心理就得到滿足,看起來滿腹經綸的老師也有被小屁孩弄得暈頭轉向的時候。

好奇心活在青少年時期,到了青年時期大多被現實泯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