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遼東行】 【第8?05章】一進王宮

翌日,楊雲楓起牀時,趙雲龍來報,說驛站外已經來了新羅王宮派來的馬車隊伍,是迎接楊雲楓進宮的,如今宣旨小鑑已經在驛站大堂恭候多時了,楊雲楓聞言後,依然不緊不慢的梳洗完畢,簡單的吃了一頓早膳後,這纔去了驛站大堂。

大堂中的小鑑見楊雲楓出來後,立刻上前彎腰拱手道:“楊大人,奴才恭候多時了,我王殿下有令,請楊大人進宮議事,馬車都在驛站外準備好了”

楊雲楓聞言後,立刻道:“這位小公公辛苦了”說着連忙轉身對李思瑜與郭婞茹說了幾句話,吩咐她們留在驛站,這才與趙雲龍一起出了驛站,驛站外來迎接楊雲楓的隊伍有千餘號人,用的儀仗也是王宮的規格。楊雲楓在大唐也未享受過如此待遇,這時見這麼大的陣仗,也着實一凜,暗想這金承慶也未免太看的起自己了吧

楊雲楓上了馬車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新羅王宮而去,前面開道的鑼鼓聲不斷,楊雲楓掀開馬車窗簾,本來天氣寒冷,街上的行人並不多,但是此時百姓聽到鑼鼓聲後,紛紛走到路道兩旁圍觀着,議論紛紛。

隊伍行了大概半個時辰後,這纔到了一堵城牆前,繞過城牆,一直往南走了一盞茶的時間,便到了東門,小鑑在一旁衝着東門的城衛說了幾句話後,隊伍立刻進了東門,楊雲楓再次掀開窗簾,這時見兩旁空曠之極,將腦袋伸出窗外往前看去,只見前方則是一大片的建築羣,雖不能與大唐的大明宮與太極宮相提並論,雄偉說不上,但是也勉強可以用輝煌來形容。

馬車在一座宮殿前停了下來,小鑑行到楊雲楓的馬車前,打開馬車車門,對楊雲楓道:“楊大人,請下車”

楊雲楓走下馬車,這時纔看清楚了眼前的這座宮殿,面積只怕不及大唐大明宮的二十分之一,但是建築的也相當奢侈豪華,還未來得及細細打量,卻聽一旁的小鑑,連忙上前道:“楊大人這邊請”

楊雲楓隨着那小鑑登上了臺階,進了宮殿,趙雲龍按劍跟在其後,進了宮殿後,不時便到了一個側門旁,小鑑立刻對着門內高聲道:“啓稟王上,大唐楊雲楓楊大人覲見”

門內立刻傳來了一個蒼老無力的聲音道:“哦楊大人來了麼快快請進”

小鑑聞言立刻彎腰伸手對楊雲楓道:“楊大人請進”

楊雲楓聞言立刻邁進了門內,趙雲龍緊跟在其後,不想那小鑑立刻攔住趙雲龍道:“這位大人,這裡是王宮重地,不可攜帶兵器覲見我王,請卸下兵器”

楊雲楓聞言止步回頭看向趙雲龍,隨即衝着趙雲龍道:“趙兄,你就隨這位公公在這門口等候吧”

趙雲龍聽楊雲楓如此說,立刻退出了門口,站在一旁,手依然按着腰間的劍,看了那小鑑一眼,那小鑑面色一動,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站在門的另外一邊。

楊雲楓這時進了大門,繞過一道屏風後,這時才見這房間也是哥十分寬敞的大殿,大殿之內竟然有不少人,都是身着官服,正前方一個身着明黃服飾、頭髮花白的老者端坐在中間,應該就是新羅王金承慶沒錯,他與兩側落座的文武官員這時都看向了楊雲楓。

楊雲楓速度地瞥了一眼,發現昨日來驛站見自己的田中稻穗、石鑑與金憲英都在座上,而金承慶一旁坐着的女子,穿着一身粉紫的繡花的朝鮮服飾,一雙眼睛正盯着自己的,正是新羅公主曼珠沙華。

楊雲楓這時深吸一口氣,立刻走到大殿中間,隨即對金承慶拱手道:“大唐楊雲楓拜見新羅王殿下”

金承慶聞言哈哈一笑,但是聲音卻有些沙啞,顯得有氣無力,楊雲楓聽聞這金承慶的年歲並不算太大,也就四十餘歲,怎麼看上去卻像個六七十的老頭了這時卻聽金承慶乾咳了幾聲之後,這才道:“孤王早就聽聞大唐才子楊雲楓楊大人你的威名了,今日一見果然是氣宇軒昂,儀表非凡,大唐果然是人傑地靈啊楊大人無需客氣,快快請坐”說着伸手示意他左手側的空座。

楊雲楓看了一眼立刻又對金承慶拱了拱手,徑直走了過去,剛剛坐定,就見一側有人道:“在下聽聞楊大人詩歌雙絕,與大唐的一些酒肉之徒號稱什麼醉八仙,不知道傳聞是否屬實”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聞言看去,只見說話之人是個不到三十的青年官員,只見其眉頭微挑,眼神微眯,顯然有些不屑,楊雲楓立刻哈哈一笑道:“詩歌雙絕不敢當,什麼醉八仙也不過是戲言罷了,不過我這些酒肉朋友卻的確是不能與閣下相提並論了,至少我這些酒肉朋友,不會在新羅使者面前說閣下是敗絮公子,閣下的朋友都是酒囊飯袋吧”

那人聞言臉色一變,剛欲說話,卻聽金承慶這時道:“樸英傑,不得無禮,楊大人遠到是客”

楊雲楓這時暗道,看來這傢伙是樸氏家族的人難怪在這大殿之上竟然如此囂張,想着微微一笑,卻沒有說話,此時還不清楚這大殿內的情況,還是少說話爲妙。

這時金承慶轉身對楊雲楓道:“楊大人莫要見怪,我想樸英傑也是因爲仰慕中原文化,見到楊大人你這個中原第一才子,所以有點激動,說話才如此語無倫次”

楊雲楓微微一笑道:“中原第一才子實在不敢當,楊某不過是個酒肉之徒罷了,不過我大唐即便是酒肉之徒,也之禮儀,絕對不會與酒囊飯袋一般見識的”

樸英傑聞言臉色立刻一變,立刻拍案而起道:“楊雲楓,你說誰是酒囊飯袋”

楊雲楓微微一笑道:“我只是說酒囊飯袋而已,又未提及樸大人你的名號,你如此激動作甚莫非你對這四個字情有獨鍾今日與樸大人初次相見,也沒有什麼好相贈的,既然樸大人你喜歡,楊某就將這四個字送給閣下也無妨啊”

樸英傑立刻大怒,豈知這時卻聽一旁的一箇中年人輕咳了幾聲,樸英傑立刻回頭看了一眼,這才甩袖回到原座坐下,而此時的金承慶面色也是相當難看,楊雲楓自然知道金承慶爲何如此,自己身爲新羅國王,讓樸英傑住口,他卻不停,而那個中年只是輕咳了幾聲,這樸英傑立刻就住口了,這新羅究竟誰纔是王

楊雲楓這時看了那中年一眼,之間那中年人的一雙眼睛也正盯着自己,眼神格外的犀利,面色卻格外的平靜,這時卻聽金承慶一旁的曼珠沙華道:“父王,諸位大人,楊大人遠道而來,今日只是爲楊大人接風洗塵,莫要壞了雅興纔是”

這時田中稻穗端起酒杯,對楊雲楓道:“楊大人千里迢迢來我新羅,下官先敬楊大人一杯下官先乾爲敬”說着將酒水一飲而盡。

楊雲楓這時也端起酒杯,喝了一杯之後,卻見石鑑此時也站起身來敬酒,隨即其他一衆官員紛紛起身向楊雲楓敬酒,說的一番都是久仰之類的客套話,唯獨樸英傑與那中年人沒有起身敬酒,依然如泥菩薩一般坐着不動,楊雲楓看在眼裡,依然不動聲色。

這時金承慶也端起酒杯,對楊雲楓道:“楊大人,孤王也敬你一杯”

楊雲楓連忙端起酒杯,與金承慶一同飲罷,卻聽金承慶這時拍了拍手,頓時只見大殿外一羣衣着光鮮的女子涌起的大殿,兩邊暗格後的樂師這時立刻奏起音樂,而那些女子在場中偏偏起舞,卻聽金承慶這時對楊雲楓道:“楊大人,這些是我新羅的特色舞蹈,是大唐看不到的請大人好好欣賞”

楊雲楓看了幾眼後,覺得了無樂趣,卻依然稱讚不已,一曲舞罷,楊雲楓這時站起身來,對金承慶拱手道:“王上,楊某不甚酒力,就先告辭了”

金承慶聞言面色一變,連忙也站起身來,道:“楊大人莫非是嫌孤王招待不週”

楊雲楓連連擺手道:“楊某不敢,當真是不甚酒力”

曼珠沙華這時也起身,對楊雲楓道:“楊大人,這後殿中有醒酒茶,你不妨與我一起來,飲一杯醒酒茶後在回去也不遲”

楊雲楓看向曼珠沙華,見眼色閃動,立刻道:“恭敬不如從命”

曼珠沙華這時衝着金承慶微微點了點頭,立刻領着楊雲楓進了後殿,金承慶這時對衆人道:“既然如此,諸位愛卿就退了吧孤王也有些累了”說着拂袖也進了後殿。

金憲英與石鑑、田中稻穗這時皆看了一眼後殿處,這才離去,而樸英傑與那中年人這時也起身拂袖而去,樸英傑還不斷在那中年耳邊細語着什麼,那中年卻一句話也沒說。

楊雲楓與曼珠沙華進了後殿後,曼珠沙華立刻對楊雲楓道:“楊大人,我知道你並非醉酒我父王有話要對你說,你何必如此着急離去”

楊雲楓微微一笑道:“我自然知道王上有話要單獨對我說,這才借酒醉要離去而已”

這時卻聽殿門前傳來金承慶的聲音,笑道:“楊大人,你知道孤王會單獨召見你”

楊雲楓道:“楊某來新羅不過一日,卻也瞭解了新羅此時的情況,之前石氏、辰韓氏的人都已經找過了在下,王上定然也知道此事吧”

金承慶走到楊雲楓身邊坐下後,示意楊雲楓也坐下,隨即讓下人都退了出去後,這纔對楊雲楓道:“孤王年歲雖不大,但是身子已經大不如前,這儲君之位一直空缺,但是孤王這個新羅王做的,也的確是有些憋屈,沒有一件事能自己做主的,所以這纔想請教一下楊大人你,孤王應該如何是好”

楊雲楓這時看着金承慶,隨即道:“我聽聞王上不是有意要立僅次於爲儲君麼王上膝下無子,立自己的侄兒也是情理中事爲何會有如此苦惱”

金承慶嘆息道:“楊大人不是已經見過石鑑與田中稻穗了麼莫非他們沒有對你說及此事”

楊雲楓連忙道:“兩位大人都說過一些,不過他們只是說如今新羅樸氏一族獨大並未說及王上爲何遲遲不立金憲英之事啊”

曼珠沙華這時對楊雲楓道:“那金憲英不學無術,仗着自己父親的權威,向來是作威作福,父王本也就沒有想要立他爲儲君,不過是借立他,而看看其他三族的反應罷了”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原來這金承慶也並不糊塗啊但是奇怪的是,這曼珠沙華不是辰韓氏的人麼想着連忙對金承慶道:“那麼王上的意思究竟是什麼還請示下”

金承慶這時長嘆一聲道:“怪只怪孤王沒有子嗣,不然何來的如此煩惱說實在話,孤王當然是希望儲君還是由我金氏一族來繼承,不過我除了那不爭氣的侄兒金憲英外,再無其他子侄了,如果非要傳位於他,孤王還真是唉”

曼珠沙華這時立刻對楊雲楓道:“父王想要傳位與我”

楊雲楓聽曼珠沙華如此一說,心中頓時一凜,驚訝地看着曼珠沙華,心中暗道,莫非這新羅與大唐不同,可以有女子接任王位

曼珠沙華見楊雲楓如此表情,立刻道:“大唐之前不是也有女人爲帝麼楊大人爲何如此吃驚”

楊雲楓連忙道:“武周乃是篡位奪嫡罷了,不過據我所知,新羅自今也未有女王,王上竟然能有如此見識楊某真是欽佩”

金承慶這時看了一眼曼珠沙華,隨即又是一嘆,卻沒有說話,楊雲楓看在眼裡,心中卻暗奇,莫非金承慶想要傳位於曼珠沙華並非出自本意

這時卻聽曼珠沙華道:“我自然是不會答應的,既然我答應了,只怕其他三族也不會答應,特別是那樸崢舜,他可是一心想立他兒子樸英傑爲儲君的”

楊雲楓聞言立刻笑道:“樸英傑”

曼珠沙華這時立刻道:“不錯,樸崢舜正式樸氏一族最有權威的,他也已經爭取得到了樸氏一族所有人的同意了,已經兩次向父王進言,要父王立樸英傑爲儲君好在石氏一族與辰韓氏一族還有金憲英的父親金承晉都極力反對,所以父王才找到藉口拖延。”

楊雲楓這時看向金承慶,對金承慶道:“王上,說到底,這畢竟是你們新羅的國事,楊某不是新羅人,所以也不方便參與進來,不過倒是可以爲王上提供一點建議”

金承慶沉吟了片刻之後,這纔看向曼珠沙華道:“孤王想單獨與楊大人說幾句話,你暫且退下”

曼珠沙華聽金承慶如此說,臉色微微一變,又看了看楊雲楓,這才起身對金承慶行禮道:“那麼兒臣告退”說着退出了後殿,臨行前還轉身看了一眼楊雲楓。

曼珠沙華剛走,楊雲楓立刻對金承慶道:“莫非王上也並非要立公主爲儲君”

金承慶立刻道:“女子當家,自古就是爲禍之本,大唐早有前車之鑑,孤王又豈會如此”

楊雲楓奇道:“既然如此,方纔公主說王上有意立她爲儲君之時,王上爲何默認了”

金承慶聞言長嘆一聲後,這纔對楊雲楓道:“楊大人,此事一言難盡,其實儲君之位孤王心中早已經有了人選,不過若是公佈了此人的名字,只怕他性命立時不保,所以孤王有個不情之請”

楊雲楓聞言立刻笑道:“所以王上請楊某來新羅,就是幫你保護那人,靠我大唐的軍威來幫助那人上位”

金承慶聞言微微一笑道:“楊大人果然聰明,我也知道引外兵入境,也是取禍之道,不到萬不得已,孤王也不會出此下策,楊大人,孤王也知道你唐軍在我新羅,是進而容易,出就難了,而如今的新羅所有軍權已經基本不在孤王手中了,所以若是想要立那人爲儲位,就必須要唐軍”

楊雲楓聽金承慶這麼一說,立刻明白了金承慶的意思,嘴上卻裝着不知道:“王上的意思是”

金承慶立刻道:“若是我宣佈此人爲儲君,若是新羅發生兵變,請楊大人出兵相助,日後新羅駐軍也可由唐軍駐守,只要王位還是此人和他的子嗣即可”

楊雲楓聽到這裡,心中頓時又是一動,這新羅王是不是也瘋了要是金憲英如此也就罷了,現在就連新羅王也不在乎新羅到底由誰駐軍了不過細細一想,也不難禮節金承慶的心思,他這個新羅王做的和沒做也基本沒什麼兩樣,最多也就是個傀儡王罷了。不過金承慶說的這個人選到底是誰若是自己,除了自己的親人,不會有任何人值得自己如此做,而這金承慶膝下無子,究竟想要傳位給誰

楊雲楓想到這裡,立刻對金承慶道:“莫非王上在外有私生子”

金承慶聞言面色一變,立刻道:“楊大人早就知道此事”

楊雲楓不過是妄自猜測罷了,不想還真是一語中的,心中連道原來如此

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二卷【洛陽賦】 【第2?08章】價高者得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二卷【洛陽賦】 【第2?31章】士子氣節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四卷【蜀道難】 【第4?05章】巴州救災第五卷【南詔撫】 【第5?31章】夫人之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三卷【長安曲】 【第3?11章】夜道遇襲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一卷【蒲州起】 【第1?09章】欽差大人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五卷【南詔撫】 【第5?17章】強勢作風第六卷【廢立興】 【第6?33章】天地總舵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08章】價高者得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七卷【遼東行】 【第8?05章】一進王宮第四卷【蜀道難】 【第4?28章】大將出兵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五卷【南詔撫】 【第5?31章】夫人之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20章】栽贓嫁禍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一卷【蒲州起】 【第1?07章】衛大小姐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七卷【遼東行】 【第8?23章】大年三十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五卷【南詔撫】 【第5?24章】重重遇險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七卷【遼東行】 【第8?10章】深謀遠慮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四卷【蜀道難】 【第4?09章】發財之道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四卷【蜀道難】 【第4?26章】吐蕃滋事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四卷【蜀道難】 【第4?18章】雅州調兵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
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二卷【洛陽賦】 【第2?08章】價高者得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二卷【洛陽賦】 【第2?06章】雲楓書齋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二卷【洛陽賦】 【第2?31章】士子氣節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四卷【蜀道難】 【第4?05章】巴州救災第五卷【南詔撫】 【第5?31章】夫人之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三卷【長安曲】 【第3?11章】夜道遇襲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13章】飄香樓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第一卷【蒲州起】 【第1?09章】欽差大人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五卷【南詔撫】 【第5?17章】強勢作風第六卷【廢立興】 【第6?33章】天地總舵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08章】價高者得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第七卷【遼東行】 【第8?05章】一進王宮第四卷【蜀道難】 【第4?28章】大將出兵第三卷【長安曲】 【第3?05章】萬盛樓上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二卷【洛陽賦】 【第2?03章】名動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五卷【南詔撫】 【第5?31章】夫人之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20章】栽贓嫁禍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一卷【蒲州起】 【第1?07章】衛大小姐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七卷【遼東行】 【第8?23章】大年三十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五卷【南詔撫】 【第5?24章】重重遇險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七卷【遼東行】 【第8?10章】深謀遠慮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四卷【蜀道難】 【第4?09章】發財之道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四卷【蜀道難】 【第4?26章】吐蕃滋事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四卷【蜀道難】 【第4?18章】雅州調兵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王宮兵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