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廢立興】 【第6?17章】大婚之日

本來應該普天同慶的中秋佳節,在楊雲楓的一首詩詞之後,整場的氣氛變得有些過於壓抑了,雖然楊雲楓的詩詞在衆皇族貴親之中不屑一顧,但是日後此詩依然還是在士林中廣爲流傳,做爲楊雲楓唯一一首帶有政治色彩、抨擊權貴、敲響盛世末日警鐘的詩文流傳於世,日後還收錄在唐詩三百首當中了,其地位也遠遠超越楊雲楓其他詩詞的地位,後世依然爲史學家們讚不絕口,稱楊雲楓雖還不如貞觀魏徵,但在貞觀之後,也唯獨楊雲楓一人有魏徵之魄,敢當衆教育皇帝,雖然後世的史學家對楊雲楓褒貶不一,不過對此詩的評價,卻奇怪的保持意見一致了。全文字txt小說網

一直到散席,楊雲楓再也不說半句話了,而李隆基也是眉頭微皺,好像一直都在琢磨楊雲楓的詩句,其他二樓的貴賓間李隆基沒有說話,也各自喝着悶酒,不敢大聲喧譁,直至宴會結束,各自回家。

回到楊府,宗露立刻握着楊雲楓的手,微笑道:“夫君,皇上應該明白你的苦心你不用放在心上”

楊雲楓知道宗露自小總是進宮陪伴李穎,與李隆基自然也是相識的,多少也應該瞭解一點李隆基的品性,楊雲楓衝着宗露微微一笑,沒有說話,他並不擔心李隆基會如何想自己,在他眼裡,自古做皇帝的其實都是賤骨頭,特別是那些自詡爲聖君,明君的皇帝,越是沒人罵,越不能顯出自己的聖明,用貞觀長孫皇后評級魏徵的話說就是,如果皇帝不聖明,做臣子的就不敢仗義執言,如果有臣子如此,那麼就說明這個皇帝是個聖君。而李隆基一向想太宗皇帝看齊,一向以他爲榜樣,自然不會對自己如何。

楊雲楓安慰了宗露兩句,表示自己沒事,雖然一個晚宴基本說明也沒做,光是坐在那裡,其實也格外的累人,特別是坐在皇帝的身邊,更是累上加累,加上這些日子準備於李穎大婚,雖然楊雲楓也沒親手做過什麼,但是今日還是感覺有些疲累,所以便與宗露早些休息了。

這一夜楊雲楓睡的格外的香,甚至打起了呼嚕,倒是宗露想到明日就是楊雲楓迎娶公主李穎的大好日子,顯得比楊雲楓還要緊張,再加上楊雲楓如雷般的呼嚕聲,一夜也沒閤眼。

一日楊雲楓清早就睜開了眼睛,宗露早已經不在身邊,楊府的下人們起的更早,早已經開始打點,爲楊雲楓迎娶李穎做好準備,楊雲楓起身剛打開門,宗露就已經帶着一羣丫鬟們上來幫楊雲楓梳妝打扮完畢之後,楊雲楓看着鏡子中的自己穿着大紅袍,帶着大紅花,一副土鱉的模樣,不過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即使是土鱉,只怕也是最帥的土鱉了,何況這還是第二次做土鱉了。

楊雲楓整理完畢後,走出府門,這時一頂定做的鳳鑾大紅轎已經停在了楊府門口,轎子前一匹白馬嘶嘶而鳴,好像比楊雲楓還要着急,不斷地踏着馬蹄,冰人見楊雲楓纔出門,就立刻迎了上來,拍着楊雲楓的馬屁道:“駙馬爺今日真是精神”

楊雲楓沒有心情聽這些媒婆在這嚼舌頭,暗罵道:“還是皇宮出來的媒婆呢,與地方上的那些三姑六婆也沒有什麼兩樣嘛”

楊雲楓正響着,管家已經在府門旁點起了一串炮仗,轎子後的一隊幾百人的吹鼓手早已經準備好了,聽着炮仗一響,立刻吹奏了起來,楊雲楓剛出來還沒注意,這時一看,這吹鼓手們就足以站了一條街了,再仔細看時,發現李龜年、李彭年,李鶴年三兄弟居然也在其中,可見李隆基對這次下嫁李穎的重視。

楊雲楓衝着李氏三兄弟微微一笑,三人口中、手上的樂器不停,衝着楊雲楓微笑點頭,表示恭喜,媒婆在一旁催着楊雲楓趕緊上馬進宮,免得悟了吉時,而這時與楊府相交的兩條街道上早已經站滿了百姓,李隆基照顧周全,竟然還出動了禁衛軍出來維持秩序,硬是在擁擠的大道上,給楊雲楓整出了一條道來。

楊雲楓看在眼裡,心中一凜,本來昨日還絲毫沒有緊張之意,今日看到這麼大的陣仗,卻不免有點緊張了,這才意識到,今日自己娶的不是凡人,可是皇帝的女兒啊想着被媒婆簇擁着騎上了白馬,前面禁衛軍開道,領着楊雲楓一路向長安城北的大明宮方向而去。

楊雲楓騎在馬上,看着路道兩旁的百姓遲遲不肯散去,自己路過之後,立刻向着前面擁擠過來,心中一動,立刻轉身衝着那些百姓拱手致謝。暗想這些百姓就這麼無聊自己已經比往常起的都早了,現在最多不過是五六點鐘,朝陽不過剛剛露出了小半個腦袋罷了,這些人都不用睡覺的麼

這樣雲楓見前方的道路雖然寬敞了些,路邊的人都已經跑到了路邊客棧、酒樓、茶館的二樓爭相圍觀,竟然還有酒館在門口掛着“二樓雅座,觀賞位置極佳,五十兩紋銀一人一日”的標語,心中冷汗連連,暗道這些人還真是會做生意。

卻在這時楊雲楓見前方拐角處站着一個白衣女子,正癡癡地看着自己這邊,楊雲楓見狀心中一動,見這女子不正是楊玉環與楊玉瑛的大姐楊玉瓊麼只見她面帶微笑,衝着自己點着頭。

楊雲楓不知道楊玉瓊心中到底在想什麼,按照自己的想法,楊玉瓊對楊釗是初戀,不會就此忘懷的,更何況自己前不久還和她乾柴烈火了一把,她更是不會忘記自己了,如今看在自己騎着白馬去迎娶大唐公主,竟然還笑的出來這女人的心思還真是摸不透啊,想着楊雲楓也衝着楊玉瓊微笑點了點頭。

越是靠近大明宮,路道上的禁衛軍越多,百姓已經漸漸少去,這時迎親隊伍才能加快了速度,一直到了通往大明宮的主道上,楊雲楓這才發現,路道之上已經用紅綢鋪擺好了,路道兩旁掛着上千盞的大紅燈籠,兩邊整齊地戰列這禁衛軍,每個禁衛軍手中長戟頭上都繫着一朵紅花,當楊雲楓路過之時,紛紛跪下,待楊雲楓路過之後,又站起身來,一個接着一個,就猶如波浪一樣。

楊雲楓看在眼裡,心中也不免有些激動了,這種皇室婚禮,還真是不可想象啊,這得花多少銀子啊若是在後世舉辦這麼一種婚禮,起碼也得是個百億富豪才能承受得起吧待靠近大明宮不遠時,發現整個大明宮之前,已經儼如成爲了花的海洋,如今已經是深秋了,也不知道這些花李隆基是從哪裡弄來的,楊雲楓真恨不得自己也有個這樣的老爹,爲自己這麼一把這時才深深體會到,皇家之女出嫁,的確與他人排場不一般啊

到大明宮丹鳳門前不足一里處,長安的所有官員都集中在這裡,見楊雲楓來了,紛紛給楊雲楓跪下高呼道:“微臣等,見過駙馬爺”

楊雲楓這時也忘記了什麼古典禮法了,聽的心中不亦樂乎,美滋滋的,衝着諸位官員一一拱手道:“有勞諸位大人了,請起,請起”

楊雲楓一邊說着,一邊進了丹鳳門,見身後的官員還是未起,也懶得去管了,這時只見大風門後的廣場上,滿是宮廷的婢女,都是穿着一身的粉紅裙子,站立在廣場的兩邊,楊雲楓看着地面上的紅綢竟然是從十幾裡之外一直到這的,當中竟然沒有斷痕,暗自佩服,也不知道這紅綢是哪家絲綢仿出品的,這時只見廣場的後方一羣婢女向着丹鳳門跑來,手中還扯着一個紅綢,綢頭處是一朵紅花,一路跑到楊雲楓的馬前,交給楊雲楓身邊的餓媒婆,媒婆這時遞給楊雲楓,低聲道:“駙馬爺,這紅綢的另一端就是公主,你順着這個紅綢,走到盡頭就看到公主了”

楊雲楓還沒玩過這種花樣,也覺得新奇,手中握着大紅花,騎着白馬緩緩地走進了大明宮,身後的古樂聲不斷,一路跟着自己前行,剛纔捧着紅綢二來的那些丫鬟們,這時依然是替楊雲楓捧着紅綢向前邁進。

不多時楊雲楓看到前方的,大明宮的第一座宮殿含元殿前,一個身穿紅袍的女子,帶着鳳冠,披着霞帔,手中握着一朵紅花,正矗立在那邊,而她一旁站着的正是身穿龍袍,一臉肅穆之色的李隆基,殿下兩側站着的都是皇室成員,紛紛看向楊雲楓處,看的楊雲楓不免也有些緊張了。

再不多時,楊雲楓已經到了殿下,隨即躍身下馬,剛要給李隆基請安,卻見李隆基,揮了揮手道:“免了,今日是你與穎兒大喜之日,一切繁文縟節都免了”說着指了指身側的李穎,示意楊雲楓走上殿來。

楊雲楓心中的感覺一時無以言表,怔怔地看着李穎良久,這才放開了步子,緩緩走向李穎,直到李穎身前,轉身站到李穎的一側,而這時才注意,丹鳳門外的文武百官此時已經分列殿下兩旁了,李隆基招了招手,頓時鼓樂手們紛紛停止演奏,整個大明宮的官場上,少說都是六七千人,竟然頃刻間鴉雀無聲。

楊雲楓看着殿下的人頭,心中都有點發汗,還真是從來沒經過這種場面,只能用震撼來形容了,除了震撼,再也找不到任何字眼來形容自己此時的心情了。

這時卻聽李隆基沉聲道:“諸位愛卿,今日乃是朕的女兒,燕國公主李穎,下嫁楊雲楓的大喜之日,朕並非第一次下嫁女兒,但是這一次的心情卻是最特別的,朕對燕國公主一直視若掌上明珠,自小看着她長大成人,眼下她就要爲人婦了,朕這心裡說實話還真捨不得”說着看向楊雲楓,道:“希望駙馬你日後要好生對待燕國公主,莫要虧待了她”

楊雲楓這時立刻拱手道:“微臣不敢”

李隆基這時呵呵一笑道:“莫要太過拘謹了,以後你就是朕的女婿了,就隨燕國公主一樣,叫朕父皇吧”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凜,暗道還要叫父皇想着張開口半晌道:“父父父皇”

李隆基這時哈哈一笑,大聲道:“這都不像你楊雲楓了嘛你昨日中秋的那首詩詞,朕至今還能吟誦,昨日你的擔子可比今日大嘛”

楊雲楓尷尬的一笑,卻聽李隆基這時道:“好了,朕與百官也就不耽誤你與穎兒的大好時辰了”說着衝着一旁的高力士使了一個眼色,高力士立刻扯開嗓子叫道:“新人合巹,準備拜天地”

楊雲楓聞言暗道:“等等,等等,不是要迎娶回去再拜天地麼”但是轉念一想,自己迎娶的不是尋常人家的女兒,看來這就是做駙馬的代價吧

楊雲楓想着卻聽高力士大聲道:“一拜天地”

楊雲楓立刻與李穎對着文武百官的方向拜了一拜,又聽高力士大聲道:“二拜高堂”

楊雲楓與李穎轉身之時,卻見李隆基已經坐在了龍椅之上,兩人立刻跪倒在地,給李隆基磕了一個頭,李隆基招了招手,一旁的小監立刻捧着一個蓋着黃布的托盤來,對楊雲楓道:“這些事朕的一點心意”說着小監已經將東西交給了媒婆的手中。

高力士這時立刻又高呼道:“夫妻交拜”

楊雲楓與李穎面對面站着,拜了一拜,卻聽高力士大呼道:“禮成”楊雲楓總算鬆了一口氣,卻聽高力士這時又高呼道:“宣讀駙馬律”

楊雲楓聞言眉頭微微一皺,暗道:“駙馬律什麼玩意”

這時只見高力士從一旁的小監手中拿出一道冊子,打開後,這才扯開嗓子朗讀道:“第一條第二條第三條第二十條”

高力士將二十條駙馬律讀完,楊雲楓腦子都快蒙了,這駙馬律的二十條,無非就是說,駙馬與公主成親之後,一切以公主爲主,駙馬爲輔,也就是說,尋常百姓家的一切男士爲尊的條例,在這裡都顛倒了,就好像入贅一般,楊雲楓聽的渾身不自在,不過仔細一琢磨,暗道,這二十條當中剛纔高力士讀沒讀不許再納妾那一條好像沒有吧是不是漏了

楊雲楓正想着,卻聽身後的李隆基這時道:“好了,自此爾後,楊雲楓就是駙馬了,也就是我們李唐的家人了”

楊雲楓聽的感到身後直冒冷汗,雖然之前也知道做駙馬不易,但是絕對沒有想到今日要面臨這些,正想着卻聽高力士這時又大聲道:“送公主、駙馬回府”

這時殿下一羣奴婢紛紛上來,簇擁着楊雲楓與李穎下了殿去,媒婆上前還吩咐楊雲楓道:“一會要親自爲公主掀開轎簾”

楊雲楓暗罵了一句,怎麼不乾脆老子坐轎子,讓公主騎馬去想着還是上前掀開了轎簾,待李穎進去坐穩之後,這才鬆開,躍身上馬,這時樂師們有開始吹彈了起來,楊雲楓坐在馬上看向點上的李隆基,對着李隆基拱了拱手,這才掉轉馬頭,朝着大明宮外走去。剛纔來大明宮前的那種興奮勁與期待、還有站在含元殿前,看着殿下的文武百官,那種大場面的震撼感都一掃而空了。

不過楊雲楓臉上還是依然掛着一嘴的笑意,想簇擁上來的百官道謝,讓衆人今晚早些到楊府赴宴,出了丹鳳門後,一張臉立刻冷了下來,暗罵道:“真搞的老子和入贅一樣了,還什麼鳥駙馬律真虧這些人想得出來”

楊雲楓路過丹鳳門的大道之後,見今晨的那些百姓依然站在路道兩旁在等候着自己,好像自己就是什麼大明星一樣,而這些百姓臉上的興奮之色,比之後世的那些明星粉絲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心中微微一嘆,暗道:“算了,不過形式如何,自己與李穎也總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別一會讓李穎看着自己的這幅嘴臉,搞的她也不開心”

楊雲楓想着,立刻苦苦一笑,隨即衝着路邊的百姓們拱手致謝,一路回到楊府,兩個胳膊都酸的發痛了,下馬之時還險些摔倒,好在一旁的媒婆趕緊攙扶了一把,楊雲楓纔不至於出糗。

楊雲楓站穩之後,媒婆立刻又在楊雲楓的耳邊低聲道:“駙馬可以請公主出轎門了”

楊雲楓印象當中,上次迎娶宗露的時候,是要踢轎門的,到底是公主,身份不同,還要得請,想着無奈地苦笑一聲,還是上前走到鳳鑾轎前,道:“請公主出轎”

楊雲楓話音剛落,媒婆立刻掀開轎簾,攙扶着宗露走出了轎子,周邊的百姓見狀紛紛叫嚷了起來,楊雲楓露出一張笑臉,衝着衆人拱手致意後,這纔在媒婆的指引下,牽着李穎進了楊府。

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政治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六卷【廢立興】 【第6?28章】病之希望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9?09章】皇室恥辱第一卷【蒲州起】 【第1?10章】牢中作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9?12章】孤殿殘影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五卷【南詔撫】 【第5?24章】重重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五卷【南詔撫】 【第5?08章】誰留誰走第一卷【蒲州起】 【第1?03章】東門受辱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七卷【遼東行】 【第8?15章】宮殿踐行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四卷【蜀道難】 【第4?28章】大將出兵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七卷【遼東行】 【第9?06章】攪和相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01章】遼東雪景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9?09章】皇室恥辱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六卷【廢立興】 【第6?35章】皇城暗涌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六卷【廢立興】 【第6?36章】精心佈局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政治交易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三卷【長安曲】 【第3?23章】烈酒配方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三卷【長安曲】 【第3?19章】玄宗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七卷【遼東行】 【第8?33章】厲兵秣馬第一卷【蒲州起】 【第1?10章】牢中作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11章】懲惡揚善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久旱逢甘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35章】過渡時期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
第二卷【洛陽賦】 【第2?45章】豐王秘密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政治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六卷【廢立興】 【第6?28章】病之希望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9?09章】皇室恥辱第一卷【蒲州起】 【第1?10章】牢中作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9?12章】孤殿殘影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五卷【南詔撫】 【第5?24章】重重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7?28章】天下無匹第五卷【南詔撫】 【第5?08章】誰留誰走第一卷【蒲州起】 【第1?03章】東門受辱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七卷【遼東行】 【第8?15章】宮殿踐行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四卷【蜀道難】 【第4?28章】大將出兵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七卷【遼東行】 【第9?06章】攪和相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01章】遼東雪景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9?09章】皇室恥辱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六卷【廢立興】 【第6?35章】皇城暗涌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六卷【廢立興】 【第6?36章】精心佈局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政治交易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三卷【長安曲】 【第3?23章】烈酒配方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三卷【長安曲】 【第3?19章】玄宗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三卷【長安曲】 【第3?10章】太真道姑第七卷【遼東行】 【第8?33章】厲兵秣馬第一卷【蒲州起】 【第1?10章】牢中作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11章】懲惡揚善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久旱逢甘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35章】過渡時期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二卷【洛陽賦】 【第2?36章】落井下石第六卷【廢立興】 【第6?25章】意外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