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遼東行】 【第8?36章】遼城之變

楊雲楓與楚風流趕回遼城之時,卻見李林甫正在城門口等着自己,一見楊雲楓回來,立刻迎了上來,楊雲楓衝着李林甫笑道:“李大人,張子衝的問題解決了你無需再如此擔心了”說完見李林甫依然愁眉不展,覺得甚是奇怪,立刻從馬上躍了下來,奇道:“李大人在這城門,只怕不是專門等楊某的吧”

李林甫連忙從對楊雲楓道:“大事不好了,皇上被吳澄江挾持了,如今正在我李府之中”

楊雲楓聞言心下一凜,詫異道:“吳澄江挾持了皇上”心下卻在想,自己從新羅回來差點忘記了,吳立國雖然被押送回長安了,但是吳澄江依然還在遼東,回遼城後一直沒有見過吳澄江呢,不想這時第一次聽到吳澄江的名字,他居然挾持了李隆基

楊雲楓連忙奇道:“皇上已經來了遼城了麼怎麼又會在你李府中”

李林甫連忙道:“楊大人還是隨我一邊去我府邸,一邊說吧”說着連忙躍身上馬,待楊雲楓與楚風流也上馬後,三人一起奔赴李府,路上李林甫告訴楊雲楓,他派人已經查出了李隆基昨天就已經到了遼城了,所以千方百計找到李隆基,想要向李隆基大獻殷勤之時,不想吳澄江帶着一衆士兵將李隆基等人團團圍住楊雲楓問及吳澄江爲何知道李隆基來遼城時,李林甫顯得有些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免費全集txt下載網

到了李府門口時,只見李府大門緊閉,李穎早已經在李府門口了,而李府四周已經到處都是官兵,將李府圍的水泄不通了,這時卻見李府大門打開,走出一人,手中抓着一人,用刀架在他脖子上,衝着門外喝道:“限你們一炷香之內全部撤出這裡,不然就不要怪我手下無情了”

楊雲楓見此人正是吳澄江,而他手中挾持的正是李隆基,不過李隆基神色安定,並不慌張,這時還對吳澄江道:“吳澄江,你是朕看着長大的,莫要做傻事,有什麼儘管和朕說,朕自然會爲你做主”

吳澄江這時連忙吼道:“我什麼都不要,我不會再相信你的鬼話了”神情似乎有點衝動。

楊雲楓抽出一旁士兵腰間的佩劍,大步前進了幾步,喝道,“吳澄江,你要造反不成爾等竟敢聚衆脅迫皇上,真是罪該萬死”

吳澄江冷笑不語,看着楊雲楓,良久後,這才道:“你有什麼資格說我,你現在是當朝駙馬了,又是遼東巡察使,還是當朝二品大員,要風的風,要雨得雨了,我呢,我剩下什麼我父親爲遼東辛辛苦苦幾十年,說罷免就罷免了,前些日子已經吊死在牢獄中了我還剩什麼,楊雲楓你告訴我”

李隆基這時一聲長嘆道:“關於你父親,朕也實在不願意看到他是這樣一個結局,朕的本意是召他回京,頤養天年,他畢竟是我大唐的有功之臣”

吳澄江立刻一聲冷笑道:“怎麼頤養天年,是在牢獄中頤養天年麼你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只想在你有生之年,誅殺所有有勢力的老臣,不想他們日後妨礙你傳位給新君嘛,你要爲新軍培養新的勢力嘛所以我父親就不得不死嘍”

不遠處,李穎這時上前對吳澄江道:“吳澄江,你可知道你這樣挾持我父皇,不但你是死罪,就連你吳家的上上下下,都會因爲你的這個舉動而受牽連”

吳澄江聞言哈哈一笑道:“李穎李穎,你可知道我曾經多喜歡你麼我們曾經多要好,滿長安的人都認爲我們是天生一對,你將是我的新娘”說着看向楊雲楓,隨即厲聲道:“可是自從楊雲楓出現之後,你睜眼都不看我一眼,我不做都已經做了,還管得了誰的生死難道我現在放了皇上,我全家就不用死了麼”

看來今日兵戈相見,吳澄江已經存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思,都已經做到這一步了,還指望什麼後路李穎這時立刻道:“只要你現在放了父皇,我保證不會追究你家人的罪責”

吳澄江聞言又是哈哈一笑道:“父親都已經不在了,他們活着還有什麼意思不如都下去陪父親好了”說着眼神一變,立刻衝着門外道:“只有一炷香時間,到時候如果不撤軍,就不要怪我了”說着立刻挾持着李隆基進了福門,府門立刻關上。

李林甫這時萬分焦急道:“都是本官不好,這吳澄江本來是來找我的,豈知恰恰碰到皇上進府”

楊雲楓這才知道吳澄江爲何會來這座府邸了,這時卻聽李穎道:“此時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此刻父皇與武惠妃都在府裡,我們得想個辦法才行”

楊雲楓這時心下一動,暗道:“武惠妃也在府裡莫非就是城外遇到的那個婦人”

楚風流這時上前道:“不如讓在下進府查探一番,伺機找機會救出皇上”

楊雲楓心道,這真是愁事一件接着一件,剛剛解決了張子衝的兵變,現在又冒出個吳澄江來,真是讓人頭疼,聽李林甫說,吳澄江手下還有百事好敢死之士,不過眼下也不知道這府裡究竟是什麼情況,看來只有讓楚風流進去看看了。想着立刻對楚風流道:“那麼就有勞楚兄了”

楚風流聞言拱手後,立刻躍身上了牆隨即跳進府邸中。

楊雲楓等人此刻也別無他法,只好在府外等着,楊雲楓越想越是躊躇,心中心念快速閃動,依然沒有想出什麼妙法,如今李隆基就在吳澄江手中,那吳澄江還似乎受了刺激緒很不穩定,若是一個不小心,李隆基就隨時有危險

這時楚風流的身影從牆壁上掠過,帶過一陣風,還沒等楊雲楓反應過來,楚風流已經腳步輕盈地落在他面前,猶如一片無聲墜落地秋葉,不想輕功也如此了得,卻聽楚風流道:“楊大人。府邸中有不下於三四百人,手中都有兵器,吳澄江令衆人巴州院子的各處要地,皇上等人都被人看押在大堂內,楚某本想動手營救,但又怕打草驚蛇,萬一上了皇上,我也承擔不起”

楊雲楓“哦”了一聲拍了拍楚風流的肩膀道:“多謝楚兄了,你沒動手是對的,此事事關皇上安危半分馬虎不得”不過他仍然還在猶豫,如果他抽身事外,不管吳澄江最終最終殺不殺李隆基,與自己又有什麼關係但是如果李隆基死在遼城,只怕後任繼位者,也不過放過自己吧還真他媽的棘手。反過來說。這於他而言。也是一個巨大地機會。如果此時自己救了李隆基,那麼李隆基會不會還是和以前一樣,對自己且用且防着呢想來想去,楊雲楓最終還是相信歷史李隆基不會這麼早死,自己千方百計要殺安祿山也沒成功,即便是殺了一個史思明,最後還是冒出另外一個史思明來,既然李隆基不會死,說明吳澄江地逼宮就不會成功,但是自己不是已經改變了一些歷史麼,究竟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判斷

楊雲楓沉吟了良久,李穎這時看着楊雲楓,問道:“夫君,你想到什麼計謀沒有”

楊雲楓搖了搖頭,這時道:“看來只能孤注一擲,強行攻入府邸救下皇上,目前最主要的是吳澄江神志不清,也不知道他想要做什麼,不能以常理推之”說着立刻低聲對李穎道:“如此只有讓楚風流兵行險招,纔能有一線希望”

這畢竟關乎李隆基的性命安危,李穎一時也不敢下決定,這時卻聽楊雲楓立刻又道:“穎兒,你要相信我,你父王在歷史上不會這麼早就所以這次吳澄江定然不會成功”

李穎聽楊雲楓這麼一說,心中頓時一凜,心中暗想楊雲楓應該不會說謊,況且如此自己的父皇死了,他也絕技逃脫不了責任,他不會傻到讓自己命懸一線的。

李林甫這時上前道:“如今府邸四周都已經佈滿了士兵,吳澄江是插翅難飛了,只是他門龜縮在宅院中,我們也不能不顧皇上的安慰,若是皇上有什麼不測”說着連忙道:“不如就聽吳澄江的,放他們離去,希望他們離開遼城後能放了皇上”

楊雲楓這時冷笑道:“李大人未免太天真了吧吳澄江竟然挾持了皇上,就絕對不會放了,皇上在手,他性命就無憂,皇上一旦離開額他手中,這天地地大都是大唐國土,他能逃到哪去”不過此時自己也懷疑吳澄江到底想要做什麼,此刻心中陡然一動,莫非吳澄江是想要李隆基爲他父親殉葬也不像,如果是這樣,現在就可以殺了李隆基了,何必還要逃出遼城莫非是要去長安祭拜他父親

楊雲楓想到這裡,立刻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隨即衝着門內道:“吳公子,你若是想要去長安祭拜亡父,相信皇上絕對會恩准的”

李穎與李林甫見楊雲楓突然喊出這麼一嗓子,心中都覺得奇怪,不多時卻見大門打開,依然還是吳澄江,手中依然還是挾持着李隆基,這時衝着楊雲楓冷聲道:“楊雲楓,你少廢話,你總是自作聰明,爲何你總能猜出別人想要做什麼我就算是要去祭奠家父,此時你這麼說出來了,我偏偏就不去了”說着立刻又要進門。

楊雲楓這時連忙道:“吳公子,你對皇上應該沒有恨意,對我楊雲楓纔有恨意纔是,不如你放了皇上,我做你的人質如何”

吳澄江聞言臉色微微一邊,看了一眼楊雲楓後,這才笑道:“哈哈,我怎麼沒有想到,不過我不會放皇上,卻依然要你進來”說着揚了揚手中的長劍,道:“你若是不進來,我立刻舉劍殺了皇上,隨後立刻吩咐宅院裡的人,殺了皇妃等人”

楊雲楓本來想用自己換出李隆基,不想這吳澄江不但不妨李隆基,卻依然還是要自己進去了,楊雲楓知道李隆基在他手中,他還可能暫時不殺,吳澄江一直對自己沒有什麼好感,自己還“搶”了他心愛的李穎公主,自己進入豈不是白白送死

吳澄江這時衝着楊雲楓冷笑道:“你不是要做英雄麼我成全了你,你反而如此畏手畏腳了哈哈,楊雲楓,你也不過如此,貪生怕死,想在皇上面前表忠心那就進來啊”

楊雲楓這時連忙衝着楚風流使了一個眼色,隨即一步一步走向吳澄江,道:“好,我進來了”

吳澄江滿臉笑意,看着楊雲楓一步一步走來,這時手中的劍緊緊握着,只待楊雲楓走來,便一劍殺了楊雲楓,反正手中有李隆基,殺了楊雲楓,外面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時心中冷笑道:“楊雲楓啊楊雲楓,你聰明一世,今日卻要死在我吳澄江的手中了”

李穎這時看着楊雲楓一步一步地走向吳澄江,再見吳澄江滿臉猙獰的笑意,知道哦吳澄江絕對不會繞了楊雲楓,李隆基自然也知道楊雲楓來了必死無疑,連忙衝着楊雲楓道:“楊愛卿,你對朕的中心,朕是知道了,你不用過來,朕在他手中,他不一定敢殺朕,但是你來了他定然殺你”

楊雲楓衝着李隆基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這時加快腳步,吳澄江心中越來越興奮,想着楊雲楓急於要死在自己劍下了,這時只聽“哐”地一聲,手中的長劍已經脫手了,吳澄江還莫名其妙,怔怔地看着楊雲楓,這時只覺得手上一痛,再看自己握劍的手,已經連同手一起掉落在地上了,手腕上頓時一股鮮血噴出,至今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卻見楊雲楓的身後這時顯出一個人影,正是楚風流,吳澄江這時一陣劇痛,抓着李隆基的手頓時鬆開了,一陣狂吼之後,頓時倒地抱着自己的手腕,鮮血還是止不住的往外噴着。

李隆基這時脫險,李穎連忙上前輔助李隆基,李林甫連忙讓士兵將吳澄江團團圍住,隨即走到李隆基面前,跪倒在地道:“微臣讓皇上受驚了,實在罪該萬死,請皇上降罪”

李隆基這時悶哼一聲看了一眼李林甫後,這才道:“你的罪暫且記下,你儘快進府救出朕的愛妃將功折罪,不然數罪併罰”

李林甫聞言連忙磕頭道:“罪臣領旨謝恩”隨即站起身來,看了一眼吳澄江,隨即對李隆基拱手道:“吳澄江如何處置,請皇上示下”

李隆基這時看向吳澄江,此時的吳澄江滿頭冷汗,手上的鮮血依然未至,李隆基沉聲道:“殺”

李林甫聞言立刻轉身對士兵道:“皇上有命,殺”李林甫一聲令下,頓時幾百個士兵的長戟同時刺向了吳澄江,吳澄江悶哼幾聲後,渾身滿是鮮血,一雙眼睛依然睜的滾圓,瞪着李隆基與楊雲楓。

楊雲楓見吳澄江死狀居然如此悽慘,心中也是一凜,連忙上前對李隆基拱手道:“皇上,既然罪首吳澄江已經伏誅,微臣請皇上繞過其家人”

李隆基這時看着吳澄江的眼睛,沉吟了片刻之後,厲聲道:“全部誅殺一個不留”

楊雲楓心中一寒,看着李隆基犀利的眼神,突然想起吳澄江之前說過的話,看來李隆基真的是在爲後事做準備,吳立國鎮守遼東日久,舊系將領太多,如果留着定然給後世之君留下後患,楊雲楓暗想李隆基定然是這麼想的,那麼自己呢是不是以後也要除之

李林甫這時已經率兵衝進了宅院,這時宅院中的幾百人見吳澄江已經死了,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李林甫立刻道:“罪首吳澄江已經伏誅,只要你們放下兵器,一概不追究”

這些人本就是受了吳澄江的錢財,說要來殺人,當時說的是李林甫,誰曾想過來到這裡,卻突然變成挾持皇上了,要是殺一個大臣,自己等也許還能逃出昇天,但是如今是皇上,豈不是要誅滅九族,但是不做都已經做了,只能冒死坐到底了,但是此時吳澄江已經死了,這些人連錢都還沒收到,想着如此死了真是不值,連忙紛紛扔下兵器,跪倒在一邊,李林甫連忙率軍進了大堂,將武惠妃等人救出,待武惠妃等人出了李府之後,這纔對着身後的士兵道:“全部處死,一個不留”

楊雲楓站在李府門口,聽着府邸裡傳來聲聲的慘叫,心中已經開始發寒,這時卻見府門口走出一個婦人,正是自己在遼城外見到的那婦人,看來自己猜想的沒錯,只見那夫人這時臉上的面紗已經去除,一臉的驚魂未定,卻依然可以看出是個美人坯子,雖然已經三十好幾了,卻依然風韻猶存,而武惠妃身後的那人也是一臉驚慌,卻不是崔洵是誰崔洵出來後,看了一眼楊雲楓,也不說話。

李穎這時連忙扶着李隆基道:“父皇,這裡有血光,暫時不可居住,父皇若是不嫌棄,就去慶東樓住下吧,兒臣與駙馬都是住在那裡”

李隆基這時也不過是強定心神,此時反賊盡誅,也覺得腿上一軟,連忙到:“就去慶東樓”

李林甫連忙叫來一輛馬車,扶着李隆基與武惠妃上了馬車後,楊雲楓與李穎等一同上了第二輛馬車,直奔慶東樓而去。

楊雲楓坐在馬車上,看着坐在對面的崔洵,這時笑道:“姐夫,現在已經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了”

崔洵依然驚魂未定,聽楊雲楓這麼一說,立刻尷尬地一笑到:“什麼紅人不紅人的,楊大人真會說笑,雜家不過就是一個奴才而已,如何能和大人相比”

楊雲楓聽這崔洵說話的聲音都變了,聲線高了好幾個分貝,暗道莫非男人有那話兒和沒那話兒的區別居然這麼大正想着馬車已經停了下來,崔洵連忙屁顛的下了馬車,走到前面的馬車變,扶着李隆基與武惠妃下了馬車。

李隆基站在慶東樓門前看了一眼後,李穎這才上前扶着李隆基進了慶東樓,吳曼麗等女子此時正坐在大堂中,這時見李穎與楊雲楓回來了,都起身看來,但是又見李穎扶着一個頭花花白,面容嚴肅的老者進來,都不認識,心中多是詫異不已。

李穎連忙對吳曼麗道:“曼麗,趕緊讓人收拾幾個廂房,讓我父皇住下”

吳曼麗聞言一愕,怔怔地看着李隆基,隨即問李隆基道:“你就是唐明皇”

李隆基被吳曼麗這麼疑問,着實一愕,喃喃道:“唐明皇”

楊雲楓連忙上前對李隆基拱手道:“皇上,吳老闆一介村婦,不懂朝廷禮節,出言冒犯了皇上,請皇上莫要見怪”說着連忙對吳曼麗道:“還不過來參見皇上”

吳曼麗聞言一愕,怔怔地看着李隆基,她雖然來到這個時代很久了,但是還真沒行過什麼君臣之禮,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與楊雲楓第一次下跪前,估計是一個思想。

李隆基這時擺了擺手道:“免了,朕這次來是微服出巡,不用講那麼多的繁文縟節,還是準備一下廂房吧,朕也有些累了”

楊雲楓不想李隆基殺人時那般冷酷,此時又如此慈祥,心中暗道,也許這就是帝王吧剛纔李隆基經吳澄江一事,想必也受了一些驚嚇,應該是累了,連忙叫來梅竹菊蘭四姊妹去收拾房間,隨即崔洵扶着李隆基進了房間。

武惠妃這時打量了一番慶東樓裡的情況,這才路過楊雲楓身邊道:“今日真是多謝楊大人了不想我們這麼快就又見面了”

楊雲楓心中一凜,總覺得武惠妃對自己說話的口氣有些特別,卻又感覺不出什麼來,正想着,武惠妃也已經進了房間,李穎這時吁嘆一聲,坐到一旁,道:“今日總算是有驚無險。”

楊雲楓也顛簸了一天,着實有些累了,也坐到李穎的一側,吳曼麗這時坐到楊雲楓身邊,好像至今還沒相信他見到了唐明皇李隆基,連忙問楊雲楓道:“他真的是唐明皇”

楊雲楓這時點了點頭道:“不過以後你可不能這麼當着皇上的面說,可是要掉腦袋的”

吳曼麗聞言心下一凜,隨即道:“我看皇上慈祥和藹,不像是動不動就要人腦袋的人”

楊雲楓冷聲道:“那是你沒見過,剛纔就已經死了幾百人了全是皇上的一句話而已”

吳曼麗聞言心中頓時又是一寒,怔怔地看着楊雲楓,隨即轉頭看向李隆基的房間,卻聽李穎這時道:“別聽夫君的,父皇即便殺人也是需要理由的,不會毫無緣故的殺人”

楊雲楓這時想起了吳澄江是吳曼麗的義兄,吳立國是吳曼麗的義父,心中頓時一動,伸手握住吳曼的手道:“小麗,我告訴你一件事,你可千萬別激動”

吳曼麗聞言看着楊雲楓,滿心詫異地問道:“究竟什麼事”

楊雲楓這時上前握住吳曼麗的手,吁嘆一聲後,這才道:“你義父吳立國已經吊死在京城的牢獄中了,而你義兄吳澄江剛剛被皇上處死”

吳曼麗聞言心中一凜,怔怔地看着楊雲楓半晌也說不出話來,要說吳曼麗與吳立國有沒有感情,其實也沒有多深,不過是因爲吳立國救過她,後來就收做義女了,如今聽到吳氏父子的死訊,吳曼麗也只是感到震驚,卻也不是格外的難過。

李穎這時握住吳曼麗的手道:“曼麗妹妹,節哀順變”

吳曼麗這時憤憤地道:“看來我還真看錯了皇上他就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

郭婞茹一直不守規矩,但是也不敢說出這樣的話,如今聽吳曼麗這麼說,連忙上前拉住吳曼麗道:“曼麗姐,這話可不能隨便說若是被皇上聽到,可是要殺頭的”

吳曼麗悶哼了一聲,不再說話,李穎這時輕嘆一聲道:“算了,此事以後還是不提爲妙”說着看向楊雲楓,隨即道:“夫君,遼東的一切事情父皇都已經知道了,今日你去城外找張子衝的事,想必父皇也已經知道了,今日若不是遇到吳澄江的事件,只怕父皇已經開始找你與李林甫了”

楊雲楓這時暗自慶幸,好在自己已經解決了此事,而張子衝又是吳立國的舊部,張子衝也死了,到時候自己將張子衝的事與吳澄江的事攪和到一起去,想必李隆基對自己也無法、

楊雲楓點了點頭,道:“我早有準備,穎兒放心吧”這時看了一下週圍,卻沒有看到李思瑜,連忙問李穎道:“思渝呢”

李穎連忙道:“父皇的事發後,穎兒哪裡還有心看着她只怕她是回李林甫那了吧她身懷武藝,應該會照顧好自己的,夫君無需擔心”

楊雲楓還未細想,這時卻聽身後想起了楊玉瑛的聲音道:“釗弟,皇上來了麼”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這楊玉瑛一心要做李隆基的女人,如今李隆基大老遠跑來遼東了,莫非楊玉瑛準備行動了楊雲楓想着立刻起身拉着楊玉瑛走到一旁,低聲道:“你當真要去服侍皇上”

楊玉瑛這時看着楊雲楓道:“莫非你捨不得”

楊雲楓笑道:“我有什麼好捨不得的不過這次皇上身邊有個武惠妃,若是被她知道你有這個想法,只怕你未必有好果子吃啊”

楊玉瑛這時冷笑道:“就是剛纔那個婦人麼我怕她什麼不過是個半老徐娘罷了”

楊雲楓連忙道:“最近事情多,你還是等等吧,等一切穩定了再說,再說皇上這次來遼城,估計一時半會也不會離開,有的是機會”

楊玉瑛這時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道:“這點,我自有分寸,到時候你可要幫我纔是”

楊雲楓此刻還真是後悔當初答應了楊玉瑛,不過眼下也只好點頭道:“到時候再說吧”

楊雲楓隨即讓衆女子都去休息,這時卻見崔洵從李隆基的房間走出,楊雲楓連忙上前拉着崔洵坐到一側,問崔洵道:“姐夫,如今皇上是否已經不信任高力士,而信任你了”

崔洵連忙道:“咱家已經不是你姐夫了,楊大人,莫非你忘了楊大人叫咱家崔公公即可”

楊雲楓聽崔洵說話,一陣想笑的感覺,但依然還是強忍着笑意,這時立刻道:“是。崔公公”

崔洵這時道:“皇上那會那麼容易不信任高公公,只是高公公年邁了,所以皇上才讓咱家跟着來遼東”說着捻起了蘭花指,端着一杯茶水,拿起茶杯蓋在杯子上沏了沏,喝了一口後這才道:“咱家有今日,還要多謝楊大人你呢卻不知道楊大人有什麼需要咱家幫忙的”

楊雲楓微微一笑,拍了拍崔洵的肩膀道:“暫時沒有,崔公公”說着哈哈一笑,起身進了房間。崔洵這時陰陽怪氣地看着楊雲楓的背影,悶哼一聲。

傍晚時分,李隆基與武惠妃這纔出了房間,楊雲楓與李林甫連忙都來伺駕,李隆基端坐在慶東樓的大堂,武惠妃坐在一側,卻聽李隆基問李林甫道:“其餘亂黨都處置了麼”

李林甫立刻道:“回稟皇上,全部誅殺了,一個活口未留”

李隆基點了點頭,道:“你立刻派人去京城,通知刑部,將吳澄江九族全部抓捕歸案,無論老幼,全部押入天牢,待朕回京後,親自監斬”

李林甫聞言心中也是一陣發怵,連忙拱手領命。

李隆基這時看向楊雲楓,道:“楊愛卿,張子衝的兵變,你已經處理好了”

楊雲楓連忙拱手道:“回稟皇上,張子衝已經被微臣就地陣法,其他將領已經盡數投降,兵變之險已經化解”

李隆基這時道:“你說說張子衝爲何要謀反”

楊雲楓連忙道:“微臣從張子衝口中得知,他是爲了吳立國,本來想與吳澄江裡應外合攻取遼城,但是沒想到皇上會在遼城,所以打亂了他們的計劃,這也是皇上天威所至”

李隆基沉吟了片刻後,對楊雲楓道:“真派你來遼東已經數月,之前你在南詔時,收復南詔就地也不過一個多月罷了,爲何此次遼東之行如此拖沓朕讓你來對付契丹人,你跑去新羅做什麼”

楊雲楓連忙拱手道:“回稟皇上,新羅始終是我大唐東北的禍患,契丹之前也是一小族,如今壯大後,將我大唐遼東攪和成何樣了新羅不過是未崛起的契丹罷了,一旦羽翼豐滿,勢必是我大唐心腹之患,如今新羅內亂不止,微臣以爲正式取新羅的最佳時機”

李隆基聞言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你又爲何遲遲不對新羅用兵”

楊雲楓連忙又道:“皇上,新羅如今正在內亂,真假公主都在爭奪王位,兵亂一觸即發,微臣以爲此時出兵不是最佳時機,只有待新羅大傷元氣之後,我大唐出兵纔可將損失減到最小”

李隆基聞言沉吟了良久之後,這纔看了看楊雲楓,又看了看李林甫,這才問道:“你二人現在同爲遼東巡察使,卻分工不同,李林甫負責契丹,楊雲楓你負責新羅,如今朕親自來遼東坐鎮,你們務必莫要再叫朕失望,朕來遼東一來是巡視一番,二來,也是想犒勞一下我遼東的將士”

李林甫聞言連忙拱手道:“吾皇陛下親臨遼東牽線,我大唐將士定然士氣高昂,契丹蠻夷不日可破,不過遼東天寒地凍,皇上又日曆頑疾,遼東實在不是久留之地,微臣僅以皇上還是早日回京,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楊雲楓見李林甫與自己一般心思,都希望李隆基趕快滾蛋,有他在這裡,自己做起事來自然是礙手礙腳了,想着連忙也拱手道:“李大人所言極是,微臣複議”

李隆基這時笑道:“好嘛,朕纔剛來,你們就催着朕回去”

楊雲楓連忙道:“皇上身負社稷之重,今日吳澄江的事讓微臣等痛定思痛,不能讓皇上再冒如此風險了,況且這裡畢竟是牽線,我大唐將士萬千,若是讓契丹人知道我大唐皇帝陛下來過遼東,他們必然是膽戰心驚,此戰大局已定,李大人定然早有勝算了,所以皇上還是儘早回京纔是”

李隆基這時笑道:“就你楊雲楓會說,你們是擔心朕一旦有什麼風險,你們承擔不起吧”

楊雲楓也不否認,立刻道:“微臣等是承擔不起啊,皇上身系天下萬千子民天下無人能承擔得起啊,請皇上三思”

李隆基這時道:“好了,朕來遼東只是看看,過些日子自然會回去,不過朕剛剛來,你們兩個遼東主人尚未盡地主之誼,就向朕下逐客令,未免有失君臣之道吧”

楊雲楓與李林甫連忙拱手道:“微臣不敢皇上恕罪”

李隆基這時站起身來,伸了一個懶腰道:“好了,你們各自忙你們的去吧,朕這次是微服出巡”說到這裡,指着李林甫,道:“都怪你,搞成現在這樣,如今只怕遼城百姓都知道朕來了遼城,你讓朕如何微服私訪”

李林甫聞言連忙跪倒在地道:“皇上剛剛纔遇吳澄江,還不知城內有無同黨,況且遼城是戰事前線,微臣也是擔心皇上安危,皇上系我大唐社稷啊,不可冒險”

李隆基連忙揮手阻止道:“好了。你不擔心還好,一擔心,就給朕惹來了吳澄江”口氣中明顯還在爲吳澄江的事耿耿於懷,說到這裡,立刻對李林甫與楊雲楓道:“你們去給朕與愛妃準備幾件普通百姓的衣服,朕稍後出去視察民情”

楊雲楓與李林甫無奈地相視一看,只好拱手道:“微臣領旨”

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曼珠沙華第一卷【蒲州起】 【第1?15章】前往東都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六卷【廢立興】 【第6?35章】皇城暗涌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七卷【遼東行】 【第8?52章】再往丹東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11章】懲惡揚善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三卷【長安曲】 【第3?23章】烈酒配方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七卷【遼東行】 【第7?14章】查無此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31章】大喪期間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四卷【蜀道難】 【第4?28章】大將出兵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六卷【廢立興】 【第6?36章】精心佈局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9?13章】安使進京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16章】新羅欲反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四卷【蜀道難】 【第4?10章】尋找缺口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七卷【遼東行】 【第7?26章】欲殺路安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四卷【蜀道難】 【第4?08章】酒宴敲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五卷【南詔撫】 【第5?08章】誰留誰走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四卷【蜀道難】 【第4?11章】過去爲人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七卷【遼東行】 【第9?04章】惠妃之約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六卷【廢立興】 【第6?23章】金屋藏嬌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
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曼珠沙華第一卷【蒲州起】 【第1?15章】前往東都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六卷【廢立興】 【第6?35章】皇城暗涌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七卷【遼東行】 【第8?52章】再往丹東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11章】懲惡揚善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三卷【長安曲】 【第3?23章】烈酒配方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七卷【遼東行】 【第7?14章】查無此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31章】大喪期間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三卷【長安曲】 【第3?20章】外調賜婚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四卷【蜀道難】 【第4?28章】大將出兵第四卷【蜀道難】 【第4?07章】俠女鞭法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六卷【廢立興】 【第6?43章】貝兒之願第三卷【長安曲】 【第3?01章】盛世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六卷【廢立興】 【第6?36章】精心佈局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六卷【廢立興】 【第6?05章】大補藥丸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9?13章】安使進京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16章】新羅欲反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二卷【洛陽賦】 【第2?09章】兵鋒相對第四卷【蜀道難】 【第4?10章】尋找缺口第五卷【南詔撫】 【第5?25章】生死之間第七卷【遼東行】 【第7?26章】欲殺路安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四卷【蜀道難】 【第4?08章】酒宴敲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五卷【南詔撫】 【第5?08章】誰留誰走第七卷【遼東行】 【第7?22章】帥臺掌印第四卷【蜀道難】 【第4?11章】過去爲人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六卷【廢立興】 【第6?39章】血濺含元第七卷【遼東行】 【第9?04章】惠妃之約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六卷【廢立興】 【第6?23章】金屋藏嬌第七卷【遼東行】 【第9?20章】再回益州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一卷【蒲州起】 【第1?13章】家破人亡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五卷【南詔撫】 【第5?30章】重回益州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