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論詩

?水玲瓏一走,溫婉頓時覺得有些孤單。苑裡除了她們兩個,就沒了其他的女孩子,而柴啓瑞又逃課逃出了境界,所以也找不着其它人親近,不上課的時候就只能一個人默默地去書樓看書。不過,也正好可以藉此瞭解一下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從之前遇到的事來看,溫婉本以爲這個世界與她那個世界是有部分重疊的,就像是有些書上說的從秦代後或者從漢代後,由於某些事件從而歷史出現了偏差。但是連翻了幾本史書,從上面出現的國名、人名及一些大事記來看,這根本就是一個完全架空的世界,只是奇怪地卻有《詩經》、《樂府》等耳熟能詳的詩集和文集。於是,溫婉又特意找了些文史來看,卻完全找不着關於這些書來源的記載,就像是從天而降一般,爲人所推崇敬仰,卻考究不到它們的來歷。

合上書,嘆了口氣,看了那麼多書,還是沒得到什麼幫助。擡眼望向滿滿一屋子的藏書,溫婉忽然覺得有些頭大,看完這些書,都不知道要猴年馬月了。晃晃腦袋,準備把這事擱擱,先回去上課了,剛站起身,就看到顏詡之抱着書進來。

溫婉微微詫異,問道:“顏師兄,不上課了嗎?”

顏詡之不說話,卻只盯着溫婉的臉瞧。瞧看了一陣,似乎才認出她來。這讓溫婉不由有些鬱悶,他們都打過好幾個照面,說過好幾次話了,還要呆那麼久才認得出,她沒那麼大衆臉吧?她穿的這小姑娘雖然不及她姐姐溫嫺那樣晶瑩剔透,人見人愛,但也算是個粉可愛的小女孩啊!唉,這傢伙這麼小就已經成了個書呆子了,可憐的!

“先生有事不過來了,安先生讓我們自行安排,要回家的也可以回去了。”

“噢。”溫婉應了聲,她就知道顏詡之翹課的可能性是零。

看着他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翻開書看了起來。溫婉琢磨了下,眼珠子一轉,暗暗打定主意。信步走過去,站在旁邊瞄了眼他看的書,似乎是國策,講治國之道的,看來他是真的立志當文官諫臣的。溫婉想了想,在他旁邊坐下,奶聲奶氣地問:“顏師兄,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顏詡之還是遲疑了一下,才擡起頭,睜着一雙黑漆漆眼睛看着溫婉,茫然地問:“什麼問題?”

溫婉裝可愛地歪着頭,用小手抓抓臉蛋,脆聲問:“就是姜先生上回課上說的《詩三百》,我覺得那詩挺好的,師兄還知道其它的嗎?”

說起這個,顏詡之一直有些迷糊的眼神驀地精神了起來:“我知道的大致就只有姜先生說的那些,要想知道更多的話,估計要進到國學府和尚書院才行!”

“噢,那麼困難啊,像重要機密一樣!”溫婉其實很想說,在我們那,街頭小巷到處都是!“那這書是誰寫的,或者是打哪來的,師兄知道嗎?”

顏詡之怔了怔,眨巴了下眼睛,說:“《詩三百》一直在尚書院,代代相傳,應該是先輩大學士們合力撰寫的吧?”

溫婉皺皺眉,說:“不是這樣的吧?”說完,她站起身,從書架上找出自己剛纔翻看的一本書,這裡面有一篇短文記載了十幾年前一位文心閣大學士和一位王爺關於《黍離》那首詩的爭論。大學士認爲是亡國之人寫的感傷之詩,王爺卻認爲是失戀之人寫的傷情之詩,據說當時各有不少人支持,差點就因爲分成了文壇的兩大黨派。

翻到那篇文,將書推到顏詡之面前,說:“師兄看這裡。如果這書是前輩學士寫的話,那肯定會留下一些可查資料,不致於讓人分不清究竟寫的是亡國還是失意。而且本朝至今已經延綿了四百多年,如果真是什麼亡國之音,國學府出身的王爺不可能不理解吧?”

顏詡之怔了怔:“你的意思是……”

“《詩三百》絕對不是尚書院的前輩編寫的,它的來歷絕對不尋常。如果不把它的來歷弄明白,不把它的作者弄明白,不把成文作詩的背景弄明白,就很難弄清那本書所要表達的確切意思。換句話說,如果把這些都弄明白的話,成爲像姜先生那樣國學大師就不再是難事業。”

顏詡之拖過溫婉給的那本書,認真地翻看了起來。看着他那分外專注的眼神,溫婉知道魚兒差不多上鉤了,便爲難地說:“我剛纔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但是翻了半天的書,都沒有把答案翻出來,所以纔想問顏師兄知不知道……”

顏詡之沉默了半晌,才緩緩開口說:“關於《詩三百》,最早的記錄是元帝時候,作爲國文密典交付尚書院進行研習的,至於元帝陛下是如何得到這書的,看來只能往史書上查了。”顏詡之既像是在跟溫婉說話,又像是在自言自語。“正史上不見記載過,只能往野史上查了。”說着,他就站起身,往最裡排的藏書架走去。

溫婉託着下巴伏在桌上,笑盈盈地看着他在書堆裡穿梭的身影。要查出這些書出現在這個架空世界之謎,比起她這個一知半解的外來者,顏詡之這個五好學生加上書呆子自然是事半功倍。

這一天心情大好,回到家後,被溫嫺問起零食袋,才驀地回想起一大早遭遇到的倒黴事情。溫嫺見溫婉的神情變了,以爲是她不小心給弄丟了,連忙安慰說:“我在那袋子在繡了你的名字,若是丫環小廝撿了去交到先生那裡,改天就尋回來了。”

還繡了名字?!不說還好,一說繡了名字,溫婉頭就大了,那蘇政雅那傢伙不是知道她的名字了嗎?不過轉念一想,他應該不知道她與溫媛的關係,這池魚之殃應該還殃不到她身上來,而且她都沒發現袋子上繡了名字,蘇政雅也不像是那麼細心的人,吃完裡面的東西,隨手就把袋子扔了吧。

第二天便是京學的休息日了,溫婉難得地賦閒在家,柳氏便帶了她去各房走動。老太君和老夫人那裡請了安,大概地彙報了下在京學府的情況。非常時期,王氏夫人那邊是去不得了,於是接着就往大伯母房裡去了。

第160章 遇襲第112章 分羹第130章 賜字第36章 談判第7章 朋友第114章 閨蜜第48章 迎賓第180章 姐夫第48章 迎賓第84章 受罰第12章 藏書第25章 勸姐第70章 表親第97章 融資第48章 迎賓第183章 約定第115章 不記得第69章 野宿第164章 逼婚第144章 獻計第81章 抗婚第124章 求薦第99章 示好第121章 宴舞第20章 家訓第4章 入學第8章 文史第2章 入府第25章 勸姐第75章 十年第183章 約定第124章 求薦第131章 試妹第48章 迎賓第120章 再相遇第88章 噩耗第119章 勸愛第153章 暗示第13章 情動第72章 議親第56章 受屈第63章 路窄第40章 八字第82章 遠遊第94章 聖意第163章 請婚第165章 顏家第131章 試妹第19章 論詩第160章 遇襲第158章 迎棺第120章 再相遇第27章 奪食第15章 親事第13章 情動第71章 芝麻糕第152章 勸嫁第17章 強盜第3章 見面禮第137章 擇媳第70章 表親第169章 報訊第97章 融資第148章 餘黨第112章 分羹第169章 報訊第150章 封侯第81章 抗婚第48章 迎賓第176章 論政第57章 教子第142章 解惑第125章 科考第170章 通州第145章 除爵第95章 定親第59章 躁動第182章 罪名第115章 不記得第19章 論詩第36章 談判第27章 奪食第134章 暗潮第123章 爭婚第153章 暗示第26章 計策第98章 良朋第57章 教子第156章 禍雙行第53章 頓悟第166章 巧合第170章 通州第47章 受傷第3章 見面禮第119章 勸愛第140章 兄妹第68章 進山第91章 ?揚名第4章 入學第111章 舊相識
第160章 遇襲第112章 分羹第130章 賜字第36章 談判第7章 朋友第114章 閨蜜第48章 迎賓第180章 姐夫第48章 迎賓第84章 受罰第12章 藏書第25章 勸姐第70章 表親第97章 融資第48章 迎賓第183章 約定第115章 不記得第69章 野宿第164章 逼婚第144章 獻計第81章 抗婚第124章 求薦第99章 示好第121章 宴舞第20章 家訓第4章 入學第8章 文史第2章 入府第25章 勸姐第75章 十年第183章 約定第124章 求薦第131章 試妹第48章 迎賓第120章 再相遇第88章 噩耗第119章 勸愛第153章 暗示第13章 情動第72章 議親第56章 受屈第63章 路窄第40章 八字第82章 遠遊第94章 聖意第163章 請婚第165章 顏家第131章 試妹第19章 論詩第160章 遇襲第158章 迎棺第120章 再相遇第27章 奪食第15章 親事第13章 情動第71章 芝麻糕第152章 勸嫁第17章 強盜第3章 見面禮第137章 擇媳第70章 表親第169章 報訊第97章 融資第148章 餘黨第112章 分羹第169章 報訊第150章 封侯第81章 抗婚第48章 迎賓第176章 論政第57章 教子第142章 解惑第125章 科考第170章 通州第145章 除爵第95章 定親第59章 躁動第182章 罪名第115章 不記得第19章 論詩第36章 談判第27章 奪食第134章 暗潮第123章 爭婚第153章 暗示第26章 計策第98章 良朋第57章 教子第156章 禍雙行第53章 頓悟第166章 巧合第170章 通州第47章 受傷第3章 見面禮第119章 勸愛第140章 兄妹第68章 進山第91章 ?揚名第4章 入學第111章 舊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