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上京城,我秦雨田又回來了!

當率軍到達碣石,秦軍到達了渤海邊,這是絕大多數官兵今生第一次見到浩浩湯湯的大海,那雄偉壯闊的景觀,讓官兵們頓時明白了曾經滄海難爲水的意思。與大海相比,那些內陸的江河湖泊,都成了小水溝、小水窪。就連奔騰咆哮、攔住他們回家的黃河,似乎也不過是條大一點的水溝罷了。

在不經意間,秦雷和他的部下創造了歷史——他們成爲了史上第一支從西向東,洞穿了齊國千里疆域的大秦軍隊!

當兵士們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意氣風發、豪情沖天的時候,他們的統帥大人卻躲在塊大石頭後面,和幾個將領愁眉苦臉的議事……

正如趙無咎所料,當齊國開始堅壁清野、退守城池的時候,便輪到秦雷爲難了。

對於拿騎兵進攻城池這種餿主意,秦雷是不屑一顧的。孤軍在外,士氣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必須讓部隊減少損失,甚至還違背良心的放開了劫掠……

而且他心中還是很忌憚趙無咎的,唯恐在攻城的時候遭到反包圍。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將目光放在了齊國的農田、村鎮,以及沒有防備的城市中了。

但隨着時間推移,秦軍的惡名已經傳遍齊國,所到之處無不風聲鶴唳,齊國軍民就像一隻只縮頭烏龜不敢應戰,甚至不敢出城。這讓秦雷和他的大軍頗有些老虎吃天、無處下口的感覺,已經接連好幾天都沒有開張了。

好在將士們對他的崇拜已經到了盲目地地步。暫時並沒有意識到部隊的困境,但日子久了,不安和沮喪便會滋生出來。蔓延開去,把大敗百勝公以來攢下的氣勢全部泄掉。

“孤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盤腿坐在一塊圓石上,秦雷雙手按着膝蓋道。他明顯消瘦了很多,鬍子拉碴地,眼窩也有點陷進去了,但一雙眼睛卻賊亮賊亮的,顯然精神頭更旺健了。

自從入齊以來,已經將近一個月了。自從渡過黃河以後,他便毅然揹負起了二十多萬人的生死運命。這固然爲他帶來了崇高的聲譽。但秦雷感受更多的,卻是無窮無盡的壓力。

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這支軍隊的去向和出路,整宿整宿的失眠,可除了瘦了點之外。精神頭卻一直很好。秦雷知道這不正常,但這時候只能硬撐着,至於身體什麼的,還是等脫離險境再說吧。

“那我們就強攻!”已經成了絡腮鬍地李虎惡狠狠道:“先把樂陵城拿下來,好好的發泄發泄!”

秦雷搖頭道:“不行。我不接受任何無意義的犧牲。”他麾下的二十萬人,幾乎是大秦最後地精銳騎兵,這些人是強大的戰力,更是軍隊重建的火種,由不得秦雷不珍惜。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徐載武小聲嘟囔道,他對秦雷的領導十分不服氣。總是不由自主的對着幹。

“那好。這任務就交給神武軍了。”秦雷淡淡道:“限你部在兩日內攻陷樂陵城。”

徐載武一聽就跳腳道:“那哪能行啊,我那都是騎兵,又沒有攻城器械,會死多少人啊?”

“知道就閉嘴。”秦雷冷笑一聲道:“再聒噪就接軍令吧。”徐載武嘴角抽動幾下,頓時沒了氣焰。

秦雷轉過臉去,對一衆將軍道:“諸位,我們已經達成了作戰目標,將齊國腹地打了個稀巴爛,可以考慮回家的問題了。”

“這麼早?”“不再玩會兒了?”衆將意猶未盡道:“還以爲王爺會帶我們去打上京城呢。”“就是。到時候回去一說。我們百勝公也贏了,大海也看了。上京城也到了,那絕對是可以光宗耀祖的……”

衆將還要喋喋不休,卻見王爺的臉上沒有絲毫笑意,頓時全都住了嘴,小心翼翼的望着他。

“說呀。”秦雷地語調有些尖酸,臉上也掛着譏諷地表情,冷笑道:“再不回去的話,諸位大爺就要真變成響馬流寇了。”

衆人訕訕笑道:“王爺說笑了……”

“我沒有說笑。”秦雷一擺手,阻止衆人的分辯道:“軍紀官向我報告,這幾日打架鬥毆的事件直線上升,僅昨天一日,便發生了四十多起內部衝突,甚至還打死了兩個。這說明什麼?”

衆人的神情這才凝重起來,聽王爺聲音沉重道:“長時間的燒殺搶掠,讓官兵們有些失控了。不得不承認的是,你們雖然沒有直接參與燒殺,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些影響。”

“你們可以回想一下,在以往開會的時候,孤沒讓說話,誰敢多一句嘴?”秦雷沉聲道:“開個會都嘰嘰喳喳,這樣下去軍紀何在?”

衆將被王爺說低下了頭,自我檢討一下,最近確實有些忘乎所以,忘了驕兵必敗地古訓了,便紛紛低聲道:“王爺教訓地是。”

“都回去好好敲打敲打你的手下,別讓他們真以爲自己是土匪。”秦雷正色道:“再敢鬥毆滋事地,統統亂棍打死。”

“遵命。”衆將齊聲應道。

秦雷也只是稍稍發作,便言歸正傳了,畢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戰勝不可戰勝的敵人:“方纔那個誰說的不錯,我們要進攻上京城了!”

衆將臉上歡欣無限,卻沒有一個敢出聲的。

“狠狠的打他一下,我就不信國都被圍了,他趙無咎還能沉得住氣?”秦雷抿嘴冷笑道。

一聽說要去打上京。兵士們的心勁兒更高了,一個個摩拳擦掌,要去齊國都城一遊。

繞過樂陵縣。向西北行了三天,便到了渤海府,再過四天地路程,終於到了河間府,河間府是上京城的門戶咽喉之地,也是上京防線的外圍了。

自古各國都異常重視首都防禦,往往在京畿地區集結全國地大半精銳,除了保護國都之外,還可以維護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使地方諸侯不敢輕易覬覦,有鎮守九鼎之意……像秦國便把最精銳的禁軍集結在了京畿。

齊國也不例外,歷代國君苦心經營京畿防禦,除了在上京城中駐紮八萬大軍之外。還在河間、安國、安邦、安喜、中山、高陽、博陵、常山八個府縣修築城堡、囤積糧草,作爲上京的外圍防線。共駐紮了十二萬人。

這二十萬京營官兵乃是僅次於百勝軍的齊國精銳,仗着牆高糧足,且可相互支援,原本是不怕秦雷這二十萬的。

但爲了籌備對秦的戰爭,百勝公大人從京營抽走了一半兵力。這剩下的十萬兵力可就捉襟見肘,護不了那麼全面了。

當聽到秦國二十萬鐵騎從渤海方向殺來的消息,上京城便被恐慌地氣氛籠罩着。負責上京衛戍的京都兵馬大都督,唯恐首都有失,便乾脆放棄了外圍防線。將十萬京營都集中在了上京城內。還臨時徵召了十萬鄉勇家丁護院之類的民間武裝協助守城。

總計二十萬人,勉強算是夠用了。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爲什麼守個城要用這麼多人,還只是勉強夠用呢?這是由具體情況決定的,絕不只是因爲守將膽小謹慎。

雖然上京城有這麼多兵馬,但對於秦軍來說,卻不一定比攻克樂陵、渤海這些僅有數萬人馬地府城更困難。因爲樂陵也好、渤海也罷,城池都不算大,秦軍就是兵再多。但也沒法在同一時間全部展開。只有一批批的上。真要是攻擊的話,效果也不會太好。所以秦雷否決了攻擊的議案。

但現在秦軍進攻的是上京城,是東齊王朝的首都,這是真正的大城市,並不是比較大的城市、而是容納了一百五十萬居民的特大城市。

秦軍將要攻擊的,是上京城地外城牆。外城長七十里,東西十七裡,南北十八里,有城門十一座,敵臺一百七十六座……城牆高約七丈,底厚八丈、頂厚也是七丈,絕對地不可摧毀!

如果兵員充足的話,僅憑着那一百七十六座敵臺,也可以將任何敵人擋在外面,理論上不可攻陷。

但現在兵員充足嗎?簡單做一個除法便會發現,二十萬兵馬分給十一個門,平均不到兩萬,且還要留出必要的預備隊,以備救急救險,因此每個門的守衛也就是一萬五左右。

而秦國的兵力雖然也是二十萬,卻沒必要每個門都打,可以集中兵力攻擊幾個點,因此在局部是佔據優勢的。更大的優勢在於,秦軍幾乎全部是騎兵,機動性很強,一旦打開缺口,就能夠立刻集中兵力攻擊。

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單單決定於數量,還有機動力。

因此雙方雖然在總數上持平,但在真正攻守過程中,秦軍是可以一直形成優勢的……至少齊國地高級將領是這樣認爲地,他們也是這樣向上官丞相稟報的。

我們已經說過,上官老頭輸不起,輸了就萬劫不復,所以他在臭罵不動如山地百勝公之餘,向陛下請求派出十位欽差,手持金批令箭,去各地調遣部隊,進京勤王!

所謂金批令箭,乃是齊國皇帝的調兵信物,至少理論上,其效用高於大元帥令。但上官雲鶴知道趙無咎在軍隊的地位。生怕那些部隊只聽帥令不停王命。又請興化帝賜下十把尚方寶劍,授予欽差斬首不聽調遣的將領,並暫時接管軍隊地生殺大權。老丞相這纔算是放了

興化帝雖然一一照做,但其實心裡很不痛快,在他的記憶中,似乎只有四十年前被秦國兵臨城下過,那時還是他爺爺當皇帝呢。等他爹和他坐莊的時候,不僅上京城從沒遭過戰火,還攻到過中都城一次,這是興化帝最驕傲地事情。

現在眼看就要被扳平,皇帝自然不高興。只不過大敵當前,他強忍着罷了,而我們知道,皇帝是這世界上最記仇的物種。

大軍毫無阻礙的通過了河間府。終於在九月初一這天,抵達了上京城郊。

將隊伍交付給其他將領,命令他們緩緩前行,秦雷卻領着秦靂一道,悄悄離開了官道,完全憑着記憶,在荒草之中行了一刻鐘,終於到了一座雜草叢生的墳前。

在墳前立定,秦雷發現這裡似乎沒有任何變化,除了草更旺。碑更舊之外。便開始在墳前拔草。準備整出一塊空地,以便擺放供品。

秦靂是第一次來,他打量着朝西的白玉墓碑,只見上面鐫刻着大齊孝懿貴妃之墓八個大字!心道:原來這就是姑姑的長眠之所啊。回憶的窗戶頓時打開,關於那位公主的點點滴滴一下子浮上心頭。

他記得姑姑的小名叫玉兒,皮膚很白,眼睛很大,嘴角還有一粒無色地美人痣……

他記得姑姑很喜歡小孩子,每次見面都會給他帶些麥芽糖、小麪人之類宮裡見不着的玩意

他還記得姑姑似乎不願意嫁到東齊。但他勸姑姑不要去時。姑姑卻捧着他嬰兒肥的腮幫子,流淚笑道:雨歷要好好練武。將來保家衛國,讓我大秦的公主不必再遠嫁。

他當時不懂這話地意思,但後來懂了……

他比秦雷年紀大不少,當時已經十歲了,自然能記得姑姑的音容笑貌,卻從沒想過,這記憶竟是那樣的清晰,彷彿昨日才見過一般。

從記憶的惆悵中掙脫出來,再去看秦雷,已經在跪在那裡燒紙了……

走過去與他並肩跪下,抽一刀黃紙輕輕送進火盆裡。

望着那橘色的火光,秦靂輕聲問道:“姑姑有沒有子女?”

緩緩搖頭,秦雷澀聲道:“若是有的話,也不至於去的那麼早了。”

兩人便不再說話,待那紙燃盡了,又一齊給墨玉公主磕了三個頭,這才緩緩起身。

“我想把姑姑的墳塋遷回國去。”秦靂輕輕拂去漢白玉上的灰土,沉聲道:“她爲大秦犧牲了那麼多,不應該再孤零零的呆在異國他鄉了。”

“此去千里,怎能忍心讓姑姑受罪呢?”搖搖頭,秦雷挺直腰桿道:“十年,最多十年,我們就把這裡變成大秦地國土,到那時就不是異國了。”

“這可是齊國地都城啊。”秦靂苦笑道:“你也不怕姑姑笑話你。”

“我不是說大話,”秦雷堅定的搖頭道:“甚至用不了十年,就一定能實現。”

“好吧,我等着那一天。”秦靂呵呵笑道:“若是真能如此,豈不快哉?”

深深的鞠一躬,秦雷輕聲道:“姑姑,你不會等太久。”便轉身大步離去。

他直面的,是齊國的國都上京城,那個囚禁了自己十六年的城市……

我回來了。

第42章 心肺復活術第461章 血戰入江口第33章 酒第210章 父女第108章 成蟜與文相爺第183章 三聲嘆息第442章 倒掛金鐘第222章 從屈臂懸垂到上吊自殺第402章 丈母孃?!好意外哦第25章 過河!過河!!第675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642章 光陰的故事第330章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145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第173章 士官第656章 戰爭第120章 歸去來兮第62章 碼頭苦力般的一夜第114章 何處黃鶴破瞑煙第285章 艾家渡石勇接將軍 京山營新丁終到站第546章 難得糊塗第228章 焦尾琴與水晶球第369章 把那四條腿兒都鋸嘍第372章 讓兵大爺摸一摸第562章 訛詐第75章 棍子再強,也怕朴刀第517章 銜枚第91章 殿前奏第665章 誰包誰的餃子第320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點點慶新春第575章 兩位將軍走了第100章 正月京都混亂之章(一)自我鞭策宣言第125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 那更寒蟲四壁第97章 四方來客朝殿下第690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56章 打狗棒與馴逆杖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380章 踏青第381章 獵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469章 信任還是不信任第一 次作品調查統計分析暨故事流向第662章 《勸戰書》第608章 殤(上)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度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435章 速成神醫第30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22章 爛香蕉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 竹林把酒聽春雨第553章 雕第97章 四方來客朝殿下第239章 風格多變的影帝!第354章 會飛鳥兒不怕高,郎妹相愛不怕刀第700章 重逢第660章 鏖戰(下)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666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第559章 上京城,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348章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 竹林把酒聽春雨第257章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第522章 永生自我鞭策宣言第280章 石魔鬼訓兵 秦雨田談兵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676章 瘋子秦雷第287章 樂布衣舌戰館陶 秦雨田解說軍制第510章 出發出發!第432章 文莊太后第134章 是否每個羽扇綸巾都會吐血第130章 帷幕徐徐拉開(上)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266章 慈寧宮秦雷問道 戲孫孫太后參禪第512章 抉擇!第283章 隆郡王烤喀瓦甫 勾己心講西遊記第282章 路漫漫沈青終折返 悲壯兮勾忌述征途第162章 競標第89章 將將軍軍shang架公告第186章 牛黃馬寶大揭秘第77章 稍息立正齊步走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456章 一個瘋子的落幕第564章 丞相、親王與老和尚第5章 煉身體秦雷自強 成棄卒皇子惱火第318章 斟酌第45章 大秦第一負翁第538章 千騎卷平岡第129章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第455章 直通天 上天梯第508章 最後一日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 竹林把酒聽春雨第369章 把那四條腿兒都鋸嘍第620章 連環案第245章 大腕
第42章 心肺復活術第461章 血戰入江口第33章 酒第210章 父女第108章 成蟜與文相爺第183章 三聲嘆息第442章 倒掛金鐘第222章 從屈臂懸垂到上吊自殺第402章 丈母孃?!好意外哦第25章 過河!過河!!第675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642章 光陰的故事第330章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145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第173章 士官第656章 戰爭第120章 歸去來兮第62章 碼頭苦力般的一夜第114章 何處黃鶴破瞑煙第285章 艾家渡石勇接將軍 京山營新丁終到站第546章 難得糊塗第228章 焦尾琴與水晶球第369章 把那四條腿兒都鋸嘍第372章 讓兵大爺摸一摸第562章 訛詐第75章 棍子再強,也怕朴刀第517章 銜枚第91章 殿前奏第665章 誰包誰的餃子第320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點點慶新春第575章 兩位將軍走了第100章 正月京都混亂之章(一)自我鞭策宣言第125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 那更寒蟲四壁第97章 四方來客朝殿下第690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第624章 灰黑色的回憶(中)第56章 打狗棒與馴逆杖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380章 踏青第381章 獵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469章 信任還是不信任第一 次作品調查統計分析暨故事流向第662章 《勸戰書》第608章 殤(上)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度第250章 京山難民營第435章 速成神醫第30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22章 爛香蕉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 竹林把酒聽春雨第553章 雕第97章 四方來客朝殿下第239章 風格多變的影帝!第354章 會飛鳥兒不怕高,郎妹相愛不怕刀第700章 重逢第660章 鏖戰(下)第311章 八字沒一撇,嗎?第666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第559章 上京城,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348章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 竹林把酒聽春雨第257章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第522章 永生自我鞭策宣言第280章 石魔鬼訓兵 秦雨田談兵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676章 瘋子秦雷第287章 樂布衣舌戰館陶 秦雨田解說軍制第510章 出發出發!第432章 文莊太后第134章 是否每個羽扇綸巾都會吐血第130章 帷幕徐徐拉開(上)第542章 沙場論道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266章 慈寧宮秦雷問道 戲孫孫太后參禪第512章 抉擇!第283章 隆郡王烤喀瓦甫 勾己心講西遊記第282章 路漫漫沈青終折返 悲壯兮勾忌述征途第162章 競標第89章 將將軍軍shang架公告第186章 牛黃馬寶大揭秘第77章 稍息立正齊步走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456章 一個瘋子的落幕第564章 丞相、親王與老和尚第5章 煉身體秦雷自強 成棄卒皇子惱火第318章 斟酌第45章 大秦第一負翁第538章 千騎卷平岡第129章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第455章 直通天 上天梯第508章 最後一日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 竹林把酒聽春雨第369章 把那四條腿兒都鋸嘍第620章 連環案第245章 大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