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桃花汛

次日便是天佑九年的正月初一,天剛矇矇亮,沈青便率領一彪人馬,護衛着薛乃營和胥千山趕赴太湖難看進行勘探。

一路上經過數個村落城池,只有生民居住,卻既沒有楚軍駐防,也沒有秦軍佔領,恍若是太平年間的安寧田園,讓兩人大爲好奇。

見二人面帶疑惑,沈青解釋道:“經過半年的清剿,江浙一帶已經沒有成建制的楚國軍隊了,我帶了兩千精騎也只是防患未然,並不是有什麼實際威脅。”

“聽王爺說,偶有楚國游擊隊出沒?”胥千山輕聲問道。

“哦,見到這麼多人,他們都在不敢上岸,不妨事的。”沈青笑笑道。

“也就是說我們的計劃瞞不住楚國人了?”薛乃營插言道。

“應該是瞞不住。”沈青自信的一叉腰道:“正要他們知道呢!知道又何妨?二位不必考慮這些因素,只管信任末將麾下的兒郎吧。”

兩人被他的自信感染,便不再擔心其它,開始全神貫注的查看起太湖的情形來……此湖碧波萬頃,即使是枯水季節也無法望到邊際,整個湖面形態如向西突出的新月。南岸爲典型的圓弧形岸線,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具備了放水的先決條件。

唯一的問題在於,縱橫交織的江河溪瀆,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蕩串連起。無異會大大分散水流。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非得深挖河道,構築堤壩不可。

三日後又去勘踏那南面地錢江。結果令兩人大喜過望……這條水量充沛湍急的大河,在神京城附近呈明顯的之字形,水流陡然加速擴大。一旦在拐角處決口,必會引來滔天大水。

又過了七天,兩人拿出了方案,他們否定了原先修築兩道土堤形成引水河道地方案,因爲土築的堤岸無論夯得如何結實,也經不起洶涌浪濤的衝擊,是不可能修出一條引來滔天洪水地人工運河的。

唯有藉助原有的河道體系,將其加深加闊,方纔可以承受。並在河道交叉的地方修建大壩,通過其開合控制水流。或是聚水或是分洪,皆可控制。

具體的方案一出來,沈青便提請召開高層會議,將各方事務一一分配妥當,各方散去之後,整個河湖地區便熱火朝天的忙碌了起來……

正月十五日,秦軍出動三萬騎兵,驅趕楚國民衆離開該片區域,一方面是爲使楚軍游擊隊無處藏身。以免工程遭到破壞;另一方面也是保護民衆不要遭受池魚之殃。正月十八日,胥千山與第一軍准將師長秦頊,率領整師人馬,監督三十萬楚國精壯,分赴上游十餘處指定地點。修築堤壩。分洪去水,使預備引水的河道得不到補給。水位急劇下降。在用數百臺抽水車將河水徹底抽乾之後,民夫們便開始拓寬挖深河道……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隨着第一軍工程兵部隊的介入,大量優質炸藥被應用於作業之中,無異大大降低了工程難度。

與此同時,秦國大軍拔營,全部部隊開到神京城外圍的四面山丘高地,一面監視城內動向,嚴防楚軍突圍;另一面督促民夫儘快加高護牆,按照薛乃營地測算,護牆最低處也不得低於四丈,否則就會波及神京城以外的地區,造成水澇災害。

城外如此動靜,自然引起了城內人的注意,諸烈與匆匆趕來的建康帝攀上百尺高的望塔,用千里鏡觀察着秦軍的一舉一動。

“秦軍要有大動作啊……”就連絲毫不通軍事的建康帝,也看的明明白白,輕聲問道:“國老,您說他們要幹嗎?”

國老便是對諸烈的尊稱,只見他面色鐵青道:“依老臣之見,秦軍八成是要用水攻地。”

“水攻?”建康帝吃驚道:“怎麼個攻法?”

“陛下請看他們在城外圈起的圍牆像什麼?”諸烈沉聲問道。

“像個水盆。”建康帝不禁打個機靈。

“不錯。”上柱國頷首道:“這些日子流入護城河水量明顯減少,據老臣推測,秦軍應該是截斷了上流的河水。”

“他、他們要幹嘛?”建康帝舌頭打結道。

“蓄水。”諸烈雖然猜錯了,但從效果上講,沒有任何差異。

建康帝面色蒼白道:“他們要引水淹了神京城嗎?”說完腦海中便浮現出大水淹沒皇宮,自己在汪洋中漂泊的景象,不由心中呻吟道:我還不會游泳呢……

見他這幅不長出息的模樣,諸烈搖搖頭道:“應該不至於淹沒。我們地城牆最低處也有十四丈高,再大地水又能奈我何呢?”

“洪水真的沒不過城牆嗎?”建康帝面上重新浮起希翼之色,激動問道:“國老可以保證嗎?”半年地圍城,已經將皇帝陛下好容易聚集起來的勇氣消磨殆盡了。“他們不是在修築圍牆嗎?萬一修個十五丈高地,不就把我們淹了嗎?”

“老臣可以打包票。”諸烈低聲道:“且不說秦軍能不能建起那麼高的圍牆,單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們就不可能把水位擡到那麼高。再說我們神京城地處平原,距離東海不過百里。水勢一大便會流入大海,哪怕是秦軍引來八方之水,將這裡變成一片汪洋。水高也不可能超過七丈地。”

聽上柱國言之鑿鑿,建康帝這才心中稍安,擦擦一腦門子白毛汗。長吁口氣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啊。”發覺自己的表現太丟顏面,建康帝乾笑一聲,補救道:“國老說的自然沒錯,但秦國既然這麼大地動作,定然不會忽略這些問題,他們另有所圖也說不定。不能大意啊,國老!”

“陛下聖明。”諸烈點頭道:“老臣已經派人將城門砌死,將城牆裂縫處堵住,確保到時不會滲水。又命人建造無數巨型水拒馬。一旦秦軍放水,便將其搶先放下,管保秦軍戰船無法接近。”

“還有呢?”建康帝巴巴的問道。

“沒有別的了。”諸烈搖搖頭道:“目前只能以不變應萬變。”

“那朕有條妙計。”建康帝神秘兮兮道:“可保國老挫敗秦國地陰謀。”

“哦……陛下請講。”諸烈勉強保持恭謹道。

“不如我們趁夜派大軍出城,破壞掉秦軍的詭計。”建康帝小心翼翼道。

“不行,無論如何大軍都不能出城!”諸烈斬釘截鐵道。

建康帝難得有條好主意,不服氣道:“難道就坐視神京城被淹沒嗎?”

“陛下容稟。”諸烈耐下性子,爲他解說道:“秦軍的圍牆已經有三丈高了,他們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夜裡把火把點的亮如白晝。我們貿然偷襲,定會被秦軍的強弓硬弩火龍彈給教訓了的。”

這老兒不是被我那妹夫給打怕了吧?建康帝心中不快,面上勉強保持着客氣道:“依國老的意思,我們就只有困守一途,沒有其他辦法嗎?”

“老臣已經說過多次了。”諸烈脾氣暴躁。終於不耐煩道:“如今敵我實力懸殊,秦雨田又是擊敗了趙無咎的不世名將。無論從哪個方面,我們都甘拜下風。唯有藉助這高牆堅城據險以守,方能保證不被強秦吞沒。一旦離了城,就是砧板魚肉任人宰割!所以除了靜觀其變,沒有別的法子!”

一番劈頭蓋臉把建康帝訓得跟孫子似的,末了諸烈丟下一句:“防務和後勤都有老臣操心,陛下只需坐鎮皇宮,安撫住那些王公貴族就行了。”說完一拱手道:“老臣還有事情,暫且告退。”便昂首闊步下了望塔,徑直去了。

要知道,這時候在塔上地可不止他們倆,還有幾個皇帝的親信大臣,遭了他這頓搶白,建康帝的面色也就可想而知了。

邊上一直大氣不敢喘一聲的大臣們趕緊安慰陛下道:“諸烈就那個臭脾氣,陛下莫跟他一般見識。”

“豈有此理,欺人太甚!”卻也有被諸烈奪了權,或者眼紅他的權勢的,趁機挑唆道:“我們雖然沒有上柱國的名氣,但也算飽讀兵書,空有大軍二十萬而不敢出城決戰,聞所未聞啊!就知道縮頭烏龜一般躲在城裡,一不用計二不強攻,就等着別人來揍!這種守城之法,真是聞所未聞啊!”

“行了,不要說了。”建康帝畢竟是個明白事理的,他知道自己還要多多仰仗諸烈,所以將不快強窩在心裡,悶哼一聲道:“你們能,那就拿出個辦法來比過他呀?!”

“兵權都在他一人手裡,我們就算有計策,也是白搭呀。”衆人一臉無奈道。

“那就住嘴!”建康帝冷哼一聲,拂袖下樓去了。

時間飛快的過去,轉眼冬去春來,草長鶯飛,春風又吹綠了江南岸。從進入二月開始,長江流域地氣候明顯變暖,冷暖交替導致霪雨霏霏,乃至暴雨連連,致使河水上漲,等到了三月份,第一次汛期便會到來,因爲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又稱桃花汛。

一旦在汛期前還沒做好準備,洶涌的洪水便會沖毀提防,將幾個月的勞作泡湯,所以必須要加緊趕工。按時完成任務。

深諳胡蘿蔔加大棒政策地武成王,一面命令士兵嚴厲監督民夫做工,一面又下令。待洪水退後,淤出來地良田將全部分給這些民夫……當然按照他地一貫原則,會將每隊民夫地表現量化打分。排定名次,優者多得,劣者少得,差距竟有十幾倍之多。

楚國民夫哪禁得起他這番揉搓,在欲仙欲死中痛並快樂着,終於趕在汛期前,將兩條引水渠道修好,並將包圍上京城地圍牆修到了最低四丈高。

在一個月朗星稀,夜風宜人的夜晚,武成王擁抱了未出生地孩子他媽。然後翻身上馬,在前呼後擁中沿着黑洞洞的河牀馳騁,在子夜時分抵達了太湖那已經高達五六丈,長而寬的南面河堤上。

沈青和胥千山早就等在那裡,一見王爺抵達,趕忙迎了上來。

利落的翻身下馬,秦雷沉聲道:“準備好了嗎?”

沈青興奮地搓搓手,微微激動道:“今天過午已經驗收合格,王爺儘管放心。咱們這套方案,既不會傷及無辜,又能達到目的,實在是兩全其美啊!”別看水淹神京城的方案是他提出來的,但殘忍不仁。不顧黎民生死這樣的千古罵名也如影隨形。沈青的心理壓力也就可想而知。現在能夠不擔那等惡名,不管多興奮都是應該的。

胥千山卻沒有他那麼多心理活動。語調平靜道:“只要提起這八道鐵閘,積蓄了五天。與堤外平地地落差達到六丈的湖水便會傾瀉而出,沿着我們預先設計的八條河道向神京城奔涌。”

“然後呢?”雖然對事情的走向瞭然於胸,但秦雷還是願意滿足一下主創人員的成功感。

“然後便會與北邊奔涌而來的錢江水在神京城西十里處碰頭。”沈青接過話頭道:“千山兄弟特意在那裡修建了一條尖頭朝東的錐形堤,可以讓兩股洪水在撞上堤壩後一齊向東,彙集成一股,進入高牆圍成的水庫內。”

“哦,是這樣嗎?”秦雷呵呵笑道:“還得問過專家才能放

“沈大人已經是半個專家了。”胥千山難得笑笑道:“說的完全正確!”

“看來你用心了。”秦雷讚許地朝沈青點點頭,沉聲道:“子時三刻到了嗎?”

看一眼邊上的沙漏,胥千山回答道:“馬上就到了。”

“二位一齊下令吧。”秦雷笑眯眯的將一個爆竹筒遞到兩人面前。

“這怎麼使得?應該王爺發令纔是。”兩人趕緊謝絕道。

秦雷搖搖頭,將竹筒往沈青懷裡一丟,笑道:“我是來看熱鬧的。”

“謝王爺擡愛。”兩人激動的行個禮,這才一人手持竹筒,一人拽出底部地引線,用線香將其點燃。

只聽嗖地一聲,一顆紅色的信號彈便呼嘯竄上夜空,將河堤短暫地照亮。“開閘放水!”負責看守閘口的連長們用盡全身力氣大吼道。

爲了不出亂子,這次所有地活計都有秦軍士兵擔綱。聽到命令後,他們便齊聲喊着號子,用絞盤將沉重的大鐵閘緩緩升起。

大閘纔剛升起,渾濁的洪水便迫不及待的奔涌而出,隆隆的落進深而寬的河道中,轟鳴着向南奔涌而去……

幾乎是同一時間,同樣的一幕也在錢江北岸上演,不同的是河道僅有三條,水流湍急數倍……

楚國皇宮御花園的未央湖中,一艘巨大的畫舫上燈火通明,這裡是建康皇帝的臨時行宮,自從春汛開始後,他便離開了溫暖踏實的金龍殿,搬到晃晃悠悠還有些冰冷潮溼的船上住了。

安全第一的建康帝,還以太硬不舒服爲由,命人將枕了三十年的玉枕頭,換成了黃楊木的……這料雖然賤了點,但勝在輕盈浮力大,睡覺可以當枕頭,洪水來了還可以當救生圈,自從有它,皇帝陛下才能踏實睡下……卻又總會被桑田滄海的噩夢給嚇醒了。

今夜又折騰幾回,剛剛摟着一截黃楊木睡踏實了,便聽見個尖細而惶急的聲音叫起來:“水……發大水了,陛下!”

終於還是來了!建康帝豁然睜開眼睛,緊一緊懷中的木頭樁子,心下大定道:“不要慌,大水到了什麼地方,有多高?”

被陛下沉穩的聲音所感染,外面的內官也不那麼驚慌了,有些不好意思道:“這個……這個奴婢也不知道,是外面的麒麟錦衣說的。”

“哦,讓他進來回話。”看來皇帝陛下對這個問題十分的在意。

待那麒麟錦衣上來回話,告訴他只是城外出現洪流,城內並無危險後,建康皇帝才緩緩起身道:“伺候朕更衣。”守候在外面的太監宮女趕緊推門而入,便見皇帝陛下正襟危坐,一臉肅穆,如果沒有緊緊抱在懷裡的那段黃楊木,真是一片臨危不亂的君王氣概啊!

“還愣着幹什麼,更衣啊!”建康帝慍道。

衆人心道:你抱着截爛木頭,讓我們怎麼更?內官首領只好上前道:“請陛下先漱口。”便使個眼色,一個端托盤的宮女款款上前,將那盤上的碧綠琉璃碗奉到皇帝面前。

建康帝剛要伸手去接,這才發現還抱着枕頭呢,很自然的將其放下,又讚許的看那總管太監一眼,開始梳妝打扮起來——分割——

週末陪了陪家人,所以發的晚了,恕罪恕罪啊。

第134章 是否每個羽扇綸巾都會吐血第421章 雷霆第216章 隆郡王到了 多事之秋來了第642章 光陰的故事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1章 秦少爺初臨寶地 防狼術小試牛刀第635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45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510章 出發出發!第390章 娘子快看流星雨……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227章 熱血方是真男兒第152章 彌勒教反第513章 初戰第668章 最後一夜第367章 京都變奏曲之餘韻第331章 打太極第130章 帷幕徐徐拉開(上)第604章 凱旋第491章 馬大帥第159章 三缺一第514章 告捷!第224章 朋友第229章 活土匪第267章 仇太監贈建城銀 昭武帝聽長生經第306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26章 穿越最大的好處第607章 叮囑第25章 過河!過河!!第605章 殊榮第5章 煉身體秦雷自強 成棄卒皇子惱火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365章 京都變奏曲之高潮第498章 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106章 正月十二搭燈棚第273章 太子爺雄姿英發 秦雨田獒口奪食第444章 金刀公主第217章 菊花第363章 京都變奏曲之狹路第537章 牧野血戰第697章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卻又起兮第280章 石魔鬼訓兵 秦雨田談兵第573章 西歸東狩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552章 東狩的皇帝第179章 芻狗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604章 凱旋第113章 二十年的狀元紅第562章 訛詐第44章 金屋藏嬌第20章 亂了!亂了!第218章 規則第518章 打了雞血的皇帝shang架公告自我鞭策宣言第445章 良知與道義 堅持與放棄第303章 棋子第339章 士子賑災第62章 碼頭苦力般的一夜第481章 軍演?第669章 追亡逐北第249章 湯中牢丸第240章 報恩寺第186章 牛黃馬寶大揭秘第543章 一曲鳳求凰,再奏待雲裳!第382章 炊第199章 讓我們去決戰吧關於辣椒的問題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397章 布枷鎖第63章 周扒皮的典故第38章 見母妃第173章 士官第28章 我叫秦雷三江總結暨前文修改通知第436章 專治各種疑難雜症第677章 祭第523章 立秋第179章 芻狗第460章 我是花癡,我不是故意的……第687章 衝!衝!衝!第108章 成蟜與文相爺第696章 諸洪鈞第376章 這麼兇幹嘛?第70章 恐嚇、排擠、殺!第489章 如何戰勝百勝公號外號外新書上傳朋友們捧場去啊第341章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第244章 菊花園中,玄德孔明初相會; 柿子樹下,雨田布衣品香茗第2章 龍游淺水遭蝦戲 落難皇子處境艱第290章 畏刑偵秦霖走京山 動真火秦雷厭鬩牆第539章 亂戰!!第559章 上京城,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264章 子弟兵進城 三兄弟哭窮第551章 悲慘世界第242章 落雁塔驚現芳蹤 怪文士妙語解籤完本了
第134章 是否每個羽扇綸巾都會吐血第421章 雷霆第216章 隆郡王到了 多事之秋來了第642章 光陰的故事第448章 別了!神京城!第1章 秦少爺初臨寶地 防狼術小試牛刀第635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45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510章 出發出發!第390章 娘子快看流星雨……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227章 熱血方是真男兒第152章 彌勒教反第513章 初戰第668章 最後一夜第367章 京都變奏曲之餘韻第331章 打太極第130章 帷幕徐徐拉開(上)第604章 凱旋第491章 馬大帥第159章 三缺一第514章 告捷!第224章 朋友第229章 活土匪第267章 仇太監贈建城銀 昭武帝聽長生經第306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26章 穿越最大的好處第607章 叮囑第25章 過河!過河!!第605章 殊榮第5章 煉身體秦雷自強 成棄卒皇子惱火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365章 京都變奏曲之高潮第498章 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106章 正月十二搭燈棚第273章 太子爺雄姿英發 秦雨田獒口奪食第444章 金刀公主第217章 菊花第363章 京都變奏曲之狹路第537章 牧野血戰第697章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卻又起兮第280章 石魔鬼訓兵 秦雨田談兵第573章 西歸東狩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552章 東狩的皇帝第179章 芻狗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604章 凱旋第113章 二十年的狀元紅第562章 訛詐第44章 金屋藏嬌第20章 亂了!亂了!第218章 規則第518章 打了雞血的皇帝shang架公告自我鞭策宣言第445章 良知與道義 堅持與放棄第303章 棋子第339章 士子賑災第62章 碼頭苦力般的一夜第481章 軍演?第669章 追亡逐北第249章 湯中牢丸第240章 報恩寺第186章 牛黃馬寶大揭秘第543章 一曲鳳求凰,再奏待雲裳!第382章 炊第199章 讓我們去決戰吧關於辣椒的問題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397章 布枷鎖第63章 周扒皮的典故第38章 見母妃第173章 士官第28章 我叫秦雷三江總結暨前文修改通知第436章 專治各種疑難雜症第677章 祭第523章 立秋第179章 芻狗第460章 我是花癡,我不是故意的……第687章 衝!衝!衝!第108章 成蟜與文相爺第696章 諸洪鈞第376章 這麼兇幹嘛?第70章 恐嚇、排擠、殺!第489章 如何戰勝百勝公號外號外新書上傳朋友們捧場去啊第341章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第244章 菊花園中,玄德孔明初相會; 柿子樹下,雨田布衣品香茗第2章 龍游淺水遭蝦戲 落難皇子處境艱第290章 畏刑偵秦霖走京山 動真火秦雷厭鬩牆第539章 亂戰!!第559章 上京城,我秦雨田又回來了!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264章 子弟兵進城 三兄弟哭窮第551章 悲慘世界第242章 落雁塔驚現芳蹤 怪文士妙語解籤完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