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

江孜抗英遺址

概況

江孜抗英遺址,位於西藏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楚河北岸的江孜縣白居寺背山頂上,是1904年西藏人民英勇抗擊入侵英軍的地方。歷時兩個多月的江孜保衛戰,是西藏近代史上抗擊外國侵略者規模最大、最爲慘烈悲壯的戰鬥。現在,江孜抗英遺址尚有保存較完整的“抗稅廳”、“舊政府議事廳”、“抗英炮臺遺址”等。炮臺築在半山前崖,圍牆以石塊築成,高5到8米、寬4米。宗山頂上屹立着的古城堡便是始建於公元967年的著名“宗山堡”,它是西藏軍民英勇抗擊入侵英軍的歷史見證。1997年7月,江孜抗英遺址被中宣部評爲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美麗的江孜

江孜古城全名爲“江卡爾孜”,藏語意爲“勝利堡壘之頂”。江孜地勢高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南去亞東,西去日喀則等地的交通要道。

江孜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原是西藏第三大城市,是與不丹、錫金、印度等國通商的商品集散地。在歷史上,江孜是古代蘇毗部落的都城,在松贊干布的父親囊日鬆贊降服了蘇毗後,江孜便成爲貴族的封地。江孜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則稍早,由於地處薩迦、後藏經亞東通往錫金、不丹的路上,且地沃物豐,成爲商旅往來的交通要道,後發展成溝通前後藏的重要通衢,爲西藏一大重鎮。它位於前藏最西端,距離拉薩254千米。在江孜城南4公里的班覺倫布村,保存着西藏唯一完整的封建領主莊園——帕拉莊園,爲人們認識舊西藏的封建農奴制提供了寶貴的標本。

江孜經濟以農業爲主。主要農作物有青稞、冬春小麥、油菜子、豌豆等,素有“西藏糧倉”之稱。此外,江孜還享有“藏毯故鄉”之稱,主要產品有地毯、壁毯、藏被等。江孜卡墊也聞名全國。

江孜名勝除宗山、抗英炮臺外,還有藏傳佛教各教派共存於一寺的白居寺和獨具特色的江孜白塔。宗內的白居寺是一座名寺,主要有兩大特色,其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它

原屬薩迦教派,後來噶當派和格魯派的勢力相繼進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最後形成了互諒互讓友好局面。於是,白居寺便兼容薩迦、噶當、格魯三個教派,因而寺內供奉及建築風格也兼收幷蓄、博採衆長。另一特色是白居寺的標誌菩提塔,是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人稱“塔中有塔”。塔內佛堂、佛龕以及壁畫上的佛像總計有十萬個,因而得名“十萬佛塔”。藏語稱這座塔爲“班廓曲顛”,意爲“流水漩渦處的塔”,這流水便是年楚河。

江孜的達瑪節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據說在薩迦王朝時期,江孜法王帕巴桑布在羣衆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帕巴桑布死後,他的弟子每年做祭把以表紀念,後因戰亂中斷。公元1408年帕巴桑布的兒子貢桑繞帕任江孜法王后恢復祭把。這一年的藏曆4月10日至4月27日,貢桑繞帕爲其父唸經祭把,並進行娛樂活動,內容主要有展佛、跳神等宗教活動。到了扎西繞丹任江孜法王時,也就是公元1447年,還增添了騎射、藏戲、歌舞等娛樂活動。江孜達瑪節一直延續至今。

1904年發生的那段可歌可泣的抵抗外侮的歷史,讓江孜成爲一座著名的“英雄城”。在江孜縣中心的山頂上,屹立着一座城堡,這便是聞名中外的江孜宗山抗英遺址。至今,此處仍保留着1904年江孜軍民保衛祖國領土的抗英炮臺。炮臺旁邊,褐紅色的岩石傲然挺立,石縫中長滿紫穗花。在宗山前面的廣場上,人們矗立起了一座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以緬懷一個世紀前的抗英英雄們。

抗擊侵略的戰鬥

1996年上映的電影《紅河谷》,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宗山這個地方。發生在這裡的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故事也一次次激盪着人們的心潮。

早在公元 1600年,英國在印度成立其侵略東方的大本營——東印度公司並逐漸把魔掌伸向西藏。18世紀後期,他們開始以“傳教”、“遊歷”、“探險”和“通商”等方式進行陰謀活動,均遭到了西藏人民的堅決反對。於是,英帝國主義便露出猙

獰面目和侵略本質,開始了對中國西藏地區赤裸裸的武裝侵略。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外國侵略勢力從此蜂擁而入,中國逐漸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中國西藏垂涎已久的英國侵略者加緊入侵西藏,西藏人民也由此展開了一場長期而複雜的反侵略鬥爭,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反抗侵略、保衛家園的頌歌。

1888年,英帝國主義第一次發動了侵藏戰爭,即隆吐山戰役。不幸的是,隆吐山失守,英軍佔領了隆吐山、納湯等地區。

1903年7月,英帝國主義派榮赫鵬率領一支萬人大軍,由麥克唐納少將指揮,開始了對中國西藏地區第二次大規模的武裝侵略。12月12 日,英國偷越了則利拉山口,13日進駐仁進崗,21日佔領帕裡。1904年1月,英國又相繼佔領了堆拉、戈吾等地,矛頭直指江孜。從此開始了以江孜人民爲主的西藏人民反抗英帝國主義武裝侵略的第二次抗英戰爭。

1904年4月11日,英帝國主義侵略軍600人從亞東向北入侵江孜,他們憑着先進的武器,強行推進,濫殺無辜。江孜軍民和白居寺僧侶拼死抵抗,爲此,江孜境內16歲至60歲的男丁被緊急徵召抗英。西藏人民在宗山上築起炮臺,用土炮、土槍“烏躲”、刀劍、梭鏢和弓箭與入侵者展開了英勇的血戰。英軍的目的是攻佔拉薩,簽訂不平等條約,所以江孜是必經之路,宗山就成爲必爭之地。藏軍以劣勢武器在宗山城堡與圍攻的英軍激戰,損失慘重。

6月,英軍派來了援軍,用大炮猛轟宗山炮臺,堡壘中的火藥庫不幸被英軍炮火擊中而爆炸。江孜軍民在最後關頭,仍用石頭居高臨下,拼死抵抗,堅持了3天3夜後,最後所有的勇士寧死不屈跳崖殉國,寫下了光輝而悲壯的篇章。

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江孜人民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的事蹟,使江孜有了“英雄城”的稱號,使江孜煥發出更絢麗的光彩,更給了江孜以英雄的氣概。

(本章完)

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貴州省_王若飛故居四川省_鄧小平故居四川省_彝海結盟紀念地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四川省_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貴州省_山南烈士陵園四川省_鄧小平故居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貴州省_遵義會議紀念館雲南省_昆明市聶耳紀念館四川省_彝海結盟紀念地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雲南省_“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雲南省_扎西會議紀念館四川省_“5.12”汶川地震遺址、遺蹟及地震博物館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雲南省_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雲南省_彝良羅炳輝陳列館雲南省_滇西抗戰紀念館(騰衝國殤墓園)貴州省_猴場會議會址四川省_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雲南省_昆明市聶耳紀念館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四川省_趙一曼紀念館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貴州省_遵義會議紀念館四川省_彝海結盟紀念地四川省_“5.12”汶川地震遺址、遺蹟及地震博物館貴州省_猴場會議會址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貴州省_拉薩烈士陵園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四川省_朱德故居暨朱德銅像紀念園四川省_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雲南省_扎西會議紀念館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四川省_李白紀念館雲南省_“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雲南省_“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貴州省_遵義會議紀念館四川省_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貴州省_四渡赤水紀念館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四川省_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四川省_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貴州省_山南烈士陵園四川省_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貴州省_周逸羣故居四川省_黃繼光紀念館貴州省_山南烈士陵園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四川省_朱德故居暨朱德銅像紀念園四川省_朱德故居暨朱德銅像紀念園四川省_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貴州省_四渡赤水紀念館四川省_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四川省_都江堰水利工程雲南省_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貴州省_遵義會議紀念館雲南省_西雙版納花卉園周總理視察熱作所紀念碑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四川省_陳毅故居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雲南省_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雲南省_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雲南省_“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雲南省_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四川省_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貴州省_四渡赤水紀念館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四川省_瀘定橋革命文物陳列館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雲南省_扎西會議紀念館四川省_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四川省_“5.12”汶川地震遺址、遺蹟及地震博物館貴州省_猴場會議會址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貴州省_王若飛故居四川省_鄧小平故居四川省_彝海結盟紀念地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四川省_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貴州省_山南烈士陵園四川省_鄧小平故居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貴州省_遵義會議紀念館雲南省_昆明市聶耳紀念館四川省_彝海結盟紀念地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雲南省_“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雲南省_扎西會議紀念館四川省_“5.12”汶川地震遺址、遺蹟及地震博物館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雲南省_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雲南省_彝良羅炳輝陳列館雲南省_滇西抗戰紀念館(騰衝國殤墓園)貴州省_猴場會議會址四川省_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雲南省_昆明市聶耳紀念館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四川省_趙一曼紀念館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貴州省_遵義會議紀念館四川省_彝海結盟紀念地四川省_“5.12”汶川地震遺址、遺蹟及地震博物館貴州省_猴場會議會址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貴州省_拉薩烈士陵園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四川省_朱德故居暨朱德銅像紀念園四川省_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雲南省_扎西會議紀念館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四川省_李白紀念館雲南省_“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雲南省_“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貴州省_遵義會議紀念館四川省_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貴州省_四渡赤水紀念館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四川省_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四川省_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貴州省_山南烈士陵園四川省_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貴州省_周逸羣故居四川省_黃繼光紀念館貴州省_山南烈士陵園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四川省_朱德故居暨朱德銅像紀念園四川省_朱德故居暨朱德銅像紀念園四川省_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貴州省_四渡赤水紀念館四川省_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四川省_都江堰水利工程雲南省_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貴州省_遵義會議紀念館雲南省_西雙版納花卉園周總理視察熱作所紀念碑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四川省_陳毅故居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四川省_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雲南省_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雲南省_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雲南省_“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雲南省_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四川省_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貴州省_江孜抗英遺址貴州省_四渡赤水紀念館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四川省_瀘定橋革命文物陳列館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雲南省_扎西會議紀念館四川省_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四川省_“5.12”汶川地震遺址、遺蹟及地震博物館貴州省_猴場會議會址貴州省_黎平會議會址貴州省_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